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44节

  鲁肃犹豫再三,决定听从刘晔的举荐,安葬完祖母后,便准备去投奔郑宝。

  而此时,鲁肃得知母亲被周瑜接到吴郡,便赶往吴郡,见到周瑜后,将自己将要去投奔郑宝之事和周瑜说了。

  最后在周瑜的力劝下,本就不太愿意离开江东的鲁肃,最终果断放弃了北行的打算,留下来辅佐孙权。

  周瑜将鲁肃推荐给孙权,孙权和鲁肃交谈后,对他的才能非常欣赏,问道:“汉室衰微,天下大乱。

  我继承了父亲和兄长打下来的基业,想要创下如同齐桓公,和晋文公那般功绩,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鲁肃看着孙权,说道:“昔日高祖,欲尊崇义帝却失败,皆因项羽谋杀了义帝。

  如今的曹操,就如昔日的项羽,主公又如何成为齐桓公或者晋文公呢?

  以吾之见,汉室败亡已成定局,匡扶无意。

  而曹操实力强大,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铲除。

  对于主公而言,只有割据江东,趁曹操平定北方之际,剿灭黄祖,讨伐刘表,将江水以南尽收囊中。

  再建国称帝,他日北伐,图谋天下,创建汉高祖一般的大业。”

  孙权听完先是震惊,随后摇头叹道:“我只想尽自己之力,匡扶汉室而已,子敬所说,实非我所能力及啊。”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惊讶不已。

  “这是目前出现的众多谋士之中,第一个劝主公建国称帝的谋士吧?”

  “不过我觉得鲁肃说的没错,汉室已经无可救药,还不如自立,早图大事。”

  “没想到这鲁肃看上去憨厚老实,竟然能说出如此惊世骇俗之言。”

  洛阳皇宫,刘协怒不可遏:“谁说我汉室必将败亡?谁说汉室没有匡扶的意义?一群乱臣贼子,早晚有一日,朕要诛杀尔等乱党,重振大汉江山。”

  安喜县,刘备皱眉道:“这鲁肃,又是东吴的谋士?一个吕蒙,一个周瑜,一个鲁肃,天下前十的谋士,东吴独占其三啊。”

  陈留郡,曹操也紧皱眉头:“周瑜,鲁肃,东吴有此气运,未来必成强敌也。”

  东武阳,陈宫沉声道:“这鲁肃也可以联合起来,一同剿灭曹操。”

  他对于未来谁占据江东,对于江东有多少超级谋士,实力有多强,都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如何保住兖州士族的利益。

  保住兖州士族利益的第一步,就是驱逐曹操。

  豫州,袁术咬牙切齿,怒不可遏:“鲁子敬,怎可如此辱我?江东谋士,皆如此无礼?气煞我也。”

  他越想越气,让人率领数十死士悄然出发,分别前往舒县和东城刺杀周瑜和鲁肃。

  两个超级谋士,既然注定不能为我所用,那就趁早铲除,永除后患。

  不过,周瑜和鲁肃都出身士族,不可明目张胆的去杀。

  否则,必将成为各大士族的公敌,这对于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只能派遣死士暗中刺杀。

  死士之所以称为死士,是因为完不成任务便舍身成仁,不会让人抓住把柄,更不会有人知道是谁派去的。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建安十三年,曹操屯兵于南阳,准备南征,攻打荆州。

  八月,刘表病逝,荆州危在旦夕。

  鲁肃决定亲自前往荆州吊丧。”

  画面中,只见鲁肃向孙权作揖后说道:“主公,荆州与我江东接壤,又连接江水,汉水,顺着水域可以抵达北方。

  荆州城池坚固,土地肥沃,百姓皆富足。

  若能占据荆州,便有了开创帝王霸业的根基。

  如今刘表刚刚病逝,其两个儿子向来不太和睦,军中将领也各自支持一人,互不相服。

  加上刘备依附于荆州,与曹操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刘备,与刘表的两个儿子,能团结一致。

  我们可以和他们结为盟友,一起抵挡曹操。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两个儿子并不和睦,我们就要另作打算。

  我请命前往荆州吊唁,并趁机劝说刘备和刘表的旧部,一同抵抗曹操。

  如果能处理得好,主公则可平定天下。

  如果动作慢了,曹操打下了荆州,就太晚了。”

  孙权闻言,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按照子敬之计行事。”

  鲁肃领命,收拾一下后,便孤身前往荆州。

  待他抵达南郡之后,才发现刘琮已经向曹操投降,而刘备正准备撤离。

  鲁肃连忙赶往长阪,见到刘备后问道:“不知使君意欲何往?”

  刘备叹息道:“吾正欲南下投奔苍梧郡太守吴巨。”

  鲁肃道:“吴巨乃无能之人,早晚也会被曹操所破,投奔他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多活几日罢了。”

  刘备闻言,看向鲁肃,问道:“听先生所言,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鲁肃道:“我主孙权,立志抗曹,江东厉兵秣马,只待与曹操决一死战。

  使君麾下亦有精兵强将,若与我主联合,共同抵抗曹操,未必不能一战。”

  刘备闻言大喜:“吾南撤,只因孤身难抗强敌也。

  若能与江东结盟,何惧曹操?”

  随后,刘备率领大军驻守于夏口,派麾下谋士与鲁肃前往柴桑见孙权。

  抵达柴桑后,正巧孙权召集众将商议应对曹操东征。

  众将绝大部分都劝孙权向曹操投降,唯有鲁肃沉默不语。

  孙权起身离开,佯装去入厕。

  鲁肃见状,也连忙跟着离开。

  孙权看着鲁肃问道:“子敬,可有话要讲?”

  鲁肃点头说到:“刚才在大厅之中,吾观众人皆目光短浅,不足以共商大事。

  江东任何人,包括我鲁肃,都可以迎接曹操入主江东,唯独主公不能。

  我降曹操,至少还能谋个一官半职,再慢慢升迁上去。

  可主公降曹,要么死,要么被软禁一生,再无自由。

  希望主公早下决定,莫要被庸人的议论影响了正确的决断。”

  孙权听完,叹息道:“其实,我也不想降曹,子敬的想法,甚合吾意。”

  鲁肃道:“主公,我于江东,威信不足以震慑群臣。

  主公可将周都督从鄱阳招回来,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周都督若力主抗曹,群臣莫敢多言也。”

  “好!”

  孙权按照鲁肃之计,将周瑜召了回来。

  周瑜力主抗曹,果真无人敢反对,随后孙权任命周瑜为统帅,鲁肃为赞军校尉,辅助周瑜出征,最终于赤壁之战中击溃曹军。

  看到这,众人无不感叹,幸好孙权身边还有个鲁肃。

  不然周瑜不在,孙权独自面对一群整天喊着投降的文臣武将,说不定还真可能做出投降的决定。

  “能被周瑜指定接替自己,鲁肃的能力肯定还是不错的。”

  虽然还没有完全了解鲁肃的一生经历,但从刚刚经历的部分也足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谋士。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在每一个人的耳中响起。

  “赤壁之战后,孙权越发看重鲁肃。

  不久后刘备见孙权,想要借荆州。

  周瑜等部分将领,都建议将刘备软禁起来。

  鲁肃则从全局考虑,建议出借荆州,以便孙刘联合,共同抵抗曹操。”

  画面中,只见鲁肃向孙权作揖道:“主公虽然英明神武,可曹操独战北方,实力之强,远胜我们。

  而我们刚刚占据荆州,荆州的军心,人心都还没有来得及安抚。

  要安抚军心,人心,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

  我们刚与曹操进行过大战,将士皆身心疲惫,已经没有多余的经历去安抚荆州将士和百姓了。

  将荆州借给刘备,自有刘备去安抚荆州将士和百姓。

  如此一来,可以利用刘备先拖住曹操,东吴则会换来休养生息的机会。

  等到时机成熟,再吞并荆州,争霸天下。

  另外,可以和刘备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曹操之强大,非刘备,或者我们,任何一方能独自抵抗的。

  只有联盟,共同抗衡,方为上策。”

  孙权思索再三,最终同意了鲁肃的建议。

  看到这,众人惊讶不已。

  “原来,坏周瑜取蜀大计的,是鲁肃啊。”

  “在面对刘备的问题上,鲁肃和周瑜的想法截然不同啊。”

  “其实我觉得两人没有谁对谁错,周瑜是为了取蜀大计,扣留刘备,可以方便他谋划夺取益州。

  而鲁肃是从全局考虑,要给657曹操制造一个强敌。”

  安喜县,刘备叹道:“幸有鲁肃,不然吾命危矣。”

  虽然画面中只是演化的自己的一个未来,之后他的发展不一定会按照画面中演化的轨迹进行。

  但每次看到自己差点被孙权扣留,还是会有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

  “大哥,以后再有此情形,绝不可孤身犯险。”

  关羽开口劝道。

  “是啊大哥,就算要去,也要带上我们啊,到时候真有危险,我们也能护着大哥杀出去。”

  张飞扯着嗓门说道。

  “嗯!我以后会注意的。”

  刘备点了点头。

首节上一节44/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