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30节

  熊启应答时,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喜悦。

  待熊启走了之后,只剩下扶苏和嬴政两个人在殿中。

  扶苏看著嬴政,想著自己方才说的那句话,也是一时情绪激动。

  现在这样,他自己并不好单独面对嬴政。

  嬴政对他来说,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存在。

  扶苏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抛弃对嬴政不该有的幻想。

  也许这个在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王,平凡的世人只能远远地凝望他的背影,无法靠近他,更不要说和他坐下来平心静气的说说话。

  “孩儿告退。”

  等熊启走了,嬴政立刻放松了下来,他在扶苏面前松了松腰带。

  “先别走。”

  嬴政的声音从高处落下。

  扶苏纳闷,还有还什么事?我干成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搁在别的国家,那是要被赐予良田千顷,家宅数座,仆人上百的。

  他竟然还嫌弃自己做的不够好。

  这样的爹!我可不惯著!

  嬴政自己主动问起扶苏,“你其实是为了推行上次给寡人所说的储备秦吏、广设学室之策,所以才想出要统一文字的办法吧?”

  扶苏有些惊讶,他还以为嬴政根本没有看明白。

  “正是。”扶苏忽地双目如电。

  “回椒房殿,让你母君命人为赶制朝服吧。后日上朝会,你自己向大臣们陈述你的主张,能不能成,看诸臣是否同意。”

  扶苏自然大喜,他可以上朝会了!

  他可以穿上玄色的冕服,和这个国家最优秀的人才一起指点江山、筹备创建盛世大业了!

  “孩儿拜谢君父。”

  “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的。”嬴政冷淡的声音又从上方传来。

  嬴政用平静的目光看著自己,说出这些话时,他的双目中又满是担忧之色。

  “朝中满是公卿大夫,更有功勋武将。他们和你叔公不同,既是长者,又精明睿智,大都善于雄辩。你要小心应对。”

  “孩儿明白。”

  “如果此事能争取到朝野上下的支持,届时,寡人会答应满足你一个心愿。”

  “心愿?”

  扶苏昂起头。

  嬴政怎么突然对自己这么好?

  “按理说,你身为寡人的长子,确实应该将心思都放在治国理政的大事上。但是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你知道吗?像你这么聪明的孩子,天下是有很多的。可是明白要将这些智慧用在治国理政的大事上,寡人生平所见的孩童之中,你是第二位。”

  “那君父见过的第一位,又是谁呢?”扶苏好奇地问。

  嬴政本不想和扶苏说这么多话,免得这小子出去又和别人吹嘘。

  只是扶苏竟然问到甘罗,那寡人有必要给他好好上一课。

  “你应该听过他的名字。他叫甘罗。”

  “他原本是我秦国先左丞相甘茂之孙。甘茂去世时,甘罗年仅十二岁,只是他当时侍奉吕不韦,担任少庶子之职。”

  “他在十二岁时,说服当时还是丞相的吕不韦,得到机会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我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凭藉功勋,得到了寡人的嘉奖,寡人授他上卿之位,封赏田地、房宅。”

  扶苏自然知道甘罗的少年出使赵国的事情,他好奇的是甘罗如今如何了。

  目前为止,他已经见到了关于秦朝历史的大部分人物。

  要知道他自从穿越以来,见到了嬴政之后,很快就翻墙去看被郎卫严格看守的燕太子丹长什么样子,他竟然和自己的父亲年纪差不多大,只是看起来双目无神。

  扶苏想要在有生之年见完整个历史上秦汉之交有名的人物。

  什么张良、刘邦、项羽,一个都别想跑。

  而甘罗就是其中之一。

  “那甘罗现在在何处呢?”

  “他死了。”

  “因为文信侯有谋反的嫌疑,所以他被连坐了吗?”

  “并不是。”

  “那是为什么而死?”

  “你为什么对他感到好奇?”

  “他这么聪明的人,举国皆知,怎么如今我都听不到他的一点传闻呢?”

  “你以为聪明的人,就有机会一直发挥他的聪明才干吗?”

  扶苏顿住,“莫非,他被人谋杀了。”

  “你猜对了。他太聪明,算无遗策,旁人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到。旁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他能解决。”

  “太过聪明,这难道是一种罪吗?”

  “聪明不是罪过,阻挡了他人追名逐利的道路,这才是他的原罪。”嬴政斩钉截铁的说著,“他是被吕不韦所杀。”

第41章 代表更多人的利益

  “这怎么可能?不是吕不韦举荐他,他才得到重用的吗?”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凭借着吕不韦而得到重用,日后势必也势必被吕不韦杀死。”

  嬴政难得和他徐徐解释著,“他太聪明,却又不懂人心之害,处处彰显自己的才能,招惹到吕不韦门下其他客卿乃至朝臣的妒忌;”

  “又因为年纪太轻,丝毫不懂得防备他人,所以在他回到秦国不久被拜为上卿之后,就被门客们接连向吕不韦献策设计杀害了。”

  “一个妨害了众人利益的人,是注定不能长久的。所以一个身在高位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保持一致,绝对不可以懈怠。”

  “你明白了?”

  扶苏怔在原地,他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的。

  而对于“君以此兴、必以此亡”这两句话的理解,嬴政显然显然比他理解的还要深刻。

  扶苏只是不想因为昌平君未来的倒台,而影响到自己太子的地位。而嬴政却对所有的利害关系都看的这么透彻。

  甚至于,扶苏这样中文系的少年,向往的是书中理想的生活,对大秦抱有的是浪漫的理想。

  而嬴政却截然不同。

  即便是最简单的行为动机分析,归根结底也只有两个字利益。

  而面对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尔虞我诈,嬴政却保持了一种平和的心态。

  在扶苏看来,违背道义、只图谋利益是值得唾弃的。

  可是在嬴政看来,这种人并不可耻。

  嬴政看著陷入沉思、脸上写著震撼的扶苏。

  “寡人赐你一句话。”

  扶苏再次抬起双眸。

  “不要相信除过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需要不断地做选择,不断在利害关系之间抉择。”

  “等到册封太子的典礼结束,寡人希望能好好回去读《易经》。”

  “《易经》是群经之首,里面包含著古圣先贤的智慧,上可用于治国,下可用于治家。”

  扶苏认真地道唯。

  这是嬴政第二次跟他说,要他好好读书,好好读《易经》了。

  听说《易经》是古代科学的起源,现在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都是发源于周易而来,根本不是什么儒家的教诲。

  乃至孔子创立儒家,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也都是为了弘扬《易经》。

  今日嬴政难得对他讲这些话,扶苏作为一个孩子,多多少少感受到了一点点父爱。

  但是,恰恰如嬴政所说的,两个人的关系始终是以利益一致为前提的。

  扶苏哪能料到,这个时候的他,是和嬴政相处最快乐的时候。而这样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

  

  扶苏心满意足地出了殿门,自己却被吓了一跳。

  上至尚书台中的中书、待诏仆射、宫中虎贲军郎卫的长官郎官、下至宦人、郎卫一个个齐刷刷地都紧紧地盯著自己。

  尤其是那些郎卫,过去,他们见到自己,都像是木头一般。

  难道是因为今日得了嬴政的夸奖,所以现在的自己变得更帅了?

  没错!就是这样。

  原先听到自己说要给嬴政讲国家大事的宦人、侍从、仆人忍俊不禁者,现在都用佩服的目光看著自己。

  而门外候著的那些古文经书校勘训诂之辈,见到扶苏出来,一个个脸上纷纷写著惊讶、佩服、崇敬。

  信也在远处等著他,他的脸上挂著灿烂的笑意。

  在这样明媚的日子,扶苏走著大步,想要彰显自己的威武不凡之气。

  “诸位这是作何啊?”

  扶苏靠近这些人,下了宫殿台阶。

  信的目光从原本的欣赏一下变得愤怒。

  扶苏下了台阶,一个年长者立刻上前,“臣叩见长公子。公子天赋异禀,小小年纪,竟然做出这样的伟业,此举上利国家,下利庶民。老臣佩服啊,老臣活了一辈子,研究上古时期的文字、收集钻研上古的文字,都没有做出公子这样的成就啊。”

  “老朽白活一场了啊!”

  这人说著,先是扶著墙壁嚎叫,随后又痛哭了起来,随后坐在地上蹬腿。

  行径荒唐,场面滑稽。

  见扶苏一脸好奇,他索性大声嚎叫,“我不活了!”

  扶苏见状,果然大笑起来。

  其他人见状,更纷纷效仿,集体躺在地上,哭的哭,嚎的嚎。

  没有一点眼泪被挤出来。

  扶苏脸上带著轻蔑的笑意,像是他的父亲嬴政。

  这些人不会是想要讨好自己吧?

首节上一节30/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