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42节

  “还能怎么做呢?咱们做臣子的,只能继续进军,打败董卓,夺回圣驾,还于旧都罢了,这是我们的职责。”

  “可是帝都已经成了这个样子,就算迎回圣驾,又能如何?”

  孙坚叹息道:“我是真的没有想到董卓居然暴虐至此,将朝廷玩弄于掌心之中,肆意凌辱皇帝,他到底把皇帝看做什么了?!”

  孙坚十分生气。

  郭鹏看了看孙坚,拍了拍他的肩膀。

  “孙君不要生气了,此番我们打败董卓,攻陷雒阳,函谷关以东,不复为董卓所有,董卓也不能继续威压天下了,我以为,只要我们继续进军,一定可以收复长安,迎回圣驾,到时候,也能重建雒阳,安定天下吧?”

  孙坚点点头,表示这样做是可以的。

  “咱们将这个事情告诉袁将军吧,请袁将军多送一些粮草来,好让我们继续进军。”

  “嗯,就这样做。”

  于是郭鹏和孙坚合兵一处,将营寨安放在雒阳城周边,然后一边等着袁术方面的消息,一边派人去函谷关方向打探董卓所部军队的设防。

  驻兵数日之后,某天早晨,刚刚吃完早饭,郭鹏忽然被神神秘秘的孙坚喊住了。

  孙坚把郭鹏喊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从怀里掏出了一样意义非凡的东西,放在手掌心上让郭鹏看。

  “这是!!”

  郭鹏眼睛一瞪:“传国玉玺?”

  孙坚手上的,是一枚小小的玉玺,差不多火柴盒那么大。

  这枚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底部刻有文字,郭鹏认得,那是虫鸟篆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是的,传国玉玺,是我的部下今天早上从宫中的一口井中打捞出来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传国玉玺居然会在井中。”

  孙坚满脸的犹豫:“将军,这枚玺,该如何处理?”

  郭鹏犹豫了一会儿。

  不得不说,他几乎忘记了这个桥段,忘记了孙坚在皇宫中的水井里打捞出了传国玉玺的离奇事件,还以为这是杜撰的,结果真的出现在了眼前。

  深思熟虑一番,郭鹏询问孙坚。

  “孙君打算如何处理传国玺?”

  “传国玺是皇帝宝玺,意义非凡,坚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询问将军。”

  孙坚把问题抛还给了郭鹏。

  “传国玺当然是要奉还给陛下的,可是如今陛下远在长安,我们该如何奉还呢?”

  郭鹏又看向了孙坚。

  “这……只有打去长安,迎接陛下还于旧都,才能归还玉玺吧?”

  “那是自然。”

  郭鹏眯起眼睛深思了一番:“眼下又该如何,孙君以为呢?”

  孙坚看了看这枚小小的意义非凡的宝玺,抿了抿嘴唇,将玉玺递到了郭鹏面前。

  “将军忠义,身负讨伐汉贼迎奉圣驾的希望,坚希望将军可以代为保管此宝玺,待讨伐汉贼成功,保护陛下还于旧都之时,将宝玺奉还陛下。”

  郭鹏看着孙坚递到面前的传国玉玺,思虑再三,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既如此,好吧,就由我来代为保管此玺,待讨伐董卓功成,必当奉还陛下。”

  “善。”

  孙坚似乎松了口气,将玉玺交给了郭鹏,就像是丢掉了一块烫手山芋一样。

  “国家纷乱,皇帝宝玺流落至此,此时此刻,皇帝陛下又是如何的困难重重呢?”

  郭鹏捧着传国玉玺,深深地叹息。

  “这正是我等需要去改变的啊!”

  孙坚深以为然。

第232章.二百三十二 袁绍图谋冀州

  郭鹏和孙坚这边商议进一步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这边也是挺热闹的。

  数月之前,董卓杀掉了刘辩,当时袁绍就觉得很不爽。

  作为大将军旧部,打着这个名号起兵造反,也要有政治需求。

  袁绍的政治需求就是恢复刘辩的地位,保证自己的利益,可是刘辩死了,那还怎么弄呢?

  他起兵最大的大义名分就没了。

  这可不行。

  袁绍思来想去,决定联合自己身边的人,运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发动群众,拥立新帝,不承认袁隗和董卓所立的皇帝刘协,以此来对抗董卓手中的皇帝。

  于是选来选去,袁绍挑选出了河间王刘陔作为皇帝的人选。

  袁绍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冀州的太守国相们,还有韩馥,得到了很多的支持。

  然后他又写信到酸枣,酸枣那边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最后,袁绍的想法在袁术这边碰了壁。

  袁绍说要拥立河间王刘陔做皇帝,袁术就觉得很不爽。

  我是嫡子,你是庶子,论地位,我比你高得多,你才应该听我的命令,你凭什么命令我?

  除此之外,袁术也隐隐约约有些不臣之心,觉得刘协这个皇帝蛮好的,年纪小,没有母族,容易操控,等干掉了董卓,朝廷不还是他说了算?

  要是拥护一个成年的可以亲政的天子,他还怎么为所欲为?

  而且他可是参与过拥立刘协的行动的人。

  当时在袁隗的授意下,他可没有反对否认刘协,现在袁绍居然拉拢他反对刘协另立新帝,这就是等于是让他做贰臣,又把他置于何地?

  袁术三下五除二把袁绍的想法怼了回去,袁绍大为恼火,写信骂袁术。

  袁术大为恼火,不仅骂了回去,还到处给诸侯写信,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而是个野种,来路不明,不惜给自己已经去世的老爹戴绿帽子也要搞袁绍。

  这下子,全天下的诸侯都看了袁绍的笑话,还有不少人私下里议论袁绍搞不好真的不是袁氏子孙。

  袁绍得知,气得几乎吐血,大骂袁术是个彻头彻尾的混帐。

  于是,兄弟两个连表面上的和谐都不存在了,正式撕破脸。

  你不干,我干!

  袁绍决定自己上,十分干脆的给河间王刘陔上了劝进表。

  河间王刘陔也不是傻子,一看天下乱成这个样子,就知道袁绍和韩馥等人的想法。

  这要是当了皇帝还能有好?

  刘陔死都不愿意当皇帝,还说袁绍他们要是强迫,他就逃到匈奴去求取庇护。

  袁绍等人一看这个办法行不通,无可奈何,只能作罢。

  政治图谋失败的袁绍当然很不开心,结果就在当时,传来了郭鹏大破徐荣的消息。

  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接连失败让袁绍十分不爽,也十分慌张,对未来没有展望。

  这个时候,就是身边的谋士们和阴谋家们出力的时候了。

  许攸开始给袁绍分析局势,介绍一些阴谋诡计,让袁绍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以及面对袁术的劣势,这促使袁绍开始为自己谋划。

  首先,要拉拢一些帮手。

  袁绍写信给兖州刺史刘岱,幽州刺史宗员,澄清自己的确是袁氏子孙的身份,给他们送礼,想与他们亲近一些。

  然后又和逢纪谋划,想要谋取冀州作为自己的基本盘,来对抗已经逐渐形成的袁术派系。

  占据青州的郭鹏,占据豫州的孙坚,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袁绍发现自己的力量比较弱小,赶快奋起直追。

  逢纪给袁绍定下了利用韩馥的性格弱点和袁氏故吏的身份,冲击韩馥的心理防线的计策。

  然后,逢纪还买通韩馥手下的谋士们,请他们劝说韩馥,韩馥耳根子软,庸碌无能,必然会落入圈套之中。

  当时,一件事情的发生极大的推动了整个谋划的进程。

  韩馥和麾下武将义闹翻了。

  义起兵反抗韩馥,韩馥派兵攻打义,想要杀死义,结果反而被义打败,大失人望。

  逢纪意识到机会到来,就立刻让袁绍拉拢义,许以重利,果然拉拢到了义。

  然后袁绍又派人送给宗员很多财宝,希望宗员可以配合他,说韩馥庸碌无能,不是可以发挥冀州潜力匡正天下的主。

  他想要请宗员派兵,假装要攻打韩馥的样子,造成大军压境的样子威慑韩馥,事成之后,袁绍会赠送给宗员更多的财宝。

  宗员当时正在为幽州粮食减产缺少钱财的事情烦恼,看了袁绍的信,觉得袁绍四世三公名望大,和袁绍结交没什么不好,于是答应了袁绍的请求,派出一支人马在冀幽边境屯驻。

  这个时候,酸枣大混乱的消息传到了冀州。

  讨董联盟名存实亡已成定局,韩馥自己也是忧心忡忡,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

  义叛逃,袁绍虎视眈眈,这边幽州刺史宗员又派兵到了边境,不知道为什么,韩馥整日里吃不好喝不好十分忧虑。

  这个时候,眼看计谋得逞准备完成,袁绍又派遣了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颍川人荀谌作为使者,前往劝说韩馥。

  荀谌的口才很不错,这一次接受了袁绍的委托,为袁绍劝说韩馥,他很卖力。

  他为韩馥详细的讲述了韩馥眼下的危机,以及稍不留意就要身死的局面,讲的韩馥是忧心忡忡。

  他又说眼下幽州大军压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韩馥没有统兵的才能,一旦对敌,能保住冀州吗?

  袁绍麾下有强大的武将和军队,还有人望,韩馥本身又是袁氏故吏,现在将冀州让给袁绍,自己得到安全,得到让贤的名声,得到袁绍的庇护,难道不是最好的局面吗?

  “论用兵,论人望,论家世,使君可以和袁将军相比吗?袁将军可以做到的事情,使君可以做到吗?如果不能,我私下里为使君感到忧虑,眼下的局面,非常危险!”

  荀谌如此说道。

  荀谌的一番说辞让性情懦弱优柔寡断的韩馥心里直打鼓,回去以后左思右想,觉得荀谌说的有道理。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得知后,相当惊讶,纷纷劝阻韩馥。

  他们觉得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荒谬了。

第233章.二百三十三 韩馥无法生存

  沮授得知韩馥有意让出冀州的事情,大惊失色。

  他慌忙拜见韩馥,苦口婆心的劝说韩馥道:“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有什么威胁呢?

  他们现在还需要仰我鼻息,这就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袁绍就是那么的脆弱,明公拥有这样的优势,又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首节上一节142/1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