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88节

  一旦成功完成刺杀,朝中的大臣们,必然会迎来再次洗牌。

  一大批的世家门阀,甚至关陇军事贵族,都会在排挤中滚出中央朝堂。

  甚至!

  直接采用极端的方法,施以满门抄斩,或者是诛九族的罪行。

  毕竟可以打击起自己的政敌,还能博个名声,何乐而不为?

  听起来,或许很不可思议,但是…

  处在中央朝堂,他们深切明白政治的残酷性,没有再次重来的机会。

  因此!

  依照现在的局势来看,绝对不能继续留在太陵,以免发动接二连三的刺杀。

  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则越十不利,一步步陷入不可挽回的险境。

  反观阴谋造反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布置起许多的事情。

  譬如,重新派出更加精锐的蒙面人,再次展开刺杀。

  更可怕的是!

  待在太陵的时间一久,谁可以肯定的保证,阴谋造反者不会派军队前来。

  没有…

  根本没有哪怕一位大臣敢保证!

  仁寿宫之变,前太子杨广的临时反扑,不可谓不惊心动魄。

  因而那些隐藏起来的阴谋造反者,为了不被察出来,势必会想尽办法自保。

  而想要做到自保,唯有一条路走到黑,才可以避免身首异处。

  连刺杀天子都做得出来,借着勤王名义派军队来,又有什么不可能。

  要知道阴谋造反者,完全可以选择在夜色里动手,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只要借着勤王的名头,前来营救天子的名义!

  那么,前来的军队根本不清楚具体的内情,将会对骁果卫进攻。

  试问,一旦阴谋造反者成功得手,他们可以幸免么?

  只要以往有着过节,或者,之前是政敌关系。

  那些背后的阴谋造反者,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正是因为,完全不清楚背后的人是谁,文武众臣都在心里打鼓。

  有可能没事,也有可能出事!

  这一点,他们都不敢轻易的下结论,也不会拿身家性命去开玩笑。

  “陛下,臣斗胆上奏,圣驾在今天返回到长安城。”

  语气不由一顿,长孙晟继续保持着拱起手的一面,进言道。

  原本依照礼法的规定,需要在太陵留宿个几天,以示天子的孝心。

  还有一个是,以示先帝和旧臣之间,那一道君臣之谊。

  这样的规定属于大礼仪,也是天子和臣子,都必须要遵守的。

  小的礼仪,特殊情况下,可以不采用。

  大的礼仪,必须如期进入,通常都不能违反。

  类似像祭祀高祖皇帝这样的大典,违反者,必是大逆不道。

  而大逆不道者,必将处以国罪!

  不过,眼下的情况实在特殊,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轻则,乌纱帽不保。

  重则,身家性命不保。

  闻言,杨政并未第一时间开口,而是环视起文武众臣。

  这一刻!

  即便是即将违反礼仪,御史们都大气不敢喘一下,哪会去弹骇长孙晟的提议。

  文武众臣静静站在原地,都是翘首以盼,等待天子的亲口许可。

  现在,骁果卫根本不会听他们的,只认天子的诏令。

  “诸位臣工,今天刺杀兹事体大,又逢祭祀高祖皇帝之礼。”

  “一同随朕回到长安,处理朝中的军政国事。”

  最为幕后最大的策划者,杨政的神色依旧平静,凛然的说道。

  “臣等必当,谨遵圣断!”

  听到这么一句话,文武众臣松了口大气,彻底的放下心来。

  只要天子下达诏令,回到长安城去,一切都不是问题。

  一来,为保证朝中的稳定性,中央需要及时回归长安城。

  再加上,途中出现刺杀这么一件事,更是关乎到谁在阴谋造反。

  更为重要的是,关乎到整个家族的官途,包括身家性命。

  几乎没有大臣建议,说什么依礼留宿在太陵,第二天再回长安。

  真要这么说的话,不用回到长安城去,当场便有御史大力弹骇谁。

  开什么玩笑!

  继续留在太陵附近,岂不是在表明着,要向阴谋造反者束手就擒?

  “天子圣驾,起!”

  文武众臣列好队,迎天子登上六匹良驹齐进的帝驾。

  随即!

  在天子的许可之下,骁果卫才继续卫护整个队伍,开始返回长安城……

  PS;新一天的,第二更!.

第一百一十七章好男儿,志在四方!(3/4)

  “禀燕王,契丹上下三十二万人,悉数斩杀殆尽!”

  站列在中间,罗寿拱起军礼,神色自若的禀报起军情。.

  仿佛三十二万契丹人的死亡,只不过是顺手而为的事情,并无太大的情绪波动。

  听到这一个人数,罗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的战绩非常好。

  对于契丹彻底的毁灭性战法,打心底里,那是非常符合本意的作风。

  当时!

  曾经深入草原腹地,追击到突厥的部族驻地,将几万男女老少全部杀死。

  倘若,天子之前没有下达以战养战的策略,罗艺仍旧会使用自己惯用的战法。

  只是……

  天子下令将突厥俘虏集中看押,还分为几座大营,不清楚到底要做什么。

  对于这一点,罗艺饶是冥思苦想,也感到深深的疑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依照天子对外的一贯强势作风,突厥俘虏没有好日子可以过。

  “目前,我军损失多少?”

  脑海里想完这一些,罗艺的语气一变,有些沉重的问道。

  幽州军说到底,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见证着他们脱变成精锐的过程。

  至少,在尚未朝见中央朝廷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训练着军队。

  其中,还包括组建幽州军,抵御当时突厥人的尽犯。

  “燕王,目前,我军前后阵亡五千名将士。”

  当说到这里,罗寿的心情也不好受,那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

  但!

  这是残酷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厮杀战场。

  慈不掌兵,为将者更是必须去适应,懂得其中的残酷性。

  “把将士的遗体运回幽州等地,安置好他们的家人,不得有误!”

  说起这一点的时候,罗艺抬起头,语气为之变得严肃。

  仔细一听,更是带着一阵肃杀之意,令人感到心有余悸。

  同为一名军人,罗艺更能理解,家中失去顶梁柱的痛楚。

  包括带来的深深不便,使整个家陷入贫困当中,失去主要的经济来源。

  因而,下发到将士们家里的那些钱,谁都不能去碰到哪怕一文钱。

  碰者,必定依照军法处置,绝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再一个,身为高祖皇帝亲封的几大异姓王之一,更是有着莫大的自主权。

  处置有罪行贪污的官吏,特别是涉及到军队方面,无疑显得更加严重。

  可谓是,罪加一等!

  “诺,燕王。”

  明白大哥的用意,罗寿沉着声,连忙应上一道诺字。

  说完,立即带人处理好这些事,把将士们的遗体第一时间运回幽州一带。

  “爹…”

  厮杀已经继结束,扫灭契丹之战也临近尾声,并非是军人对军人的身份。

  因此,走过来的罗成重新唤回,父子之间原来的称呼。

  “成儿过来,爹想要问你一件事,要认真的回答。”

  招了招手,罗艺原本严肃的脸上,露出一道笑容。

  遥想起之前还显得稚气的长子,如今已经彻底脱变,罗艺不由得老来欣慰。

  “爹,请说。”

首节上一节88/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