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第44节

有了第一次作战经验,大部队平流缓进,而徐远山带着刘改文等几名战士拉着一匹驮着凿岩机的马匹,小跑到前面设置陷阱。

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刘改文带着两名战士负责轮流操作凿岩机打孔,一名战士负责填充炸药,而徐远山亲自安装雷管遥控装置。

这一次考虑敌人骑兵较多,队伍也拉得较长,就布置了12个开山炮,每侧6个,前后超过两百米距离。

等一切都布置好后,得到命令的龙组部队才加快行军速度,迅速通过开山炮地雷陷阱区。

又是一次猛烈爆炸后的反击,而且这次参加反击的战士勇敢异常,不仅穿过爆炸区域,还追出去一里多路。

直到逃跑的马家军骑兵跑出步枪有效射程为止。

最后一名神枪手命中的目标是已经跑到四百米外的骑兵。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来的?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胜利,让战士们保持旺盛的战斗欲望和勇气。

这次反击战,消灭马家军骑兵78人,缴获完好战马22匹,伤马35匹,死马13匹,步枪72支另有马刀一批。

但也有三名战士被受伤的马家军骑兵抵抗而受伤,一名伤势较重。

徐远山就地对伤员救治,并找战士用马刀砍来树木制成一副担架,另两名轻伤的战士给安排了两匹马。

因为马匹较多,年龄小的,和通勤排的几名女战士都安排马匹乘坐。坐

因为时间还早,把死马用马刀处理好,马肉打包都驮到好马上,再拉上受伤的马匹,龙组部队继续朝西北方的六盘山地区前进。

关山梁到六盘山只剩十多公里。

六盘山的山区,刘震率领的224团北上部队正陷入了困局。

实际上这支部队离龙组潜伏下来的关山只有三十多公里山路。

他们就是遇上了马家军骑兵部队“放风筝”战术,始终无法摆脱骑兵的跟踪,两天时间前后去路都被马家军骑兵部队所占据。

刘震询问身边的1营营长:“权志中,北面路边山上有多少敌人在防守?”

权志中回答道:“人数不算多,一百多人的一个连,我刚才过去观察,应该是马家军的骑兵队,没有机枪。”

刘震闻言后,想着突破挡路的这股敌人并不困难,但总会有一些伤亡,又没有多少缴获对这支本来武器就少的北上部队会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突破这处拦截后,后面会有更多的马家军骑兵出现。

刘震说道:“我们这支部队看着人多,还有一半人没有武器,真正能有战斗力的也就是两个连,目前要出山作战是不可能,必须汇合龙组部队后再考虑。”

权志中说道:“这两天龙组部队应该接应上徐先生了,他们这支部队善于夜战,当初我们从陇县西边过来时,用一个营打了一个天成镇还用一天,2营在他们帮助下一夜就拿下了三个乡镇。”

刘震赞同权志中的说法:“龙阻部队作战很有特点,这也是徐先生主动配合我们这支北上部队的原因。”

224团北上部队与当初被马家军三十五骑兵师追击的223团不一样地方,就是战斗力差了一大截。

223团战士基本是老红军,就算后来招了一些新兵,比例也是很小,而且每一位战士都有武器,当被马家军骑兵部队围困在山区时,有实力突破某一处防线。

马家军骑兵下马步战时,甚至不如其它国民党军队,所以223团虽然常常被包围也是能够突围出来,唯一不足的就是在一个地方无法停留下来较长时间。

但这严重影响223团的发展和壮大。

224团北上部队与现在龙组部队也有不一样境遇,龙组部队接应到徐远山后就突然朝六盘山地区前进,跟踪的骑兵队想“放风筝”又被龙组部队用“回马枪”战术所破,根本就不能形成围困堵截之势。

不过让刘震安心的是,北上部队还有五天的口粮,而且还带了夜间照明的火把和煤油,逼急了还是能够在夜间突围,只不够伤亡可能有些大。

原来时空,红二十五军长征从西征北上,看着干部伤亡严重,那是因为干部次次冲在第一线,而整个部队每次战斗的伤亡并不太大,进入甘肃时的近四千人,抵达陕北时还有三千四百余人,说明途中的伤亡牺牲没有超过六百人,其中和马家军三十五骑兵师前后几次交手,损失减员也仅是在三百人以下。

现在的民国时空,红二十五军因为有徐远山提供的抗生素药品帮助,绝大多数伤员能够康复,部队战斗力得到不小增强。

刘震率领的这支北上部队目前就是被马家军骑兵堵在一个三里长的山沟里,三条山路出口都被对方占领。

当然,部队也能翻过山头过去,六盘山的山势并没有秦岭山险峻,问题是翻山效率低,没走多远可能会被重新包围。

最后,刘震和1营营长权志中商量后,决定再等一天,让战士休息好,等到明天就翻山朝来路返回,翻过山后连夜行军脱离敌人追击。

当初过来的时候,沿路收藏了不少粮食,往回打就不怕断粮。

当天傍晚的时候,224团北上部队驻地东南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刘震就知道是龙组部队过来了。

龙组部队能过来,说明已经接应上了徐远山。

刘震立即让权志中安排一个连战士朝东南方向移动,直到天黑无法行走再扎营,做好明天接应龙组部队的准备。

当然龙组部队过来不仅让双方能合兵一处,还给北上部队带来更大的惊喜,仅缴获的枪械200多支,把没有枪的新兵能武装一半,另外还有不少香喷喷的卤马肉。

刘震所听到的炮声,是龙组部队今天第三次收拾不开眼跟踪过来的一支仅三十多人的骑兵队。

龙组部队就是“回马枪”一招鲜,吃定了跟踪过来的马家军骑兵。

消灭二十多名敌人后,龙组部队就原地扎营,实际上龙组部队与224团北上部队直线距离不超三公里,当然绕山走的话,路程可能有七、八公里远。

但到这里,龙组部队前面侦察的尖兵终于发现去路的山口有敌兵把守,人数还不少。

徐远山吩咐刘振斌亲自带一个排前去侦察。

按照事先准备的作战计划,凡是前路出现敌人阻击部队,就由刘振斌带一支携带两挺轻机枪和多名神枪手的小分队,趁夜占领最高点,等天亮后朝下攻击,消灭拦路的敌人。

龙组大部队利用地形就地建立营地,由于今天炸死、打死的战马多,马肉必须得煮熟了才能多保存几天。因此,近百名战士帮助用马刀割马肉,再用山溪水清洗,还有一些人去捡枯树枝来烧火。

晚上吃饭的时候,每名战士分到半斤左右的卤马肉。

当然还有三千多斤卤马肉放到明天,224团的北上部队可是上千人,得给他们准备着一些。

不过用马骨头所熬的汤不受限制,卤马肉、骨头汤就着大饼,让战士们吃得那个香,好多战士多年后都没有忘记。

从这一点上能说明徐远山的细心,上次离开时他就到通勤排了解,食盐还够,但调料仅有10斤,所以这次他又专门携带10斤的五香粉。

马肉如果没有调料,很快就让人吃腻,当然没有别的可吃时还是不错的肉食。

但有滋有味吃不更好吗?

刘振斌侦察后,回来给徐远山汇报:“有差不多两百名敌人在上面守着,但防守的方向是西北方,应该是想要对付224团。”

徐远山询问刘振斌道:“明天佛晓前实施突击如何?要想和红军北上部队会合,也得杀过去啊。”

刘振斌回答道:“应该问题不大,我带一个排和19名神枪手趁夜色摸上去,天亮后从高处往下打。”

20名神枪手有一名战士在第二次作战时受伤。

徐远山想想后,还是觉得刘振斌说的没问题:“你把我那支带有夜视瞄准镜的步枪也带上吧,天亮前说不定还能消灭不少敌人。”

徐远山这次穿越过来,还带有十套打猎专用的夜视瞄准镜,因为考虑到充电不易,和十套重机枪10倍高精度瞄准镜一起先封存起来。

现在无论是224团北上部队或龙组部队都没有重机枪。

不过,这次突击作战,天亮后双方的激战还是造成了龙组部队较大的伤亡。

这也是龙组部队首次有战士牺牲,而且一次就是四位战士牺牲,另外有十三名战士受伤。

马家军骑兵部队下马步战,战斗力被看低原因是机枪少,步枪陈旧。不过,也有一些骑兵队士兵是打战多年,枪法了得。

刘振斌带队与之交战的这支马家军骑兵部队,虽然下马步战,但也有多名老兵枪法了得,让不注意隐蔽的龙组部队新兵遭了秧。

这才让徐远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第六十六章红军杀出深山(1)

防守西北方向山口两百多名马家军土兵是三十五师103旅骑兵团的一个连和208团的一个连。

骑兵团长马培清是三十五师师长马鸿宾的亲腹,而208团团长马开基是马鸿宾的亲侄子。

103旅主要布置在这一片山区的东南部,而104旅布置西北方向,徐远山的“回马枪”爽是爽了,但收拾的全是活动在东南部马培清骑兵团的士兵。

三次“回马枪”就直接干掉了一个多连的骑兵,这还不算守山口的这支部队。

这也是随后三十五师103旅骑兵团和208团死追这支红军不放的原因,这仇怨是结大了。

实际上,刘振斌率一个排和19位神枪手突击山口,作战计划严密,准备也很充分:为了达成突然性,天色灰暗之时,刘振斌就带队潜行到山脚,龙组部队已经习惯背插树枝叶伪装,不说山顶发现不了他们的行动,甚至百米外都发现不了。

到山脚后,这支突击部队派出三人警戒哨后就开始休息。

这时是夏天,虽然山中夜晚有些凉,不过把背包的薄被解开把身子一裹,没有丝毫影响。

到了凌晨2时,刘振斌身背有夜视瞄准镜的步枪,带上一名轻机枪手,两人手拿拧上消音筒的手枪,戴上夜视仪就朝山上爬去。

而突击队所有战士一点一点朝上挪移。

用了近一个小时,刘振斌两人就抵达了山顶,刘振斌已经进行过多次夜间偷袭,上来后首先察看敌人阵地上哨兵位置。

山顶敌人不多,敌人阵地主要在西北方向的坡面上,宽度超过三百米,纵深有两百米。

装有消音筒的手枪,虽然不会惊动睡梦中的敌人,但就算轻微“扑”的声音和枪口火光在这寂静的夜里是瞒不过哨兵的。

特别是近在咫尺的哨兵。

就算有山风轻轻拂过,那也无济于事。

经过用夜视仪和步枪的夜视瞄准镜小心观察了十几分钟,刘振斌发现山顶离他有三十多米远的地方有两名间隔二十米的哨兵,而防守阵地最下面离山顶有两百多米的地方也有两名哨兵。

刘振斌两人同时出手,先用消音手枪击毙了山顶两名哨兵,随后清理了山顶附近十几名敌人,最后是刘振斌持枪戒备,轻机枪手回到东南侧给下面的突击队发出信号。

轻机枪手从山顶下去十几米,在一个大石头后面摘下夜视仪,用火柴点着一个小火把,然后拿起小火把划了一个圆,最后踩到脚底下熄灭。

接到信号的突击队,在三支手电筒的帮助下,加快了爬山速度,在4时20分突击队全部上了山顶。

在刘振斌指挥下,突击队左右散开,占据了所有有利地形,为了避免混战造成误伤,刘振斌并没有发起突击,而是让战士们做好准备。

敌人还击后,战士们可以对着出现点点光亮地方进行射击。

等大家到位后,刘振斌才试着用装有消音筒和夜视瞄准镜的步枪击杀下面的两名哨兵。

一名哨兵无声无息被顺利击杀,但另一名哨兵仅是击伤。

受伤士兵大喊声,把所有的敌人全部惊醒。

许多原来靠着山坡睡觉的士兵并没有被山顶上的刘振斌观察到,这时都茫然站了起来。

刘振斌借此机会用夜视瞄准镜的步枪连连击到了十几名敌人,但枪口喷出的火焰仍把他暴露。

马家军的士兵开始也是胡乱开枪反击,这些常吃牛、羊肉及牛杂和羊杂的士兵夜盲症比较少,虽然看不清山上的人影,但对枪口火焰位置判断比较准,刘振斌隐蔽处周围也落下了不少的子弹。

看到敌人在开枪,山上龙上组部队突击队和神枪手也朝山下出现火光的地方开枪,得到掩护的刘振斌又连续击杀了二十多名敌人。

这时已经过了凌晨5时,伤亡超过七、八十人的马家军队伍,看着始终被对方压着打,借着佛晓前的微光开始四处逃窜。

见此状况,刘振斌率领队伍朝下压,这时天色越来越明亮,一些新兵开始就朝下冲,甚至有少数新兵紧紧追击已经逃入山林的敌人。

新兵训练不足和没有实战经验的弊端终于出现,有些冲过去的新兵没有注意身后敌人的伤兵,从而被来自后面的子弹击中,而去追击潜入山林的敌人,也有被林子里飞出来的子弹打中。

好在刘振斌看情况不对,立即叫停追击,否则伤亡还会大一些。

这次战斗消灭敌人150人左右,龙组部队自身有4人牺牲,13名战士受伤。

他们正打扫战场时,警戒的士兵给刘振斌汇报,红军北上部队一名连长过来了,他们是听到枪声就立即赶过来,还是没有赶上战斗。

龙组部队和红军北上部队一起行军、作战有五天时间,刘振斌依稀记得眼前这位连长,立即就带他去见徐远山。

顺便把伤员送下去。

徐远山这次没有参加突击作战,一是他要整理这些天收集到的情报;二是他也有意识放手给龙组部队干部独挡一面的锻炼机会;三是这次在现代时空他为加工瞄准镜卡座配件和组装遥控引爆装置,几乎没有休息,回到民国时空又是行军,又是指挥“回马枪”反击战,身体也出现一些疲倦的感觉。

时空穿越身体得到了改良,但并不是铁人,何况已经是两天两夜没有睡眠,还不停歇地忙着。

所以刘振斌带着224团的连长过来时,徐远山也是刚睡了两个小时后起来的,而且他是收到刘振斌已经在山顶上站稳脚消息后才眯了两小时。

听了这位红军连长汇报北上部队的情况,徐远山安排刘振斌去通勤排拿上500斤的卤马肉随这位连长给北上部队送过去,还有缴获的多余枪支弹药一块送过去。

他暂时还不能走。

首节上一节44/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