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找来的得意门生,未来是要接自己衣钵的,可不能像姜猛那个“孽徒”一样,被养废了。
此刻,周山上,某个暂时代替孟夫子讲学的男人,狠狠地打了个喷嚏,嘟囔着揉了揉鼻头。
到了傍晚,得知孟夫子驾到的卫王匆匆赶来。
他刚坐下不就,凌岳的身影也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这位禁卫营游击将军绷着脸,背着手,“本将路过,听说你搬家了,顺便来看看。”
卫王调侃道:“来道贺就来道贺,装什么装,又不是外人。”
凌岳恨恨地瞪了这个拆台的“负心汉”一眼,齐政连忙笑着道:“感谢凌将军挂念,将军来得正好,在下正好有事情想请教一下。”
卫王提醒道:“咱们还是先去拜见孟夫子吧。”
众人便都起身,一起去与孟夫子见了礼。
孟夫子虽然是文人,但作为能与天德帝合作,共谋大事的人,却也绝不是腐儒。
知道眼前这两人与自家爱徒的关系,十分亲切地和他们谈笑了几句。
而后,三人便回到齐政暂时的书房中坐下。
喝着齐政亲自泡的茶,卫王笑着道:“虽然搬过来了,但你这不算正是乔迁,等过两日真正乔迁的时候,我得好好备点礼物。”
说完他又看着凌岳,“你也一样,别忘了。”
凌岳翻了个白眼,一副【遇见你八辈子倒楣】的无语,然后看着齐政,“你放心,到时候,连同你成为孟夫子弟子的贺礼一起送来。”
齐政摆了摆手,“殿下和凌将军不必见外,左右都是三尺床,在哪儿睡不是睡。在下和二位,一直都是为着一个目标在奋斗就行了。”
凌岳摇头,“那能一样吗?在青楼睡一晚,和在家睡一晚,能是一回事吗?”
齐政和卫王都默契地无视了这个对上青楼有着奇怪执念的顶级二代的话,卫王笑着点头,“你方才说,有事情要请教凌岳,是什么事?”
他的心头带着几分期待,以为齐政能够解开这两日他们的疑惑,那个关于父皇为何要让宁远侯接管步军营兵权的疑惑。
但没想到,齐政的问题虽然与军事有关,却和宁远侯之事毫无瓜葛。
“在下想请殿下和凌将军,为在下介绍一下老军神的情况。”
卫王和凌岳一愣,齐政主动解释道:“明日家师要带在下去拜访老军神。”
卫王缓缓点头,凌岳眉头一挑,“你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还能不知道老军神?”
齐政讪笑一声,“主要是这也不在书本上,在下久居乡野,孤陋寡闻了。”
凌岳轻哼一声,觉得齐政这小子哪儿都好,就是太过谦虚了,“你若都是孤陋寡闻,我们那岂不是成了无知之人。”
而后他看着齐政,“你可知道,我为何现在都还只是个游击将军,但我和我家中长辈都对此十分满意吗?”
齐政摇头,“愿闻其详。”
“因为,对现在的大梁军伍,禁卫营的游击将军,有着特殊的意义。”
凌岳的声音缓缓响起,将往事在齐政面前徐徐铺开,“四十五年前,大梁仁宗皇帝忽然驾崩,趁着国丧,北渊联合刚刚崛起不久,正在鼎盛之时的西凉一起,自西、北两个方向分五路大军,悍然入寇。”
“一月之内,两国连下城池三十七座,关中告急、河北告急、蜀中告急,一时之间,无数臣子建言迁都,天下形势,有退回南北朝之状。”
“但就在这时,禁军中,一位名叫姜复生游击将军自告奋勇请战。”
凌岳的脸上,露出几分心驰神往,“他言辞激烈,以至于差点被军方的大人物当场斩杀,但是也被一些勋贵力保,比如上一任定国公。在这些勋贵的保举下,当时辅政的三位大臣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从拱卫中京的禁军中拨给了他五千兵马,让他去河北据敌。”
他看着齐政,双眸之中,闪烁着金戈铁马的光芒。
“短短半年时间内,这位游击将军,领着部下四处转战,没有军需,直接抢敌人的;没有兵员,就地征兵,边打边练;缺少民夫,拿俘虏凑数;打着打着,在没有过分压榨地方民生的情况下,五千人生生被打成了两万人。”
“而后七战七捷,令河北战场局势大大改观。接着他暗中联合其余两路兵马,对方为正,自己出奇兵,在巨鹿城外,一战击溃北渊主力,稳住天下大局。”
“稍作休整,他又领一万精兵,转战关中,用一场场胜仗,将西凉入寇的军队,一步步赶回了陇西,并且在黑水川之战中,击败西凉主力,筑起京观,彻底稳固西疆和天下局势。”
他端起茶杯,一口饮尽,还似乎有些不过瘾地砸吧了一下嘴巴,继续道:
“接着便是慢慢收拾残局,接连以少胜多,击溃两国主力,彻底打出了威名的他,也已经从游击将军,升任马军营都督,成就天下名将。面对这样的狠角色,余下的小股敌军都怂了,整个大梁其余各军也气势大振,在他的影响下,开始陆续收复失地。”
“待先帝登基三年之时,大梁疆域甚至比仁宗驾崩之时还要广,北疆甚至推进到了大同、蔚州一线,让北渊偷鸡不着蚀把米,元气大伤。”
卫王在这时候缓缓接话,“世人真正以军神这个称呼姜老将军,是当他领着数万精兵,主动回朝,在先帝和满朝文武的防备下,干净利落地交出兵权之后。”
“此后三十多年,这位以生为名,却主杀伐的天生统帅,始终执掌天下兵权,培养无数徒子徒孙,而君臣皆不疑。他也从军神,变成了老军神。”
说到这儿,凌岳和卫王两人的神色都悄然一黯。
卫王的声音带着几分黯然,“这一副美好的景象,在天德十五年,骤然划上了句号。”
“这一年,老军神最器重的义子,坐镇大同,统领最精锐边军的赖君达,叛逃北梁。”
“大同失陷,一万五千北疆边军精锐,也同时被北渊俘虏,降的降,杀的杀。北渊将国境南推数百里,父皇雄心勃勃的图谋一统北方的计划遭到重创,甚至差点一病不起。”
“父皇压住了朝堂的质疑声,并且立刻派出精锐稳住局势,我和凌岳也是在那时候第一次登上沙场。”
卫王叹了口气,“虽然后来局势稳住了,朝野也知道这怪不了老军神,父皇也没追究,但老军神还是十分自责,主动黯然隐退,就此不问世事。”
他看着齐政,“大梁军伍之人,无不以他为荣耀。你若能见到老军神,也帮我向他问个好吧。”
凌岳哼了一声,“老军神那是何等人物,我爷爷去见他都见不到,他能沾孟夫子的光去见个面就了不得了,你还指望他跟老军神说什么话,可能吗?”
卫王一愣,缓缓道:“之前我也觉得不可能,但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对齐政有了几分信心了。”
凌岳:.
齐政也在脑海中,想象着对方的模样,渐渐出了神。
在自己府邸的第一夜,齐政睡得挺香。
不是因为什么归属感之类玄乎的事,而是在迎接孟夫子和孟青筠的晚宴上,待孟夫子离席,凌岳逮着机会就对卫王和齐政使出了七伤拳,来了个同归于尽。
翌日,清晨。
齐政揉着生疼的脑袋,梳洗干净,坐上马车,和孟夫子一起,朝着城外行去。
在城外的邙山脚下,有一小片草场,草场上,有个庄园。
庄园里,住着个老人。
第245章 梅雪之辨,军神震惊
荒丘。
这个庄园,就叫这么一个古怪且不吉利的名字。
当马车来到庄园门口,齐政扶着孟夫子从马车上走下,瞧见牌匾上的字时,不由一愣。
孟夫子也看着这两个字,轻叹一声,“北邙葬英豪,荒丘埋功业,何至于此啊!”
身后,一声轻笑响起,“看开了还不好吗?总比陷在那些无谓的自责和愧疚中,来得好吧?”
师徒二人转身,瞧见了缓缓走来的老太师。
瞧见老太师居然没带辛九穗或者别的随从,想到老军神威名的齐政略显几分不好意思,担心自己跟着来会不会让自家师父难堪。
孟夫子敏锐地发现了爱徒的心思,笑着安慰道:“别多想,他是没有一个像你这样拿得出手的后辈,不然你看他,上哪儿都会带着显摆的。”
老太师嘴角一抽,“你哪儿有一点文宗的样子!也就是活得久了点罢了,哎,时无英雄啊!”
听见老友的调侃,孟夫子半点不生气,反而呵呵笑着,“怎么会没英雄呢,你看我这得意徒儿,还不算英雄吗?”
老太师对这无赖脾气十分无语,但丰富的斗争经验,让他立刻找到了破局之法。
他笑呵呵地看着齐政,“你觉得老夫与你师父孰优孰劣?”
这个问题看似很好回答,身为文宗弟子的齐政,自然可以向着自己的师父,说自己师父更利害。
但老太师这历经三朝,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地位和威望,你齐政若是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胡乱评价,那可当不起孟夫子口中那【英雄】之称。
老太师不会去四处张扬这种事情败坏齐政的名声,但孟夫子自然也不好在他面前显摆自己的徒儿有多厉害了。
而若是齐政觉得老太师比文宗厉害,那不更是打了孟夫子的脸了?
孟夫子自然看得懂这个问题背后的陷阱,不过他并没有开口提醒。
齐政今后的人生路,要面临比这棘手得多的诘问与刁难,不如放手让他成长。
庄门处,一个正朝外走去的老者听见问话,也悄然停步,等待着齐政的回答。
齐政微一沉吟,缓缓道:“齐政身为晚辈,岂能妄议师长。”
这话一出,老太师神色不变,孟夫子笑容不改,这个回答倒也算是勉强能糊弄过去,但比起孟夫子的夸奖,总归是差了太多。
庄门内的老者无声地哼了一声,正要迈步,却听见齐政的声音接着响起。
“但既然老太师如此问了,晚辈也就斗胆回答一句。”
“老太师身为三朝元老,各处为官,造福四方,执掌中枢,经世济民,为天下万民做下了许多的事情,也为陛下与朝堂培养了许多正直可用的朝臣,可谓是功勋卓著。”
“家师虽在官场上造诣寥寥,但身为大儒,教书育人,教化一方,传承圣贤之道,宣扬王化之教,开堂讲学,让许多原本没有机会拜得名师的人,也能够学到知识,同样称得上功德无量。”
“对于二者高低,晚辈只想用一首诗来评价。”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他看着老太师,缓缓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话音一落,孟夫子看着老太师,捻着胡须得意道:“哈哈哈哈,好一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老太师苦笑一声,齐政这话,实际上也是在耍滑头,说两人各有所长。
但这个滑头就耍得很让人信服和满意。
他朝孟夫子瘪了瘪嘴,“得意个什么,你徒儿厉害又不是你厉害。”
而就在这时,庄门之内,响起一声爽朗的笑声,“廷益兄,什么时候收了这么好个徒儿啊!”
孟夫子闻言连忙转身,看向从门中走出的老者,眼眶在霎时间都红了几分。
眼前的男人虽然依旧龙行虎步,有股虎死不倒架的气势,但那股颓丧和虚弱,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
“克终兄”
话到嘴边,这位天下文宗却觉得任何的言语在此刻都是那么的苍白,只能朝着眼前的老者深深一礼。
老者连忙回礼,而后伸手将孟夫子扶起,“你我老友重逢,何须如此大礼。”
说完,他轻轻拍了拍孟夫子的手,而后看向齐政。
齐政也郑重一礼,“晚辈齐政,拜见军神。”
老者自然便是这荒丘的主人,也是隐居的老军神,姜复生。
他微微点头,“长得不赖,才学不错。”
说完,他便看向了老太师,“也就廷益兄来了,咱们两个老东西还能再见见面了。”
老太师笑着道:“这是好事。”
老军神嗯了一声,“走吧,进去说。”
走入庄园,齐政看着他面前的三道背影,心生感叹。
如今世人口中的大梁三老,居然能够在自己面前,并肩而行。
一为文宗镇士林,二为军神定军伍,三为太师安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