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138节

以前,我们仗打胜了,这样也无可厚非。但自从云水宫前的发生后,就不能这样了。

按照我们的说法,南越一百多年前就是宁朝的人了,所以南越人不是别国之民,也是宁朝人。

既然同是一朝人,就要事事平等,不能分战胜之民,战败之民了。”

“说的不错,可这样,朝中有些人可就要失望了。毕竟,征服南越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官位,他们可是都盯着呢?”

“那就要岳丈在其中调和了。”

张嗣成道:“武官这一块,你可以找镇国公沟通一下。

文官这一块,在朝中我们内阁四人都心照不宣,我们四人加上南越本土派共同治理。

现在你要公平,就是说本土派要占一半,这有点困难。最少内阁之中,还要有个人支持我们。”

“首辅?”

“不行,他已经老了,越来越压不住他底下的人了。他就是同意,他底下的人也不会答应的。”

“次辅?”

“首辅告老,他就是首辅了。他正要要笼络朝中文官,以便他升为首辅,这个时候他是不会愿意的。”

“那只有三辅了。”

张嗣成考虑了一下,慢慢的道:“这个本土派你有人选吗?”

孙修听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就是这些人是不是你这一派的?别好不容易把他们推上去,却和我们作对就不好了。

“有两个,南越谍卫舵主石书礼,还有御史大夫许兴。这两人我非常欣赏。”

张嗣成看了看他,“看来你成熟了。”

“我确实只是欣赏他们而已。”

“我知道,韦彦那,我去谈,看看有什么可以交换的?”

第二天,内阁两人就在一处商量了起来,结束后。韦彦高兴了,张嗣成的脸色则有点无奈。

张嗣成心中道,孙修说的没错,果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

以后几天,在内阁和都督府的争吵中,终于拿出了方案,并报宁皇批准。

这次,为了犒赏全军,一口气,把拍卖所得现银全都拿了出来。

普通士兵拿钱,军官不但升官,还能拿钱,官兵个个喜笑颜开。

就拿玄武大营来说,集体官升一级。孙修也升为总督衔,主管后勤,这可是肥缺呀!

还有镇国公,官升上柱国,太子太傅。

还有曾宣曾总督,调任征南将军,这也是一方诸侯了。运气再好一点,过了十年,就有可能调回京城担任都督了。

其余军官都有晋升。这真是战火一开,黄金万两,官帽天降。

一时间,三军一阵欢呼,万岁之声响彻全城,让宁皇很是高兴,那时候,让他有一千古一帝的感觉。

第232章茅庐访贤

犒赏全军,让宁军军心稳固之后,就要开始讨论南越治理的问题了。

在云水宫明光殿中,宁皇召集了两位阁臣,开了一个小会。

“南越已经归入我宁朝,怎么治理,两位何以教我。”

张嗣成道:“皇上,南越应分为两州,分别治理。不能让他们合为一处,以免他们实力过大。”

宁皇点点头,“不错,要分而治之。”

韦彦也道:“关键是这两州主官不好选定。要是全用外官,难免不会让原南越官员有些寒心。

要是用原南越官员,又让我们不太安心,所以这主官是很难选的。”

“是啊!左右为难呐。”宁皇叹道。

“皇上,臣推荐一人。”

“谁?”

“南越分舵舵主石书礼,他在南越能升到三品,说明他很有才能。

而且,他在南越百姓中,官声不错。关键是他是宁朝人,我们也能放心。

至于他的官阶,我们可以把他提一提,让南越人看看,我们选官可是一视同仁,并没有歧视南越人。”

宁皇大喜,“不错,这个人选不错。以前朕也答应过他,他干的好,可以让他转入文官系统。

现在,他大功告成,朕也要实现当初对谍卫的承诺。

可是,还缺少一位。”

韦彦道:“臣也以推荐一位,就是南越御史大夫许兴。”

宁皇顿时想起,那天云水宫前。南越人就一人未跪,好像就是许兴。

“听说过此人,据说是南越第一才子。”

“此人科举时,连中四元,秀才案首,举人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轰动南越,甚至整个华族都轰动了。

被人称为华族第一才子,当然了,那是乐安侯出现以前。

此人自进入官场,克己奉公,刚正不阿,铁面无私。

官场中打磨十余年,被南越上任国主破格提拔为御史大夫,收为心腹。

只是,钱宗继位后,对上任国主的心腹之臣多有打压,最近几年才名声不显。

但此人确实是一位名臣,皇上不可放过。”

“对了,在宫门前,那个南锡长推举的人就有他,当时南越仕林之人都心悦臣服,看来他在南越人的心中地位不低。”

“可是皇上,此人虽然很聪明,也被称为南越第一才子。

但聪明人,皇上也知道,脑子里都有一根筋。

我以阁臣之尊,也去了一次,也算给他面子,想请他出山。

他都大门紧闭,让我吃了一个闭门羹。只叫仆人递出一张纸。”

“写的什么?”

“一马不备双鞍,忠臣不事二主。而且为了不让人骚扰他,竟然搬到城外,修了一个茅庐。”

宁皇听后,也是一阵感叹。“如此忠臣,奈何不为我所用。”

张嗣成道:“皇上,才子之心事,唯有才子才知,何不宣乐安侯,看看他有没有办法,收服许兴。”

宁皇点点头,“宣乐安侯。”

孙修进宫后,张嗣成把事情说了后,静侍孙修回音。

孙修故作沉思,半晌后道:“这个可以来个茅庐访贤,还必须皇上亲自去,应该会感动他的。

而且这样也会让天下人看到,皇上求贤若渴的决心。岂不是一举两得?”

宁皇大喜,“就这样干,为了人才,朕愿亲往。”

出宫门后,韦彦笑眯眯道:“张兄,既然我俩已结盟,我为你办的事,我已经办了。你以后可不许在那件事上,阻拦我了。”

张嗣成脸一黑,答应了一声,拂袖而去。

…………

午后,宁皇带着镇国公、孙修和两位阁臣来到茅庐前。

镇国公道:“皇上,据人来报,许兴就在那茅庐处。”

“海公公,让羽林卫在此等候,不得惊扰大贤。”

“是,皇上。”

宁皇等来到门前,镇国公正要上前,宁皇止住了他,亲自上前敲门。

门开了,一位黄髫小童打开院门,看见门前众人道:“不知诸位所来何事。”

“请问许公在否。”

“主人在家,我去通报,请诸位稍等。”

这时,许兴正在茅庐中看书,可他心神不宁,因为他书都拿倒了。

许兴苦笑,心想,本来阁臣亲邀,应该就差不了。

乐安侯非要我到城外来干什么?还要我找一座茅庐。说要包装我,还要我那样做?不知是何意思?

要是宁朝高层亲临?我照他的方法做,会不会让人认为我太过狂妄?

哎,不清楚为何要我这样做?想不透啊?他不愧为天下第一才子,有神鬼莫测之能,吾不及也。

正在沉思之时,小童在外道:“主人,有五人求见,这是拜帖。”

许兴知道,这是宁朝的高层请我出山,不知是哪位阁臣?或许两人同至。

许兴接过拜帖,放在一旁,“告诉他们,我午睡未醒,不见。”

“是。”

门外,宁皇带着镇国公和两位阁臣正在门外等候。

一会儿,小童道:“主人午睡未醒,请诸位下次再来。”

宁皇一愣,镇国公大怒,“竟敢轻视我等,我非砸了这破屋。”

孙修忙上前阻止,然后对小童道:“既然许公未醒,那就不打扰了。”

宁皇也有些生气,朕都上门亲邀,他还午睡,真是狂妄。

宁皇一怒,周围的空气都有些停滞,让那小童大汗淋漓。

孙修又对宁皇耳语道:“皇上,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向南越百姓,体现宁皇的求贤若渴的心态。”

宁皇这才反应过来,也看对小童道:“打扰了许公休息,实在抱歉,吾等明天再来。”

几人走后,小童才回过神来。关上门,连忙回禀许兴,“主人,他们已经回了,刚才吓死我了。”

许兴道:“何故?”

“刚才来了五人,我说了主人未醒,一个大汉就怒了。”

“那个应是个护卫,主人未批准,他是不敢拿你怎么样啊?你不必害怕。”

“这我知晓,关键是领头一人,他听说主人未醒。我觉感到他身上有股气势,让我害怕。”

“光是气势,你就害怕了?”

小童点点头,“我就是看国主,也没有那种气势。”

许兴愣了,连忙拆开拜帖,上写,玉京李策,问起居。

许兴顿时满头大汗,忽然觉得乐安侯玩的有点大。

首节上一节138/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