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735节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他掌握权力和优势的情况下,快,就是最好的方式。

  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的一切行为模式都在郭鹏的预料之中,而这一计划,不过是郭鹏整个计划里的第一步而已。

  内部爆破,乱其根本,削减其气力,为第二步做铺垫。

  于是在时间来到了延德五年十二月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大消息不断的刺激着士人们脆弱的神经。

  太学教谕、汝南袁氏家族最后的传承人袁嗣站了出来,向皇帝上表。

  表示他完全支持皇帝的看法,并且认定皇帝召开黄龙殿会议是非常有意义的,认为皇帝这样做是在为圣人正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然后他上表向皇帝请示,请皇帝认定《孟氏易》才是真正的《易经》正统,其余的《京氏易》、《施氏易》还有《梁丘易》都是伪作,应当予以罢黜。

  袁嗣请求皇帝辨明真伪,然后让天下士子都知道只有《孟氏易》才是真正的易经真学,而不是伪学。

  天下易学士子都应该来学《孟氏易》!

  《孟氏易》才是真正的正统!

  一切其他家法学说都是纸老……呸!都是伪学!

  袁嗣强烈要求皇帝给与这样的认定。

  身处洛阳,皇帝身边,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时代的第一声,也是震撼天下士子的最强声。

  这让人感觉十分荒唐。

  郭鹏一手毁灭的汝南袁氏家族,难道如今又要重新扶起来?

  他留下袁嗣这个唯一的继承人难道就是为了今天吗?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皇帝居然连这个叛逆家族都要重新利用起来?

  他办事还有没有底线?

  谁也不知道。

  连袁嗣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当郭鹏对他讲明这样的道理之后,他很错愕,甚至有点惊恐。

  郭鹏说让他公开支持自己的计划,作为交换,他会把《孟氏易》定为易经正统,让汝南袁氏走上复兴之路。

  袁嗣无比错愕。

  但是随后他就知道,这是汝南袁氏家族复兴的唯一道路,是汝南袁氏摆脱耻辱的叛逆身份走上复兴之路的唯一方式。

  袁绍袁术两大分支分别覆灭之后,袁氏势力分崩离析,袁氏族人死伤惨重,当年的天下仲姓走到今日,家中只剩小猫两三只。

  除了一个汝南袁氏的空壳子之外,袁嗣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他只有选择跟皇帝合作,才能让汝南袁氏重新复兴,而他,将成为汝南袁氏中兴的关键性人物,名垂青史。

  为了这个目标,跟皇帝合作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他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

  而不跟皇帝合作,他什么也得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袁氏慢慢走向衰亡。

  他的一切都掌握在皇帝手里,皇帝这是要求,是交换,也是威胁。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站出来。

  他站出来之后,郭鹏大喜,表扬了袁嗣【能言,敢言】,不愧是【国之良臣】。

  然后下令晋升袁嗣为太学祭酒,品秩加至两千石,继承蔡邕曾经的职位,总领太学的一切教育职责,专司培养太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

  并非只有他一个人站出来挑动大家脆弱的神经,率先挑起内战。

  继袁嗣之后,一个月之前取代郭嘉升任为参谋台左仆射的荀攸站了出来。

第1140章.一千一百五十 战争已经打响了

  荀攸情况其实还挺特殊的。

  此番,他通过北伐之战获取功勋,在郭鹏的协调下,郭嘉退位让贤,把左仆射的位置让出来给他,自己做了右仆射,以示对功臣的尊重。

  郭嘉当然也有功劳,但是魏国最重军功。

  郭嘉当然也没有吃亏,他获得的交换利益是晋升爵位和食邑,并且让两个儿子得到了荫封。

  对此,郭嘉并未表现出什么情绪。

  荀攸就成功成为了参谋台内的第二人,地位和权势只在戏忠之下。

  现在荀攸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范围之内。

  他代表颍川荀氏家族向皇帝上表,请求皇帝以《严氏公羊春秋》为《春秋经》正统,罢黜《颜氏公羊春秋》的博士。

  东汉只给公羊春秋的颜氏学派和严氏学派立了学官,而《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没能立成学官,属于在野学说,不能通过学习这两种学派的学说做官。

  谷梁学派式微已久,甚至需要皇帝亲自予以保护才不至于断绝传承。

  左氏学派一直保持生命力,汉章帝时期,左氏学派还在白虎观会议上对公羊学派发起强袭,要求立博士,但是终究没能成功。

  所以春秋学派要想打内战,还是颜氏公羊与严氏公羊两个亲兄弟学派之间的内战。

  荀攸上表的言辞非常犀利。

  他认为颜氏学派以错误的异字传授士人,让很多士人子弟不明真相的学习了错误的学说还不自知,这对于圣人门徒们来说,实在是太可怕,太罪恶了。

  这些伪学不知道害了多少士人学习了错误的思想、错误的理念,使得圣人学说被歪曲,被误解。

  学习这些错误学说的士人当了官以后又会按照错误的思想治理国家,并且传承给后人。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陛下!

  救救圣人学说吧!

  继袁嗣之后,荀攸站了出来,也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最强音,并且代表严氏公羊春秋向颜氏学派宣战我要罢黜你的博士!

  他之所这样做,毫无疑问,因为皇帝选中了他,而且皇帝最早就是学习严氏公羊春秋的。

  看起来,荀攸真的很想顺应皇帝的意思,并且依靠家族的优势,把优势发展到底。

  荀攸的发声非常突兀,很突然的就做出了这样的宣言,然后快速传遍整个朝廷。

  这个曾经因为荀而被皇帝严厉打压、甚至一度被人认为将会失去全部政治地位的家族,居然在这个档口直接站在了皇帝的身后为皇帝摇旗呐喊,力请开办黄龙殿会议,还要罢黜颜氏学派的博士。

  荀攸!荀公达!

  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荀攸的发声和站队让不少士人官员的脑袋晕晕乎乎的。

  可是皇帝很高兴。

  郭鹏表示荀攸为人正直,一身正气,整个朝堂里就需要这样会讲真话的人。

  于是下令褒奖荀攸,并且因为荀攸随他北伐立功,除了晋升左仆射之外,又加封三等颍阴侯,食邑六百户。

  这还不算完。

  荀攸发声站队之后,已故褒成侯孔完的弟弟、礼部员外郎孔赞上表。

  他代表鲁郡孔氏,请皇帝以古文《毛诗》取代今文的齐鲁韩三诗,定《毛诗》为《诗》正统,罢黜齐鲁韩三家诗。

  他以为齐鲁韩三家诗都不是真正的《诗》,带有古韵的《毛诗》才是真正的《诗》。

  鲁郡孔氏,孔子的后代,说出这种话似乎是名正言顺且极具杀伤力的。

  郭鹏接到了孔赞的上表,非常高兴,认为已故褒成侯孔完弟孔赞不愧为【孔子血脉】,【能言敢言】,当为【百官表率】。

  然后立刻下令着孔赞继承孔完的爵位,立为正统褒成侯,并认为孔子为天下士子做出的贡献极大,至今为止儒学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足以证明孔子有圣人的资质。

  于是他决定加尊孔子为【衍圣公】,并加尊号【至圣先师】,着孔赞接手衍圣公的爵位,晋升礼部右侍郎,传承孔圣人血脉和文脉,继续为天下做贡献。

  衍圣公食邑加九百户,并前封一千户,世袭罔替。

  郭鹏这一套怎么看都是事先商议好的连环册封下来,差点没把士人官员们噎死。

  在孔子身上发力,这些不把孔子放在眼里但是却要靠孔子名头吃饭的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反对?

  你觉得孔子不配做衍圣公?

  还是说你觉得孔子不配做至圣先师?

  这正大光明的贿赂和利益交换就发生在眼前,使人们却对此毫无办法。

  这还不是结束。

  继孔赞之后,工部员外郎贾逵紧接着就上表,请求代表扶风平陵贾氏,请立《周官礼》为《礼》正统,罢黜大小戴氏礼的学官。

  他认为《周官礼》为周公所作,乃是最正统的周礼学说,其余诸礼都是牵强附会之言,不值一提,还请皇帝陛下全部罢黜。

  财政部员外郎桓典紧随其后上表,代表龙亢桓氏请求皇帝陛下以《欧阳尚书》为《尚书》正统,驳斥古文尚书和大小夏侯尚书,认为它们都是伪学,希望皇帝可以罢黜这些伪学,以正圣人之言。

  这两人都是郭鹏扫荡天下之后才加入郭魏集团的官员,随着历史的浪潮进入郭魏政权之中,并未做出过什么军事贡献,一直都在做行政工作,也算勤勤恳恳。

  但是一个是关中人,一个是豫州人,都不属于魏帝国眼下的主流政治集团。

  虽然他们在东汉帝国的身份一度显赫,但是天下势力重组之后,他们反倒属于之前青兖冀三州人士被打压之后才逐渐冒头的新兴势力集团。

  和西汉专攻一经的学术风气不同,东汉经学家族只要有条件,并不排斥学习各种家学。

  他们大多认同让各分支分别学习不同的家学予以传承,认为这样可以拓展家族的生存空间。

  扶风平陵贾氏就是如此的家族,家族四支分别学习四种家法,可以说为了生存也是努力不懈。

  但是这一次,他们放弃了其他的分支家学,拿出了《周官礼》这一分支的家学参与竞争,看起来还是很有决断意义的。

  相较贾氏而言,龙亢桓氏就比较专一,专攻《欧阳尚书》。

  这和龙亢桓氏在东汉以帝师起家的背景有关联,东汉的帝王们也有很多学习《欧阳尚书》,《尚书》在东汉是不折不扣的显学,其理政思想也影响了不少东汉帝王。

  龙亢桓氏请求以《欧阳尚书》为正统,罢黜其他几家家学所立博士,结束他们的官学地位,仿佛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两人站出来为黄龙殿会议摇旗呐喊加油助威,旗帜鲜明的站队,背叛了其他与他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经典传承家族。

  他们似乎完全不在意一旦失败之后他们会面临其他经典传承家族如何凶残的迫害,他们好像认定了皇帝一定会获胜一样。

  当然,这一定是郭某人在背后操纵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一定是皇帝在背后指使。

  可那又如何呢?

  他们已经给都站出来摇旗呐喊,并且旗帜鲜明的站队了。

  战争已经打响了。

首节上一节735/1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