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19节

  “诸位将军,如今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已经是大王的了。接下来还有楚国、魏国、齐国。我已经准备好了,我要在庆功宴上请大王让我做先锋,直接去进攻楚国的国都。”

  “好好好”

  “李将军所言极是。”

  “我们都看好李将军,你一定能够打胜这场仗回来。”

  “是啊,是啊。我们都老了,如今年轻的一辈的将领中,只有你李信了。”

  李信被夸得后脑勺发热,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围著夸奖过。

  “哪有,我觉得我比起将军贲,在实战数量上还差了许多。”

  “这有什么呀。看大王如今多喜欢,到时候你开口只让大王派你一个年轻的将领率军前去攻打楚国,到时候你就能在实战数量上和将军贲相媲美了啊。”

  这些老将军都哈哈大笑著,其中就有将军冯毋择、冯劫。

  冯劫没有参与说这些话,只是听著,跟著,笑著。

  迎接王翦入城的道路是被提前清场过的,所以街道上空无一人。

  但是被士兵用拒马桩拦起的道路外侧,无数咸阳百姓都聚集在外侧。

  他们欢呼著,凯旋而归的将士之中,就有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

  他们呼喊著自己亲人的名字。

  有士兵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自然招呼回应;可是有些母亲、妻子、儿女,无论她们怎么呼唤,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都不会回答他们。

  战争是胜利了,但是有些人永远地留在了遥远的战场上。

  

  王宫里又热闹了起来,气氛非常热烈,如火如荼。

  宫殿里摆放著鲜红的花,到处都被渲染著喜气。

  这时候的咸阳城,那是真的猛将如云,贤士名流聚集一地,热闹非常。

  一个庆功宴,算上文武大臣,再加上立下功勋的将士,少说也要二百人。

  作为七雄之一的秦国,它最鼎盛的时候,莫过于此了。

  秦王坐在王座上,享受著胜利的喜悦。

  相比之下,前些日子被嬴政收回了爵位和封地的昌平君,他就像是秋天无人采摘的老瓜一样,整日无精打采。

  他被扶苏请到了羽阳宫里,作为扶苏正式的太傅,熊启从没想过要教扶苏一点东西。

  他只是在等机会,等到嬴政一出错,他就要鼓动太子起事。

  但是在起事之前,太子要拿到军队的符节,起码得有数十万的兵力,这样才能杀入咸阳城。

  熊启坐在羽阳宫主殿里的席子上。

  来往的奴婢、宦侍、郎卫在见到昔日的丞相之后,一个个都要行礼。

  因为熊启的到来,羽阳宫里的气氛忽然就变了。

  过去,这个宫殿的主人是个说一不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少年太子,宫里上上下下都围著这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些宦侍的心情也和其他宫殿的人大不相同。

  但是熊启来了后,大家都开始有所顾忌

  这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其他宫殿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一片。

  嬴政犒赏三军不止,还对宫里的人都进行了相应的赏赐。

  羽阳宫里的人虽然也得到了赏赐,但是大家都低声地庆祝著喜悦,宫里上下的人都觉得缺了点什么。

  昌平君也不带扶苏入室内授课,更不对他讲道理。

  只是一个人盘腿坐在宫里的席上,抬头望著高而远的天空,一坐就是一天。

  路过的人总是见到昌平君望著天上的云朵,捋须沉思。

  他在为扶苏准备一条万全之策,怎么才能最快驱军攻入咸阳,还有一旦太子攻打咸阳,自己要怎么保全自己。

  他现在没有了那些封地,只剩下家财、田宅、门客、死士。

  这些人可不够。

  当初平定之乱,他可是发动了咸阳里八万甲士。

  熊启琢磨著。

  信坐在室内,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太傅。

  “太傅这样,倒是合了太子的心意。只怕太子以后更加无拘无束。”

  信做著这样的担心。

  粱却神情凝重,像是大难临头一般。

  “我看,以后羽阳宫中将永无宁日。”

  说完这样的话,粱就埋头书籍之中。

  而这个时候,扶苏正坐在缭的身边。

  “你想要创建的国家,那是圣人想要创建的国家。但是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师傅您总是教导我,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力量。您曾经说过,人作为个体,自我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所以你想要怎么做呢?”

  “我要出宫去,去寻找和我志同道合的人。我翻遍史书,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都是一样的,不断重演罢了。我不认为设立了郡县,就能让我们秦国和天底下其他的诸侯国一样,没有衰落灭亡的那一天。”

  “可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是太子,你怎么去找呢。”

  “我自有我的办法。”扶苏对于找人这件事还是信心满满,他知道那些历史上的名人都住在什么地方。

  缭闭上了眼睛,他捋著自己的胡须,良久,他慢慢道,“你来找我,其实是想要让我为你说情吧。其实你真实的意图是想要去带兵攻打楚国,创建功勋。”

  “是这样的。除了您,我想不出还有人能说服我的君父了。”

  嬴政答应了要让扶苏去燕国押送粮草,但是燕国都打完了,也没有地方再需要他了。

  扶苏笃定,按照嬴政这样喜欢征服的个性,他现在一定在和李斯等人商议下一步攻打楚国的计划。

  他得赶快。

  “太子,这件事,您找我是没有用的。”

  “可是如今的咸阳城里,能让我君父敬重的人已经不多了。”

  “你并不了解你君父。我实非你君父敬重的人。在说出灭掉六国的计谋前,我是你君父看重的人,但是当我说出这样的计划后,我就不是了。”

  “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吧。”

  “不。这算不上什么缺点,作为王,他这么做是对的。”

  “扶苏唯一能够信服的人就是国尉您了。如果您都不愿意帮我说话,那我只能在这王宫里坐著,什么都做不了。到时候,我答应颍川郡人的事情,也无法兑现。”

  缭无奈地摇摇头,“这件事,就是你求我也没有用。不过,我可以给你指一条路。”

  “请师傅明示。”

  “能这个事情上帮助到你的人,是一个女人。只要她肯开口,这件事,十有八九就能成,但是她若是不愿意,你就是说动朝中文武百官,你君父也不会同意。”

  扶苏纳闷,“什么人,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能耐?竟然还是个女的。”

  缭无奈地摇著头。

  “我就说到这里,剩下的你自己慢慢想吧。不要再来打扰我了。”

  缭说著,自己走入内室,把门关上打起了坐。

  也不知道修炼是从哪个时代开始的,反正扶苏活著的这个时代,到处都有这样的人。

  他们辟谷、养生、修习道术,有的为长寿,有的为长生。

  缭也是这样。

  据说民间有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号赤松子,他对道的领悟非常深,接近所谓的天人。

  扶苏对这些人、这些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

  但是当亲眼见到了缭这样的修士后,扶苏反而推测一百年前的老子是什么状态。

  而修道也只是为了让自己轻松快活,至少缭给自己的感觉是他的状态很好。

  既没有云里雾里装作不问世事的世外高人,也没有成天把问道求长生这种事挂在嘴边。

  他很平静一个人,每天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扶苏坐在外室,长长地吸了一口气。

  一道门之隔,墙内墙外的人追求却是天差地别。

  缭只想要每一天吃两碗饭,早起早睡;扶苏想要的东西,可就多了。

  即便缭给了提示,扶苏还是想不出,谁能说动他的父亲。

  现在的秦国,嬴政就是天。

  国中大小事,全部他一个人说了算。

  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还需要对旁人恭敬吗。

  就在扶苏苦思冥想的时候,宫里忽然传出王翦生病了的消息,嬴政收回了他上将军的符印。

  扶苏没有办法,碰上这种难缠的师傅,他只好硬著头皮再去求见嬴政。

  上一次来找嬴政,是因为求嬴政让昌平君给他做太傅的事情。

  事情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面子功夫还要做足,对熊启扶苏是尽力给足他面子。

  这也是和嬴政学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某个人明著翻脸,待人要和和气气的,除非自己已经决定要杀了他。

  “大王,太子求见。”

  当宦者令前来通报时,嬴政正在听李信阐述他攻打楚国的主张。

  听到扶苏求见,嬴政知道他也是为了这事情来的。

  可是扶苏不会不知道,带兵打仗意味著什么。

第164章 将军李信VS太子(求打赏月票!

  )

  李信虽然远在战场上,可总是能听到有关于太子的传闻。

  他们说太子之前在颍川郡干了件大事。

  鼓动旧韩庶民举报旧韩贵族,让旧日韩国贵族和庶民离心离德,同时给旧韩民众重新分了土地作为奖励。

  很多人议论说太子是出了奇谋,一方面拉进了颍川百姓和秦国的感情,一方面分裂打击了地方势力豪强。

  在这个做法被推行后,新郑以及其周遭的城池都没有再发生过暴乱。

  只是这是旁人告诉他的。

首节上一节11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