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95节

——

兰州,西古城机场。

3月2号,上午9点。

“轰隆隆——”

“咔嚓!”

整个兰州城上空乌云漫布,大雨磅礴,电闪雷鸣。

杜剑南,翁心翰,杨梦青,陈盛馨,——

一群飞行员郁闷的仰望着屋外的大雨,个个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他们都在等着大雨停歇,好驾驭飞机通过苏军教官的考核,回到前线作战。

在27号早晨,杜剑南下飞机不久,就得到了他的新机,e-166。

当天在中午,专门配给他的专职教练,在西班牙击落佛朗哥空军8架战机的罗曼诺夫少尉。

就不厌其烦的给杜剑南示意了各种操作。

4大队的陈盛馨,也专门跑过来,给杜剑南详解示意。

中午时,三人就随便蹲在飞机边,喝了一碗羊肉泡馍,就继续训练。

到了下午3点,杜剑南发动战机,驾驭驱逐机进行了各种基本跑道训练。

虽然期间出了不少的小问题,不过在两个老师的教导下,杜剑南都很快的改正过来。

看得罗曼诺夫连连点头,朝着杜剑南竖起大拇指。

28号下午,在杜剑南的一再要求下,看在杜剑南在南昌巨大的贡献的情况下。

罗曼诺夫终于点头,同意杜剑南进行升空试飞。

e-16驱逐机采用的是可收放的起落架,在起飞时,要把战机的起落架收起,需要不停的摇动操纵杆四十几次,操作极为麻烦。

不过杜剑南还是进行了非常流畅的起飞和降落。

e-16虽然跟e-15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过都是波利卡尔波夫的设计。

开惯了e-15,中国飞行员对于e-16的上手,一般都没有什么障碍性问题。

基本都是几天就能完全驾驭。

至于飞行技巧,各种高难度的飞行动作,那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

3月1号,杜剑南驾驭e-16,在罗曼诺夫的伴飞下,飞了定西一个来回。

当天下午,武汉航委来电,南昌,武汉,徐州方面,连日空战,各大队均损失惨重。

要求这批接机飞行员,尽早驾机归航。

兰州空军司令沈德燮,训练处处长林伟成,苏军兰州军区司令阿基莫夫,开会商议决定,在3月2号进行飞行员的空中考核。

完成考核的飞行员,将带着他们的战机,奔赴战场。

上午11点,在众人焦急的目光里,大雨终于停了下来。

接着开始刮着强劲的东南风。

“起风了,起风了!”

“吹,赶紧吹!”

在中国飞行员的大喊之下,大风驱赶了乌云,露出了蔚蓝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

第63章 顺利考核

兰州城。

1931年9月18号,在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联手策划下,日军动用近1.1万兵力,突袭攻击关外25万东北军。

加上进关的11万精锐,东北军总计36万大军。

在‘不抵抗’的可耻命令下。

不敌板垣征四郎的半个师团,被揍得连逃带降。

最终丢失了东三省。

整个战役中,东北军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火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

损失了老张盘踞东北,积攒多年的天量物资。

丢失了相当于3.5个东洋面积的辽阔领土。

之后,东洋用1亿4千万日元的代价,强行收购了苏军控制的中东铁路。

当时苏军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本无力和日军在东北亚大打出手。

只得忍气吞声的拿钱认栽。

沙俄花费100年时间,在东北苦心渗透经营的势力,就这样轻易的被东洋完全驱逐。

随后苏日两国在东北亚实际控制线上多次冲突,大多以苏军退让作为结束。

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署了反共同盟协定。

美英法等国执行绥靖政策,此时他们的主要视线都放在欧洲。

而且为了配合希特勒提出的‘东方扩张的生存空间理念’,完全漠视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任凭其大肆扩军。

期望德国能主动东侵,攻击苏军。

首节上一节95/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