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89节

  听出爹在话语里的郑重,罗成抱以十二分的认真态度。

  “从长安城离开,再回到幽州,天子给出一道诏令。”

  天子还特意留着另外的诏令?

  现在,已经扫灭整个契丹,作战基本上宣告结束。

  听着这一番话,即便是心有疑惑。罗成也并无去打断。

  因为他知道,在接下来的话语里,必将会说明一切。

  “扫灭契丹,仅仅是另外加上,也就是临时诏令…”

  “天子下达给为父真正的诏令,便是参与扫北之战,继续重创突厥部族。”

  看着认真倾听的长子,显得较为沉稳,不再像之前的浮躁。

  看到这里的时候,罗艺带着相当不错的心情,一步步阐述起来。

  突厥!

  联想起当年突厥骑兵进犯边境,肆意斩杀着一名名百姓,罗成不由握紧着自己的拳头。

  刹那时,体内的热血不由沸腾起来,充满着浑身上下。

  身为一名男儿,以当时的情况来说,根本就无法忍受。

  以十二岁之龄带人厮杀,在燕云十八骑的帮助下,这才击退了突厥骑兵。

  “成儿,你是想回到幽州休整一下,还是随位父参与扫北之战?”

  当说着话,罗艺再次摆上严肃的脸孔,往前方望去。

  “好男儿,志在四方!”

  并未从正面去回答,相反,罗成仅仅是说出一句简短的话。

  只是,从那简简单单的七个字里,完全可以道出罗成的真正本意。

  无声之中表明着,一同参与扫北之战,对突厥人展开厮杀。

  “好!”

  听着响彻在耳边的七个字,罗艺喝出一个好字,显示出内心的高兴。

  其中还蕴含着,一丝隐藏起来的激动,好男儿确实该当如此。

  原本以为成儿经过长时间的厮杀,即便已经完成脱变,多少会有着一个不适应期。

  要知道,当年上战场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么个经历。

  不过…

  在罗成的冷面脸庞上,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不适应,也没有半点强撑的模样。

  反倒是,显得十分自然,根本无半点的违和。

  仿佛上战场展开厮杀,一切的嗜血,都是理所应该的。

  这是,天生的军人!

  “成儿,走,休整一番便前去和主力汇合。”

  “顺道在边境的长城,补充损失掉的兵力。”

  站起身,罗艺估摸着时间已经差不多,朝临时的中军营地走去。

  “爹,好的。”

  拿起变得鲜红的滚云枪,罗成感受着其中的嗜血,不觉体内的气血在不断上涌。

  最终,形成一道属于男儿的热血!

  由此,成长起来的罗成带着那一份热血,参与针对东突厥的扫北之战。

  PS;新一天的,第三更!.

第一百一十八章天子近卫亲军的策划(4/4)

  “拟诏…”

  当回到长安城皇宫,也就是在太极宫的两仪殿里…

  端坐在御案前,杨政目视着前方,显得很是古井无波。.

  既然要发起这一场政治风暴,那么,便将一切的布局给彻底展开。

  作为幕后的最大策划者,也是实施策略者,推波助澜一番又有何妨。

  而且,既是名正言顺,还是文武众臣最想要做的事。

  倘若没有拟诏,几乎不用去想象,都可以预见到接下去发生的事情。

  不出半柱香的时间,不仅仅是位于殿内,奉命前来觐见的朝中重臣。

  那么也会有其余人,也就是,正在处理政务的大臣联名上奏。

  “太陵刺杀一事,不可谓不重大…”

  “藐视着大隋中央权威,意图阴谋造反,颠覆江山社稷。”

  “故此,朕决意彻查此事,揪出一切阴谋造反者。”

  当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杨政的语调骤然一变,听起来极为凛然。

  表面上看……

  冒犯到帝王的威仪,中央朝廷的权威,确实是在针对着那些阴谋造反者,

  然而,在实则上!

  唯有杨政自己一个人清楚,他想要动手的,便是直接针对世家门阀。

  这一场政治风暴,将会围绕打压世家门阀,以此为核心主题。

  归根到底,意在削弱世家门阀们的影响力,铲除一部分的朝堂势力。

  顺道,组建羽林卫!

  没错,向天下广招一支包括世家子弟,也可以是平民子弟的天子亲卫军队。

  无论是忠孝王之子伍云召,或者是苏定方,都在这一道名单之中。

  而且,隐藏在民间的尉迟恭、侯君集,包括李靖等人。

  指不定,当看到征令的时候,兴许会前去报名参加羽林卫。

  只待在战场上建功,并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军队里的中流砥柱。

  毫无疑问,便是阴谋造反事件,彻底水落石出的之际。

  那时,刚好可以顶替,那些世家门阀原先的位置。

  届时!

  可以增强对军队的掌握力度,树立帝王更高的威望,中央朝廷更强的权威。

  “陛下,诏书已经拟好。”

  书写好诏令书,元岩用双手郑重呈上,恭敬的说道。

  如今,伴随着一系列对外的胜利!

  诸如北击突厥生擒可汗,扫灭契丹血债血偿,异国使者城门口示众。

  可以说现在,天子的威望已经是如日中升,但凡大事必须经过许可。

  没有天子的许可,很多的诏令根本实施,更加无法下达地方。

  譬如那天在太陵,没有天子的诏令,骁果卫根本不会鸟他们。

  “准!”

  翻开诏书一看,基本和自己刚才阐述的一致,杨政道出一个准字。

  “陛下圣明!”

  殿内,四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都到齐!

  包括李渊,宇文化及,杨林……

  当看到天子拟起彻查的诏令,他们才终于可以放下心,一切都尘埃落定。

  查,必须查!

  不查的话,文武众臣都感到深深的不安,也实在是于国不利。

  有第一次的刺杀,再加上即将要展开彻查,难保对方不会直接下死手。

  主要是怕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只要有天子的诏令,这样一来,可以尽早揪出背后的阴谋造反者。

  那么……

  无论是当今天子,亦或者作为臣子的,都可以放下心。

  身家性命的安危,成为一个未知数,随时会在下一刻死去。

  因此,没有哪一位大臣,想要面临提心吊胆的局面。

  不过,负责彻查大臣,会是哪一些人?

  思绪想到这里,四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联想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谁都不清楚,隐藏起来的阴谋造反者,究竟会是哪些大臣。

  那么,担任彻查的几位大臣,无疑显得极为重要。

  倘若,彻查大臣是阴谋造反者的话,一定没有他们的活路。

  在不清楚阴谋造反者是谁之前,完全无法保证自己,会不会是对方的政敌。

  “兹事体大,关乎到江山社稷之稳固,必将彻查下去。”

  听到天子的话语,文武众臣都明白,接下来才是最为重要的诏令。

  现在彻查大臣的人选,不仅仅关乎到大隋的统治稳定,帝王不可冒犯的无上威仪。

  而且,还关乎着他们一切官途,全体家族的身家性命。

  因此!

  不管是刚正不阿,一心为国的大臣,诸如伍建章、杨林……

  亦或者是世家门阀,关陇军事贵族的大臣,诸如宇文化及、长孙晟……

  四品以上的文武众臣,各自端正好身板,静静听候天子的诏令。

  现在,唯有天子的诏令最为重要,其余都是虚的。

  至于要展开劝说,让哪一位大臣担任,简直就是在添乱。

首节上一节89/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