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 第636节

再拿孙成一家作为例子,如果有乡镇政权的存在,再加上配套的相关律法条令,只要乡镇官吏不懈怠和渎职,那他们一家的情况很快便会被反映到县衙,从而就能够从县里拿到相应的财政救助金,而且会从村里得到具体帮助,比如里正安排人手帮其收割和耕种。

当然了,这种帮助是有偿的,这笔帮扶资金也会被划拨到每一个县里,朝廷也会定期对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核查,一旦发现有人从中上下其手,后果自不必多说。

不过,朱由检也明白,事情说起来容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如此顺畅和完美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出现和发生,贪墨和不作为这两种行举是对新政最大的破坏和伤害,对此,也只有加强监管来应对,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得到朝廷的援助和救济,朱由检做好了试错的准备,锦衣卫将会直接担负起监督的责任,而乡镇一级的官吏将会有额外的补贴,以及根据任内表现而得到升擢的机会。

至于这批官吏的人选,朱由检决定,从各地县衙吏员和驻地锦衣卫中抽调,鉴于这样可能会导致各地锦衣卫人手不足的问题出现,那就有必要削减京师的亲军千户所人员数量,然后下派到地方去。

京师现有七个亲军千户所可以减为四个,由东厂主导整个京城的安全防护,锦衣卫作为辅助力量,承担侦缉刺探捉拿的任务。

在县以下设立乡镇公所署衙,以相邻自然村人口一万上下划定区域,设置正八品和从八品官员主官乡镇长及佐贰各一名,吏员若干,除正常俸禄奖励之外,每月每人另有津贴发放,具体金额由内阁商定,只许高不许低。

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

新设立的乡镇以当地地理特征命名,直属县衙管理,主官佐贰任期五年,由吏部予以考察,到时视政绩决定升擢还是罢黜。

这项政策其实算是打破吏员因身份问题而无法升迁的一种延续,新的岗位都是朝廷流官身份,这让吏员们又多了一条晋升的渠道,从而更好的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这一点已经通过无数例子证明过了。

在持续数年的大规模异地搬迁安置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能力突出、但之前碍于不是科举出身而只能做吏的人才,经当地主官举荐,吏部核验后,这些实干能力强的人才都转为了朝廷经制官员,极大的带动了大批与他们身份相同者的干事热情,效果也是非常良好的。

在乡镇一级政权设置完成后,与之相对应的是各村里长,这些人也将会获得一定的补贴,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明白自己是在为朝廷做事,增强他们的对大明的向心力。

里长与后世的村长不同,因为按照大明的制度,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并设里长一名,而天下村落如此众多,人口稠密地区的一个村子就会有好几个里长,这样能够更好的预防村霸的产生。

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必须建立相互制约机制,才能降低腐败的发生率,减轻对社会的危害性。

现在大明的里长基本都是由颇有资财和名望的乡绅担任,这些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很弱,遇事首先考虑的是本族的利益,虽然从人性角度上说,这样做似乎无可厚非,但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终是欠妥、

朱由检会授意内阁行各地官府,今后在选任里长时,经过严格筛选和考察,增加退役官军担任此职的数量,以此来制衡乡绅大户。

退役官军入选里长的,必须是服役五年以上并且识字者,参加过剿贼平虏战役者优先。

军人的服从性和忠诚度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类人担任里长相对来说会让朝廷放心不少。

在想清楚应该通过孙成一家的遭遇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后,朱由检下旨招阁臣入宫议事,顺便吩咐下去,让锦衣卫把他们一家三口搬迁到皇庄安置。

阁臣们入宫之后,孙传庭把内阁于短时间内议定的策略做了禀报,朱由检对此表示满意,并顺势抛出了自己的方案,由阁臣们议定具体细节并尽快在大明推行。

随后的几天里,朝堂上因为吴伟业这篇章引发的议论声持续不断,这其中既有夸赞朱之瑜、吴伟业的,也有不少声音是针对他们俩和报社来的。

有说吴梅村妄言邀名的,有说他哗众取宠的,有说他故作独醒之态的,有说报社诸人公然给盛世抹黑的,有说此针对今上及朝廷、误导舆论、报社职权似有太大之嫌的,而最后这一条,似乎是所有反对声音最终的目的所在。

几乎所有有心人都看得出来,皇明周报看似只是一份报纸,但它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正在慢慢凸显出来,报纸上登载的所有信息,很短时间便会被广泛传播开来,而大多数看报之人,几乎都会选择对报纸上信息的无条件信任,若是以此来对付政敌,那可是一件犀利无比的大杀器。

在这些反对声中,尤以督察院系统的御史言官们最多,他们认为,报社不应该有朝廷的行政职能,如果不加以限制,报社的权利会凌驾于某些有司之上,若是被有心人所利用,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在一片纷纷扰扰的争议声中,一封封要求限制报社权利、选派能臣干吏进驻报社的题本送入内阁,阁臣们阅罢不敢擅专,于是,这些题本被送入宫中以供御览,但宫中却没有任何动静传出。

听闻如此多对报社和个人的不利言论,报社编辑部成员以及两名当事人对此反应不一。

报社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人害怕不已,担心因此会遭到打击报复,毕竟那些反对声音手中可都是握有实权的,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自己要是不小心被对方抓住错处,那可就前程尽毁了。

吴伟业则是激愤异常,扬言要在下一期报纸上发,对这些反对者进行有力的驳斥;而朱之瑜则是一副坦然处之的做派,行举间与往常无异,在他的劝说和影响下,吴伟业也变得安静下来,而报社内略显慌乱的气氛也变得安稳起来。

过了两天,一件皇帝亲笔手书并用印的横匾被王承恩亲自送到了报社,在朱之瑜等人叩拜后,横匾被端端正正的挂在了报社公署大门正上方,消息一传开,所有反对声音戛然而止。

横匾上书写着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天下良心。这四个字透露出来的信号足以平息一切反对声。

在从锦衣卫处获悉吴伟业已经把秀芝一家接到府上,并正在给孙成寻医问药后,朱由检毫不犹豫的写下了这块匾额。

这既是一种支持和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朱由检相信,报社诸人都会理解和明白自己的用意:以良知和良心为弓、以客观和真实为箭,如此方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要作为报社的宗旨一直传承下去。

要想维持舆论监督的公正,那报社就必须以独特的形式存在,既要有抵御外界压力的强大能力,又要秉持不会因为利益驱使而随意捏造事实的良知,中间的尺度的确是不好掌握,这柄双刃剑可是既能伤人又能伤己的。

就在这场不大的风波平息后不久,崇祯十八年十一月,葡萄牙政府以及西班牙政府特使先后抵达了京城,鸿胪寺卿郑芝凤也分别与两国特使举行了会谈。

在接手了大明半卖半赠给的军火后,趁着西班牙精锐军队在马尼拉惨败后、军力国力都极为空虚的空档,葡萄牙军队越过与西班牙的边界,试探性分别向南和东面推进了一百多里,把这一片疆域收入囊中,现在葡方正在消化胜利成果,军队也在积极备战,准备应对西班牙军队的报复。

现在西班牙军队在马尼拉惨败的消息已经传遍欧洲,在震惊于大明官军强大实力的同时,欧洲诸国也对大明产生了敬畏之意,而面对大明递来的橄榄枝,葡萄牙政府高层毫不犹豫地接了过去。

葡萄牙愿意成为大明在欧洲的合作伙伴,并允许大明银币成为本国市场上的流通货币;葡萄牙愿意继续购买大明军械及其他商品,并在关税方面给与优惠待遇;葡方愿与大明在更多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再上新台阶。

此外,葡萄牙特使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

这个消息现在对于大明来说并无利害相关,但朱由检得知后却对此产生了戒备之意。

葡萄牙特使古铁雷斯宣称,就在葡萄牙军队展开“收复”本国传统领土“正义之战”的同时,他们的军队窥探到,西班牙东面的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也在蠢蠢欲动,意图趁着西班牙军队遭到明军重创时,染指西班牙的领土,扩大帝国版图。

相对于已经衰落的哈布斯堡王朝来讲,此时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可是一头凶猛地怪兽,是整个欧洲都畏惧的存在,它的军队东征西讨,常年处于抢夺他国领土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欧洲各国军队都十分忌惮与其进行战争。

现在奥斯曼帝国由于新君默罕默德四世尚且年幼,政务便由他的母亲柯塞姆苏丹处理,这位年轻的女性不同于一般的妇人,是一位性格强硬的女中豪杰,对于帝国版图扩张的兴趣远远大于一般男人,在获知与奥斯曼帝国军队对垒多年的西班牙精锐军队惨败后,柯塞姆苏丹便发出号召,要求各方结束内讧,转而向西班牙谋求更多的利益,这其中便包括侵占西班牙的领土。

令葡萄牙政府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如果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向西进攻西班牙,那么不用过多久,它的军队就会推进到葡萄牙军队东线附近,依照其军队极强的侵略属性,双方军队之间很可能面临着发生严重冲突的局面,如果双方开战,那奥斯曼帝国就会顺势向葡萄牙本土推进,而以葡萄牙军队并不强悍的战斗力,想要对抗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结果可想而知。

为此,葡萄牙政府请求大明加大军械出售力度,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扩展自己的军队规模和数量,以应对很有可能到来的危机。

上次从大明购回去的那批火铳弹药,无论从射程还是威力上都比葡萄牙军队使用的要强出不少,葡萄牙军方对此反响良好,所以这次葡方加大了采购量和金额。

从葡方特使提供的清单来看,这次葡方共计从大明采购价值约四十三万两银子的货物,其中军械弹药总计为十九万两,其他商品货物价值为二十四万两。

随着英荷两国之间战争的开始,荷兰方面不得不减少了从大明采购商品的额度,而处在安全位置的葡萄牙乘机而入,趁着荷兰无暇他顾,趁机组织了一批商船来到大明,想借此机会抢占大明商品在欧洲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对于葡方的这些合理请求,朱由检当然是无有不允。在他的亲自关照下,双方很快便完成谈判并签订了一系列协议,葡方特使只在京师待了五天便满意而归,临走时古铁雷斯对大明朝廷的高效率给与了高度赞扬,称赞大明的体制确实领先于欧洲诸国,回到国内后,他会向本国政府建议,派遣人员专程来大明学习其中的先进之处。

在实行议会制的欧洲诸国,在这种军政大事上,往往因为意见不一、利益不同而产生分歧,各执己见的不同派别的政治人物,会因立场不同而对此进行长时间的争论,这种决策机制效率非常低下,与大明简单高效的内阁负责制相比,双方高下立判,这才让本以为会有个漫长等待过程的古铁雷斯产生了如此想法。

朱由检对葡萄牙人学习的说法并不关心,而关于奥斯曼帝国的消息才是他最为关注的。

对于奥斯曼这种的国家,朱由检有着天然的反感。在这种体制下生活的民众,往往有着不同常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与明世界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种体制是人类历史的倒退,是华夏明所无法容忍和接受的。

首节上一节636/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