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 第83节

  但是想要大规模通行军队,以及保障后勤运输,就只能选择这五条道路。

  并且其中的子午谷,也只是理论上能走。

  如此一算,真正能走的也就四条道路。

  “我意,兵分两路穿过秦岭。”诸葛亮侃侃而谈,道:“咱们的真实目的是凉州,而魏国不见得能猜到,很有可能认为咱们会进攻关中。”

  这点诸葛亮说的没错,毕竟在诸葛亮提出进攻凉州前,大汉这边许多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北伐肯定要先打关中。

  雍州的耕地、人口更多,利益更大。

  同时长安也在雍州,政治意义也很大。

  自然而然,魏国肯定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防御雍州上,而非穷乡僻壤的凉州。

  “子龙率领一路大军,走褒斜道出秦岭,佯攻陈仓。”诸葛亮沉声道:“这一路大军的作用,就是用来吸引魏国注意力,分散他们的精力,牵扯他们的兵力,让魏国误以为咱们要强攻关中。”

  “我与殿下率另外一路大军,走祁山道过秦岭,进攻魏国的陇西三郡,从而掐断雍州与凉州之间的联系,迫使凉州成为飞地。”

  “之后,子龙率军退往陇西,两路大军汇合一处,迫使凉州孤悬于外。”诸葛亮看向马超,继续道:“届时,再由左将军率军西行,以左将军之威望,扫荡西凉之地。”

  “倘若一切顺利,凉州将重新回到大汉的版图内。”

  “精彩!”刘备称赞道:“听孔明议军,如饮美酒。”

  “陛下过奖,纸上谈兵罢了。”诸葛亮谦虚道。

  “哪里。”刘备摆手道:“孔明莫要妄自菲薄,你又不是没上过战场的赵括,岂能说是纸上谈兵?”

  诸葛亮虽然一直管后勤,但接触战场的次数也不少,该有的经验都有。

  “阿斗,你作为另一位主帅,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刘备含笑看向好大儿。

  “并无。”刘禅摇头道:“先生的作战计划已经很完善,并不需要做什么补充。”

  “而且战场上瞬息万变,敌人不可能按照咱们的作战计划行事,只能随机应变。”

  “嗯,阿斗说的不错。”刘备赞赏点头,又道:“孔明,你继续安排。”

  诸葛亮紧接着道:“褒斜道这一路疑兵,可以假扮大军先锋,子龙的身份足以迷惑魏军,三万之众足矣。”

  作为五虎上将之一,赵云亲率三万大军出动,必然会让敌人误以为是先锋,身后还有更多的主力部队。

  “子龙,你就把自己当先锋即可,不必有所顾忌,这样才能骗过敌方,等接到我的军令后,再迅速向西合兵。”诸葛亮叮嘱。

  “末将知晓,还请丞相放心。”赵云抱拳答应。

  “子龙想来稳重,定然可以胜任。”刘备连连点头。

  赵云虽然是无敌猛将,但身上一直以来的标签,就是一个字:稳。

  同样的任务,换作关羽来执行,关羽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严格遵守作战计划,再来上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换作张飞...那就是佯攻变强攻,直接玩儿真的,先把陈仓打下来再说。

  唯有赵云,让干啥干啥,从来没废话,更不会自作主张,并且最后还能把任务圆满完成,而这也是诸葛亮最欣赏的地方。

  “诸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诸葛亮环顾众人,特意看向马超。

  此战主攻凉州,马超乃最关键的人物。

  “无需多言,本将只要到西凉,一切好说。”

  这话逼格十足,但众人也知晓这是事实。

  打个比方,假如刘备现在打到徐州,肯定会有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为啥?因为刘备曾经统治过徐州,必然会有人念着刘备的好。

  同理,马超实打实统治过西凉。

  虽然马超不同于刘备,算不上什么仁义之君。

  但西凉这地方...向来也不讲究什么仁义,也没人在乎仁义。

  慕强,尊重强者。

  只要你牛逼,就有人愿意舍生忘死追随。

  西凉锦马超,神威天将军。

  单凭这两个称号,就不难看出马超十分牛逼!

  “有孟起在,此战定然功成!”刘备信心十足。

  “自当为大汉尽力。”马超也立即表态。

  眼下,马超不仅是左将军,更是凉州牧。

  此战不但是为大汉而战,更是为马超自己而战。

  只要打下凉州,马超这个凉州牧就会货真价实。

  简而言之,马超也是在帮自己打官职。

  刘备甚是欣慰,如此大将能为大汉所用,全赖刘禅之功。

  若没刘禅这层关系在,恐怕刘备依旧不敢重用马超。

  “既然大家都不提建议,我也没什么好说的。”诸葛亮开口道:“正如太子所言,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定的再周密,届时也会出现变故。”

  议兵结束,刘备最后下令道:“命太常择一黄道吉日,祭天祭旗,挥师北伐!”

  “喏!”众人尽皆领命。

  议事散去,刘禅随即回到家中。

  法正还没把三省六部弄完善,目前朝中只运行三公九卿那套体系,刘禅这个监国太子难得清闲一阵子。

  回到家中,刘禅发现府上很安静。

  “嗯?人都去哪了?”

  正当刘禅诧异时,身后传来声响。

  “殿下回来了。”

  不用回头,刘禅直接问道:“虎妞,家里人呢?”

  “姑母打猎去了,三个姐姐跟着一起去。”孙鲁班回答道:“小辣椒回娘家了,小洛神躲屋里看书呢。”

  孙尚香很爱玩,眼下秋收结束,自然要去旷野里跑马打猎。

  吴苋负责“后勤”,关银屏和张瑾云是副将,三个媳妇陪着让婆婆玩开心。

  马超从襄阳返回汉中,马伶俐自然要回娘家一趟。

  东乡不爱出门,就喜欢在屋里看书。

  “天都黑快了,看样子阿母她们晚饭前回不来。”刘禅看了眼天色,道:“走,去你屋里。”

  “妾身喊小虎也来?”孙鲁班出言建议。

  “行,我反正没意见。”刘禅笑呵呵道。

  三人在屋里简单用过晚饭,刘禅便左拥右抱躺下。

  孙鲁班小手缩进被窝里一阵摸索,刘禅眉毛一挑,道:“干嘛呢?小心擦枪走火啊。”

  “殿下,它好像又长大了诶。”孙鲁班一脸惊奇。

  “那是,鸟枪换炮。”刘禅面露得意。

  神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刘禅都没想到,华佗开的方子如此给力,简直就是蜕变。

  “殿下,过了今年...您就十六了,而且药也喝一年了。”孙鲁班轻咬嘴唇,“是不是到时候就能...”

  “嗯。”刘禅颔首道:“苦日子熬到头了,等我此番北伐得胜归来,就给你们两个来个双响。”

  一屋子娇妻美妾,能看不能吃也很辛苦。

  遥想刚成亲时,由于年纪尚小,裤兜里的小手枪都拿不出手。

  刘禅唯恐影响尺寸,根本不敢近女色。

  如今已然蜕变为长枪,等到北伐结束,就能放心开炮。

  “什么是双响?”孙鲁育一脸天真问道。

  “到时候小虎妞就知道咯。”刘禅打趣一句,安心闭眼,道:“大虎妞别玩了,乖乖睡觉。”

  “哦...”孙鲁班这才把手拿出来。

  数日后。

  十万北伐军在南郑城外集结,刘备登台召开誓师大会。

  刘禅作为名义上的主帅,登台拜将,从刘备手中接过虎符。

  “吾儿,这对佩剑随为父征战多年。”刘备从腰间取下双股剑,“此番出征你带上,希望能够祝你杀敌建功!”

  刘禅恭敬下拜,双手举过头顶,郑重接过佩剑。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起来吧。”刘备把儿子扶起来,然后帮刘禅系上佩剑,“对将士们说些什么吧。”

  刘禅闻言点头,转身看向高台之下。

  十万大军集结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根本望不到尽头。

  尤其大军肃穆,刘禅仿佛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的战意,以及昂扬的士气。

  汉中大捷、襄樊大捷以及刘备称帝,这三件事连在一起,这十万汉军的士气早已攀升到顶点,根本无需担心。

  刘禅默默感受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万丈豪情,心绪激荡。

  想要开口对大军讲话,却又无从说起,好像说什么都不足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最终,千言万语在刘禅口中化作一个字。

  猛然深吸一口气,胸膛鼓起,抽出佩剑,刘禅用尽全身力气嘶吼。

  “杀!!!”

  声音从高台上传出,在旷野中不断回荡。

  前排的士卒听到后,不由自主跟着刘禅一起大喊。

  “杀!”

  “杀!”

  “杀!!!”

  到最后,十万大军齐齐高呼,气冲霄汉、杀声震天!

  章武元年,秋。

  监国太子刘禅、丞相诸葛亮,率十万大军挥师北伐!

  ...

首节上一节83/1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