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一个碗 第393节

船上放着一口棺材,几个人正在吹唢呐。

“陆副都督,你家死人了?”项义不解道。

陆逊脸黑,心说,你家才死人了,你全家都死了!

特么的,忘了给你丫准备一口棺材了!

周瑜恍然,赞叹道:“陆副都督好计谋,明军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也不好阻止丧葬,此行必然成功。”

陆逊颇为自得的点点头,笑道:“那是,本都督可是准备充分,这里面的确是一具尸体,届时,吾就不信,明军还能阻止吾,诸位且安心,待吾打探完明军的情报,自然会制定全盘策略,我陆逊,必然要替摄政王,铲除大明。”

周瑜无奈的摇摇头,对于陆逊的才华和能力,他从来不怀疑。

只是,陆逊还是太年轻,没有遭受过社会的毒打,看来,要找机会,让他吃吃苦头,这小子才能完全成长起来啊!

东吴四代大都督,吕蒙和鲁肃都投靠了大明,因此,周瑜对于陆逊,还是非常看好的。

这小子年轻,有能力,有冲劲,只要磨去锐气,今后绝对是东吴军中的扛把子人物。

于是,陆逊带着他的丧葬小队出发了,一路上,敲锣打鼓,哀乐不断。

如此正大光明,很快引起了明军的注意,几只小船围了过来。

乐就一脸怀疑的打量着这支丧葬船,大战在即,无缘无故的出现一只丧葬船,乐就表示怀疑。

“你们是什么人?”乐就紧紧盯着这帮人,试图从他们脸上找出蛛丝马迹。

披麻戴孝的陆逊连忙拜道:“大将军,吾等原是荆北百姓,后来,被蔡氏裹挟,到了荆南,如今,老父突然病故,临终前,老父心心念念,想要回到故里安葬,小人不孝,也想完成父亲遗愿,还请将军通融。”

乐就紧紧听着陆逊,试图找出破绽,只是,不得不说,陆逊的演技非常好,乐就完全看不出任何的不对。

明军与袁术不同,不能随意欺压百姓,否则,乐就可不会这么有耐心的询问,直接赶回去即可,若是不听,便直接杀了了事。

只是,乐就如今是大明的将领,不敢肆意妄为,他皱眉道:“大战在即,汝等还是回去吧,若想安葬老父,可等此次大战过后。”

陆逊心说,安葬你妹的老父啊!

等大战过后,本都督要是心情好,不如把你给安葬了!

第664章 披麻戴孝

“将军,父亲过世,如何能等那么许久,还请将军通融通融,小人感激不尽。”说着,陆逊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偷摸着塞给了乐就。

乐就大喜,他原本是袁术麾下大将,自从投靠了明军,好日子便到头了。

官职低微,平时也没有人来孝敬了,整天跟一群大头兵在一起,乐就非常不爽。

见陆逊这么懂事,乐就非常高兴,他拍了拍陆逊的肩膀,笑道:“你小子说得不错,若是不能入土为安,难免引起先人不满。”

“多谢将军!”陆逊貌似感激道,实际上,此时的陆逊对明军更加不屑了。

看看,这就是所谓的明军,只要有钱,就可以轻易达到目的。

周瑜那个废物,面对这样的明军,居然只能被动防守。

乐就满意的走了,随后,陆逊又遇到几只明军的巡逻船。

通通都被陆逊给搪塞过去!

“副都督,这明军水寨防守严密,咱们没有机会啊。”一个吹唢呐的猥琐青年,开口说道。

陆逊笑道:“不,咱们根本不必靠近明军的水寨,本都督已经了解到了明军的弱点。”

“哦?请都督指教?”青年非常不解,自己可是什么都没看出来,你居然就了解了明军的弱点。

陆逊指了指岸上,那是明军的大营,大量的明军正在训练,不过,他们都是远离岸边,军容鼎盛。

随后,陆逊又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支明军船队,上面也有士兵在训练,只是,在船上训练的明军明显不如岸边的,一部分人歪歪斜斜,乍看之下,就像一群乌合之众。

“副都督,这些明军明显就是乌合之众,这算什么弱点?”青年非常不解,像看白痴一样,看了一眼陆逊。

陆逊翻了翻白眼,无奈道:“你仔细看看,这些明军甲胄精良,怎么可能会是乌合之众?”

青年一愣,随即看了过去,果然如陆逊所言,这些明军甲胄精良,手上的刀枪寒光闪闪,明显就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精兵啊!

“副都督,这是为何?看这军容,明显是一群乌合之众啊。”青年疑惑的看向陆逊。

小老弟!

你不行啊!

这都看不出来!

他颇为自得的笑了笑,说道:“你仔细看看,明军在岸上,士气鼎盛,到了船上,便歪歪斜斜,这还不够明显吗?大多数明军,都是北兵,这明显是不擅长水上作战啊,只要咱们抓住明军这个弱点,便能轻易击败明军,然后发起反击,届时,本都督就是东吴大都督了。”

陆逊非常自信!

击败了明军的功劳,绝对能让他取代周瑜,成为东吴军方第一人。

“恭喜大都督。”青年连忙拍马屁。

陆逊赞赏的拍了拍青年的肩膀,随即直接顺流而下,离开了赤壁之后,再渡回长江南岸。

陆逊回来的消息,很快便惊动了周瑜

“陆副都督,如何了?可打探到明军水寨的布置?”周瑜连忙问道。

他也希望,陆逊能够建功。

谁知陆逊却是摇摇头,笑道:“没有,明军水寨防守严密,根本无法靠近。”

周瑜脸黑,心说,你小子没有打探到情报,居然还说得理直气壮。

他脸一板,呵斥道:“陆逊,出发之前,汝可是说了,一定能打探到有用的消息,做出针对明军的策略,如今,就这?”

陆逊冷笑道:“大都督,在下只是说,并未打探到明军水寨的布置,并非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对方防守严密,你有能耐,你怎么不去打探对方的水寨布置?”

“你…陆伯言,于公,吾乃东吴大都督,是你的顶头上司,于私,吾比你年长不少,算得上是你陆伯言的长辈,你小子说话注意点,再这么阴阳怪气的,小心本都督治你一个扰乱军心之罪。”周瑜大怒,这陆逊太不是东西了,连尊老爱幼都不懂。

陆逊笑道:“大都督,在下不过去陈述事实,何必如此上纲上线?”

周瑜心里有气,不过,也好奇,陆逊到底打探到了什么,可以让他如此神气?

莫非,这小子真有击破明军的计策?

周瑜忍不住问道:“好,陆伯言,既然你打探到了消息,那就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陆逊摇摇头,果断的拒绝!

周瑜大怒,就要呵斥。

陆逊忽然悠悠的开口道:“大都督,此处人多眼杂,难道,你要让本都督在这里说出来?”

周瑜一愣,看了看周围围满的东吴兵,心说,陆逊言之有理!

不过,这小子说话的态度,让周瑜非常不爽!

于是,周瑜黑着脸,带着陆逊和其余东吴大将,返回自己的营帐,又让亲兵将自己的营帐围的水泄不通。

“说吧,陆伯言,你到底打探到了什么消息?”周瑜悠悠的开口道。

他已经决定,若是陆逊说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拿不出对付明军的计划,今日,说不得,自己要好好教训一下这小子。

陆逊微微一笑,开口道:“今日,我发现,明军在岸上训练之时,士气高涨,绝对是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可是,一旦到了船上,便会战力锐减,甚至于歪歪斜斜,连站立都非常困难。”

周瑜皱眉道:“明军以北地士兵为主,不习水战也是理所当然。”

明军是有擅长水战的,不过,青州、徐州等沿海都有善于水战之兵,不过,这些士兵主要集中在海军之中,因此,明军的大部队中,大多数士兵都是不擅长水战的。

甚至于,比起原本历史上的曹操,都有所不如,毕竟,曹操还收降了蔡瑁,得了大部分的荆州水军。

不过,这些周瑜早就有所了解,于是又说道:“陆伯言,明军不善水战,吾等早就有所了解,你说这些又有何用?”

陆逊反唇相讥道:“既然大都督知道明军的弱点,为何不能以此入手,击败明军?”

“你…”周瑜大怒,不过,他也听出来了,陆逊似乎有办法,击败明军?

于是,周瑜强忍着怒气,开口道:“陆伯言,莫非,你有什么计策,可以击败明军?”

第665章 争执

听到周瑜主动询问,陆逊非常满意,心说,你周瑜虽然活得久,不过,那又怎样?还不需要向我陆伯言请教?

他微微一笑,开口道:“明军不善水战,若是,有人向杨凌谏言,以铁索连环,将明军船连接在一起,不就成了大船?可更加平稳的在江面穿行,也能让那些不善于水战的士兵,发挥更强的战斗力,大都督,若你是杨凌,会如何?”

周瑜一愣,随即摇头道:“若我是杨凌,会毫不犹豫的将谏言之人砍了!”

陆逊脸黑,心说,你特么的是真不会配合啊!

若吾是你的领导,绝对给你穿小鞋。

“然而,大都督并非杨凌!”陆逊狡辩道。

周瑜摇摇头,说道:“这赤壁在这个季节,虽然以西北风为主,可是,咱们这些长期在长江的人,都应该清楚,每年都会有几天东南风,若是铁索连船,东南风起,敌人以火攻之,明军便有全军覆没的风险,杨凌麾下,智谋过人之辈,不在少数,他们岂能不知?”

陆逊笑道:“大都督错了,杨凌麾下,贾诩、郭嘉、荀攸、诸葛亮这些人,的确是智谋过人,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你是说,他们对长江不甚了解?”周瑜也不傻,经过陆逊一提醒,立刻明白了什么。

陆逊点点头,笑道:“不错,正是如此,他们都是北人,并不了解长江,若是有人谏言,让杨凌铁索连船,他们必然不会反对,毕竟,从明面上来说,这样只有好处,如今,长江上都是西北风,即便是铁索连船,也不惧火攻,他们岂能反对?”

不得不说,陆逊说得很有道理,即便是周瑜,也不得不佩服陆逊。

周瑜也知道明军不善水战的弱点,可是,他并没有想到如何利用这个弱点去击败明军。

只是想着,以此挡住明军,保住江东!

“大都督,陆副都督言之有理,不过,何人能为杨凌献出铁索连环之计?咱们还需斟酌一番才是。”程普闻言,立刻大喜。

陆逊让他刮目相看!

周瑜微微一笑,开口道:“献计之人,不是现成的?”

周瑜眼神直勾勾的看着陆逊,陆逊麻爪了!

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大都督,你这是何意?吾乃东吴副都督,若是给明军献计,杨凌岂能相信?此事不妥。”陆逊心说,周瑜必然没安好心,他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果然,周瑜摆手道:“陆副都督,你初出茅庐,意气风发,一向不服本都督,可有此事?”

陆逊连忙摇摇头,说道:“大都督误会了,绝无此事。”

周瑜笑道:“伯言不必着急,你就应该不服本都督,届时,你我二人不和,发生冲突,你不就有了为杨凌献计的机会?”

陆逊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周瑜这是想用二人的矛盾,创造出自己投明的动机,以此让杨凌上当啊!

不得不说,周瑜的脑瓜子反应很快,看来,对方能当东吴大都督,并非是因为孙策的关系,也是有真才实学的。

随后几日

陆逊和周瑜的矛盾越发激烈,甚至于,当着东吴众多士兵的面,二人直接发生争吵。

周瑜主张,明军实力强大,东吴只能以防御为主,力争打退明军即可。

陆逊年轻气盛,对于周瑜的保守,非常不满,他认为,东吴应该消灭这八十万明军,然后北上,攻占大明的荆州、徐州、淮南和徐州等地,以此打开江东只能坐守江南的不利局面。

二人的争执,已经传得满营皆知,一些老成持重之人,支持周瑜,认为,东吴和大明的整体实力相差太大,只要能够暂时击退明军,便是巨大的胜利。

另一派,则比较激进,他们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首节上一节393/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