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305节

  “如果秦军不再打过来,那么我们楚国就得以保全了。”

  一向忧心忡忡,对秦国百般警戒的项燕说出这句话后,无疑给军中上下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旁人眼里,项燕经历第一次和秦国对抗大败的结果后就对秦太子十分惧怕。

  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明明秦太子用著非常拙劣的手段,又或者什么都没有做,可是他们的将军总是如临大敌一般。

  如今大将军终于捡了个大便宜把这次秦楚大战给糊弄过去了,可是他的表情像是过了五关,斩了六将。

  将看不明白帅,也不愿意询问里面的缘由;帅也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始终不肯对外透露。

  这就导致两方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可偏偏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练就了‘演戏’这样的功夫,不管心里怎么想,可是人前始终是表露出应有的姿态来。

  项燕并没有察觉到他的将士们根本就不理解他,反而因此看不起他。

  尤其是当项燕亲口宣布,危机解除了之后,将军们便对项燕更加不尊重。

  对于楚国的暂时性胜利,这些楚将是这样归因的。一是秦太子刚愎自用;二是秦军上下内讧,消化不了六国的军队;三是他们楚军人多势众。

  不管怎么归因,反正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项燕没什么关系。

  项燕又说,“再在此地坚守一个月,如果没什么变化,那么以后秦国占半边天下,齐国楚国各占半边。大势已定。”

  军中将士们听了,个个欢呼雀跃。

  项燕从来没考虑过,越过秦楚交界线,追击秦军也是一种可能。

  当他选择观望时,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战机。

  没人知道,这位项氏将军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之后,在他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将士们的生命更加可贵。

  作为一位大将,项燕只要一闭上眼,脑海里就能浮现四十万虎狼秦军(不是人)和四十万楚军血肉相搏的场面。

  不管输赢,将士们都会死伤无数。

  项燕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让楚军没有料到的是。

  十天后,秦军卷土重来,而且号称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这一次,扶苏亲自率领二十五万兵马来城门前。

  其势浩浩汤汤,从城楼上看,上有黑云压城,下有秦军围逼。

  项燕大为不解,“六十万大军,秦太子哪里忽然来的那么多兵马?”

第441章 哪来的六十万大军?(求打赏!)

  五天以前,在项燕看来,太子扶苏丢盔卸甲逃跑这种做法明显是有猫腻。项燕对此十分谨慎,不敢高兴。

  但是在其他楚将的眼中,这样的事情才再正常不过了。好像秦国的太子就应该这么狼狈,当他突然逃遁,合乎众人心意。

  但是五天之后,听说了秦太子搬来了二十万的救兵,这些楚国人又开始一个个吓得六神无主。

  原先的神气和骄傲现在都荡然无存,脸上只剩下惊慌。

  反观项燕,他听到这则消息满腹疑窦,仍旧气定神闲地坐在座上。

  “这秦国太子,闹得是哪一出啊?”

  项燕想不明白这件事。

  “哪来的六十万大军啊?”

  “速速查探一番,这一定又是秦军的诡计。过去他可没少用这种计谋。他如果有六十万大军,为什么要先前耍这些把戏呢。”

  “又是广昭天下要用四十万攻打楚国,又是在城前带兵挑衅。”

  虽然说,真实的战场本来就是见招拆招,你来我往。

  只有真正决定胜败的关键事件和战役才会被记录在史书上,双方之前对峙你来我往没有胜负的那些往往被略过,可是这些前期的努力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项燕不愿意相信,秦国居然举兵六十万来灭楚国。

  原本楚国国力就无法与秦国抗衡,现在秦军直接加上二十万军队,项燕只觉得自己双肩上压著两座高山,他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大将军,现在可怎么办?这秦军是真的非要把我们吞并了不可。”

  将军们纷纷不安,一个个手足无措起来。

  项燕只是压著手中的剑,霸气侧漏道,“秦本就是虎狼之国,他们做梦都想把我楚国给吞并了。可是我楚国的男人,难道是泥做的吗?真的没有能力和秦国一战?”

  “我倒是非要给这秦军一点教训不可,要他们知道,我们楚国可不是好惹的。”

  诸将这时候却一个个怯懦了起来。

  他们不敢附和项燕的话。

  “大将军,这么大的事情,不如还是先报与大王吧?”

  将军景栾建议著。

  屈也从旁劝谏,项燕看著这些将军,心里感慨,你们这些人,这辈子也就只能做个将军带带三五万人了。

  “那就告诉大王吧。”

  项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希望大王可以再次调动兵马来支持前线,这样可以消除他们心中的恐惧。

  项燕又道,“这秦太子,始终没有改变他的战术作风。有六十万大军在侧,他势必更加心急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我楚军防线。”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上当。秦国的太子,心地仁慈啊,他不愿意让秦军遭受损失,所以明明在有六十万大军的情况下,还是坚持运用战术。”

  “是优点,但也是缺点。只要我们能守得住,守成功,拖延足够长的时间,就会让秦太子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一个将军,一旦丢失了在士卒面前立下的威望,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到时候,秦王政只会觉得这秦太子只会给他丢人现眼。”

  大家也都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又重新把项燕的话奉为圭臬,安安心心听从他的命令。

  只是,看著这样反复无常、自大傲慢的楚国将领们,项燕自己也对未来战果如何有了数了。

  但是,有些人,即便明明知道未来注定会失败,但是这也不会让他往后退缩哪怕一步。

  三日后。

  本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草木繁荣,鸟语花香,可是再美丽的景色,现在的楚军见了都只觉得烦闷。

  只因为对面的秦军,又打过来了。

  项燕的大帐里,斥候黑著脸对全体楚国高级将领汇报他们的最新勘察结果。

  “报将军,我们找遍了各处,最后发现原来秦军居然在长葛后方还布置著一批军马,士兵们漫山遍野的,看样子,足足有二十万的兵马严阵以待。”

  秦太子的嘴可以骗人,但是这楚国斥候的眼睛绝对不会看错,更加不会欺骗项燕。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的心也是再度凉了一次。

  同样地,身在楚国王宫的楚王负刍他也想不明白这件事。

  尤其是当楚王负刍听说秦太子手中有六十万大军时,诸臣看到楚王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说起来,这位秦国的太子,我和他乃是亲舅甥。没想到,他居然准备了六十万兵马来打我。”

  楚王负刍十分无奈。

  这时候楚国的丞相景仪站出来说话了。

  “这个秦太子,一向诡计多端,如果他用了六十万兵马的话,那为什么要到最后才拿出来呢。这其中一定有诈。”

  “好,那你们就去查吧。让大将军在前线注意休息,别因为战事把身子操劳坏了。”

  语罢,楚王负刍便下令退朝了。

  众人都望著心静如水的楚王,仿佛天地一起坍塌,他也还是那个样子。

  没有人懂得楚王的心境。

  楚王负刍行走在廊道里,挥动著衣袖,“草木零落,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早就有了预兆啊。”

  周围的宦侍闻言,只是互相望著,大家只是感到疑惑。这大夏天的,大王好端端地说什么草木零落的事情呢。

  

  秦国边境线上,士兵们跟著扶苏折腾了一番,现在又开始光明正大当著楚军的面休息。

  士兵们又开始光著肚皮躺在沙地上晒太阳,只是经历了一个残酷的黑夜,现在的秦卒们,都学到了记忆深刻的一课,没有人再敢真的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他们的长官。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

  为了生存,每个人都要学会和人打交道,换取活命的资源。

  一座不起眼的都尉军帐里,隐隐约约飘出酒香来。

  这时一个穿著便衣的男人气喘吁吁跑了过来,他对著门前的守卫出示了腰牌,很快就被放了进去。

  这人,就是负责接应楚军内部秦军暗哨的人。

  一位未将姓名和身份告知他的将军正在帐子里等著他。

  “将军,这楚军上下如今都开始全力戒备,他们都相信太子手中有六十万兵马。”

  “善。下去领赏吧。”

  便衣人离开了帐子,很快就被带了下去。

  他哪里知道,他方才见到的人就是秦国赫赫有名的将军王贲。

  王贲见完了间谍,随后便来到了帐内屏风后,他对扶苏行礼,“太子,您的计谋奏效了。现在楚人都相信我们秦国有六十万大军了。”

  “好。”

第442章 越线!(求打赏追订!)

  “这下我军终于可以动手了。派人告诉李信,让他务必固守城父,我们马上就要去接应他了。”

  “唯。”

  王贲又道,“太子,末将有一个疑惑,太子您是从哪来变出来的多的二十万大军啊?”

  扶苏笑笑,“你别忘了,我是靠什么出名的?”

  

  王贲是没那个机会亲自去看看盛况了,这一回还是得属赵佗有福气。

  赵佗再度返回运粮时,看到长葛城后沾满了人!

  长葛城后,漫山遍野都是被烟熏火燎过的痕迹,几千顶白色帐篷零零星星洒落在山谷里。

  山谷里炊烟袅袅,篝火直冲九霄。

  到处都是人,有的是一簇一簇聚集在一起,从远处看,他们就像在操练。

  而有的则是围成一圈坐在地上,远处看去,像是在休息。

首节上一节305/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