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48节

赵曦也不太懂,只不过曾经,也就是另一世的曾经,他见识过,也听人胡扯过。

即便就是随便扯出来的知识,对于现时,那也是最精通的。

关键是,在具体铺设过程中,有李诫这个营造方面的行家……

不要小瞧这个时代,思想解放的程度真的堪比后世。

只要随便提点一下,他们会将你的想法延伸并完整的。

比如儿时的零嘴业务,现在内苑食品厂的甜食,已经丰富到连赵曦都瞠目结舌的程度。

比如毛线,虽然还不至于出现羊毛衫,但以毛线为基础而延伸出来的产业,赵曦都有些惊讶。

医书说,人体有自我修复和塑形功能,其实,社会也有她自我完善的功能。

赵曦所做的,就是一个指引。

“明仲,不可掉以轻心。轨道出意外在所难免。但咱们必须避免与那些轨道同时出意外。”

“这不是小事,很有可能影响国朝对轨道的认可,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的萧条……”

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而是涉及到上下游众多产业的。

在一次大范围降雪结束后,赵曦返回了汴梁,

下雪并不影响轨道的运行,这也是汴河运输无法相比的。

早些年,每到冬天,汴梁的粮价都要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很正常,毕竟漕运停了,百万臣民都靠着储备喂肚子,涨涨价也说的过去。

但现在,汴梁的粮价还是二十文上下……

粮商还是那些粮商,利润应该也不会减少多少……因为轨道的原因,汴河的航运,不得不降低了资费,同时履行契约,同样有了赔付。

问题反逼,有时候比直接介入效果好。

漕运,赵曦曾想直管的,现在不得不按照赵曦的运输规则来。

“殿下,发往京兆府、河东路、河北道的货品,因为降雪原因,国道通行困难。是否可暂时利用那些轨道?”

薛向不懂轨道,他以为工坊城不利用轨道运输,是因为这些轨道撇开了工坊城的原因。

可看到因降雪而堆放在库房的货品,他不得不斗胆建议。

工坊未停,南货北运未停,而工坊城每天的出货量却因降雪而大幅度下降……

早年遇到这天气,多数是歇工的,可现在有轨道,完全没必要如此。

“殿下,子正所言极是。发货乃工坊城之所急,各方轨道衔接虽存在疏漏,在不同路段完全可以利用轨道运送。”

吕公著也这样说。

只是苏颂和李诫有点便秘样……

想说,却不知道该不该说。他俩清楚,殿下并不是有芥蒂,是没想着去坑人。

要说国朝哪里的货品规模最大,唯有工坊城。

工坊城一旦利用这些轨道,势必会增加他们的负荷,同时还会带动一部分商贾……那些对太子殿下营生极度信任商贾跟风。

那样可不是给他们送钱,是坑他们。

“尔等认为该利用轨道?”

“殿下,皆为国朝臣工,同为轨道运送,不应区别待之。容人之量,乃帝王之根本。”

好吧,这都上升到帝王根本了。

得!准了还不成?

“诲叔,之所以不利用那些轨道,并不是有什么恩怨之意,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尔等既然有此意,也罢,此事就这么办。把契约签订好,按规矩走……”

这真不是故意……

苏颂和李诫抽抽嘴脸,还是没说话。

没法说,吕公著的话,有点言重了,可偏偏在理。

再看看太子殿下那种得逞的表情……

也罢,越早暴露问题,这边也能越早接手。

说实话,本来挺好的运输模式和方式,被各方势力这么一搅和,搞得乱七八糟的。

他俩作为对轨道了解最清楚的人,实在是看不过眼。

不说轨道铺设技术如何,就说这轨道的线路……基本上是怎么方便自家怎样来,怎么节约成本怎样做。

根本就没有体现轨道于朝廷的作用。

护卫营有一副太子殿下的轨道线路规划图,一旦成型,对于朝廷治政和边防作用显著。

现在算什么?纵横交错没错,最明显的是杂乱无章。

第281章 往死里坑

吕公著在某种意义上,是能代表东宫的,能代表护卫营乃至工坊城的。

当吕公著着手与各家轨道谈判运送货品时,一个个终于有了得胜的快感。

南船北马,南边有船,但北方缺马。这也是南边比北方富庶的一个原因。

国朝缺马,导致整个北方的商贸不兴盛,也造成了北方的地主眼里只有那点田地。

如今不一样了,短短一两个月,轨道所产生的利润,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前景……相当可观!

首节上一节348/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