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 第144节

  “荆州有大军两万五千,汉中有兵三万,陇西有兵五万,西凉有兵两万...”孟达如数家珍,将大汉的兵力分布娓娓道来。

  “眼下大战开启,十万大军兵临长安,荆州的兵力没有调动,二位将军认为汉中还能有多少兵力呢?”

  孟达反问一句,又道:“据我了解,南郑城中只有一支白兵,此乃刘备亲卫,人数不过两千而已。”

  “我再问你,汉中如今是谁坐镇?”张语气中透露着几分激动。

  “太子刘禅,留守监国。”孟达回答道:“并且领兵大将都去了前线,后方没有什么将领坐镇。”

  姜维这种级别的人,根本入不了孟达的“法眼”,直接被忽略不计了。

  张、曹真听完孟达之言后,心中已经信了七七八八。

  魏、汉双方交战多年,大汉方面大致有多少兵力,魏国这边也十分清楚。

  刨去西线的十万,以及荆州关羽麾下,汉中确实剩不下几个人。

  况且孟达本人都来,说谎的可能性不大。

  “你为何投降大魏啊?”最后,张又问了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因为刘备失德,大魏天子受禅登基,乃天下正统,值得在下效忠追随。”孟达冠冕堂皇道:“在下乃弃暗投明,还请二位将军务必收留。”

  “哈哈哈~说得好。”曹真大笑不已,“本将就替陛下接受你的归顺,之后自会上表天子,甚至让你亲自面见天子。”

  “谢将军,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孟达连连道谢。

  “来人呐,送孟达将军下去休息。”

  “喏。”

  两名魏军带着孟达离开,说好听点是休息,说难听点就是看押,肯定不会对孟达百分百信任,必须控制起来才行.. ...

  “老将军觉得如何?”曹真问道。

  “应该是真的。”张随即不屑道:“不过此等小人,反复无常,日后恐怕也不会真心为大魏效力。”

  “老将军言之有理,孟达乃刘璋手下,先叛刘璋,后叛刘备,背主之人,卖主求荣,不值一提。”曹真连连附和。

  尽管,孟达带来情报,对魏国极为有利,并且得到接纳。

  但打心眼里,曹真、张依旧看不起这种人。

  因为他们清楚,孟达今日能背叛汉室,来日就能背叛魏国,这种人没有任何操守可言。

  “不过这毕竟是第一个从蜀国叛逃到大魏的人,用他可以大做文章。”

  张继续道:“正如孟达所言,可以大肆宣扬刘备失德,告知天下大魏才是正统,人心向背,孟达就是现成的例子。”

  孟达没有赌错,哪怕为了千金买马骨,魏国在不喜欢他的为人,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并且日后还要封他高官厚禄,作为典型例子,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投奔到魏国。

  “老将军言之有理,此事报上去后,陛下定然龙颜大悦。”

  “不说这些。”张定定看向曹真,“出兵的事情将军思考的如何?汉中不过两千人,东三郡也没有兵力,只要有一支奇兵杀入蜀国腹地,必然能搅得天翻地覆!”

  “老将军,对面还有关羽虎视眈眈。”曹真忧虑道:“一旦抽走太多兵力,南阳这边恐怕有危险啊。”

  “将军多虑了。”张摆手道:“此行路途艰险,需要进入子午谷走一段,再转入东三郡休整,人太多后勤跟不上。”

  “老将军此番打算动用多少兵力?”曹真随即问道。

  张伸出两根手指,干脆道:“两万足矣。”

  “如此,南阳还能留下三万兵力,关羽拢共就两万五千大军,就算发现问题,也不可能对南阳造成什么威胁。”

  南阳共有五万兵力,张就算带走两万,曹真手上还能剩下三万。

  而对面的荆州,关羽手下也就两万五千汉军。

  只要曹真固守不出,关羽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以劣势兵力,强攻打下城池。

  以少胜多仅限于野外遭遇战,没听说过能以少数兵力,攻下多数兵力驻守的城池。

  “而且若事情顺利,荆州的关羽不会有察觉,南阳相对安全。”张又说道。

  邓艾的路线乃是从南阳出发,走武关进入关中,从关中进入子午谷,再拐进东三郡地区,最后进入汉中。

  简而言之,这个行军路线是先往北走,而关羽则在南边的襄阳。

  换言之,刘备还有机会发现这支奇兵,但关羽绝无可能。

  “好!”曹真一咬牙,“我就舍命陪君子!跟着老将军赌一次,还望您不要让晚辈失望。”

  上次在雍凉吃了败仗,二人眼下的境遇都不好。

  张想着官复原职,曹真想着让曹丕重新信任,二人都急需一场胜仗来解5.2决自身的窘境。

  “痛快!”

  眼见曹真最终下定决心,张大喜过望。

  “老夫打了一辈子仗,此番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还有孟达里应外合,这仗要是还能输,老夫也无需治罪,直接抹脖子自杀!”

  张表现的信心十足,笃定此番能够出奇制胜。

  毕竟连曹丕都不知道他要出兵,大汉方面就更无从得知。

  届时奇兵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汉中境内,定然能够打一个措手不及。

  张都已经想好,哪怕没能直接拿下南郑,但只要包围起来,前线的汉军就会断粮,到时候长安之危就能轻松化解。

  如此滔天大功,必然能成为魏国的英雄人物,洗刷此前战败被俘的耻辱。

  “老将军打算什么时候出发?”曹真不由问道。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张沉声道:“此番道路艰险,路上会耽误不少时间。”

  虽然只走一小段子午谷,但张在西线待过,知道一小段也不好走,会耽误不少时间。

  “好,我会全力配合老将军行事。”曹真点头答应,又问道:“孟达那厮如何处置?给陛下送去...”

  “不。”张摇头打断,“现在给陛下送去,咱们擅自出兵的事情岂非暴露?万一陛下不许,我等如之奈何?”

  “为避免节外生枝,还是先瞒着朝廷为好,到时候给陛下一个大大的惊喜!”

  张继续道:“孟达作为蜀将,对东三郡、汉中的地形地势以及道路必然了解,不如由我带在身边,也不怕出什么幺蛾子。”

  “如此甚好!”曹真抱拳道:“本将这就调拨两万大军给老将军。”

  “多谢,将军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张说罢大踏步而去,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第【133】章 姜伯约练习八阵,张抵达三郡

  南郑。

  尚书省。

  刘禅伏案处理公文,李严手捧竹简快步而来。

  “殿下,前线有军报来。”

  刘禅停笔抬头,问道:“什么情况?”

  “令君在军报上言称,此战艰难,或许会久攻不下,最后无功而返。”李严继续道:“不过陛下不想轻言放弃,想着继续给予长安压力。”

  长安明摆着不好打,但继续打或许还有一丝丝希望,若是直接撤兵不打,那就永远没有破城的希望。

  故而哪怕刘备心里清楚,但依旧没有选择撤兵,打算长时间围困下去。

  “唉~”刘禅看过军报后叹息,“没开战前就猜到不好打,没想到会如此难打,魏国竟然调来了曹仁,确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上次北伐成功,这次五虎上将都出动四个,还有陛下御驾亲征,怎么反而难打了呢?”

  李严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看来应该更好打才对,毕竟这次阵容比上次更豪华。

  “不是这么算的。”刘禅笑道:“上次能赢,是因为上次打的是凉州,而敌人并不知道咱们的目标是凉州。”

  “这次不好打,是因为还没开战,敌军就知道咱们的目标是长安。”

  上次北伐,魏国一开始以为大汉要打关中,后来以为大汉要打陇西。

  直到刘禅率军进入西凉,魏国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要打西凉。

  并且正是因为西凉、陇西都丢了,魏国想都不用想,便知道大汉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旧都长安。

  “这要是打不下来,下次该如何打?”李严为之苦恼。

  刘禅沉默不语,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大汉目前就这么多兵力,就算再翻一倍,二十万大军进攻长安,倘若还是曹仁率军十万镇守,说实话还是不好打

  古代战争就是这样,有时候一座城池需要啃几年,甚至都啃不下来。

  不信?扭头看看隔壁江东,跟合肥较劲多少年了。

  是孙权不努力吗?是孙权出动的兵力少?

  都不是。

  但打不下来就是打不下来,不会以个人意志而改变。

  “好了,做好当下便是,无需想得太远,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刘禅轻笑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魏国内部就会出现巨大变故。”

  “殿下说的也是,毕竟您还这么年轻,大汉还有远大的未来。”李严附和一句。

  这点倒没有拍马屁,反而说的是事实。

  年幼有年幼的劣势,但同样有年幼的优势。

  三国二代接班人中,刘禅无疑要比曹丕、孙权年轻太多,跟其他两家的第三代比拼寿命,刘禅都不带虚的。

  尤其刘禅在眼下,便已经展现出极为优秀的能力。

  一个年轻且有能力的接班人,对一个国家而言简直就是完美。

  “后勤情况如何?”刘禅随口问道。

  “一切正常,臣牢记殿下叮嘱,全部按照丞相的布置操办。”李严快速答道。

  “很好,执行力往往才是臣子最重要的品质,因为下任务的都是皇帝,能够完美执行,必然能成为一代能臣。”刘禅继续给李严洗脑。

  “谨受教。”得到刘禅的称赞,李严面露喜色。

  黄皓看了眼外边的天色,又看了下刘禅,见刘禅没继续交谈的意思,便适时开口,道:“殿下,该用午膳了,娘娘还在等您回去呢。”

  “哦。”刘禅一副恍然的样子,“与李尚书交谈如沐春风,不知不觉已过去这么久,我这肚子都有些饿了。”

  “臣就不打扰殿下了。”

  “不如去我府上用膳?”刘禅出言邀请。

  “不了不了。”李严连忙摆手拒绝,“下次一定。”

  “那好吧,我就不留李尚书了。”

  “臣告辞。”

  刘禅起身走到外边,看了看太阳的位置,道:“小黄,现在回去有点早啊,离着饭点估摸还有半个时辰呢。”

首节上一节144/1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