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117节

  “诺!”审配领命而去。

  袁绍又命淳于琼等大将带领两万大军前去镇守乌巢粮仓。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这审配说他能力不行吧,又给袁绍接连出了两计,说他谋略不错吧,又接连被曹操麾下的谋士给破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破审配之计的应该是刘晔吧。果然,非上榜谋士比起上榜谋士还是差了些。”

  渤海郡,袁绍看到这,也是叹息得摇了摇头:“能力终究还是有些差距啊,若沮授和田丰在,应当不会如此吧。”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曹操军中缺粮,派使者前往许都催促粮草,被袁军截获,许攸拿着书信来见袁绍。”

  画面中,只见许攸作揖道:“主公,曹军与我军僵持在官渡,许都此时必然兵力空虚。可派一支军队连夜奔袭,攻打许昌,必能一举破城。

  而官渡曹军粮草耗尽,军心必乱,可趁此机会,发动突袭。如此两路奇袭,必能一举覆灭曹军,生擒曹操。”

  袁绍却迟疑道:“曹操一向诡计多端,阴谋层出不穷,此书信或许是曹操用来诱敌的诡计,切莫中计。”

  许攸急声道:“主公,此时不抓住机会覆灭曹操,他日必将被曹操所所败也。”

  话音刚落,一名从邺城来的使者,将审配的书信呈上,袁绍看完勃然大怒:“许子远,汝在冀州贪赃枉法,掠夺民间财物,又纵容汝之后背贪贿。

  如此品行,有何面目在吾面前出谋划策?吾知汝和曹操有旧,莫非也受到曹操的贿赂,特意用此书信来引我中计?

  本该将你斩首示众,但念在你跟随吾日久的份上,暂且饶你一命,速速退下,以后切莫出现在吾面前。”

  许攸叹息而出,转身投入曹操麾下。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议论纷纷。

  “好了,最后一个上榜谋士也被赶走了,袁绍离败亡不远了。”

  “麾下三大上榜谋士,全被袁绍囚禁或者赶走,不得不说袁绍也挺厉害的。”

  “囚田丰,禁沮授,逼走许攸。这袁绍不亡,天理难容啊。”

  虽然袁绍麾下还有郭图这个上榜谋士,但在众人眼里,这是个十足的坑货,自动将他给忽略了.

第157章 官渡战败,呕血而亡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星夜,沮授夜观天象,感知袁绍大祸将至,连忙让看押自己的人放自己离开,连夜来求见袁绍。”

  画面中,只见沮授说道:“主公,吾之前观察天象,今夜恐有被贼兵劫营之祸。乌巢乃屯粮之地,必须严加防备。还请主公速速派遣精兵强将,在各大路口巡逻,以免被贼军趁虚而入。”

  袁绍闻言,怒喝道:“汝乃戴罪之身,安敢再次狂言乱语,乱我军心。”

  说完又转身对负责看押沮授之人呵斥道:“吾让你囚禁他,为何将其放出,来人,将此无视军纪之人拖出去斩了。”

  沮授道:“是吾逃出来提醒主公,与他人何干?”

  袁绍转头看向沮授,喝道:“来人,将沮授待下去监押,若再将其放出,灭汝等全族。”

  一时间,所有人都吓得默然不语,连忙将沮授带了下去。

  没过多久,便听探子来报,正北方火光冲天,袁绍猜测肯定是乌巢丢了,心中后悔不听沮授的建议,连忙召集文武商议对策。

  但他身为主公,却又放不下面子将沮授放出来,那就等于主动承认是自己做错了,这对他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张颌提议和高览一同前往乌巢救援,遭到郭图强烈反对。最终袁绍听从了郭图的建议,并未让张颌和高览去支援乌巢,而是让他们率领数千兵力,前往官渡袭击曹营。反而派蒋奇率领一万大军去救乌巢-。

  结果,蒋奇遭遇伏击被杀,麾下大军被冲散。袁绍得到消息后,索性不理会乌巢,只管往官渡增加兵力,企图趁机攻破曹军-营地。

  然而,曹操早有防备,张颌和高览最终大败。加上郭图诬陷二人故意不出力,二人害怕被问罪,最终投靠了曹操。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对上公孙瓒之时,袁绍的能力还是够用的,但对上曹操,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囚禁沮授和田丰,逼走许攸,张颌和高览,现在袁绍麾下还有何可用之人?这不是自取灭亡么。”

  “袁绍啊袁绍,原本可以称之为大汉第一诸侯,没想到竟然在势力远不及自己的曹操身上一败涂地,可叹可悲。”

  渤海郡,袁绍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地说道:“郭图害吾至深也。”

  渤海北方边境,张颌微微叹息一声,不过暂时也没有要离开袁绍的打算。神榜中的毕竟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性,不能凭借这个就否定袁绍的一切。

  至少目前来说,袁绍对待自己还是不错的,怎能忍心弃之。更何况,自从文丑被抹杀之后,这北方边境的大军,就全部交给了自己,他又怎能在此时弃之而去。

  陈留郡,曹操大笑道:“袁本初啊袁本初,麾下上榜武将被你囚禁的囚禁,逼走的逼走,你又岂能不败?”

  其他各大诸侯,一众谋士和武将也都摇头叹息不止。堂堂天下第一诸侯,竟然被袁绍弄成这样,实在是令人唏嘘。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曹操兵分三路劫营,袁绍大败,损失惨重。随后曹操又佯装兵分两路去袭击邺城和黎阳,袁绍得到消息后大惊,连忙命袁谭领兵五万支援邺城,又命辛明领命五万支援黎阳。

  接过曹军趁机再次袭击营寨,袁绍兵力空虚无法抵挡,四散而逃。袁绍连盔甲都来不及穿戴,狼狈渡河而走。最后跟在他身边的仅有八百余骑。

  抵达黎阳北岸后,大将蒋义蕖出营寨迎接,准备北归冀州。大军行到一处荒山扎营,袁绍在营帐中隐隐听到有哭声传来。

  好奇之下,袁绍悄悄靠近偷听,原来是败军相聚在一起,哭诉丧失亲人同伴之痛,还有人说,若听田丰之言,我等怎会遭遇如此大败。

  袁绍听后,亦是后悔莫及:吾不听田丰之言,大败而归,如今返回冀州,有何脸面去见田丰?第二天,大军前行不久,逢纪带领大军前来迎接。”

  画面中,只见袁绍对逢纪说道:“吾此前未听田丰之言,方才遭此大败。如今回去,无脸去见田丰也。”

求鲜花

  逢纪说道:“主公,田丰在监牢中听闻主公大败,大笑不止,还说果然不出他所料。”

  袁绍闻言大怒:“田元皓安敢如此笑话于我?吾必杀之。”

  当即命使者,带着自己的宝剑,先赶回冀州监牢,斩杀田丰。

  看到这,天下之人再次发出一声感叹。

  “这袁绍,不听良策导致大败,又听信谗言,以为田丰笑话自己,命人斩杀忠臣,活该兵败。”

  “我怎么觉着,这袁绍是故意的?他就是觉得无脸去见田丰,想要杀田丰又找不到理由,听到逢纪这么说,立即就抓住这个理由,派人先返回冀州将田丰杀了。”

........ . ...

  “在无能之人麾下效命,真的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就莫名其妙被杀了。”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袁绍返回冀州后,有些颓废,整日不理会政事。妻子刘氏劝袁绍立后嗣,袁绍召集审配,逢纪,辛评和郭图四人商议立后嗣之事。”

  画面中,只见袁绍对四人说道:“长子袁谭为人刚烈却喜欢杀戮;此子袁熙柔弱,难成大事;幼子袁尚,有英雄之气,礼贤敬士。吾欲立袁尚为嗣,诸位以为如何?”

  郭图道:“主公,袁谭为长子,镇守青州,若废长立幼,必将生乱。如今曹操大军即将抵达冀州,怎可在此时让父子相残?当务之急是抵御曹军,还请主公三思。”

  袁绍听了此言,一时间也有些迟疑不定。忽然,有探子来报,幽州袁熙,青州袁谭,并州高干,各自率领五六万的兵力,前来冀州支援。

  袁绍闻言大喜,合四州之兵力,于仓亭再战曹操,却中十面埋伏之际,受伤大败,逃回冀州,得病。

  病刚好,又听闻袁尚在黎阳大败,大惊之下旧病复发,吐血数升,瘫痪在床,无法言语。在刘夫人的辅助下,让审配立下遗嘱立袁尚为嗣后,吐血而亡勺.

第158章 诸侯榜第三名

  画面至此定格,楚风的声音继续响起:“袁绍出身高贵,麾下兵强马壮,曾一度成为大汉第一诸侯。奈何不会用人,优柔寡断,不听良策,最终走向灭亡。

  其巅峰期坐拥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地盘指数4星;

  巅峰期拥有兵力数十万,兵力指数5星;

  巅峰期上榜人才有颜良,文丑,张颌,沮授,田丰,许攸,郭图,上榜人才指数10星;

  巅峰期非上榜人才有审配,逢纪,辛评,高览,高干,麴义,蒋义蕖,韩猛,淳于琼等众多人才,非上榜人才指数5星;

  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长子,又是诸侯联盟讨董时的盟主,声望极高,声望名声指数5星;

  虽有王牌“八一三”开局,却听不进良言,善谋无端,遇事不决,导致最终走向灭亡,故自身能力指数3星。

  大汉诸侯榜第四名,汝南袁绍,评分32星。”

  话音一落,荧幕中的画面也随之消失,天下之人却依旧在议论纷纷。

  “32星?足足比第五名的袁术高出6星半啊,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袁术巅峰期就只有孙策和周瑜两个上榜人才,和袁绍自然是没办法比的,可惜袁绍自己作死。”

  “袁绍巅峰期的实力竟强悍如斯,而同时期的曹操,实力肯定是远远不及袁绍的,可最后却被曹操灭亡,实在是令人唏嘘。”

  “看了袁绍的人生演化,我不得不说一句,以前是错怪郭图了,袁绍的灭亡不能完全怪郭图,更大的原因还是袁绍自己能力太差。”

  渤海郡,袁绍看到自己的评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未来的结局不太好,但巅峰期自己的实力还是不错的,若能规避神榜中自己所犯的错误,未必没有和曹刘孙争天下的可能。”

  陈留郡,曹操也有些惊讶:“想不到袁本初巅峰期的实力这么强,虽然在神榜的演化中,未来袁绍被自己灭了,可这一次依旧不能小看他啊。”

  汝南,袁术脸色铁青,咬牙切齿道:“这个庶子,评分怎会比我高出那么多?”

  虽然已经派人去和袁绍商议结盟之事,可在他心里,始终都瞧不起袁绍这个庶出。之前从第八名的刘表,到他这里,各诸侯之间也就相差半星或者一星,他也以为袁绍最多比自己高出一两星,万万没想到竟然高出真正六星半,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大汉诸侯榜第三名,吴郡孙权。”

  话音一落,荧幕中浮现出一道人影。

  他身长七尺六,紫髯碧眼,方颐大口,相貌奇特,异于常人。

  此人正是孙权。

  “我的个娘诶,这长相也太奇特了吧?”

  “紫髯碧眼,我还从来没见过这种长相的,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天生帝王之相?”

  “这就是未来的江东之主孙权,此前别人的人生演化中还没有注意,没想到他竟然长相如此奇特。”

  长沙郡,九岁的孙权看到神榜中的人,惊讶地说道:“父亲,兄长,这人跟我一样的名字诶。”

  孙坚和早已返回府邸的孙策相视一眼,两人都猜到了上榜之人就是如今只有九岁的孙权。

  天下或许会有同姓同名之人,但在吴郡,叫孙权,又有能力上榜者,只有孙权。而且,从之前其他人的演化中,孙权便是未来的江东之主。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江东猛虎,长沙太守孙坚之子,上榜武将孙策之弟,光和五年在下邳出生,乃春秋孙武的后人。

  孙权善施仁义,颇有灵机应变之能,又崇尚侠义之名,喜欢在府上养一些颇有能力的门客,名声逐渐彰显。

  建安元年,孙策夺取丹阳,吴郡,会稽三郡之后,年仅十五岁的孙权,担任阳羡县令。后来又被吴军太守举荐为孝廉,被扬州刺史举荐为茂才。

  建安四年,孙权跟着孙策,先后讨伐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颇有战功.. .....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而亡,年仅十八岁的孙权,接替兄长的位置,成为江东之主。被大汉朝廷封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驻守于吴郡。

  此时,孙策刚对江东完成统一,民心还未完全归附,江东易京动荡不安,内忧不断。在孙权接任之后,庐江太守李术造反,庐陵太守孙辅和曹操勾结,孙更是想要夺取孙权的权利。

  又有丹阳太守孙翊和孙河等人被杀,豫章郡,会稽郡等地,数万山越作乱,形势非常危急。稍有不慎,便会倾覆。”

  看到这,天下之人感叹不已。

  “孙策一死,江东还真是危机重重啊,难为孙权了。”

  “李术造反,孙翊勾结外敌,孙伺机夺权,宗室大臣被谋害,山越作乱,内忧外患,局势太乱了。”

  “如此混乱的局势,我光是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想要在这种局势中活下来简直太难了。”

  “虽然之前看其他人的人生演化,知道孙权是可以稳定局势,但我真的很好奇,孙权会怎么做才能稳住江东如此混乱的局势。”

  陈留郡,曹操感叹道:“碧眼小儿竟面临着如此混乱的局势,这若是换做常人恐怕很难稳住局势,顷刻间就分崩离析了。”

  南阳境内,刘备也满脸4.7感叹:“孙权虽然继承了父兄之基业,可面临的难度,却一点都不比开创这番基业的孙坚和孙策低,甚至还要更难。毕竟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不知这孙权要如何做,才能稳住局势。”

  长沙郡,孙坚和孙策看到这一幕,也纷纷叹息一声。孙坚叹道:“吾还未踏足江东便战死,伯符在无家可归之下打下江东基业,实属不易。但让年仅十五岁的仲谋面对如此混乱的局势,更是困难重重啊。”

  “难为二弟了。”

  孙策摸了摸孙权的脑袋,说道。

首节上一节117/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