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502节

毕竟,来之前,戏志才已经跟公孙瓒说得很明白。来见公孙度,并非是来对公孙度示好,更加不是前来寻求与公孙度结盟的。而是来擦清公孙度的态度,看其有否可能归顺新汉朝。弄清楚他是想与新汉朝为敌。

当然,站在道义的立场上,戏志才认为,公孙瓒应该跟公孙度交流交流,跟公孙度说清楚如今的天下大势,让公孙度清楚的认识到,他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归顺新汉朝。起码,要让公孙度明白,绝对不能与异族人联手对抗新汉军,更不要有心存饶幸之心,还想着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在如今的天下大势前面,新汉朝统一大汉已经大势已经成,假若他还抱着那种心思,将来,定然是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既来之则安之,公孙瓒也没有急着说什么,顺着公孙度的意思,先看看情况再说。

辽阳城毕竟是在关外,城池没有关内的城池那么的大,城墙也没有那么雄壮。看上去,始终都有着一种比较原始的野性味道。

尤其是城内的人,奇装异服,有不少人都是异族人。

那些穿着皮甲,腰跨弯刀,头戴插羽布帽的,一般都是异族人,与汉人的装束有着很大的分别。

在关外,有许多异族人汉化比较严重的,他们已经适应了生活在汉人的城市当中。当然,他们心底里,恐怕也已经将自己视为汉人了。有的,只是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没能完全摆脱以往的习惯罢了。

所以,在这样的城池当中,虽然汉异混居,但是,却依然能安然相处。

不得不说,辽阳城,作为关外最大的一个城池,其另类的繁荣另有一翻凤味。在公孙度的治理之下,似乎民生相当不错,起码,城内的百姓相当活跃,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死气沉沉之色。

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公孙度的确具备一定的才华,有一定的战略眼光,起码能把一座城池治理得整整有条,百姓安足。

这个,在异族人虎视眈眈之下,能够做到如此,的确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起码,现在看到了辽阳城,公孙瓒的心里不自禁有点惭愧。相比较起来,人家公孙度治下的城池,似乎要比他当年所治理的右北平等城好得多了。

这的确是一个事实。当初公孙瓒治下的右北平,城内的百姓大多都慌慌张张的,朝不保夕。公孙瓒根本就不懂得要如何治理好自己所夺得的城镇,只是一味的向百姓横征暴敛,直接让百姓对公孙瓒的统治感到不满恐慌,直接导致许多百姓一旦有机会,就逃离受公孙瓒控制的城镇,逃到别的地方去谋求出路。当年,幽州琢郡大泽城基地,就吸收了不少从公孙瓒治下逃离的百姓流民。

不管如何,站在对百姓治理的这方面来说,公孙瓒对公孙度还是有几分服气的,自认自己不及他。

进城之后,公孙瓒亦看到了公孙度亲民的一方面。一路进城,沿途都有不少百姓与公孙度打招呼。而公孙度,亦似很有耐性的。跟下面的百姓说上几句话。颇有掌慈之风。

在辽阳城官衙大厅,公孙度命人摆下了宴席。

众人落座。

“伯!一眨眼多少年过去了?当年,你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吧?现在……呵呵,来,为了我们公孙一族的荣光,为了我们今天的相聚,来,喝!干了!”公孙度高坐正席,举杯示意。遥敬公孙瓒,举杯先干了一杯。

“还有田楷先生,来来,一起,嗯,公孙某人早听闻田楷先生写得一手好字。一会,还想向田楷先生求得一幅墨宝呢。呵呵……偶尔,公孙某也会附风俗雅一下。”公孙度又示意坐在公孙瓒一旁的田楷,让他亦同干一杯。

“老啦……”公孙瓒掳着额下长须。摇摇头,似不胜嘘唏的道:“转眼间便十多二十年过去了。小弟这些年,也算是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人生起落盛衰……呵呵。还是升济兄你好啊,雄据辽东,自由自在。大富大贵啊。升济老哥,你才是我们公孙族的英豪。是我等的光荣啊。”

“好了,别给老哥我戴高帽子了。你也别妄自菲薄。你现在,正好壮年之时,意气风发之时,怎么可言老?我们公孙族人,哪个不言公孙瓒英雄?哪个不羡慕?我?呵呵,只是在关外闹闹,成不了大器。这些,不说也罢……来,今晚,咱们就只聚旧情,只谈风月,别的,先不要说,不然,就枉费了我要为吾弟你接风洗尘的性质了。哈哈,各位,远来是客,不用客气,酒管够,肉亦管够!”

“好!今夜,不醉不归,为多谢兄长的盛情款待,弟就借花敬佛,敬兄长一杯。!”

“干!”

……

一夜无话,宾主尽欢。

公孙瓒等人,被安排到了一所府邸住下。

第二天一早,公孙度长子公孙康便以侄儿身份,前来请公孙瓒去其家中与公孙度一起用早膳。

田楷、关靖,以及听到消息的史阿,赶紧跟随。

到了公孙府之后,公孙康先进去了,其公孙府的人,却有人来拦下了田楷、关靖、史阿,说请他们到另处去用早膳。并说明公孙度请公孙瓒前来一起用早膳,只是普通的家宴,有公孙度家中的女眷,外人不方便在场。

田楷与关靖自然不肯,史阿亦觉有点不妥,但是,公孙瓒却让他们不用跟着。

不管公孙度有什么的目的,公孙瓒认为他不可能敢害自己,对于这个,公孙瓒是有信心的。就算公孙度不怕新汉朝新汉军,亦要考虑到他公孙瓒亦是辽东公孙家的血脉,无故害自己?相信公孙度不敢。尤其是,公孙瓒隐隐的看到,公孙度在表面上,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仁,似乎都想以一个仁义的形象示人。

当然,公孙瓒也知道,这一次,公孙度绝对不是单纯的请自己一起用早膳那么的简单,肯定是另有要事。他的心里也隐隐的感受到,很快,他就可以弄清楚公孙度心里的真正用意及其真正的想法了。

从山海关到过辽阳,一路所见所闻,公孙瓒已经感受到辽东现在,应该处于一个外紧内松的状态。暗中,公孙度绝对不是表面这样的轻松,肯定已经有所行动。起码,他肯定已经知道了乌桓异族的动静,肯定已经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

当然,有一点,公孙瓒是肯定的,公孙度的心里,恐怕也在忐忑不安,因为,以公孙度现在的实力,也不足以和乌桓异族的大军对抗。公孙瓒就敢肯定,公孙度的心里,一定也在担心着乌桓族是否会向他辽东发起攻掠的问题。如果公孙度不担心,那么,那就表明,他或者在暗里和那些乌桓人有了什么的秘密协议。

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不管公孙度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立场,此时此刻,绝对不敢害他公孙瓒,如此,公孙瓒让田楷、关靖、史阿等人不必跟随,自个一人,进入了公孙府。

当公孙瓒被公孙府的下人直接引到公孙府后园,进入一个单独的楼阁当小厅之时。公孙瓒就明白,果然,这并非什么的家宴,而是公孙度想单独与自己密谈罢了。

不过,公孙瓒装作不解的样子,对厅内案几旁坐着自斟自饮的公孙度道:“升济兄,不是说家宴么?我那两位侄儿呢?还有嫂夫人呢?怎么不在一起?”

“呵呵,来了,伯请坐。”公孙度没有起来相迎,只是摆摆手,示意公孙瓒在一张宴几后坐下,道:“两个犬子上不了台面,你也认识了,至于你嫂子,早就不在了,倒是续弦了几个,但都是一些粗鄙妇人,你不见也罢。”

“兄长言重了。可惜我儿年幼,没能携他一起前来拜见伯父。”公孙瓒坐下道。

“伯!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多的是机会。今天,为兄以家宴的名义请你来,是特意为了让你摆脱你的随从,免得我们兄弟的谈话再传他人之耳。”公孙度将手上的酒杯倒转放到了桌上道。

“哦?兄长请我来,某非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要跟兄弟说?”公孙瓒一脸迷糊的道。

“咳,伯,别这样,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这次从山海关前来我辽阳,难道就当真的来探望一下我这个族兄?就没有别的事?”公孙度似是不太满意公孙瓒的神色,咳了一声道。

“呃,那、那自然,公孙某这次是奉我军军师之命,前来拜会兄长的,有事要与兄长相商。”公孙瓒想了想,把自己的来意说出来。

“等等,你的事,先别说。”公孙度挥手打断公孙瓒的话道:“伯!为兄现在只是问你一句,你身为堂堂的北平王,幽州之主,你就当真的甘心臣服于新汉朝,听命于刘易?”

“啊?兄长何出此言?”公孙瓒的心里一沉,心想,公孙度果然城府其深,他的心里,肯定是已经有了什么打算,但绝对不是向新汉朝归降。不过,公孙瓒却装糊涂的样子。

公孙度紧紧的盯着公孙瓒,似乎是想看公孙瓒的糊涂是否是装出来的。不过,在公孙度的心目中,甚至,在天下人的心里,都认为公孙瓒只是一个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武夫,他们没有想到,经历过争霸失败之后,公孙瓒已经大彻大悟,性情大改,就算依然无谋,可是,也不是那种轻易被人看透他内心想法的人了。

“伯啊,我们辽东公孙,是北方的名门望族,如今大汉气数已尽,天下英雄共逐鹿,这样的时势,正是我们公孙族掘起之时啊。原本,我们公孙族,你最有希望成就不世大业,让我们公孙族永世流芳,威震天下的。可是,你现在,竟然向新汉朝刘易腑首低头,这着实让我们族人蒙羞,你难道,还真的甘心为刘易之犬?就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可以东山再起?”

“兄长……我……”公孙瓒心里有点明白了,原来,公孙度的心里,的确是有着争霸天下的野心啊。

“伯,不要寻借口。那什么不敌袁绍什么的话就不要说了。据我所知,当年你大败于袁绍,可你还有十多二十万的军马。当时,你曾派人来向为兄求援对不?只可惜,那时候,为兄也刚刚在辽东站稳脚,手上没有多少可用之兵。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希望伯切莫因为当年的这事儿而埋怨为兄。”公孙度一脸款意的样子,跟着又似埋怨的道:“可是你真的糊涂啊。当时,你就算不敌袁绍,也没有必要投靠新汉朝刘易啊,你可以把你的那二十万大军撤出关来,回到咱们辽东,与为兄一起合兵在一起,我们兄弟同心,一起经营辽东,如果那样的话,我想,如今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是啊……当、当时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公孙瓒抓抓头,顺着公孙度的话道。当然,心里不禁有点歪腻,那个,如果当时率军撤进幽州到了辽东,你敢收纳我么?(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百零九章 兄长,醒醒吧

“罢了,都已经过去了的事,咱们也不要多说多想了。▲∴为兄现在,就只想问你一句,你得要坦白跟为兄说。”公孙度探首望着公孙瓒道:“你现在,还有没有想过东山再起?有或者是没有?”

公孙瓒现在,哪里还会再想什么的东山再起?他现在,作为新汉朝的军将,作为新汉军的一员,已经很清楚的认识到了新汉军的强大。自己现在,还能凭什么东山再起?当然了,以公孙瓒现在的情况,就算新汉军没有那么强大,他也不会再背叛刘易。因为,新汉朝除了军队方面,别的方面,还有许多是公孙瓒从来都没有想象过,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能做得到的事。公孙瓒与袁绍相争的失败,让公孙瓒真的大彻大悟,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那就是,让他打仗,他还敢说自己有点能力,却也不敢说目中无人,因为,新汉军当中,打仗比他厉害的人,无论是个人实力还是用兵方面,要比他厉害的人多得海里去,所以,他还有什么好骄傲不服气的?另外,说到让他治理地方,治理一个州郡,治理一个若大的大汉,公孙瓒怕会抓瞎,无比下手。

君是君,臣是臣,当一个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所在,那么,他就会真正的大彻大悟,从此收心,不再去做那种白日梦了。

首节上一节502/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