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07节

  一来华缉有辩才、会击剑,这沿途遇到危险也容易逢凶化吉。

  二来华缉是最先追随刘备的一批人、也跟郑平相交莫逆,自然得给华缉立功的机会。

  第三个原因,便是华歆了。

  若华歆得知,自家的弟弟去长安出使,必然会设法跟华缉相见。

  虽然去长安出使,可能会让华缉遭遇危险。

  但这乱世之中想立功名,谁又不是冒着生死的风险呢?

  另一边。

  臧霸的信使快马返回开阳城,传达了郑平的口信。

  “你连刘备的面都没见到?”臧霸惊诧不已。

  信使有些畏惧,低着头道:“不瞒臧帅,这口信都只是出自青州驾郑平之口。”

  臧霸下意识的滋生一阵火气,猛地按住剑柄:“刘备竟敢如此羞辱我!真当我臧霸怕他不成?”

  吴敦和尹礼亦是愤愤不平。

  臧霸主动回信,刘备居然还要让臧霸亲自去阳都城见刘备。

  孙观较为镇静,仔细询问道:“陶谦跟刘备在阳都城商议安置饥民的事,可有消息探得?”

  信使点头:“阳都城有告示,陶刺史跟刘刺史已经达成了协议,而且还将琅琊国北部的部分县乡委托给刘刺史治理了。”

  信使将布告上的内容,详细的陈述。

  听到这个消息,孙观不由吃了一惊:“怪不得刘备态度愈发的强硬,陶谦这是将琅琊国让给刘备了?”

  “虽然说是琅琊国北部的部分县乡,但陶谦并未明确具体的城池。”

  “这意味着,开阳,也可能被委托给刘备治理了。”

  “陶谦这家伙,这是准备借刘备之手打压我等了。”

  臧霸不由起身踱步,内心的愤怒让臧霸有些不能控制情绪:“陶谦想让我等臣服,刘备也想让我等臣服,真当我臧霸是个好欺负的吗?”

  “仲台,我有意点兵五百去阳都城,看那刘备敢不敢当面跟我强硬!”

  臧霸敢因为父亲被下狱就聚兵杀太守,这脾气可不是仁善的。

  吴敦和尹礼纷纷附和。

  “臧帅,让我当先锋,吓吓那刘备。”

  “臧帅,就应该这样,否则岂不是让刘备小觑了我等?”

  吴敦和尹礼跟着臧霸嚣张惯了,此刻自然也忍不了这传回来的口信。

  “宣高,暂且息怒吧。”孙观比较谨慎,蹙着眉头道:“那郑平敢如此猖狂,必然有倚仗。如今我等的处境并不乐观,不宜妄动刀兵。”

  “可先将五百兵马留在城外,宣高跟我一起去见刘备。”

  “倘若刘备执意跟我们为敌,再动兵不迟。”

  “先礼后兵,也能有个退路。”

  臧霸瞪着一双虎眼,仔细的斟酌孙观的话。

  良久。

  臧霸冷哼一声:“就依仲台之言,先礼后兵,若那刘备不识趣,宰了便是。”

  当即。

  臧霸点起五百兵马,跟孙观、吴敦和尹礼一起前往阳都城。

  阳都城距离开阳城不远,

  翌日下午。

  臧霸就率兵抵达了阳都城,然后驻兵城外,入城到衙署,点名要见刘备。

  见臧霸来势汹汹,阳都令不敢阻拦,只能遣人去驿馆通知刘备。

  “显谋,这臧霸来者不善啊。”刘备没有惊慌,反而多了笑意。

  郑平羽扇在手,同样没有意外:“没有率兵入城,就意味着臧霸心有忌惮,心有忌惮,就有说服的可能。”

  刘备点了点头,跟郑平和管亥等众来到衙署。

  衙署内。

  阳都令早已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倘若刘备在这阳都城有个意外,他这个阳都令不仅当到头了,还可能妻儿老小都得遭受牵连。

  但阳都令又不敢对臧霸和孙观发怒,只能焦急的在门外来回踱步。

  见刘备到来,阳都令如溺水的人抓到了稻草一般,连忙迎了上去:“臧霸来势汹汹,刘使君可要当心。”

  刘备见阳都令慌张,善言宽慰,只让阳都令去准备些饮食。

  来到内堂。

  臧霸和孙观,以及十几个壮卒,都是刀出鞘,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砍人的迹象。

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

  然而。

  臧霸这样的阵仗,非但吓不住刘备,反而让刘备瞧出了臧霸的心虚。

  刘备戎马出身,又岂会怕这点儿刀兵?

  “臧都尉,这是准备跟青州为敌了?”

  刘备从容坐下,面不改色,但这眼神却多了几分严厉。

  而在刘备身后,管亥等人,也是纷纷按住了剑柄。

  此话一出,臧霸和孙观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刘备太镇定了!

  镇定得似乎没将这些刀剑当回事似的。

  看看外面的阳都令,早已经慌了心神!

  “刘刺史倒是好胆魄,但这里是琅琊国,不是你的青州!”臧霸的语气也沉重了三分。

  刘备语气不改:“臧都尉,陶刺史已经给了我琅琊国的部分县乡治理权,那你要不要去打探下,青州兵是否已经进驻琅琊国了?”

  臧霸的眼神也沉了下来,下意识的握紧了刀柄。

  本想来见刘备时,给自己壮些声势,却不曾想自认为的声势在刘备眼前压根就没被当回事。

  臧霸咬牙、克制愤怒:“刘刺史当真要如此?”

  刘备见状却是起身,丝毫没给臧霸讨价还价的余地:“既然臧都尉已经下了决心,那就战场再见吧。”

  “想必你也带了兵来的,你赢了,就不用在意青州的态度了。”

  见刘备态度如此强硬,直接喊战场比个高低,臧霸顿时人有些懵。

  真的要打?

  臧霸虽然愤怒,但也没真的准备要跟刘备战场较个高低。

  “刘使君且慢!”

  孙观及时出声,唤住了半只脚都踏出了门槛的刘备。

  刘备这反应,是孙观来时预料到的最坏结果。

  故意激怒,寻机出兵!

  若真到了这个程度,陶谦为了维护跟刘备的结盟,也会趁机出兵。

  到时候,区区一个开阳城,如何挡得住刘备和陶谦的联手?

  甚至于,开阳城内都会有人打开城门,将臧霸和孙观献出去讨功名。

  “孙都尉有何指教?”刘备回头,眼神依旧严厉:“我尚有许多要事,没时间跟你们在这里戏玩。”

  戏玩......

  孙观强忍怒气,不断的告诫自己要忍耐。

  在孙观的眼里,刘备此刻就是在用激将法。

  只要臧霸和孙观先动手,那么刘备就有理由举青州兵南下了。

  这样的后果,不是孙观目前能承受的。

  “刘刺史误会了,这次我跟臧帅来,是想向刘刺史请教安民之术。”孙观急中生智,寻了个理由。

  同时,孙观又暗暗揣了揣臧霸。

  臧霸虽然心中愤怒,但也知道刘备一旦真的走出这个门,就意味着今后不死不休了。

  哈哈一笑,臧霸试图化解紧张的气氛:“久闻刘刺史胆魄过人,我原本不信的,今日一见,倒是我小觑天下英雄了。”

  “都将刀收起来,出门没带刀鞘吗?”臧霸呵斥身边的壮卒。

  刘备再次返回席位坐下:“既然有心请教安民之术,耽误些许时间倒也可以。”

  短短的几句话交锋,臧霸和孙观已经完全落入了下风。

  虽然在开阳自成一系,听调不听宣,但终究比不过大势。

  在整个青州的大势下,开阳小城又如何能顽抗?

  这时。

  郑平出言道:“臧都尉、孙都尉,使君这次南下,本就是为了赈济乡民,因此决不允许有贼人对乡民图谋不轨。”

  “两位都尉肯开设义棚赈济沿途的乡民,这是仁德之举,使君本是钦佩。”

  “之所以让臧都尉亲自来阳都城,并非使君有意给你们施压,而是使君昨日盛赞你们是仁德义士,想亲自跟你们讨论在开阳城军屯一事。”

  “陶刺史肯安置这十万乡民,是使君赠送《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和曲辕犁制造法,可以助陶刺史在来年能有一个粮食大丰收。”

  “使君今日都准备将此视为见面礼相赠了,却不曾想,你们竟然会给使君摆下鸿门宴。”

  “哼,我是不是该来一句:贼就是贼,即便当了骑都尉,也是贼性不改吗?”

  郑平这一阵连哄带吓,顿时让臧霸和孙观惊愕不已。

  仔细回顾信使的回答,臧霸忽然有了一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愧疚感。

  毕竟臧霸是因为信使连刘备面都没见到而生气,又下意识的觉得亲自去见刘备有损颜面,因此一怒之下才带兵来阳都城。

  现在一听刘备昨日盛赞了自己,今日都准备来赠礼了,结果自己却在这刀出鞘,这谁又会有好脸色?

  臧霸跟孙观对视了一眼,连忙离席起身向刘备赔罪:“我等愚昧,冒犯了使君,还请使君恕我等鲁莽无礼之罪。”

  刘备起身扶起臧霸和孙观,语气也随之一缓:“想必是昨日我过于疲惫,怠慢了都尉的信使,让两位都尉误会了。”

首节上一节107/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