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56节

  是真的叹为观止!

  秦国已经在推行新隶了,上下都在重新学习秦文字。大家都处在起步阶段,而扶苏却已经写出了一手漂亮工整的隶书字体。

  古人对美的追求,对高雅艺术的推崇,从来不亚于后人。

  这一排排字落在竹简上,像是一个个方块,可是每个字却都都不失象形的功能。这些字给人的感受是大大方方的,十分舒展的,看见文字就能联想到它的原字,对于学习新隶的人非常便捷。

  须知隶书本就是由篆书演进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

  战国时代的人,他们用的墨水大多数都是漆墨。

  人们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只好在帛书上写字。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布料很值钱的原因所在。因为布料也是文字书写材料的主要工具之一。

  甚至于,越是在民间这样的地方,越发没有竹简,人们大多数都是在一些葛布上写文字。但是这种情况也不多见,因为在这个时期,乡野之间,能识字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古来县邑城池,县丞长官张贴文字告示,那都是在一块大木板子上挂一块布。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其实还可以解读为,那时候穷啊。一家人能有一本书都很不容易啊。

  一方面人在反复读一本书之后,对书的形体也有著别样的感情,所以不肯移情于他物;可是另一方面,孔子也是没办法,他也没有办法再去弄一份竹简誊抄,这时候时候漆墨也是很贵的。

  所以孔子只能反复地看同一册竹简。

  未必孔子这样的壮士,会对一册竹简产生恋恋不舍的感情,极大可能就是因为穷吧。

  这个生产力几乎等于原始的状态下,一家人里能有一份竹简,那就是宝贝一样。哪像后世啊,一个人家里有数不完的藏书。

  因为竹简的制作不容易,搬运也不方便,而写成书,更加不容易,耗费时间、人力。

  所以一旦在竹简上写成字书,那就是被当做宝贝保管起来。而且因为书写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大家写的字都很不好看。

  为什么民间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别字,不是有人粗心大意,实在是因为材料的缺陷,有时候将文字画上去,有的字体部分就会掉落,还有的更是因为时间等不可抗力的因素,等传到下一个人手里的时候,有些字已经被磨损不见了。

  一则,文字书写的工具被局限在帛布和竹简上;二则笔墨工具的发展也非常落后,所以这个时代的人,他们只能画一些文字符号来传达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上古时期文字演变慢的原因,可是自然的,他们也没有办法去琢磨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所以,扶苏不仅成了隶书的创造者,还直接成为了这个时代隶书书法的顶峰。

  能够看到扶苏这么一手字体的,太傅也是第一个了。

  太傅也是一辈子泡在尚书台,整日以读书为乐,远离俗世纷争。

  他就是看了一辈子书,也从没见到过像扶苏写的字这般的。

  “美。甚美啊!”

  太傅抱著扶苏的竹简,一个一个地研究著这些美丽的字体。

  扶苏给秦国人用的,那是历史上的汉隶,不是秦隶。秦隶是上下延展的,字形偏向瘦长;而汉隶则更为大气,由秦国篆书纵势长方,直接变为横势扁方。

  汉隶本身就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现在,这种隶书字体成了秦隶了。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进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而扶苏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意味著以后大家在木简、案牍上写文字比在帛书上这种昂贵的材料上更方便。

第80章 “君父,给个机会”

  这就是发明创造的真正意义所在,使人们的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而扶苏抄写的这本秦律,字字都是用扶苏过去学过的基本隶书写法。

  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

  在太傅眼中,这是头一遭。自然,在所有人眼中,扶苏代表了这个时代书法的最高峰,而且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用时间来弥补。

  因为扶苏不仅仅是个穿越者,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制度文化思想。

  看著这些漂亮的字,太傅感觉这些字是像是活著似的,每一个都在无声地诉说著自己所代表的含义。

  于是来往宫人都能路过明义殿前见到太傅时常抱著扶苏写过作业当个宝贝。

  可是扶苏心猿意马的时候,抄都能把书抄错。

  但是这并不影响太傅每次都给扶苏的作业打上“甲”等。

  扶苏的字写的工整漂亮,像是艺术一样,每个字细细地看,字形架构互相配合,都是可以直接上礼器铭刻的。

  扶苏的字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因为写的过分好看,所以直接被工匠、宫女拿去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用昂贵的器物,配上美观的秦隶,那叫一个精美绝伦啊。

  扶苏的字,每每让太傅对他夸赞不已。

  扶苏只好不断地讲,“太傅过誉了。”

  每日都是如此,扶苏是有些厌烦了。可是他知道,太傅说这话是真心的,因为太傅学富五车,见多识广,活了一辈子,只见到自己能写出这么一手漂亮的字。

  在上完课后,扶苏便回到了枢机阁。

  早在年初的时候,扶苏就把一座空置的大殿给搬空了,更名为枢机阁。

  顾名思义,枢机阁,那即是非常重要的机器制造场地。

  穿越者,你不搞生产力天天说思想有个屁用啊。

  此时,扶苏正坐在垫著虎皮的座椅上,于正殿坐著,一手吃著上季的梨,一边望著院中的大汉们。

  刘长正在指挥著这五十条粗胳膊汉子。他们和宦侍加起来,足足五十多号人,大家撸起袖子,光著膀子,赤著脚,在大大小小十多个水池里踩踏著。

  大家手中都拿著三尺长,三尺宽的筛子,将筛子在水里来回捞起,放下。

  直到一张张绿、黄夹色相间隔、厚薄尚未均匀的纸张从筛子里被抬起来。

  他们抬起一张纸,随后架在一边木架上晾晒。

  接著再放入一个大型的筛子沉入池子底部,随后提来一大桶新的草汁、木叶原浆混合物加入水池,用瓢均匀地将这些原浆洒在筛子上。

  现在,一切造纸都进行的很顺利。

  可是当初扶苏提出要造纸的时候,嬴政是根本不同意的。

  “想都别想,再提这件事,信不信寡人把你关在宫里一年!”嬴政几乎是暴跳如雷。

  扶苏只好苦求,“君父,你听我说。”

  “三年。”

  扶苏

  扶苏并没有气馁,嬴政不让他干,他自己干。

  于是他就让王后赐给他的那些徒隶去帮助他造纸,拿驴子当马用。

  因为宫里没有秘密,扶苏才干了半天不到,因为这件事和扶苏的身份实在是不相符合。

  太子去做工匠,这种事传出去,是真的能让天下的贵族把头都笑掉。

  嬴政被扶苏吓到了,王后也被扶苏新的一年忽然智力退化给吓得六神无主。

  这个时候,天下人都在忙著过年。

  咸阳宫里也是难得的气氛融洽。

  而扶苏却在春祭大典之后整天搞这种么蛾子。

  嬴政自然将扶苏叫去问话,“扶苏,到底要干什么?”

  在嬴政严厉的目光逼视下,扶苏还是说著相同的回答,“孩儿打算制造纸张,以帮助我秦国推广文字,普及秦律。”

  “纸?”嬴政对纸这个概念是很陌生的。

  嬴政瞪大双目望著扶苏,在案下的双手被紧紧地攥成拳头,随后慢慢地展开了。

  没事,小孩子异想天开很正常。

  对付扶苏这小子不能来硬的,你越和他来硬的,他越是不放手。

  随寡人!

  好个性!

  嬴政换上了笑容,“无妨。寡人过去还想著发明一种武器,可以直接灭了六国。”嬴政走下上座,来到台阶上,让扶苏和他一起坐下,偷偷对扶苏说出了他的秘密。

  “寡人小时候想要做出一枚又大又长的利箭,一支箭射出去,就能让赵国灭亡,而他独独不伤害寡人分毫。”

  “寡人小时候经常凝望天空,见到树叶在风中飘舞,也希望这片树叶可以化为大舟,带寡人飞回秦国。”

  “可是后来呢,寡人发现,这些想法都是扯淡。还是老老实实地读书,这才是上上计。啊?扶苏,你说如何呢?”

  嬴政觉得,他对扶苏真的是循循善诱啊。

  扶苏却正色,“君父,儿子是说真的。而且君父小时候想的,以后未必不能实现。君父,你要相信我。”

  嬴政收起了他的笑容。

  “寡人也没有骗你。你要相信寡人才是。”嬴政不耐地道。

  “这些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根本不能说出去,否则以后就会成为他人的笑柄。”

  嬴政站起来,疾言厉色。

  他都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了,怎么扶苏还是不开窍。

  “君父,给孩儿一个机会吧,我将发明一种能够普及文字和秦律的工具出来,到时候此物能帮助君父治理国家。”

  嬴政秉著贵族的礼节,按住心中的愤怒,他狠狠地望著扶苏,说出了优美的秦国话。

  “退!”

  扶苏只好拾步离开。

  按道理,嬴政会借著这个机会训斥扶苏才对,因为他在提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嬴政甚至都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在这个时代,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非常容易被人指责为不务正业。

  人言可怖!

  而作为一个太子,若是做出不务正业的事情,下有庶民看著自己的言行,而且身边还有这么多大臣监督自己。

  吃喝嫖赌这种事情,作为他太子,那和扶苏一点都沾不上边。

  对储君的培养,自从开启了君主继承制后,就一直被国家视为重中之重。

  有些事情,普通人做了没什么,甚至可能是大功劳;可是身为太子的扶苏做了,那即是离经叛道,不务正业。

  扶苏被撵走了,他的工具也被没收了。

第81章 纸(第3更)

  第81章 纸!(第3更)

  回到羽阳宫,扶苏抑郁了。

  他躺在宫殿里几天都起不来榻。

  嬴政听说了,对此置若罔闻。任凭王后怎么劝说,就是不给扶苏机会。

首节上一节56/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