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13节

  马皇后坐在朱标旁边,拉着朱标的手说道:“标儿,这个皇位咱不要了,好吗?”

  朱标也看了天幕,天幕中一闪而过的文字他也看了个七七八八,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猝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字眼。

  朱标是个聪明人,结合天幕中扮演自己的人头疼欲裂瞬间暴毙的症状,他也了解了个大概。

  朱标虽然不贪恋皇位,但是这个继承人的位子他做了二十年,如今满朝文武提起朱标无不称赞,皇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如今让他放弃皇位,那他这二十年来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第23章 我造自己的反?

  朱元璋也知道朱标一时间难以接受,毕竟他自己也难以接受,为了培养朱标他投入的太多太多了,不仅仅是人力物力,还有自己半辈子的精力。

  从古至今,有哪个皇帝敢放权到他这种程度,满朝上下都是太子的人,他这个皇帝说是个傀儡虽然有些过分,但是事实却是这样。

  如今一切已经准备妥当,等自己死后太子就可以无比顺利的继承皇位,可是现在一切都毁了。

  如果继续让太子执政,那么说不定哪天太子就会因为操劳过度暴毙而亡。

  朱标感受着马皇后握紧自己的双手,再看看一脸愁容的朱元璋,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

  “父皇,请父皇废除儿臣太子之位,立四弟为储君!”

  朱元璋颤抖着嘴唇说道:“你决定了?”

  朱标握住马皇后的手说道:“儿臣决定了,儿臣不能让父皇和母后伤心,儿臣身体欠佳,即便有所防范恐怕也无法长久,如果儿臣在位期间突然暴毙,恐怕会影响我大明江山的稳固。”

  马皇后听到“暴毙”二字,抓着朱标的手更用力了。

  朱元璋看了看自己最得意的继承人,又看了看不住落泪的马皇后,最后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个他培养了二十年的接班人,这个可能是大明最贤明,最有能力的储君就这样被撤掉了。

  草率吗?可能吧,但是谁想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年纪轻轻就暴毙而亡呢。

  底下的大臣见到此情此景也都不约而同的跪在地上。

  “陛下,为了太子殿下的身体,臣等请陛下另立储君!”

  太子不想当储君,皇帝不忍心废掉储君,明明对朱标一百个满意的大臣却不得不让皇帝另立储君,这么奇葩的事情恐怕是千古以来第一次出现。

  当然,大臣们也不想太子被废,但是不废不行啊,谁敢说不废太子,那就是让太子去死啊,这种事情谁敢当着朱元璋的面说。

  底下大臣也都议论纷纷。

  “唉,这叫什么事儿啊,太子殿下怎么会如此啊!”

  “可惜啊,我大明一代明君竟然如此,如此......唉!”

  “虽然可惜的,但是陛下身体尚且健朗,更何况天幕有言四皇子朱棣能成为大明皇帝,我们是不是要......”

  朱元璋没有在意大臣的议论纷纷,而是在思考该如何选择储君。

  秦王朱肯定是不行的,虽然天幕所说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朱元璋很确定如果让朱就藩,那么十有八九,不对,百分百会发生天幕中所说的事情。

  对这个二儿子朱元璋太了解了,小时候只调皮了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作所为也越来越过分。

  朱元璋是人,是个普通人,他也有私心,他每次得知朱的暴行之后最多只是训斥一番,谁让他是自己亲儿子呢。

  如今朱标卸任储君之位,朱万万不在朱元璋的考虑范围之内,更甚者朱元璋在考虑是不是要撤掉朱的封地,让他在这辈子就呆在京城。

  至于老三朱,虽然方方面面都不如太子朱标,但是做起事来也算井井有条,至少算得上是可造之材,如果加以培养的话虽然不一定能达到朱标的高度,但是勉强也能坐上皇位。

  最后就是让人头疼的朱棣了,虽然天幕看似一直在夸赞朱棣,但是始终有一道坎儿横在朱元璋心里,那就是朱棣造反。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一愣,紧接着脑子瞬间迷糊了,因为他想起一件事,如果朱棣确确实实是造反,那造的谁的反?

  “不对,老大、老二、老三都死了,按你说储君之位应该落在老四头上,那老四到底造的谁的反?”

  俗话说关心则乱,因为天幕中的内容太过劲爆,自己儿子接二连三的死去,一时间让朱元璋乱了分寸,如今平静下来细细一想,结果更迷糊了。

  朱元璋扭头看向马皇后,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妹子,咱感觉不对啊,要是真的如同天幕所说,老大、老二、老三都死了,那老四造的什么反啊?”

  听到朱元璋这话,不光是马皇后,就连朱标等人也都一愣,底下的大臣议论声也戛然而止。

  一时间,大明朝统治阶层脑子就跟短路了一样,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底下大臣一脸懵圈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对啊,如果太子和两位王爷都遭遇不幸,那储君应该是燕王殿下啊!”

  “难道燕王殿下造了自己的反?还是说天幕出错了?”

  “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啊,天幕是不是也老糊涂了,怎么自相矛盾啊!”

  原本因为天幕说自己造反而心怀忐忑的朱棣也愣住了。

  朱棣心中暗道:“对啊,大哥、二哥、三哥都死了,那我不就是储君吗?那我还造什么反啊?”

  “难道我还能造自己的反不成?”

  【朱棣作为四皇子,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他当皇帝,可是天底下就是有这么凑巧的事情,随着三位哥哥相继离世,四皇子朱棣成为了储君的第一候选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朱元璋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为储君,他要把皇位传给孙子】

  【朱元璋的手段虽然高明,为了巩固朱标的储君之位,把自己的儿子一一分封出去,让他们远离京城】

  【可是正因为分封诸王,导致皇子都有一定的权利,等朱标暴毙之后,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朱元璋立任何一个皇子为储君,那么势必会导致儿子只见发生兄弟相残,争夺皇位的事情】

  【于是,朱元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孙朱允】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就不平静的大臣,再次议论纷纷,这一次甚至都不顾及皇帝在场,许多人甚至不顾及朝堂纪律来回走动,整个朝堂变得跟菜市场一样乱哄哄的。

  “这,陛下怎么会传位给长孙,这不是胡闹嘛!”

  “我倒是觉得这个办法虽然不合礼,但是也不算什么大事。”

  “如果陛下传位给孙子,那么燕王造反的事情就说的通了。”

  “就是不知道陛下此刻会怎么想,是依旧传位给长孙,还是传位给燕王殿下。”

  “我觉得应该会传位给燕王殿下,毕竟有天幕在。”

  朱元璋也没想到自己会在朱标死后把皇位传给小孙子。

  虽然这个小孙子自己特别喜爱,但是还没到传皇位的地步,不过转念一想,如果朱标死后,朱允有治世才能或许自己真的会把皇位传给他。

  尤其是天幕说的没错,如果传位给任何一个儿子都有可能导致兄弟手足相残,这也算是封王的一个弊端。

  “到底该传位给谁呀!”

  现在朱元璋可谓一个头两个大,虽然他很看好朱和朱棣,但是朱的才能略差一些,朱棣虽然自己比较满意,但是他造反啊,这是朱元璋永远不能接受的。

  

第24章 我真没想造反

  【朱允初登皇位,为了稳固皇权竟然下令削藩,此举立刻引得藩王们的不满】

  【朱允手段强硬,对待藩叔叔丝毫没有手软,甚至可以说残暴】

  【朱允害怕朱棣实力过于强大,但是又忌惮朱棣的实力,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从朱棣的同母兄弟周王朱下手,朱被贬为庶人,流放云南】

  【之后朱允又做了一系列措施削弱朱棣的权利和兵力,对这位皇叔的防备之心毫不掩饰】

  【朱允的削藩举措引得所有藩王的不满,藩王都害怕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于是都动了谋反之心】

  【朱允的一系列举措让朱棣明白,作为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皇帝是绝对不可能放过自己的】

  【于是,为了活命,也为了皇位朱棣被迫起兵造反】

  【造反之前朱棣心知自己的兵力不是朱允的对手,于是暗中联系湘王朱柏,结果被朱柏拒绝】

  【可是,朱允却借此机会将谋反的罪名安在朱柏头上】

  【朱柏悲愤交加,为自证清白一把火点了王府,然后骑着马纵入火海】

  【朱允知道此事之后愤怒万分,认为朱柏是以死来嘲笑自己黑白不分,于是下令赐湘王谥号为“戾”,此举很快传入藩王耳中,藩王们得知兄弟含冤而死,还被冠以如此恶毒的谥号,于是原本摇摆不定的藩王也彻底被推入了皇帝都对立面】

  【之后朱允为了削藩无所不用其极,齐王朱、代王朱桂相继被贬为庶人;岷王朱被废为庶人,流放漳州,朱允此举彻底和藩王叔叔们决裂,而朱棣也趁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始起兵】

  【朱元璋死后朝中大臣没了制衡,朱允又没有政治和军事才能,原本数倍于朱棣的兵力因为朝廷的指挥不当,导致朝廷军队连连失利,甚至许多将领都投靠了燕王朱棣】

  【三年之后,朱棣率兵一路打到了长江北岸的南京龙江驿,朱允见消灭朱棣无望,江山也即将丢失,于是只能委曲求全,朱允现是下了一份罪己诏,然后派人去和朱棣谈判,希望通过割地赔款停止战争,可是却被朱棣拒绝】

  【一个月后,朱棣兵至金川门下,守卫见状直接开城门宣布投降,京城不攻自破】

  【在京城混战当中,皇宫突起大火,大火烧尽之后只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至于这些尸体是不是朱允及其妻儿已经无法确认】

  “朱允太过了,自己亲叔叔都下得去手,怪不得朱棣会被逼的造反。”

  “我觉得朱棣造反肯定早有预谋,他肯定埋怨朱元璋没把皇位传给自己,所以一直怀恨在心,正好借此机会夺取皇位!”

  “不用怀疑,朱棣肯定早就想造反了!”

  “我觉得也是,传位给孙子,也不知道老朱怎么想的,你看出事儿了吧!”

  朱棣看到这个弹幕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他真的很想把说这话的人顺着天幕拉过来,然后给他两个大嘴巴子。

  朱棣拼了命的摇头,在心中嘶吼道:“别瞎说,我没有想造反啊!这让我爹看见了,他不得活撕了我!”

  朱棣小心翼翼的扭头看向朱元璋,只见朱元璋目不转睛的盯着天幕,好像要把天幕的每一个画面,每一字一句都记在心里。

  朱棣瘫软在椅子上心想:“完了!”

  汉朝。

  汉武帝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简直愚蠢至极,不仅愚蠢,而且残暴无能!”

  “削藩也得看自己的实力,没有实力削什么藩?”

  “而且这朱允不仅无能,而且残暴,连自己亲叔叔都下得去手,自己亲叔叔以死自证清白,他竟然赐予如此恶毒的谥号,简直枉为人子!”

  唐朝。

  李世民慵懒的伸了个懒腰,只要天幕上播放的不是大唐的事情,李世民都不会特别在意。

  “魏征,你觉得这尸骨是朱允的吗?”

  魏征摇摇头说道:“这就要看那位燕王的意思了,他说是就是,他说不是就不是。”

  李世民说道:“还好燕王造反成功了,如果继续让这朱允当皇帝,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明朝。

  此时,所有观看天幕的人都十分识趣的闭上了嘴,就连刚刚还在激烈讨论朱元璋传位给孙子的几位大臣也都老老实实的杵在那儿。

  “唉!”

  过了许久,朱元璋才长叹一口气。

  此刻朱元璋的心情可谓十分复杂,不知道是该悲哀还是该高兴。

  悲哀是因为自己最疼爱的长孙竟然会变得如此六亲不认,为了皇位竟然连自己亲叔叔都不放过。

首节上一节1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