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一个碗 第392节

这一次,他不打算放过东吴了,若是继续留着东吴,将来,自己远征罗马,孙权再给自己来这么一手,岂不是前功尽弃?

大明国内只剩下东吴一个敌人,众人早就研究了无数次攻打东吴的办法。

荀攸立刻抱拳道:“陛下,长江沿岸,适合大规模渡江的,只有赤壁,此处江面宽阔,东吴虽然也防守严密,却也是我军唯一能够渡江之地。”

众人皆点头!

这是他们无数次推演的结果!

杨凌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先击退东吴,待我大军返回,立刻调集兵马,进军赤壁,这一次,务必攻下东吴,活捉孙权和周瑜。”

“诺!”

第662章 陆逊

果然,当赵云和马超率领近十万骑兵进入淮南之后,周瑜果断的命令吴军退回了江南。

没能趁着大明国内空虚的机会,打开局面,仅仅攻占一个九江,根本没用,若是为了一个九江郡,与明军展开大战,东吴必然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赵云等人也没有追击,毕竟,他们是骑兵,也没法渡江追击。

张辽开始重新布置淮南的防御,以防东吴卷土重来。

赵云所统率的骑兵,一路奔行了几千里,士兵也非常疲惫。

因此,赵云直接在淮南休整了足足五天,待将士们休整完毕,赵云和马超才离开淮南,往襄阳而去。

这一次,杨凌将会对东吴用兵,赵云等人便直接到了荆州,等待后续的大军。

三个月后

郭嘉和黄忠率领五十万明军返回洛阳。

这段时间,大明又训练了二十万大军,杨凌从中抽调十万,总共六十万大军南下。

在襄阳汇合了徐晃和赵云、马超的兵马后,直接向赤壁压去。

同时,苏飞率领巴蜀的水师沿着长江东进,也抵达了赤壁!

明军八十多万大军,在赤壁集结的消息,立刻传到了东吴!

孙权肝胆俱裂!

将所有的东吴重臣都召集了起来!

“公瑾,明军八十万大军压境,我军如何应对?”孙权语气中,竟然有些颤抖!

是的!

孙权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已经有些害怕了!

与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不同,历史上,曹操不过二十多万大军,号称八十万。

大明的八十万大军却是没有任何水份,实打实的八十多万大军。

并且,是精锐尽出!

这样的实力,别说东吴,即便是号称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的罗马帝国,都未必挡得住。

周瑜眉头紧皱,开口道:“摄政王,明军虽然强大,可我军有长江防线,何惧杨凌?”

孙权心中稍微安!

就在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大都督,你身为我大吴大都督,难道只能被动防守,没有破敌之策?”

众人闻声望去,便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人他们都认识。

乃是江东俊杰,吴郡四大家族之一,陆家的陆逊陆伯言!

孙权坑惨了江东各大家族,为了缓和关系,近段时间,孙权提拔了不少江东各大家族的人才。

陆逊才名远播,且为吴郡四大家族之人,与孙权早就相识。

孙权知道陆逊的才能,也为了安抚江东世家,直接破格提拔了陆逊,让他成为东吴副都督。

这个位置非常高!

江东兵权归周瑜这个大都督掌握,其下有副都督程普。

陆逊一步登天,也成了副都督,在江东武将之中,只在周瑜之下,与追随孙氏三代的程普并列。

孙权的决定,无人反对!

毕竟,陆逊乃是江东各大家族推出的代表,并且,陆逊的才华,的确是配得上这个位置。

周瑜听到陆逊的讥讽,眉头一皱,说道:“陆伯言,明军实力强大,我军只能依靠长江防线,江明军挡在江北,我大吴才能继续存在,汝这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陆逊,只有二十出头,年轻气盛,他非常不爽周瑜的保守。

在他看来,久守必失,即便周瑜挡住了明军这次进攻,东吴也只能偏安一隅。

自古以来,偏安一隅者,最终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陆逊冷笑道:“大都督何必装糊涂,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都督身为东吴军方第一人,不想着如何攻打大明,只知一味防守,岂不闻,久守必失,大都督觉得,自己能够挡住明军几次?我东吴不过两州之地,又如何长期与明军对抗?”

周瑜一愣,眉头皱得更紧!

他感觉到了,这个陆逊就是专门找事的,不过,陆逊说的,他根本无法反驳。

以东吴的国力,若是长期与发明对抗,最终恐怕也无法久存。

周瑜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他有什么办法?

实力不足,他能做的,也只能尽力击退明军,替东吴续命。

陆逊还是太年轻了啊!

周瑜心里感叹了一下,随即开口道:“陆伯言,本都督的确没有办法,彻底击败大明,难道,你就可以?”

陆逊冷笑道:“大都督太过保守了,这次明军倾全国之兵南下,我们必须以消灭这支明军为目的,只要成功,大明虽然强大,一时之间,却也再也没有兵马,可以挡住我东吴的进攻,我军便可趁机攻破荆州、徐州、徐州甚至是青州,届时,将彻底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大都督,汝的格局太小了!”

周瑜暗骂,特么的,消灭八十多万明军?

用你陆逊的嘴去消灭明军吗?

“这么说来,你陆伯言有办法,消灭了八十万明军?”周瑜冷笑道。

陆逊不识好歹,他也不会惯着。

陆逊的确是出身不凡,又才华横溢,熟读兵书,但是,周瑜统率东吴大军多年,又怎么可能惯着陆逊?

陆逊笑道:“这是自然,本都督已经有了全盘策略,只是,还未抵达前线,此计策本都督再琢磨琢磨。”

好吧,陆逊直接将自己副都督的副字去掉,意思非常明显,他不服周瑜这个大都督,想要取而代之。

周瑜何等聪明之人,很快就明白了陆逊为何跟自己针锋相对了!

不过,这是江东各大家族,不太满意啊,想让陆逊取代他周瑜,不过,大敌当前,周瑜知道,此时不能与江东各大家族决裂。

因此,周瑜对孙权抱拳道:“摄政王,既然陆副都督有计策破敌,不如,让他同往赤壁前线?”

周瑜把副字咬得很重,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告诉陆逊,自己才是东吴大都督,你只是副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663章 陆逊出马

孙权最终还是点点头,同意让陆逊一同前往赤壁。

孙权对陆逊还是非常看好的,甚至觉得,将来,能够接替周瑜,做这东吴大都督的,非陆逊莫属。

随后,江东的大军开始向赤壁集结,发明与东吴的赤壁大战,即将打响。

赤壁前线。

江北的明军大营,连绵几十里,水寨也修了好几座,苏飞率领蜀中的明军水师,也已经抵达赤壁前线。

江南的东吴方面。

水寨更是多达十余座,且水寨周围,布满了投石机,就是为了防止明军渡江,或者偷袭江东的水寨。

江东水军,战力强大。

明军虽然厉害,不过,长江水域并不适合明军的海船,杨凌为了渡江,也只是从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调了一些四级战列舰前来,另外就是一些运输船。

三级以上的战列舰,并未进入长江。

“诸位可有渡江之计?”杨凌看向诸葛亮,问道。

此次进攻东吴,将是明军统一国内的最后一战,因此,杨凌不仅调动了八十多万大军,战将千员,郭嘉、诸葛亮、贾诩、荀攸等军师也都一同前来。

明军最大的弱点便是,明军大部分都是北人,并不擅长水战,只要渡过长江,东吴绝非杨凌八十万大军的对手。

众人互相对视,无人开口。

诸葛亮抱拳道:“陛下,东吴有水军优势,除非我军能将其从水寨之中引出,再以铁索横江,困住他们,聚而歼之,否则,我军恐怕无法渡江。”

“如何引出东吴水军?孔明可有妙计?”杨凌连忙问道。

诸葛亮摇摇头,大帐之中,气氛有些沉闷。

另一边

东吴水军大寨内,大都督周瑜,坐于首位,副都督陆逊、程普分坐左右。

程普下方,坐着项义、留赞等出身低微的武将。

陆逊下方,则是坐着朱然等出身世家大族的武将,彼此之间,泾渭分明。

“陆副都督,汝既然在大王面前,夸下海口,有办法消灭八十万明军,如今,便是你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了。”周瑜挑了挑眉,对陆逊开口了。

这小子太过目中无人,周瑜准备敲打敲打他。

陆逊嘿嘿一笑,对周瑜抱拳道:“大都督勿急,吾已经有了全盘的谋略,不过,还需要再打探打探对面明军的情况再说。”

周瑜心说,你小子也太会吹牛了,刚来你就有了全盘的谋划?

胡弄鬼呢?

不过,周瑜也不戳穿他,而是点头道:“既然如此,陆副都督,你打算何时去打探明军的情况?”

陆逊心说,如今这情况,东吴与大明对峙,双方时常派出小船,在江面巡逻,就是为了抓捕对方的探子,你这是想逼本都督去死啊!

不过,陆逊就是陆逊,他是有急智的,他眼珠子一转,笑道:“大都督放心,吾准备准备,过两日便会出发。”

周瑜眉头一皱,他倒是没想到,陆逊还真答应了。

要知道,陆逊的确是人才,周瑜也不想让他去冒险,况且,陆逊身份特殊,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即便是周瑜,恐怕也不好交代,毕竟,他是江东各大家族推出来的代表人物。

“陆副都督,若是没有妥善计划,便不必强撑了。”周瑜开口道。

陆逊摆摆手,笑道:“多谢大都督关心,不过是打探敌军布置,区区小事,还难不倒在下。”

陆逊说得非常自信,周瑜也不好阻拦,想了想,周瑜也点点头,他相信,陆逊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经过一番准备,陆逊真就出发了!

周瑜等人看着陆逊,有些刮目相看,只见这小子披麻戴孝,坐在一艘小船上。

首节上一节392/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