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67节

  扶苏心里忍不住吐槽,这都能被你看出来。

  “我这次走了,却还有许多遗憾。聊城固然拿到手了,可是聚集在这里的六国百姓,却未必肯心服。我在这巨鹿住了很久,发现巨鹿的百姓比我想的要更为触秦国。”

  信道,“他们常年逃避赋税,不承担责任,如今我秦法一至,偷懒者,作奸犯科者,一律都被处罚,他们自然对我秦国心有不满。”

  秦国的法把许多过去散漫惯了的六国庶众强行纳入国家轨道之下,逼迫得他们只要不给国家做事,那就吃不到饭。越是远离秦国咸阳,越是未经过开发的地方,未曾遭受过奴役的庶民对于秦国这样的强力管束自然就越发激烈。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旧贵族统治下一直游离于道德和法律之外的坏蛋们了。

  这些坏蛋,一没有道德底线,二没有法律约束。长期做伤害国家,伤害周围人的事情,一直没有被管控过。

  那么搁著这帮人遇到了‘天命’秦王,秦王倒是光明磊落,一开始也确实是要用法来主持公道。当秦国的法遇上六国人品恶劣却一直都没吃过教训的人,自然有很多一批坏人被抓了起来。

  有些人被秦国的严刑峻法给惩罚的很好。比如说那些拐卖人口的,在秦国,要被处以“磔刑”,这种刑罚很残酷,不但要将犯人处死,而且要将死尸肢解。

  不但略卖人口者有罪,知情并且收买人口者,“与同罪”,这就是行贿受贿一个罪过一样,买卖人口同样是有罪的。

  除此之外,秦王政在自己拥有一个王后却同时拥有十几座宫殿的美女的同时,却又具有著现代人超前的男女平等思维。早年秦国的法就对于婚内通奸的女子处以极刑,以维护男女婚姻稳定。

  但是秦王政,他又颁布法令,凡是男子已经成婚,但是却出去的男子,都要被除以剐刑。就是通奸,婚外情,尤其是睡别人家的老婆的男人。

  所以在这个时候的天下,其实天下人对这位秦王政,那都是两面评价,说他好的还真的不少;可是骂他的也不少。

  支持一统天下的六国民众也不少,可是反对的六国民众也不少。

  甚至于,这个支持的声音,超过了反对的声音。

  因为无论是从法令还是从历史趋势来看,秦王政一切一切的所作所为,横看竖看都是拨乱反正。庶民只是被欺负的很厉害,被欺负了很久,又不是瞎了,怎么可能看不明白这个。

  所以那个时代的人,真的是非常佩服秦王政时期的嬴政。他真的完成了超越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他打击了天下的坏人,当然这也许给他埋下了祸根。好人虽然好,可是好人没有牙;坏人之所以坏,就是因为有牙,一旦缓过劲来就去咬人。

  虽然这一切都导致那些小人、坏人都很厌恶秦王政这个猛男,但是这些坏人小人却也都畏惧秦王政,以及后来的秦始皇。

  当然,秦王政这样一通拨乱反正下来,天底下那些真正良善的百姓,也都很崇敬这个秦王。因为秦王杀了欺负他们的贵族,把坏人也给收拾了。

  当然,这一切都在秦始皇身故之前,而且截至目前,秦王政除了表现的除了频繁发动不得不发动的战争和有一点点心急之外,整个人还是称得上英明神武的。

  就是扶苏本人现在也时常在想,这个时候六国的复辟者们恐怕对于秦王政,那都是非常见不惯他却又不能把他怎么样的心态吧。

  【而之所以后世出现那么多非议,起初是在汉武帝之后出现了一些否定秦始皇作为的声音,又经历千年的历史,秦始皇就被完全打为暴君。不过在伟人的诗词里,把秦皇汉武并称,从中也可以窥见伟人对他的感情态度。】

第384章 栽好梧桐木(2更求打赏追订评论!)

  “这里面固然有庶民不习惯的缘故。但是我想,当初那些搜罗不到的燕、赵、韩、魏王室后人,恐怕都分散在这一带吧。对于秦国来说,那些王国贵族总是愚骗庶民,挑拨是非,始终是个极大的威胁。”

  “等我回到秦国,一定要向君父禀明这些。我想对于这些距离咸阳太远的疆域,庶民长久以来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若是强行把他们纳入秦法管制下,一定会生怨。”

  “这个世界上,智者终究是少数。让连温饱解决起来都费力的庶民去理解君父的所思所想,并且按照君父的意志去做。这就像是要一个即将渴死的人拿著自己手里的水去救别人家的火一样,荒诞至极。”

  “再加上一些叛逆贵族的挑唆,这两股人合起来,未来势必要对帝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圣人说什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根本就是供人茶余饭后谈论的东西,不能经世。”

  “在我看来,秦国的未来恐怕要在两种制度之间先折中作为一个缓冲,随后再徐徐图之,慢慢改造。”

  信看著扶苏,太子明显是有志难伸久矣。过去太子在深宫之中尚且能够压抑,自从出宫去了一趟新郑回来娶了甘棠夫人,便整个人都变了。

  信婉言安抚道:“太子心中一直有个大治之世,想要有一番大作为。“臣一直都相信太子是那个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

  扶苏却忽而冷笑,“信啊,你怎么也和那些庸常的宦侍一样了,以前你可是会和我一起讨论这些的,怎么如今再聊起这些,你只会附和逢迎?”

  “那只是太子的想法,至少臣没这么觉得。只是臣觉得,太子所说的这些,是否太过缥缈。眼下楚国战事遭败,太子却在谋划对于未来天下的处理,是否有些操之过急呢。”

  扶苏压根不考虑这个问题,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机会,“天下一统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个毋庸置疑。秦国只是遭创而已,不必气馁。楚国固然胜利,可是他们胆敢就因为打败一次秦国而感到高兴吗?我看未必。”

  信却很担忧,太子现在的状态让他感到很不安,“可天命不可违背。恕臣冒犯,假如天意并非是让秦来得到天下呢?”

  扶苏昂首道,“那又怎么样?固然历史是所有人共同的命运,而人力在天命面前终归是有限的,这让我们人更多时候是身不由己。可是我们人最大的武器不就在于心吗?”

  “因为有心,这让我们能即便面对山一样高的阻碍,水一样莫测的危险,却依旧有著自己选择面对这些时的心情。”

  “只要心态稳住,不管前面是什么艰难险阻,只要心能始终保持平静,做到轻松自在,那么结局都是好的。”

  “轻松自在?这番话倒是和国尉的追求是一样的。”信忍不住感慨,“太子越来越像国尉了。”

  扶苏却不满,“我会像他?他是明白一切,却眼睁睁看著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不管是商山四皓,还是国尉,他们从来不会想著主动去做一些事,跟多只想让自己全身而退。我则不然,即使明知有些事未必会成,我还是要去做。”

  说到这,扶苏有些惆怅,“只是我不知道,我要怎样做才能让那些和我志同道合的人来找我,并且帮我呢?”

  这个问题,问林信还真是问对了。

  因为曾几何时,秦王政也曾这么请教过别人。

  “太子无需对外声张,只需要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好。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有心人,太子什么都不需要说,那些人自己就会主动聚集在太子身边。”

  “说的是。”

  第二天扶苏就要动身先返回咸阳了。毕竟战况紧急,嬴政也是紧急召回扶苏。

  只是临走前,扶苏在城楼前望著巨鹿二字,那心里实在是百感交集。

  这一回他来到巨鹿扑了个空,这对于一向有求就有所应的扶苏来说,自然心里总觉不是滋味。

  车马已经备好,这时候,两个宦侍颤颤巍巍走了过来。

  看著他们两的表情,扶苏就知道又出什么坏事了。

  “启禀太子,臣等已经整顿完毕,只是……”

  扶苏已经坐在了马车上,就准备风驰电掣出发回咸阳了,“如何?”

  “良娣说,她身体不适,怕是不能与太子同行。”

  “身体不适?”

  熊柔那可是从小学著驾驭马车的彪悍女子,如果她说身体不适,那这个时代的女人怕是都要缠绵病榻了。

  周围的人听了也都感到惊讶。

  毕竟熊良娣那从小就是在宫中威名远扬,她是一个精力非常旺盛,永远都活力十足的人,虽然长得很温柔娇俏,可是骨子里十分彪悍的女人。

  众人都把目光落在扶苏身上。

  扶苏只淡淡道,“再去请。”

  “唯。”

  扶苏坐在马车上,心里忍不住烦闷,怎么娶的女人,除了今淑,没一个让他感到省事的。

  有几个士兵在不远处窃窃私语,‘昨儿晚上,君侯昨天把良娣从室内赶出去了,只留著少内史在里面侍奉。良娣这就气恼了,回去就惩罚女婢在外守夜,今儿早上已经冻僵了一个,另一个也是给冻坏了。’

  ‘熊良娣看著倒是温柔,做起事来实在是手段狠。’

  ‘不过熊良娣这样未免太不给君侯面子了。居然让我们君侯等。’

  ‘话虽如此,可也不想想看,良娣是谁的女儿。而且算起来,良娣的身份比夫人还要尊贵些。’

  “可就算这样,那也不能不给君侯面子。还是夫人善解人意。”

  扶苏坐在马车里,听著这些属下嘀咕,也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

  但是扶苏已经听出来两层意思。

  一是这熊柔不敬重他这个太子。二是士兵们不喜欢她这个良娣。

  【以下内容和小说无关,但是希望每个本书读者都读一下!!!

  其实这本书的架构和大部分读者们预期不太一样,它不是单元那样,三五章就给出一个结果。事实上因为我所要表达的主旨和剧情设计一起导致这本书前面有些拖沓,这也都是为了接下来的剧情,因为历史大变革,看著只是小小一个事件,其实牵扯的东西非常多。

  然后这本书的话,主角要走那条路,肯定是顺著一个历史趋势和人心所向,掀起波澜壮阔的改革那样恢弘,荡气回肠,谱写史诗一样。

  那么说到这里,我相信你们自己也有个感觉了,就是你们期待的那个剧情分水岭要到来了。

  那么今天这个剧情,其实就已经是揭示历史重大政治走向了。接下来基本上就是填坑了。希望读者们可以保持追读,尽量多多评论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还有就是,其实写历史家常的话,我希望大家可以换一种思维和视角去看。比如今天这一章,表面上写熊柔在和扶苏闹别扭,其实如果用历史观去看,这就是熊柔在争夺未来和扶苏共享政治权力。

  而不是什么单纯男女闹别扭。这严肃历史文里,爱情肯定有,但是和权力比起来,在主角心里也就占了十分之一都不到。

  我这本书出发点其实想把主角带入到真实历史里去改变历史,这样保持历史原滋原味,但是又可以让主角真正的展现他作为一个穿越者能做到什么程度。

  我觉得这样才刺激。比起靠弱化那个时代的人的智慧和能力去突出主角,我觉得真实仿真同时代的环境能表达更多的东西出来。

  但是我的水平有限,有些东西无法表达出来,所以只能另开小灶和大家说明一下我的意图,经常看到有读者说我写日常枯燥无味啊,水什么的。

  我反而有种很孤独的感觉,就是很多读者无法理解我的构思无法和作者我产生共鸣吧。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我创作的视角,就是希望读者可以顺著这个思路去理解作者我吧。

  比如说同样的一个历史伦理事件,唐玄宗霸占儿媳。也许有人写这个事件的点是去分辨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不是真爱,还有就是他们俩伦理上的跨越,肉体上得是多么刺激啊巴拉巴拉的。

  但是如果我去写这件事情,我所要表达的却是李隆基的皇权已经达到了顶峰,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可以约束他。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李隆基只是代表某个抽象权力,而杨玉环其实就是个洋娃娃一样,

  我希望读者可以在这个事件里感受到的是那种滔天的皇权压迫下堂堂寿王和所有那个时代的平民百姓、王公贵族都感受到的李隆基的皇权所给予人的那种恐怖、令人窒息的绝望和恐惧、战栗感。

  而事实上,这才恰恰是权力最大的诱惑所在。那么在理解了这个层面,回头再想李隆基抱了一个多么美艳的儿媳妇在怀,那种感觉任谁都是会感到美妙无比。

  李隆基抱的根本不是杨玉环,是至高无上,无所约束的皇权带给他的无上的自由和安全感。

  同样都是肉做的人,可是李隆基却将至高无上的权力握在手中,任意地可以做任何事情。

  达到这种程度,就是世界上真的有神,其滋味也未必没有李隆基得到的感受美妙。

  起点多少本历史小说啊,读者们啥书没看见过,我不求我的书是最畅销的,我希望我的书是有那么一点新意在里面的,挖掘别人没有挖掘到的,品味别的书里品味不到的。

  稍后还有三更。

  谢谢大家,立春愉快!】

第385章 军事问对(3更求打赏月票全订!)

  扶苏在马车里听得一清二楚。

  这时候,宦侍也返回来了。

  他们低著头,脸色发青,走起路来后脚压著前脚,唯恐走快一步。

  扶苏看他们这样就知道结果了。

  “告诉良娣。我有一爵酒,若是良娣非要共饮,也不是不行。但是饮酒就要懂得饮酒的规矩。眼下这爵酒在咸阳,良娣若是愿意饮,就自己跟上。我先走一步。”

  宦侍如蒙大赦,赶忙回去对熊柔传令。

  此时此刻,熊柔正穿著白色中衣对著铜镜冷笑,她已经一晚上没睡觉了。

  太子给了她对情爱的憧憬,险些让她沉溺在里面出不来。

  现在想想,这个世界上除了权力还真没什么靠得住的。

  太子不给她面子,她岂能善罢甘休,未来的天下,有她熊柔的一份。

  太子不给我面子,就是不给我父亲面子。一而再、再而三得罪隐忍的楚国贵族对太子没有一点好处。

  太子要是聪明,就该知道今天不亲自来请我是什么结果。

  门外的枯枝上落满了雪,粉妆玉砌的,一棵原本干枯丑陋光秃秃的老槐树这下变得像是一棵枝头遍开花的梨花树。

  熊柔穿著白色的中衣,时不时眺望门外的树。

  树下跪著一个人,已经被冻僵了,倒在雪地里。熊柔的眼中却只有对她自己的怜悯。

首节上一节267/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