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28节

  乾隆皇帝虽然对天幕颇有言辞,但是此刻看到明朝吃瘪他也非常高兴。

  “看到没有,这就是民间恶贼经常喊着要复辟的大明王朝,任用宦官,把持朝政。”

  乾隆饶有兴趣的说道:“这样的大明王朝,如果让那些高喊反清复明的反贼看到,不知道会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和站在乾隆身边,弯着腰说道:“陛下圣明,前朝哪里比得上咱大清王朝。”

  “依奴才之见,这天幕恐怕要讲完朱祁镇的一生,后面的故事还有更精彩的呢。”

  听到和的话乾隆来了兴趣,扭过头对和问道。

  “和爱卿可了解这前朝皇帝朱祁镇?”

  和弯着腰讨好的说道:“陛下,奴才才疏学浅,只是前几日在家中无聊,正巧翻看史书看到了记载朱祁镇的那一页。”

  “这天幕称朱祁镇‘天子叫国门’,那是因为朱祁镇亲征被俘,朱祁镇为了活命祈求守城将士开门放行!”

  “当时,朱祁镇身后便是虎视眈眈的瓦剌的大军,当时如果真的开了城门,说不定大明已经被瓦剌攻破了。”

  听完和的讲述乾隆皇帝开怀大笑。

  “哈哈哈哈,好一个大明王朝,好一个天子叫国门!”

  【当大明朝堂被王振搞得乌烟瘴气的同时,蒙古地区的瓦剌一族逐渐壮大成为了蒙古最强大的部落,已经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永乐年间,瓦剌被朱棣打的俯首称臣,并且实行朝贡,可是随着瓦剌日益膨胀,他们终于把獠牙伸向了大明王朝】

  【瓦剌为了找借口发动战争,在一次朝贡的时候故意挑衅大明王朝,使团故意惹是生非,贡品还以次充好】

  【而王振由于没有吃到瓦剌的回扣,竟私自带人惩戒了瓦剌使团,而这也给了瓦剌发动战争的借口】

  【瓦剌侵略大明早有预谋,直接兵分四路进攻辽东、宣府、甘州、大同】

  【在有心算无心之下,明朝的军队很快便败下阵来,几次大战下来多次战败,甚至全军覆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瓦剌大军一路逼近京畿地区,消息传到京城,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时,王振站了出来,言说朱祁镇要像朱棣一样御驾亲征】

  【在王振的挑唆下,完全不懂军事的朱祁镇竟然真的答应御驾亲征,甚至还将一切准备事宜交给了只会溜须拍马的王振手中】

  【而一无是处的王振只用三天便凑够了20万大军,至于粮草,情报什么的完全没有准备】

  【20万大军,连敌人在哪儿,有多少人,带头将领是谁,作战风格是怎样的都不知道,便一股脑的开拔出击】

  看到这里,所有人的下巴都被震惊掉了。

  像是雍正,刘彻,李世民,朱元璋等皇帝一个个的都被这个大明皇帝的骚操作给整蒙了。

  “战争岂是儿戏?如此胡闹,简直是对士卒的不负责!”

  “没想到这种人也能当上皇帝,简直可笑至极!”

  “荒唐!这20万大军绝对会被他害死的!绝对会被他害死!”

  【如此不靠谱的御驾亲征让军队上下无不惶恐不安,等到了前线,士兵见到无数腐烂发臭的守城将士的尸体,心中的恐惧更甚】

  【朱祁镇由于不知道敌军情报,在大同驻扎几日不见瓦剌踪影,由于没有后勤补给,无奈只能下令班师回朝】

  【接连奔波再加上出师未果让全军士气低下,而就在撤退途中还遭遇了瓦剌大军的埋伏,士气低迷的明军遇上连破数城,接连大胜的瓦剌,结局可想而知】

  

第50章 大明第一汉奸皇帝

  【两军在小小的土木堡展开了血雨腥风的厮杀,数小时后,等喊打喊杀声逐渐平静之后胜败也见了分晓】

  【不出意外,毫无指挥才能的王振和朱祁镇根本不是瓦剌大军的对手,明军大败,20万大军全军覆没,50多名大臣战死,朱祁镇也成了瓦剌的俘虏】

  【唯一可贺的是,大太监王振被樊忠将军用金瓜锤敲碎了脑袋】

  【瓦剌军队大胜而归,朱祁镇被当成玩物一般戏耍,逗乐,受尽了屈辱】

  【瓦剌深知朱祁镇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处置朱祁镇成了难题,一刀砍了肯定不行,那样太亏了,但是如何换区利益最大化成了瓦剌高层的难题】

  【最后还是瓦剌首领也先的弟弟出了个注意,让朱祁镇去命令边关守卫打开城门,这个主意得到了瓦剌内部的同意,于是叫门天子朱祁镇的名号由此传开】

  【到了边关大同,也先命令朱祁镇去命令收关将士打开城门,这位软弱的皇帝为了活命竟然真的来到边关城门,叫起了国门】

  【然而没想到的是,皇帝虽然是个走狗,但是守将却是勇士,大同守将郭登听了朱祁镇的命令坚决不开门,朱祁镇为了活命就这样在城门口叫了四五次,可惜郭登依旧不为所动】

  “我靠!这真是大明的皇帝吗?我印象中明朝皇帝没有这么SB的啊!”

  “大多数人只记得开国皇帝、圣贤明君和末代皇帝,正巧朱元璋、朱棣和朱由检都不是昏君,但是中间的皇帝却出了个朱祁镇这个奇葩。”

  “楼上说的不对,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明朝根本没有几个明君,想想万历皇帝,成华皇帝、嘉靖皇帝等等。”

  “楼上说的也不对,明朝好多皇帝只是不勤政,但是并不昏庸,这与明朝的内阁制有关,你可以去看看明朝的内阁制下皇帝是多轻松。”

  “没错,内阁制下皇帝根本不用管太多事儿,只需要同意或者拒绝内阁的决策就行。”

  “明朝能维持将近300年的时间,内阁制度功不可没,虽然导致一些皇帝风评不太好,但是这不能抹杀内阁的可取之处。”

  “哈哈哈哈,万历皇帝: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好了!”

  唐朝。

  李世民皱着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李世民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喜欢征战,而且军事才能极其优秀的皇帝,他最看不得的就是朱祁镇这种什么都不懂还瞎指挥战事的皇帝。

  “这个大明的皇帝简直是昏庸无能之辈,竟然让20万将士白白送死!”

  李世民最痛心的莫过于20万大军全军覆没,看着天幕中尸横遍野的画面,李世民恨不得拔剑刺死天幕中的朱祁镇。

  “20万大军啊!这20万大军如果给朕,朕能攻下吐蕃!”

  吐蕃一直是李世民头疼的问题,你说派兵攻打吧,长途跋涉不说,那地方穷乡僻壤,付出与收入完全不成正比。

  但是放着不管吧,李世民深知吐蕃欺软怕硬,一直觊觎大唐富饶的疆土。

  吐蕃可谓把欺软怕硬发挥到了极致,唐朝初期吐蕃一直骚扰大唐边境,边关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当李世民带兵平定四方,开疆扩土之后,吐蕃见大唐如此勇猛,被吓得直接跪舔,一点儿骨气都没有。

  为了求和主动朝贡不说,甚至三番五次要求和亲,唯恐李世民拿他开刀。

  如果大唐能凭空出现20万大军,李世民绝对会咬咬牙彻底打死吐蕃这只狡猾的狐狸。

  明朝。

  朱元璋忍不住转过身去,他想一走了之,不想再看下去,但是一想到关乎大明的未来他又不得不咬着牙看下去,此刻的朱元璋可谓万分纠结。

  马皇后和朱元璋相濡以沫,见朱元璋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就知道朱元璋心中在纠结什么,于是便拉着朱元璋说道。

  “重八,你要是不忍心看,就下去歇一歇吧,如果有天幕中有什么重要的消息我会告诉你的。”

  马皇后不说还好,马皇后这一说,朱元璋心里越想越委屈,差点儿忍不住哭出来。

  朱元璋为了面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倔强的说道:“不用,咱就是要看看,咱的子孙后代到底能混账到什么程度!”

  朱元璋心痛的说道:“20万大军啊!20万大军!那都是活生生的大明将士啊,就这样被他害死了!为了苟活他敢叫城门,他怎么不自裁啊!”

  “妹子啊,你看看后世都是怎么评价他的,说他是‘天子叫国门,于谦死社稷’,说他是瓦剌的走狗,说他是汉奸!”

  可怜朱元璋征战一辈子,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为了儿孙操劳了一辈子,到头来还要亲眼看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坑死20万大军,甚至背负如此屈辱的千古骂名。

  明朝。

  朱棣也被天幕气的不轻,和朱元璋不同,经过天幕的讲解,他已经知道朱祁镇就是自己的重孙子,算是有了明确的针对对象。

  如果不是天幕提了一句,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算得上明君的话,朱棣现在都恨不得要废太子了。

  朱棣深吸一口气对朱高炽说道:“太子,别跪着了,到朕身边来,朕有话要说!”

  朱高炽听到朱棣的话心惊胆颤的走到朱棣身边。

  而一旁跪着的汉王和赵王此刻露出一副欣喜的表情。

  汉王朱高煦小声的嘀咕道:“老三,看这架势,咱爹不会打算废太子吧!”

  赵王朱高燧也有些激动的说道:“不好说,如果真的废了太子,那咱们的机会可就来了!”

  朱高煦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八成要废太子了,朱祁镇做的这些事简直屈辱了,如果我是咱爹,为了不让天幕中的一幕上演,我一定会废太子!”

  朱棣对朱高炽说道:“天幕讲的内容该听的你也听了,该看的你也看了,说说你的看法。”

  朱高炽弱弱的说道:“全凭父皇做主!”

  朱棣见朱高炽这个样子有些被气笑了。

  “都这样了,你还是舍不得这个皇位啊!”

  不等朱高炽开口,朱棣继续说道:“不过,我也没打算要废太子。”

  “咱的大孙子好说歹说也被后世评为了明君,虽然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千古明君,但是能被后世评为明君已经很难得了。”

  听到朱棣这话朱高炽心中有些忐忑,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而且大明有先例。

  后面竖起耳朵偷听的汉王和赵王心中暗道:“不好!”

  

第51章 四大发明

  朱高炽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儿臣这就把瞻基接到宫内,在父皇的教导下瞻基一定能成为一名贤明的好皇帝。”

  朱棣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把皇位传给我的孙儿了?”

  听到这话朱高炽有些懵了,但是后面跪着的赵王和汉王却惊喜万分。

  朱棣继续说道:“有时候做的越多反而错的越多,如今瞻基尚且年幼,如果我可以加以培养,说不定会适得其反,万一养成恃宠而骄的性子,那倒是朕的过错了。”

  “所以,这个皇帝该是你的还是你的。”

  “不过,一会儿还是要派人把瞻基接到宫里来,让他陪着朕看天幕。”

  “朕要让他从小便意识到天幕的重要性,并且告诉瞻基孙儿朱祁镇的故事,到时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朱高炽不禁感叹,还是自己老爹有办法,这样的话既不会因为改变历史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也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出改变,让朱祁镇当不上皇帝,甚至不会有朱祁镇这个人。

  【与此同时,由于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大明没有了皇帝,所以只能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继承皇位】

  【虽然事出突然,朱祁钰匆忙继位,但是处理政务条理清楚,先是任用于谦和瓦剌大军对峙,之后又提拔任用多位贤臣】

  【朱祁钰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位期间任用贤臣,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起到了稳固大明江山的作用】

  【尤其是在与瓦剌战后,朱祁钰的一系列措施为大明的战后复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另一边儿,瓦剌见叫门无果,恼羞成怒派兵攻打京城,京城守将于谦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成功击退了瓦剌大军】

  【将近一年之后,瓦剌见无法攻打下大明,俘虏朱祁镇又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加上明军有所防备,几场战争下来接连战败,无奈瓦剌只好派遣使者南下求和】

  【为了彰显诚意,甚至愿意将朱祁镇放回大明】

  【可是,瓦剌想放回朱祁镇,但是朱祁钰却不愿意了】

首节上一节2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