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57节

  “他还是个孩子啊!大王何不给个机会吧?”

  “此举会让扶苏的名声一败涂地。而且很明显,扶苏这一定是装的。”

  “扶苏还是个孩子,你不能这么说他,更不能这么对待他。”

  “王后,寡人也不能这么一直随你的心性下去。”

  嬴政肃容,对王后说著他的真实想法。

  “王后这是在纵容扶苏继续为祸。”

  赵高见状,又给嬴政编造出一大堆疑难的军国大事。

  王后的脸色渐渐地冷下来。

  见嬴政心意这样坚决,她也没有办法。

  男人在穿上衣服和脱掉衣服之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

  晚上喊她小字,现在喊她王后。

  ……

  只有韩非见扶苏如此难受,给了他有用的建议。

  韩非在扶苏的病榻前,把自己写的书递给了扶苏。又是《说林》。

  “师傅,都这个时候了,你居然还劝我读书。”

  “太子,听我细言。”

  二人便交头接耳一番,粱在一旁侧耳,可是却没听清。

  粱什么也没听清楚,只是接下来瞪大双目一直盯著扶苏。

  扶苏又在塌上躺了好几天,果然不药而愈。

  随后在一个风和日丽,春风荡漾的日子。扶苏在嬴政和诸位大臣一起在湖边散步的时候,对著嬴政作揖。

  当著文武大臣的面诠释了他的心志。

  “君父,孩儿意欲制造出一种可以帮助君父传播新隶和秦法的工具,恳请君父赐予儿臣工匠,让孩儿著手此事。”

  虽然扶苏在宫里,也从来没对外人说过话,可是外人就是能把扶苏的一举一动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大家早就知道扶苏的想法了。都说是小儿无知,异想天开罢了,也没什么,毕竟谁小时候都会犯浑。

  只是没想到,扶苏竟然当著嬴政和文武大臣的面,再一次提了这件事。

  嬴政很震惊,他以为扶苏打消了念头。可是他没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种法则,只是对庸人而言的。

  寡人的扶苏,那是天之骄子。

  一众大臣也被扶苏感动了。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像扶苏这样心志坚定的人,根本没有几个。更何况扶苏坚持是为了配套新隶推行的工作,大家也都纷纷为扶苏说情。

  嬴政这才同意了这件事情。

  但是嬴政让扶苏一个人搞这种事就可以了,以后不要再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嬴政还私下对扶苏说,“事以密成。”

  扶苏点点头。“我会悄悄地进行此事。”

  扶苏知道,自己要是制造纸张的事情传出去那在贵族之中是很掉价的。

  但是,嬴政居然破天荒地同意了此事,大臣们也对此没有反感。

  从这以后,枢机阁就在羽阳宫中诞生了。

  信一直想不通,太子到底是怎么说服大王的。

  于是他就去请教韩非。

  “太子原本多次哀求,都没有结果。为什么一得到您的点拨,就立刻做成了这件事呢?”

  韩非这才对信指点了一二。

  “这臣子进言的困难,不在于臣子的才智能否向君主进言,也不在于臣子的口才能否阐明观点,也不在于臣子是否敢毫无顾忌地讲清楚看法。”

  “进言的真正困难在于了解进言对象的心理,以便用适当的说法去适应。”

  “在君王高兴的时候,即便是说天大的坏事,也会使得臣子有被赦免的机会;可是在君王愤怒的时候,哪怕是非常小的、根本不值一提的错误,也会引得君王勃然大怒,欲斩之而后快。”

  “在有重要人物在旁边时,哪怕是寡廉鲜耻的上位者,也会言行处事托以家国大事。”

  “太子在群臣面前以国事为由进言,就算不成,可是此举彰显了太子的仁德;若是有想要彰显名望的君王,也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韩非的这番道理,对于信这样一向以本事自居的人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

  信像是被韩非打开了一个未知世界的门,从那个时候起,他才发现韩非的恐怖之处。

  信又告诉扶苏,“太子,非此人,善于攻心啊。”

  扶苏忍不住道,“是他的文章攻心。非若是会攻心,怎么会这么久了,还只是待在我的宫里呢。”

  信又木在原地。

  他渐渐地认清楚了一件事。

  太子、大王、韩非,他们才是处在同一个世界的人。

  

  事实上,嬴政当时是不想给扶苏这个机会的,什么‘纸’他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他对扶苏这种锲而不舍,决定了要做就不放手的精神大为奖赏。

  扶苏从没放弃过想要普及秦法和新隶的想法,不愧是他的儿子。

  嬴政又一口气赐给了扶苏五个真正的良匠。

  那可是秦国王宫里匠人中的佼佼者。

  王后虽然一口答应扶苏给他五十个匠人,等到她自己派人去找的时候,却发现将作少府那边根本没有那么多可以称得上是工匠的人交给扶苏。

  芈王后便强行塞给扶苏的十几个原本在犄角旮旯里打下手的匠人,再加上一些徒隶组成了非常强壮的拆卸队伍,把他们交给了扶苏,以彰显自己这个王后言出必行。

  虽然秦国非常看重技术。

  可是物以稀为贵。

  有点才华的人到处都有,可是有大才华的却很少。

  只要有点手艺,早就被地方各郡县抢走了。至于最优秀、最杰出的工匠,自古以来都是上交国家。

  扶苏只能硬著头皮收下熊氏赐给他的这些徒隶,他们什么也不会,空有一身力气。

  好在还有嬴政赐给他的良匠,搭配使用。

  随后扶苏便用著他‘看过猪跑’的经验指挥这些人去制作纸张。

  ……

  半个月后……

  扶苏拿起一张他们听从自己的叮嘱做出来的纸,确实能写字,可是硬的和木板一样,和木牍没有什么区别。

  这堆“纸”里最薄的也是芭蕉叶的厚度,厚点的甚至有手指头那么粗。

  扶苏忍不住发火!

  “让们做的是纸,纸,纸!”

  “能用的纸!”

  “就是那种能写字的纸!

  “写了之后能够长期保持墨迹清晰的那种纸!”

  “它就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可以用来书写文字的材料。它不是什么惊世骇俗之物,就是做成以后就会很常见的那种,家家户户都能有的那种。”

  扶苏给匠人们比划着名。

  “你们能明白吗?”

  匠人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他们齐齐摇头。

  “我们不明白。”

  信看不下去了,将那堆失败品扔去了马厩当做马料,也想著物尽其用。

  只是没想到,马都不吃这些玩意儿。

  粱也对太子这种行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人还是得时刻保持清醒,不然就会像太子一样,一会儿聪明绝顶,一会儿做这样愚蠢的事情。

  “唉……好好的太子,去折腾什么造纸啊!”

  只是扶苏从来就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人。

  被匠人们逼的没法,扶苏从“赵括”一跃成为“白起”,直接亲自上阵,和这些人一起动手制作纸张。

  ……

第82章 说了没笑就是没笑(第4更)

  这件事儿,传的沸沸扬扬的。

  有一天,扶苏去尚书台藏书室,去寻找一些墨家的经典书籍。

  这个时代,有许多后世闻所未闻的书籍,墨家的经典著作,也不是后世现存的那么十几篇。

  墨家著作里有很多实用的东西,扶苏想拿来看看,能不能在造纸上派上什么用场。

  可是走近尚书台,扶苏却发现一向相对安静的尚书台,今日竟然坐满了人。

  扶苏碰到了自己的王室宗亲,熊启,秦腾,熊毅,子婴……

  在王宫的尚书台,见到所有的王宫贵族,甚至还有王绾。

  扶苏愣住了。

  扶苏还以为自己又穿越到了哪个世界。

  和扶苏的惊讶不同,这些人看到扶苏则面色有些尴尬。

  扶苏一个一个问候了这些长辈,从年纪大的叔公到辈分小的王兄。

  “大家怎么都在这里啊?”扶苏真的不理解。

  王宫尚书台什么时候成了他们可以随意来的地方了。

  难道大家都被自己感动了?决定洗心革面,以后发愤图强好好读书,做个真正的上位者。

  扶苏瞧见李斯也在殿中。

  扶苏这才发现,他们好像是在上课。

  而且李斯还是在侧座。

首节上一节57/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