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59节

  家中的仆人立刻低头回答,“这些马都是大子离骑的。老将军年迈,已经一年没有上过马了。”

  【子,是尊称。家里长子叫大子,小子叫少子。意思就是大少爷,小少爷。太子的称呼也是从大子演变而来的。】

  章邯不相信,“可是你们的大子一个人也骑不了这么多马啊。”

  “大子喜好结交朋友,每次回家来都会带朋友来骑马游乐。这些马是为大子的朋友准备的。”

  章邯看这人回答的没有破绽,便又走到后院里小孩子玩乐的院子里。

  章邯问著三四岁的小孩子,“你们平常可有陪你们祖翁一起用饭啊?”

  三四岁的小孩指著自己没掉的奶牙笑道,“我与祖翁一起喝过羊奶。”

  周围的侍卫听了都是大笑。

  章邯回去后就对嬴政如实说了他探查的情况。

  “没有想到,武成侯竟然老到了这个地步。两年不到的时间,变化实在是太快。”

  嬴政拨弄著这房舍里挂著的鸟雀笼子,这笼子里养著一对鸽子。嬴政似听了这个消息,反而心情很好的样子,主动给这两只鸽子喂起了食。

  “有时候,人就像像剑一样。久不用,就不会生锈。”

  下午的时候,嬴政就动身返回了咸阳宫。

  王贲请在家中陪伴父亲几日,随后再赶回咸阳。

  嬴政答允了。

  等到嬴政走了,王翦则慢慢吸吮著鱼汤。鱼汤里泛著丝丝缕缕的金色油花,白嫩肥美的鱼肉被煮的软烂。

  “没想到,大王居然这就回去了。”

  “他生性好急,有人曾经给他提出了更大的承诺。直到现在,那个承诺仍然有著极大的诱惑。”

  王贲道,“我大概知道父亲说的是何人了。只是局势发展到如今的地步,那个人也还是能够兑现承诺吗。”

  “在失败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成功是属于自己的。”王翦眼中含著笑,“那个人实在是个高人啊!一条鱼,可以来来回回吃好几遍啊!”

  王贲望著席面,心中忐忑不安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

  “这样也好,终究是帝王家的家事。大王若有再用我们王氏的一天,我们王氏必然效力。可若是不用,我们也没有什么怨言。”

  王家只是一个庶民家族,因为秦王政的提拔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发展,整个家族上下那都是很感激秦王。

第370章 创造神话(2更!求打赏月票)

  王翦却捻著腮边胡须。

  “如果我料的不错。秦国,快要变天了。”

  王贲抬起头,望著天上乌云密布的景象。

  王贲大笑,“秦国的天,那得多大。父亲怎么能只看到频阳上方的天空,却说秦国的天要变了。”

  王翦听了,只是嘴角抽搐,气得双眼一闭。

  “得了,你气死我得了。”

  王贲连忙哀告,“父亲,儿子只是一时失言。”

  “失言?”王翦呵呵笑笑,“这就是为什么你正当壮年,大王宁可用我这个老朽,也不用你这个榆木疙瘩的原因。”

  王贲听了,一时间找不出话来。

  一如老谋深算的王翦所预料到的,秦国的未来就在这次选择主帅出现了分叉。一场早有预谋的政变,从第二次伐楚主帅的选择上拉开帷幕。

  当秦王政返回咸阳宫,他忖度了两三天。

  嬴政比谁都清楚,这个决定的利害关系。

  在频阳的时候,嬴政并没有问王翦,扶苏能不能做到让楚国和齐国在短短一年内覆灭的事情。

  答案就在嬴政心里。

  对嬴政来说,面子都是小事,里子才是最重要的。

  甭管外人怎么看待这次的事情,但是如果真的有人能够为他在短短一年之内,灭掉齐国和楚国,完成这不朽的功业,嬴政根本不会选择第三个人。

  而且王翦再怎么说,都是外人。

  王翦向寡人要六十万兵马,去攻打楚国,这六十万兵马,足够把咸阳打下来三次了。

  再者,王翦老了,他如果打仗死在了半路上……那一切就全都完了。而且请一个暮年之臣去带兵,楚国人会怎么想倒是次要,秦军的士气能不能随著年老的王翦率领他们作战而高涨起来,这又是一码事。

  嬴政思前想后,考虑了各种因素,他相信扶苏出马更为稳妥。

  最后嬴政在朝堂上公布了他的决定。

  “武成侯果真老矣。寡人决定,召太子还朝。”

  嬴政最后选择了扶苏,当他在朝堂上宣布这件事时,赵高当场吓得脸色一白,腿脚一阵阵发软。

  四十万大军,亲自挂帅,这可是实权。

  太子一旦得到这个权力,那不是反手就可以攻陷咸阳?不对,我在想什么……

  同样的,这个决定就像战场上的铜钲。

  只轻轻敲了一下,便引得所有人警觉起来。

  几乎有一半的朝臣在听到这个决定后心里泛起了嘀咕。

  也有一半的朝臣那是想都不想都支持。

  只是所有人却都不约而同地道,“大王英明!”

  对于太子扶苏的军事实力,那可谓一出道就是巅峰。没有人对扶苏的能力表示怀疑。

  只是这些年高德劭的大臣,他们见过了太多的是是非非。

  王剪和众人都看得出,嬴政为了快速取得胜利满足自己的心愿,似乎已经走上了一个错误的道路。

  让太子执掌兵权,在过去的历史上,几乎很少有过这样的状况。

  老臣们都是三缄其口,尽量不提此事。

  只是这件事,却在咸阳城引得人群沸腾。

  这让那些在咸阳城里年轻的贵族子弟为太子扶苏欢呼雀跃。尤其是王离,他几乎是疯了。到处和人吹嘘这件事。

  众人都等著太子扶苏回来,等他回来创造秦国的神话。

  

  话分两头。

  扶苏在巨鹿城因为楚国战败的缘故,所有的部署和计划全部都被打乱,还被樊於期偷了他的马逃跑。

  到了第三天,冯敬才抓著樊於期赶了回来。

  扶苏自然没好气地望著樊於期。

  “将军何故逃跑呢?”

  樊於期回来的路上,多次想要逃跑,被冯敬给揍了。

  所有人都知道,冯敬是扶苏大舅子。

  樊於期自然觉得这是扶苏刻意安排的,丝毫不去想是他的错。

  “太子何必明知故问呢。”

  “按照秦国的律法,我应该把押回咸阳处置。只是念你侍奉君父多年,也算是劳苦功高,所以才给你机会辩白。”

  因为秦王政身边算得上近臣的其实人很少。

  太史胡毋敬,中车府令赵高,再就是樊於期,还有新被嬴政提拔的章邯。

  这就导致扶苏即便要处置这个樊於期,也得去考虑嬴政的想法。

  “希望你能珍惜这个机会。”

  扶苏冷著脸。

  把樊於期押回去处置,这在咸阳也算是大事了。大臣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犯了错其实很常见,可是难得是扶苏是太子,他的一举一动都足够引起很多人的非议。

  扶苏要很谨慎地考虑后果。

  樊於期听了,却当堂怒斥。

  “这暗地里的事情,臣也就不说了。单说这在接受齐国献地之事,太子明明可以在月前就完成任务返回咸阳。可太子却偏偏留在这里,非要等什么贤士投门,再三耽搁,延误时机。”

  “我秦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子不抓我,尚且可以将所有的罪责推在我一人身上;如今抓了我,我定然要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到时候,太子也要被问责。”

  “敢问太子,滞留巨鹿,到底有何居心?是为公事还是为私事?”

  冯敬听了,额头上青筋浮现。

  “我看樊将军怕不是疯了,竟然当众出言污蔑太子。太子有诏令在手,又有王命在身。出行接受齐国献地不过是名,实际上是镇压四方百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樊将军却睁著眼睛说瞎话。”

  “到底我说的是真还是假,等回到咸阳,自有大王、廷尉决断。”

  扶苏冷静地坐了下来。

  他望著这个樊於期。

  诚然继位的路还要走很远,但是当看到樊於期这样的人恨不得跳在自己头上时,扶苏在心中给自己立下的那一杆尺开始动摇了。

  “前线对楚兵败,这是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事发突然,君父绝对不会怪罪。齐国反复无常,答应了献地却没有献地,这是背弃了两国之间的盟约,违背了誓言。”

  “先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义,我们秦国占据理义。原本只需要用外交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你却在这个时候因为一己之怒砸死了齐国的使臣。这让我们秦国理亏,反而给了齐国不献地的理由。这是重罪!”

第371章 这不就解决了吗(1更求打赏全订!)

  樊於期听著,他虽然被绑缚著,可是始终能站著回话。

  望著周围的士兵现在都集体哗变一般,眼中只有太子,没有他这个都尉。他知道,大势已去。

  樊於期便将头昂起,他的发髻仍旧偏左,只是经历三天的逃跑,早就狼狈不堪,脸上满是黑灰。

  樊於期挺起他的将军肚,大笑道,“太子总是言之凿凿。毕竟天下的理由都是为太子准备的。论说辞,天下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太子。”

  “可我樊於期,乃堂堂大王钦点的都尉官。太子就算对我欲处置而后快,那也得把我押送回咸阳。我不会和太子再辩驳什么的,有什么事,咱们回到咸阳城再说。”

  冯敬听得恼火。

  这个樊於期,他这明摆著是打算回去给太子使绊子。这是要挟太子还是何意啊?

  我看他这样,真想一拳打死他算了。

  岂止冯敬啊,灌夫是忍不得有人对扶苏这么说话的。

  “樊将军,你再三对太子不敬。我身为卫率,可以将你就地监押的。”

  “哼你们这些狼子野心的人,从上到下哪一步不是越俎代庖。等我回去向大王禀明实情,咱们一个都别想跑。”

  樊於期当众说著。

  一众大夫本就对他颇多反感,现在他们没有完成嬴政的任务,一个个都在担心。

首节上一节25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