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501节

“可是……”公孙瓒有点犹豫,为难的道:“戏军师,公孙某与辽东公孙度实在没有什么关系啊,就算我去见了他,又如何探问他的意见?那个……军师。那动嘴皮的事,我、我不好说啊。”

“哈哈。公孙将军,这世上还会有什么事让你为难的么?”戏志才见公孙瓒一脸腼腆的样子。这个时候的公孙瓒哪里还有当日的一代枭雄之姿?看来,他真的已经适应了现在的这个统军军将的身份了。

“好了,公孙将军,其实呢,你去见到公孙度,并不用直接问他对关外异族人的意见。而是直接跟他谈一谈我们新汉朝。这个,到时候,会派一些对我们新汉朝的政策比较熟悉的文官陪同你一起去的。那些,就交给我们的文吏去说。总之。你去说服他,让他归顺我们新汉朝。”戏志才认真的道。

“什么?说服公孙度?让他归顺我们新汉朝?这、这不太可能……”公孙瓒不假思索的摇头道。

“不可能?为什么说不可能?你没有去试试,怎么说不可能呢?这个世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没有不可能之说。”戏志才摆手道:“公孙将军,你想想,其实,不管公孙度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都要主动出关进击乌桓族人大军的。而这一次征伐乌桓族人,必将会如我们当年远征大漠一般。将会彻底解决塞外异族的问题。到时候,必定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们主公,恐怕亦会亲来参与这次对乌桓族人之战。到时候。关外异族必然顺服于我们新汉朝,整个关外北方,必将纳归于我们新汉朝的版图。这一点。其实并非现在才有此说法计划的,我们主公。早就已经有这个计划,早晚都会征讨乌桓。统一北方的。现在,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总之,不管如何,乌桓人若不归顺,必被灭。”戏志才带着几分杀气的道:“想想,整个北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么,处于辽东的公孙度又如何?你以为,他还有什么可选择么?所以,目前的形势,让公孙度只有三条路可走。一个,是最好的选择,便是马上归顺我们新汉朝,然后再听从我们新汉朝的调遣,参与统一北方异族的战争,从中立功,如此,新汉朝必然不会亏了他。第二,公孙度就是完全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与乌桓人一起,与我们交战。但是,若如此的话,他就等于是自绝后路,将来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戏军师,这个应该不太可能的。公孙度毕竟是我们汉人,我们公孙族人,世代与关外异族为敌,可谓是死敌。这些年,公孙度也数度小规模的向乌桓人进攻过。所以,我想他应该不可能会与乌桓人结盟攻击我们的。”公孙瓒插话道。

“戏某知道,要不然,便不打算请公孙瓒将军你去一趟辽东见公孙度了。而是我们的大军先去解决了他,以免我们在攻打乌桓人的时候,他会在我们背后给我们一刀。”戏志才继续道:“那么,第三,他就是想保持中立,不参与这次的战争,想据辽东自立。如果他想这样,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新汉朝,绝对不会再让我们大汉当中,还有不归顺新汉朝,不听从新汉朝号令的诸侯存在。就算我们暂时不会对他动手,日后,也必会灭了他。所以,公孙将军,你前往见公孙度,最为主要的,是让他认识到他现在的处境,帮助他看清楚如今的天下大势。”

“末将明白了,如此,某便择日出关,往辽东一趟,前往见公孙度。”

“好,我们等你的好消息,不过,给你的时间不会太多,最多是五天,如果五天不回来,我们也得要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我们这几天,会制定好如何出关作战的计划,亦是做好最后的准备。你不回来,我们也要率军出关了。”戏志才道:“今天来不及了,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人,明天一早就出发。路上要小心,公孙度应该不敢拿你如何,但是得要小心渗透到辽东的乌桓奸细。”

“哈哈,戏军师请放心吧,对于异族人,不管他们来明的来暗的,公孙某也从来都没有害怕过!”

“好那就这样决定了。”戏志才决定道:“希望公孙度能识事务者为俊杰吧。”

其实,公孙度还有一个可能,戏志才没有说,那就是公孙度往高句丽方向躲避新汉朝的兵锋。如果公孙度率其军马进入高句丽发展,这对于新汉朝来说,就是一个最坏的结果。因为高句丽的地理形势,实在太过险恶复杂了,如果让公孙度逃到了高句丽,那么新汉军想要将高句丽纳归新汉朝的版图,怕就得要花费不少功夫方能实现。(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百零八章 公孙度的城府

关外,山峦起伏,虽然并没有太过险峻的大山,但大多都是小山坡丘陵地带,并且,都是处于相对原始的山林地带。自然,山海关外,沿着渤海岸一路向北,几乎全是一望无尽的大草原。

到达公孙度所在的辽东太守府辽阳城,足有八百多里。若是急赶慢赶,不计战马死活,累死了战马,能及时再换上一匹的话,那么早上出发,到晚上上半夜时分,可能就能赶得到辽阳。

对于千里马来说,日行一千夜行八百,这虽然不是传说,可是,世上千里马实在太少了,实际上,一般的马匹,根本就不可能做得到一天不停的奔驰。

所以,公孙瓒受戏志才之托,出使辽东,前往见公孙度并不是太急。从山海关到辽阳,分两天时间赶到。如此行程就轻松了许多。

随行的,有公孙瓒的三千白马义从,以及跟随公孙瓒一起归顺新汉朝的一众旧部。如田楷、关靖,此两人,在历史上,都是随公孙瓒打了最后一仗阵亡的。但这一世,公孙瓒并没有被袁绍围攻而亡,所以,他们也跟着得以幸存。

此两人,说起来有点搞笑,这两人呢,对公孙瓒都是忠贞不渝之士,但是,却一忠一奸,一个有本事一个没本事,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始终都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的,常常搞对立,哪怕现在随公孙瓒投了新汉朝,也依然如此。

田楷文武皆可,尽管武艺不算太强。但其文采斐然,尤其是他的那一手毛笔字。楷书字形美观大方,很受大众喜爱。最终得此美称。

可关靖,文不成武不就,就只懂谄媚阿谀,是一个眼光短浅之徒。

让人奇怪的是,公孙瓒却可以很好的架驭他们,在其帐下,一直都没出太大的事故,互相反似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田楷与关靖的事儿,连刘易也听闻一些。有时亦觉好笑。

出使一行人当中,除了公孙瓒的人之外,还有戏志才派出的数个文官,以及三百精锐护卫。还请随赵云一起北上到了山海关的史阿带其师弟陪同。派史阿师兄弟一起出使,主要是为了提防万一,万一公孙度不听公孙瓒之劝,要跟新汉朝翻脸的话,史阿一众师兄弟便可护送公孙瓒等人逃离辽东,返回山海关。

不管如何。戏志才都想做到万无一失,不想出使的公孙瓒出事。毕竟,公孙瓒对于乌桓人来说,的确能起到一个威慑乌桓人的作用。公孙瓒万一出事。就有可能挫伤新汉军的士气。

不得不说,戏志才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公孙瓒一行。一路上,的确发现有不少异族游骑在活动。他们大多都是藏在沿渤海北上的平原西面的山林当中。

这些异族游骑。一般都是一两百人一股,多的有上千人。估计。是乌桓派出来作先锋探路的小股部队。他们要不是看到公孙瓒这一行人有三千白马义从,人人衣甲鲜明,威风凛凛的样子,非是他们敌手,恐怕早便杀过来了。

第二天傍晚时分,公孙瓒便赶到了辽阳城数里之处。

实际上,在离辽阳城还有数十里的时候,就已经碰到了公孙度的一支骑军。这支骑军亦有数千人马,驻扎在往辽阳必以之路的一个军寨之内。

公孙瓒上前交涉,说明身份来意,其军将方同意放行,让公孙瓒一行人进入辽阳境内。同时,其军将,亦派出了快马,前往通知在孙阳的公孙度,告知公孙度,有新汉朝公孙瓒来访。

正因为如此,公孙瓒来到辽阳城数里之外时,公孙度已经率一众手下文武及一支精兵在侯着了。

“来人可是吾弟公孙伯?”

公孙瓒示意自己的军马停下,拍马而出,准备上前去交涉,这时,对方已经驰出一将,老远的便大声叫道。

公孙瓒与公孙度认识,但已经是很早之前的事了,那个时候,公孙瓒应该还是一个少年,但公孙度早已经壮年。也就是说,公孙度比公孙瓒大,现在,叫一声公孙瓒吾弟,也是正确的。

“升济兄?”公孙瓒现在,的确是认不得公孙度了,因为,拍马驰来的这员将军,胡子已经花白了,似已经是一员老将。

相对而言,公孙度的确是一员老将了,五十多岁了。不过,其声音雄亮,看其策马过来的样子,依然矫健,想来应该是一个老当益壮之人。

“哈哈,可不是为兄?我听闻下面有人送来快报,说贤弟你从山海关赶来,为兄心里甚喜,在此等侯多时了。”

两人喊着话,各自拍马驰近,片刻,两人便只相隔十来步,互相看得清对方了。

双双飞身下马,快步上前相见。

“升济兄!”

“伯吾弟!”

两人似是有点惺惺相惜的样子,在相隔数步的时候,齐齐抱拳,有点亲切的叫着对方,当然,亦是暗暗的打量着对方。再然后,两人都哈哈一笑,走近相拥了一下。

“伯,一路辛苦了,来来,先不要多说,跟为兄进城,让为兄为你接风洗尘,今晚,咱们兄弟不醉不归!”

“好!讨扰兄长了。”公孙瓒客气的道。

“别说客气话,辽东不也是你家么?你现在,就等于是回家,我这个做兄长的,就有责任接待你。哈哈……走!”

公孙度拉着公孙瓒的手,齐步往辽阳城走去。

进城之前,公孙度顺便交待人安置好随公孙瓒一起来的这三千来人马,并且,互相介始了对方的部下相识。

公孙瓒认识了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与公孙恭,还有其部下大将卑衍,伦直。

看上去。似乎是很和谐的一次见面,但是。公孙瓒却心里暗自警惕。因为,在公孙度似是有意无意的安排之下。公孙瓒的人马就与公孙瓒隔绝了,让公孙瓒也难以开口提出,要带一部份亲兵进城。不过,借着介绍互相军将相识之机,公孙瓒把田楷与关靖带进了城,另外,史阿等师兄弟带着不到百人作公孙瓒的贴身护卫随公孙度进城。

另外,公孙度表面上,看上去似与公孙瓒很亲切。可是,公孙瓒却从其两个儿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冷漠,对他这个族叔的到来,似乎并不是太过热切。

当然了,公孙瓒的心里其实很明白。他以前,还在辽东公孙家的时候,他的这一支一直遭受到公孙家族的排挤,当年认识公孙度的时候。公孙度对他更加是不假词色,对公孙瓒是相当的冷淡的。因此,这一次见面,公孙度一反常态。对公孙瓒如此亲热的样子,这让公孙瓒觉得有点不对路。

哪怕公孙瓒的确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可他也明白。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道理。

但是,既然已经来到了辽阳。见到了公孙度,公孙瓒亦无所畏惧。坦然的随公孙度进城。

首节上一节501/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