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1035节

在对话的时候,两人都主动的‘忽视’了一个要命的问题,不说程潜的钱好大,不说只装模作样的口头通知极少数的百姓。

此时正值收麦子的时候,豫东南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在割麦子,打麦子,哪有一人愿意就这么放弃那黄灿灿的麦穗,举家逃难?

然后,程潜给商震,万福麟去电,命令决堤。

得到电令,商震的第20集团军总部工兵营,万福麟5军的一个步兵团,快速的向着牟县黄河赵口河堤行军。

6月2号上午,两支部队到达赵口,在大堤内侧开始建造伪装掩体。

决口黄河正式开始。

这是杜剑南记忆里面,似乎除了关羽水淹军。

也就是老蒋,别的也没谁了。

不过关羽的作战目的是水淹曹军,而且是遇到洪水顺势而为。

虽然淹死的百姓不少,然而远远比不上老蒋的魄力。

当然,在后世很多人说,‘水淹军太缺德,淹死了多少无辜百姓,不久就兵败被擒,斩首,真是报应好快,大快人心!’

——

6月2号,陈盛馨,王远横,游击,庄灭寇,4人的禁闭时间结束。

而按照行程,信阳5·26空战,烈士的遗体将在上午送到武汉。

早晨9大队出操,早饭以后,得到王家墩航委转来的消息,日军大校场除了6架飞起飞分散侦查,没有其他异常,可以参加接灵。

得到消息,9大队随即全体集合。

驱车奔赴汉口车站。

到了汉口车站,已经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花圈,白色的布条横幅标语。

人人面带凄色,很多哭红了眼睛。

信阳场防空连烈火和炮弹,誓死杀寇,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英勇的事迹,感染了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

“呜呜——”

上午10点,一列火车从北而来。

车上载着场场兵部队,防空连完好的关炮,高射枪,大量的场军火,以及郁达夫这些场留守人员,方天舒,陈雷,王一山,柳达通,李万瑞,卢友华,——的遗体。

火车缓缓停下。

一个个车门打开(货车大木栅栏双开门)。

一群头上缠着白孝的场兵,满脸悲凄的抬着一副副棺木,走下火车。

无数纸钱,高高抛起。

“哇——”

那些接灵的战死亲人家属,嚎啕痛哭。

无数人跟着落泪。

——

接灵以后,轿车,汽车,在前面缓慢开路,场兵轮流抬棺,在数万百姓的哭涕,沉默送行里,一路走向王家墩场。

这条出城之路,不过10里,却缓慢的走了5个小时。

所过之处,两街人群簇拥默哀。

更有无数嚎啕大哭。

如果说方天舒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蓝天之歌。

那么陈雷和他的防空连勇士们,则是用生命,烈火,永不停息的炮击,视死如归的战斗,奏响了一首焚炎之怒。

在途,9大队很快就加入了抬棺的行列。

甚至王璐璐,都用瘦弱的肩膀,满脸的泪水和满头的大汗。

和王璐璐并行抬棺的杜剑南,深深的看了王璐璐一眼。

在他的记忆里,似乎就是在6月号的公祭前,渔民在长江边发现了陈怀民的尸体。

这个姑娘现在已经搞这么悲痛了,到时候,可怎么是好?

下午4点,消息传来,渔民在汉口下游岱家山水边,发现一具身穿国飞行服的尸体。

自武汉空战以来,陈怀民是国空军飞行员唯一一个没有找到尸体的人。

事情显然不言而喻。

王璐璐当时就晕死过去。

杜剑南命令一辆车子,把昏迷的王璐璐送到王家墩场医院。

随后,杜剑南,陈盛馨,杨梦青,梁添成,周海,陈振华,赵茂生,吴炳华,徐俊峰,这9个原来4大队的战斗飞行员,驱车赶往发现地点。

到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0许,岱家山那处水域外围满山的人群。

当地驻军建立了隔离带,杜剑南一群人停下车子,进入隔离区。

看到董明德,许玉书,刘志汉,刘宗武,王玉琨,都在里面。

一副担架放在岸边,盖着白布,里面是一具尸体。

“怎么样?”

杜剑南的声音在颤抖。

首节上一节1035/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