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79节

  李斯闻言,也只是淡然一笑。

  这二人对待彼此,总是异常包容的。

  即便志不同,道不合,可是二人始终多年来保持来往。根源就在于,他们都想要在这个时代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二人这便对酒当歌,畅谈起了人生和天下大事。

  此时此刻,章台宫中,嬴政抱起了扶苏手抄的《金刚经》,他已经痴迷于此数月了。

  一读不可收拾。

  而扶苏,此时他坐在阙门之上,在一豆灯火之下,俯瞰著万家灯火的咸阳城。

  “什么时候,天下才能轮到我来做主。”

  

  光阴荏苒,不过晃眼的功夫,桃花开开落落,已然六次。

  这一年正是秦王政三十四年。

  在过去的几年里,秦王政先后灭掉赵国、韩国

  去年时,王翦破燕、代联军于易水之西。

  嬴政在前线的战事节节胜利,而灭掉赵国、韩国这样的功绩,更是让他成为了秦国第一人。

  秦国上下都对这位秦王的话佩服不已,拥戴不止。

  他们都相信,秦王政是上天派下来将要给他们带来和平的人。

  朝中百官也越来越畏惧于嬴政的权势、威望,没有人敢在嬴政面前说不好听的话。

  去年嬴政攻破了燕、代联军,但是他并没有下诏让王翦返回,而是下达了一道最直接的诏令。

  “继续进攻,向燕都进发。后备粮草一应,无需担心。”

  在这样的鼓舞下,王翦自然一鼓作气,率军继续向东进发。

  这是秦国的精锐将士们走过最远的道路,他们竟然一路打到了燕国蓟都。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头发花白。

  若不是今年的春天来的快,他的身边实在无法消瘦这样的长途奔袭。

  秦国章台宫前,一个黑衣少年正候在门外。

  赵高也是上了年纪,四十四岁的他鬓发边带著微白。每日帮助嬴政处理机要政务,实在是耗费心力。

  赵高迈步来到殿前,十分恭敬地低著头朝少年走过来。

  “太子,您还是回宫去吧。大王不会同意的。”

  扶苏不满,“可李信也不就比我年长十岁而已,他能去,我亦然能去。”

  扶苏在门外大声嚷嚷著。

  坐在殿内的嬴政听到了,神色依旧如常。

  “大王,太子真是求战心切啊。我每次来都见到太子在宫门外求见大王。”

  嬴政的正下方,正立著一位虎将。

  虎臂蜂腰,双目如电,气势不凡,声如雷动。

  他年纪也十分的轻,正二十七岁。

  嬴政只道,“不必理会外面的人。”

  李信自然知道大王说的外面的人指的是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王非常信任宠爱太子。

  李信低头笑道,“唯。”

  没多久,赵高回来了。

  “大王,太子还是候在殿外。”

  嬴政无奈的闭上了眼,而后缓缓睁开,“李信,若是你去攻打燕国,看要怎么打?”

  李信道,“大王,我们秦军对燕国的地势并不熟悉。如果是要用大军开拔,不仅声势浩大,容易打草惊蛇,暴露短处,而且很容易落入燕人的陷阱。”

  “所以如果是我去攻打燕国,我将率领轻骑,一路上尾随燕国撤退的道路,从后面追赶他们,迫使他们丢盔卸甲。”

  嬴政淡淡地应著,“可。这次寡人就准许你的奏议,让你带轻骑前去。”

  “臣谢大王。”嬴政给予了李信立功的机会,李信自然骄傲不凡,脸上洋溢著光彩。

  赵高见多了这样的人,越是笑得大声,笑得早的人,往往下场很凄凉。

  他面无表情地站在嬴政的身侧。

  等到李信告退,扶苏还是站在原地。

  他已经从天亮站到了天黑,滴水不进,粒粟未食。

  而嬴政也从天亮时就开始处理政务,秦国自从吞并了赵国、韩国,那政务量就比过往多了三倍之多,更不要说军务了。

  嬴政在鲛人灯前奋笔疾书,洁白的纸张上落下一个个工整的隶书字。

  “大王”赵高蹑步走了过来。

  “何事?”

  “太子还在殿外等候。”

  “他愿意等,那就让他继续等。”嬴政头也不抬的说著。“你也累了一天了,回去休息吧。”

  赵高声音喑哑,“唯。”

  等到月影东移,少年还是笔挺笔挺地立在殿前。

  嬴政终于走了出来。

  扶苏迎著走了上去,因为没吃没喝,走起路来还打拐,“君父”

  茫茫夜色下,嬴政见到少年的扶苏,心中虽然非常喜爱,可是在外人面前,他从来都不表现。

  只是站在距离扶苏很远的地方说出“休想”二字。

  对嬴政这样的铁腕贵族父亲,扶苏这些年来也摸得嬴政的脾气差不多了。

  他就是嘴硬心软。

  “君父,让我去吧。我就去看一眼,我不参战还不行。如果我去了,到时候军心大振,大军势必势如破竹,能够一口气吞并燕国。至于楚、魏,尽在掌握也。”

  在灯盏的照应下,扶苏英气十足的面庞映照在嬴政的眼中。

  “那寡人给你个差事。”

  扶苏对嬴政突然的开恩感到惊讶,但脸上仍旧露出了喜色。

  扶苏长大了。

  他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拉著嬴政的衣服说嬴政对自己多好,只能谦恭地站在一旁对嬴政说出冷静且克制的谢辞。

  “多谢君父。”

  “寡人派你去蜀地运粮。到时候由蒙恬陪同你一起去。”

  扶苏怔住。

  “押送粮草?不是去带兵打仗吗?”

  嬴政则道,“寡人未闻天下有太子年十六请战者。”

  “如果君父肯成全,这多是一件美事。再说了,留著我在王宫里,只会让君父时时感到聒噪。”

  “你还知道。”

  “君父,给我个机会吧。我就去看一眼,就看一眼。看完我就回来。”

  扶苏不断地道。

第112章 六年的时间(求打赏月票!)

  “我就去看一眼,就一眼。”

  扶苏已经长得和嬴政一样高了,只是不同于嬴政近年来越发臃肿的体态,扶苏就显得非常强健,身材颀长。

  扶苏一直跟在嬴政左右,嬴政心中莫名反感。

  嬴政知道扶苏的心思,他学了点兵法,想要出去带兵打仗。说什么就去看一眼,别以为自己不知道他的心思。

  夜色昏昏沉沉,咸阳宫的深夜一向寂静的可怕。

  嬴政领著两队宫女、宦侍、郎卫一路上提著灯盏在廊道里徐徐前进,在浓重的夜色下,这支队伍显得十分威武。

  但是扶苏一路跟著,处理了一天政务的嬴政忙完了还见到扶苏这样穷追不舍,那是要多心烦有多心烦。

  嬴政停下来了,他望著扶苏,恨铁不成钢道,“休想。退下。”

  “君父,那就换我去押运前往燕国的粮草吧。这个我可以做到。”

  扶苏还是追著,他并没有因为嬴政对他的不满而心生失落,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嬴政忍不住道,“你是寡人诸子之中,颜最厚的一个。”

  扶苏只是讪笑,眼底始终掬著清亮,像是今晚的半弦月亮。

  “君父,您都这么说我了,总得给我个机会。”

  暗夜里,灯盏前,扶苏的声音微微低哑。

  嬴政终于还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先从巴蜀之地征收粮草,做好了寡人届时再安排你去。”

  “谢君父。”

  “回去吧,这些天都不要来找寡人。”

  “唯。”

  扶苏做个揖。

  嬴政还是仗著他的长剑,晃著微微发胖的虎躯,微微摇摆著向前。

  扶苏一个人候在原地目送疲惫的嬴政在夜色下离开,他的侍官都在章台殿下台阶处候著。

  “恭喜太子,贺喜太子。”

  扶苏的郎卫官灌夫大跨步上前。

  信也蓄起了髯,炯炯有神的双目在夜色与火炬的照耀下十分明亮。

  “信恭喜太子终于得偿所愿。”

  扶苏抬头,望著漫天的繁星,在周围郎卫的注视下跨步离开。

  而另一面,嬴政走回了他的寝宫,祈年宫。

  从扶苏动笔写《金刚经》卷篇目开始,他就预料到未来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状况。

首节上一节7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