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692节

  回到房间,尉迟敬德便咬着笔杆子,琢磨怎么用词。

  “将军。”见尉迟敬德迟迟没有动笔,守在一侧的亲兵疑惑道,“今日酒宴,长孙冲也在,瞒着齐国公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要是齐国公获悉了,上奏给了陛下,恐引不必要的猜疑啊。”

  他虽是亲兵,但也是尉迟家的家将,和尉迟家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说话也是处处为尉迟敬德在考虑。

  正琢磨怎么动笔的尉迟敬德,自然明白他在说什么,当即闻言笑道:“你啊,还是太小看了我们那位殿下了。

  你以为他为何敢当着长孙冲的面招揽老夫?”说到这里,尉迟敬德看了看自家家将,有些疑惑地说道,“不会真以为殿下是在招揽老夫吧?”

  “难道不是?”亲兵有些不解。

  “哈哈哈……”尉迟敬德闻言大笑,“说试探倒是可能,若说是招揽,你想多了。殿下何等精明的人,岂会在这种事情上犯错。

  而且,别说招揽了,就算老夫主动靠近,殿下真就敢用我,信我?

  你啊,还是没看明白。”

  “那殿下此举意欲何为?”亲兵想不明白,“这不是明着落人把柄么?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

  说到这里,亲兵猛然一惊,“殿下该不会是想挑拨将军和陛下的关系吧?”

  尉迟敬德都惊住了:“你是真能想!

  好了,这个你就别操心了,老夫和陛下之间的关系,不是谁都能挑拨的,这事儿,就算陛下知悉了,也不会说什么,而且,也不用别人跟陛下说,老夫自己就会告诉陛下。

  说到底,殿下此举,考验的可不是老夫和陛下之间的关系。”

  对于亲兵说的这个,他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倒不是说他对李二有信心,而是他清楚自己的荣耀来自哪里?

  ……

  同一时间,口岸之中。

  李承乾也没闲着,他这会儿早已写好了信,将信函交给了刘三,道:“马上派人火速送到长安王德全的手中,让王德全收到信后,第一时间以大明使者的身份面圣!”

  刘三接过信函后,当即就去做了安排。

  而李承乾却陷入了沉默,今日之事,他的确发现了大明存在着诸多问题。

  太过和气了,大明的那些官员太过和气了。

  不单单是在朝堂上官员互相和和气气的,就算面对百姓的时候,那些家伙也太过和气了。

  不是说和气一点儿不好,但官无官威,暂且看着倒是无奈,可今后呢?

  如今是因为老百姓本身的日子不好过,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而人的欲望也会在这个期间逐渐被拉大。

  到时候,又当如何治理这些百姓呢?

  可一时半会儿的,他还真没解决之法,总不能直接下令,让百官都给本王端起架子来吧?

  想到这里,李承乾就头疼。

  ……

  贞观八年,四月初。

  长安,两仪殿。

  还是那些人,变化不大,不过最近多了一个温彦博,而今日,还多了将作监的阎立德。

  一开始,房玄龄等人看到阎立德的时候,都是一惊。

  阎立德什么时候有资格参议朝政了?

  这会儿,李二看着桌案上的两道奏章,皱了皱眉头,说道:“今日朕传召众卿前来,便是因为这两道奏章。”

  “不知是何人的奏章?”房玄龄闻言,也是有些意外。

  难道是大唐什么地方又出现了什么要事?

  可他这个当朝宰辅都不得知,那就有些奇怪了。

  “一道是吴国公的,一道是齐国公的。”李二摇头道,“虽说是两道奏章,其实说的是一件事儿。”

  “大明?”一听这话,众人瞬间都懂了。

  这两人,如今都在洮河郡坐镇,要说有什么事儿的话,那就只有大明的事情了。

  不过房玄龄一听到是这两个家伙的奏章,他倒也不奇怪了。

  以这两个家伙的身份地位,奏章直接送到了李二跟前,太正常不过了。

  “陛下,不知这奏章说了什么?”一般而言,房玄龄是不会去打听那些绕过他直接呈给李二的奏章,这是规矩。

  不过李二既然拿这奏章来说事,很显然,李二并没有为其保密的意思。

  点了点头,李二当即便让内侍将奏章拿了下去。

  房玄龄拿的是长孙无忌的奏章,李靖则拿的是尉迟敬德的奏章。

  但不管谁拿的谁的,两人看过奏章之后,都是一惊。

  其余人等也是纷纷好奇,是什么样的奏章能让当朝两位仆射大惊失色?

  “我们看到的内容不会是一样的吧?”李靖扭过头看了看房玄龄道。

  房玄龄当即摇头,道:“应该不是。”

  虽然这两份奏章是同时入京的,但两人主政方向不同,上奏的内容也不可能相同。

  再说了,就这商业上的门门道道,尉迟敬德未必看得通透。

  说罢,房玄龄便把奏章递了过去,寻求交换。

  待两人再次看完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地都看向了阎立德。

  心道,大手笔!

  真的是大手笔!

  不管是哪道奏章来看,都是大手笔!

  “两位仆射,看完了否?”就在这时,温彦博急忙说道,“看完了能否让吾等也看看?”

  李二既然把奏章送了下来,那就说明在场的人都能看。

  不过等他们看完奏章后,一个二个也都是将目光转向了阎立德,而凑在段纶身边看完奏章的阎立德,也是呆住了。

  他们耗时许久才研发的黑火药,大明转瞬之间就研发了出来了?

  而且威力更猛,效果更佳?

  你他妈不是逗我的?

  不过看着众人狐疑的眼神,阎立德当即就懂了,直接大步向前,正准备解释的时候,李二摆了摆手,道:“行了,朕还能信不过你不成?

  你这黑火药的配方本来就是从大明带回来的,他们研究出火药来,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大唐的黑火药配方是源自大明?”李靖闻言当即就呆住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战争利器居然是从大明传来的。

  “源自哪里不重要。”李二摆了摆手,有些愠怒地说道,“重要的是,为什么我大唐有的,别人都有,而我大唐没的,别人也有!

  这就是你们嘴中的天朝上邦么?

  天朝上邦若是如此的话,那不要也罢!”

  “臣等无能。”一听李二这话,众人连忙躬身施礼。

  他们知道李二这话夸张了,但眼下确实没什么好便捷的。

  “无能无能!”李二怒喝道,“若是尔等都是无能之辈,那我大唐是怎么立国的!难道说是太平日子已经将尔等都腐蚀了?

  看看吧,看看高明说的为官善恶论!

  辅机说,天下官员若是能领悟其一二,便可称为能吏,领悟五成则是干将,若是领悟八成,便有宰辅之才!

  尔等,能领悟几成呢?”

  听到李二的话,众人沉默了。

  你说,这话该怎么接茬儿?

  没法接啊!

  李二继续说道:“还有那长明物流,说是物流,可你们想过没,这物流到底意味着什么?

  哼,瞧瞧人家高明,他知道这个物流影响甚大,所以在一开始,就将这物流的份额分给了皇后和长乐。

  可……”

  李二说不下去了,他突然发现如今的李承乾,就连他都有些看不透了。

  行事果断又老辣。

  在他刚刚看到这两份奏章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他都觉得自己的皇位受到了威胁,真的,就有那么一瞬间,这种感觉极为强烈。

  他想以子自豪,但他真的怎么也自豪不起来……

  “陛下,大明使者王德全在宫门外求见,说是奉了大明明王之命……”

  就在这时,有内侍来报。

  一听到这话,李二吐了口气,道:“宣!”

  他倒要看看,看看李承乾到底还想做什么。

  而一众群臣,也是松了口气,这李二的怒火,他们还真接不住了。

  不多时,王德全便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这家伙,这两年的变化也不小,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怯懦。

  而且,他如今代表的是大明,代表的是李承乾,就算崩也得崩住!

  “外臣王德全,参见大唐皇帝陛下。”一进殿,王德全便躬身施礼。

  “贵使今日求见,可有什么要事?”李二笑道。

  在王德全进殿之前,他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当然,也就是王德全,一般各国的使节想要求见李二,还真没这么容易。

  在这一点儿上,李二的确给大明开了后门。

  “外臣奉我大明明王殿下之命,求见大唐皇帝陛下,只是想问问,为何两国共同商议的通商口岸,大唐为何屡屡推诿,且拒不配合?

  甚至还派人从我大明高薪挖走工匠,难道这就是堂堂天朝上邦的作风不成?”

  王德全说完,昂首而立,颇有一股子康然赴死的模样。

  当然,他握紧的拳头里,其实全是汗水……

  “放肆!”一听王德全这话,房玄龄当即怒喝道,“你一小小使节,怎敢在我大唐皇宫,质问我大唐皇帝!当真以为杀你不得!”

  其余众人也是纷纷怒目相视。

首节上一节69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