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55节

第七十五章完成高祖皇帝无法做到的事(4/4)

  当到太极殿前,陆续走来的文武众臣,这才依照官位品级各自站好。

  最前列自然是几位王爷,再是开国元老,依次排列下去。

  而那一道神似燕王罗艺的背影,赫然在最前列,少说是正二品的元老级王爵。

  看到这样的一幕,文武众臣都是一楞,从哪冒出来的元老级王爵大臣。

  元老级王爵,仅仅在大隋开国之际才有,就是那么几个人固定着。

  现在的话,在朝堂上自然是没有的,显得及其特殊。.

  不会,真是燕王罗艺吧?

  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想法,还有着眼前隐约猜测到的事实。

  即便是这样,文武众臣也是半信半疑,仍旧感到不可能。

  上早朝较为严肃,也是极其庄重的,必须遵守该有的礼法。

  故而,想要上前探究一番的文武众臣,只好暂时作罢。

  反正,也不急于这一时,待会上早朝的时候便一目就然。

  究竟是不是燕王罗艺,片刻之间,立即就可以揭晓。

  “臣等,参见陛下。”

  手持玉圭,踏入殿内的文武众臣齐声高呼,向天子朝起礼数。

  “诸位臣工,平身。”

  伴随一道平静,却是蕴含着淡淡威严的声响…

  “谢陛下…”

  顿时…

  文武大臣有种错觉,犹如置身在高祖皇帝,那浩大的帝王威严之中。

  最后,只能归纳为天威之浩荡,本该是如此。

  随即,依照的品级大小,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期间还将目光投向,那一道神似燕王罗艺的背影,想彻底的了解一下真伪。

  可惜的是,由于角度上的问题,看得并不是那么清楚。

  也就只有昌平王邱瑞,及其忠孝王伍建章等大臣,可以无比清晰的看到。

  现在,只能等待接下来的朝议,看看有没有出列。

  猜测不到具体的身体,无法确定身份的真伪…

  但是有一点,拥有丰富为官经验,又懂得政治的文武大臣无比笃定。

  如果真是燕王罗艺,那么,接下来必定会出列的。

  现在,仅仅需要等上片刻,便可以见分晓了。

  觉察出文武大臣微妙的变化,杨政自是明白,其中的具体原因。

  朝堂这一帮大臣,拥有着灵敏的政治预知,经验丰富的为官之道。

  而且,其中不乏有开国的,功高名盛的大臣。

  没有表现出两把刷子,想以十二岁之龄掌握军政大权,还想要驾驭文武众臣。

  倘若没有一定前提,无异于在,痴人说梦而已。

  故而!

  之前才一步步完成布局,直至掌握起帝王的大权,树立着帝王的威望。

  否则!

  别说想要掌权,连基本的采选家人子,都得受人摆布。

  而且想要选一位家人子,都不会是自己说了算,全部都会事先安排好。

  所做的,不至于使皇室面上无光,只不过是走一下形式。

  丝毫不用去怀疑,如果没有之前的布局,只能任由大臣摆布。

  “陛下,臣有本要奏。”

  没过多久的时间,罗艺手持玉圭,出列的说道。

  闻言,文武众臣舍去刚才的思索,将目光集中在出列的那道身形上。

  “准奏…”

  注意到御阶之下,文武众臣的反应,杨政神色依旧的说道。

  “北进之战,远扬大隋的天威,天下人莫不叫好。”

  “臣虽不才,愿带幽州骑兵北击突厥,以报朝廷多年来的隆恩。”

  提起北击突厥,罗艺语气激昂,中气十足的说道。

  也是,多年来和突厥不死不休,纵然取得胜利也是小规模。

  换成是北击草原,那么,效果将大大不一样。

  幽州骑兵!

  听着耳边四个十分清楚的话语,文武大臣们心下一惊。

  幽州,天下哪有第二个…

  那么,答案呼之欲出,唯有长年驻守在幽州的燕王罗艺。

  只是没看到真正的面容,即便已经信上几分,文武大臣依然感到不可置信。

  “罗卿一片报国之心,实为大隋之幸,边境百姓之福。”

  “朕岂能不允…”

  说着这一番话,杨政俯视起众臣。

  事实上…

  前一次已经说过,今天又一次再朝堂提出来,属于正式的表达态度。

  所以,并不矛盾,也不会有所冲突。

  罗卿!

  不用再猜测,文武众臣即便是再迟钝,此刻都明白了一切。

  这个人不是谁,确实就是如假包换的燕王罗艺。

  毕竟,没有谁可以拥有元老级王爵,背影还那么相似。

  而且,天子更加没必要伪造这一个局。

  因为,隐瞒不了多久,根本得不偿失。

  想到其中蕴含的帝王心术,恭敬的望了一眼天子,杨素是再无半点异心。

  二十多年来秉持听调,不听宣的燕王罗艺,居然会破天荒的来太极宫朝见。

  这一件事的重要性,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里程牌。

  可以说,并不亚于当时那一句,永不和亲的宣言。

  高祖皇帝竭尽所能,凭借浩大的帝王威望,尚且还做不到。

  那时候,文武众臣习惯起那不听宣的约定,当成是一个默认的规矩。

  相应的,对于前来朝见的事宜,当时不再抱任何希望。

  他们以为直到罗艺死去,恐怕,也不会来轻易的来朝见。

  然而!

  当今天子仅仅登基一月,却是毫无阻力的做到,完成高祖皇帝念念不忘的朝见。

  燕王罗艺主动前来长安,还到太极殿参与朝议。

  相当于,二十多年来的首次朝见!

  看向天子的目光里,文武大臣的神色变了一变。

  连罗艺都来朝见,那么,天子的手段未免过于恐怖。

  不管罗艺出于什么目标…

  或者跟天子达成什么交易…

  无法否认的是,二十多年来不来长安的罗艺,在今天主动前来朝见天子。

  无疑,中央朝廷的权威再次提升,天子的威望实至名归。

  这一份手腕,实在令人暗暗一惊,完成高祖皇帝无法达到的事情。

  凭着这一点,足够令人放心的支持天子,效忠天子。

  其中有…

  迟迟不出面的关陇军事贵族…

  保持观望的世家门阀…

  文武众臣前后变化的神色,清晰倒映在杨政的眸子里。

  标志着掌控军政大权,直至此刻,已经彻底稳固下来。

  从此以后…

  再也没有谁,可以轻易动摇到杨政的帝位,阻拦他的全面亲政。

  PS;幸好赶上,不算是食言了,第四更奉上!.

第七十六章深入草原漠北的扫北之战(1/4)

  当今天的那一场早朝结束,杨政照例回到两仪殿,转而处理起每天的政务。

  伴随着军政大权在握,一切关乎到国家大事的奏折,通常都会直接送达两仪殿来。

  而高祖皇帝临终前,专门设下的四大辅臣,现在仅仅只是挂个名义而已。

  不过,杨政并没有将其给直接撤销掉,选择继续留着。

  以示君臣之间的大义,包括着,理解一番高祖皇帝的用心良苦。

  再一个…

  不用他去亲自开口,只要时机一到,自然会有大臣上呈撤销的奏折。.

  御案边,杨政拿起加过红的奏折,开始浏览起来。

首节上一节55/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