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41节

  程咬金已经作好打算,倘若这个人是吃里扒外的走狗,必须狠狠的痛打一顿。

  对付替突厥说话的走狗,见一次,打一次,这样才会长点记性。

  “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根本不得而知。”

  “击败整整三十多万突厥骑兵,不大可能吧!”

  摇了摇头,站在旁边的王伯当不以为然,半信半疑的说道。

  没有错,朝廷这一次的北进草原,活捉那突厥的启民可汗。

  不仅弘扬着大隋的国威,还改变一直以来的窝囊和亲政策,大涨天下人的志气。

  可谓是,扬眉吐气!

  不过…

  击败整整三十多万突厥骑兵,说出去都没什么人会相信,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倒不是王伯当不愿意相信朝廷军队的战斗力,反而去长那突厥志气,灭天下人的威风。

  因为,事实上,听起来不大可能。

  突厥骑兵的战斗力有目共睹,王伯当也是略有所闻,一举击败如此之多的骑兵,由不得让人产生质疑。

  “怎么就不可能做到,皇榜说得清清楚楚,还能有假不成?”

  瞧那不相信的架势,相当于在否定令人大快人心的改变,程咬金的语气一下子加重。

  这不是在维护那官府,而是在维护民族的尊严,不再受那鸟气的和亲窝囊政策。

  “那是三十多万的突厥骑兵,主要是难以判断真伪,并不是说不相信。”

  看出对方误解自己的意思,自己可不是什么帮助突厥说话的走狗,王伯当连忙解释起来。

  虽然打心底来说,对于官府不怎么感冒,不过,涉及到国家大义方面,那还是不含糊的。

  绿林之中义字当先,同样,在对外的问题上,也会做到对得起义字。

  看到对方及时改口,维护住那一道民族尊严,程咬金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但是在心底下,对眼前好汉的印象差到极点,压根不想加以结交。

  知道已经被误解,王伯当苦笑一声,这下子,真是有嘴也说不清楚了。

  “后天,长安城的朱雀门会举行献俘仪式,那么多人,总不能有假吧?”

  一位紫面壮汉雄信雄阔海走过来,应该是听不惯那句话,朝着王伯当大喝一声的说道。

  献俘仪式比较重要,想想都知道,官府哪会拿来糊弄天下人,真是屁话一大堆。

  要不然,官府哪会昭告全天下,还允许百姓前去观看献俘仪式。

  质疑皇榜上的这一条,不是走狗,那又是什么。

  即便不是走狗,那也是贪生怕死之辈,一个见到突厥人发软的怂货而已。

  再次听到有人这么一说,王伯当自知理亏,并没有回话,只能是苦笑再苦笑了。

  听起来,确实是以常理来论,从军事的角度去想。

  寻常的时候,或许不会理睬官府,也会将这一句话听进去。

  但是!

  二十多年来和亲的窝囊政策,官府一步步退让,天下人早已经憋着一口气。

  终于,等到盛大的献俘仪式到来,生擒启民可汗,大败突厥骑兵。

  随便哪一件,都是值得天下人,特别是北方人士的赞同。

  可以说,那是相当的解气,及其感到大快人心。

  这一个时候提出质疑,没当面出手教训一顿,已经是非常客气的了。

  一直期盼以久的强势出击,结束那窝囊的和亲政策,做一些爷们该做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程咬金和雄阔海的心声,更是全天下人的心声。

  至此,整个天下风云涌动,各路人物集聚长安城!

  单雄信,尤俊达,伍天锡…

  罗成,秦琼,徐茂公…

  豪强乡绅,商人富户,黎民百姓…

  不同的地方,不同身份的人齐聚到长安城,共同见证那一场献俘仪式。

  关乎到和亲这一窝囊政策的改变,二十多年退让下的首次出击,无不感到一阵阵的解气.

上架感言,请各位读者务必看一下!

  这本书从开始到现在,很多很多的读者都在默默支持着太月,才有今天还不错的成绩。

  但是…

  之前临近上架的时候,却是被一位朋友作者坑到,导致不可挽回的人气损失,大批读者流失。

  不过,我没有放弃,也不想辜负大家的支持,依旧选择坚持着,谢谢你们了。

  写这一本大隋,主要是感于这一个朝代过于遗憾,过于可惜。.

  所以,太月想写出一个国力强盛,拥有中土霸权的大隋王朝,弥补历史的遗憾。

  上架订阅是决定一本书好不好看的关键,所以,请各位读者支持下订阅,在此谢谢你们。

  同样,也是太月养家糊口的关键。

  太月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是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上架当天,将会依照飞卢的老规矩来爆发十更。

  除此之外…

  上架达到五百订,加一更。

  上架达到一千订,加一更。

  上架到一千五百订,加一更。

  以此类推,没有限制。

  最后,首日如果达到一千订以上的话,将会建一个君羊发个大红包,以此来回报一下你们的支持。

  重要的事说三遍……

  明天星期五,晚上十八点的时候上架!!!

  明天星期五,晚上十八点的时候上架!!!

  明天星期五,晚上十八点的时候上架!!!.

正文

第五十八章单二哥,果真是你!(1/10)

  “行了,没什么事,可以进城…”

  检查好手里头的包袱,身着红盔红甲的十二卫禁军士卒停下动作,摆了摆手说道。

  “好,谢过这位军爷…”

  接过自己的细软包袱,那名百姓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直径往城内走去。

  “你说,那一天在朱雀门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前去护卫,顺道观看献俘仪式。”

  看到又有百姓仍旧是相同一致的神色,那士卒自然知道是什么事,带着期盼说道。.

  “据说负责守卫朱雀门的军队,唯有皇宫禁军骁果卫而已,我们没机会前去的。”

  另外一名士卒听到同伴这么说,摇了摇自己的头,直接说道。

  “哎,那真是太遗憾了,没能亲眼见证到献俘仪式。”

  哎上一口气,首先开口的士卒,无不遗憾的说道。

  虽然打心底,很想在九月初五那一天到朱雀门附近,共同观看那场献俘仪式。

  但是,他们身为十二卫禁军的一员,还有着相应的军务在身。

  所以,军人当以重担为已任,完成好自己负责的守卫职责。

  再说,没能前去朱雀门观看献俘仪式,到时候可以去茶楼的说书人,同样能了解到其中的过程。

  “不过…”看出同伴表现出来的遗憾,另外一名士卒又是继续说着,“从长安街道到朱雀门这一段街道,听我堂哥所说,由十二卫禁军直接负责维护。”

  这一件事说出来,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并不是在泄露军务。

  身为一名十二卫禁军的将士,他们还分得清轻重,自是不会随便乱来。

  而具体的布防情况,自然是极其严密,基本只有高级将领才可以知道。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原本不抱多大的希望,已经打算去茶楼找说书人,那士卒抬起头惊喜的说道。

  倘若是真的话…

  他们这一批近期负责驻守城门,包括巡逻长安的部分十二卫禁军将士,有超过八成可能会被专门派去执行这一类的军务。

  维护那一条街道,从长安城门直至朱雀门为止,需要用上不少的兵力。

  何况到时候还是万人空巷,较为热闹的大场面,更是需要大量的兵力来维护那一条街道。

  大概听到城门下数名士卒的交谈内容,单雄信的情绪微微一动,同样,他也是专程过来观看朱雀门献俘仪式。

  只见单雄信身长一丈,面若灵官,青脸红须之间,却是绿林总飘子赤发灵官。

  即便绿林跟官府不大对付,官府对于绿林也不是那么的感冒,双方连当面接触都算不上。

  可以说…

  在一些地方上的绿林好汉,那是相当的不服官府管教,而官府则想加以规范管教。

  长而久之,双方的相互敌视无法避免,滋生出一段段的矛盾。

  纵然是这样,当得知长安即将举行献俘仪式的消息,绿林的豪杰好汉们仍旧选择前来观看。

  为的便是一起见证,那一道属于男儿尊严的回归,属于民族尊严的回归。

  无关之前的对立场面怎么样,现在,只论国家的大义。

  而绿林中人,自是以义字当先!

  “那是…”

  手里头牵着黄骠马,正准备进城的秦琼,看着眼前的一道背影,感觉十分熟悉。

  秦琼面似淡金,头戴英雄帽,且身穿五虎青。

首节上一节41/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