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1519节

刘备随即换上一副笑脸,翻身下马,与审英等人把臂言欢,不仅会释放他们的家人,归还他们的产业,还会予以重赏,以酬其功。逢纪抚着胡须,跟在一旁,志满意得。因为他的谋划,看似坚不可破的邺城已经向刘备敞开了大门。守住邺城,就截断了孙策由南而此的路,守住冀州的机会又多了三分。

审英等人拍着胸脯,表示愿意身先士卒,为刘备进攻小城。慷慨激昂之后,他们又提出了一些困难:一是粮食不够,希望刘备能为他们提供一些粮食。原本按规矩,是十日领一次粮,昨天就是领粮的日子,没想到出了意外,没领到粮食。二是军械不足。袁绍占据邺城之后,就对邺城进行了扩建,尤其是袁谭被封为魏王之后,将邺城北部变成了王宫,又在西北增建了几座高台,易守难攻,没有足够的军械是无法攻克的。

听完审英等人的解释,刘备很头疼,逢纪更是变了脸色。

“沮授可在城中?”

“不知道,他一直没露面。”审英说道。他知道逢纪在担心什么。如果城中有让逢纪忌惮的人,非沮授莫属。他也怀疑这是沮授的谋划,但他绝不会承认这一点,如果逢纪建议刘备退兵,放弃邺城,他们的付出就废了一半。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附和审英的意见。他们这段时间的确没有见过沮授。不过,也没人确信沮授不在城里,出使只是传言,没有人亲眼见过。

逢纪心中不安,却不便追究,显得自己惧怕沮授。他随即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攻克小城上来。邺城的情况,他是清楚的,以现有的兵力,强攻也不是没可能,只是要花些时间。

最大的问题是粮食,多了审英等两万多人,粮食的缺口更大了,尤其是在烧毁了邺城周边的庄稼之后,除了邯郸,最近的补给线也在百里之外。偏偏大量的百姓外逃,征发民伕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仅从形势而言,攻邺城并不是明智之举。如果沮授在城里,或者眼前这个局面是沮授故意造成的,那他们攻克小城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强攻只会浪费时间,损失折将。但逢纪不能不攻。沮授就是他心里的一座城,他必须攻克这座城,证明自己的价值,否则他随时会被刘备抛弃,被别人代替。

逢纪为刘备分析形势,调兵遣将。刘备原有大军六万多人,增加了审英等人的部属后,总兵力接过九万人,足以将邺城团团围住。经过反复商议,刘备决定效仿关羽故计,用水攻。

邺城北就是漳水。漳水发源于太行山东麓,如果下雨,水量足以淹城。刘备现在有足够的兵力,又已经占据了邺城大城,可以利用大城现有的城墙来蓄水淹城,再用船运载土包,在城下堆积,为下一步强攻做准备。

说干就干,刘备派人四处收集民船,准备草袋,又安排人伐木取柴,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强攻的准备。

袁谭利用沮鹄率领的三千精锐,牢牢的守住小城,见刘备打造器械,准备强攻,他也没闲着,命人先将小城的城门用土堵死,确保城外的水无法进入小城。关羽如何攻破廮陶的消息早就传到他耳中,如何破解,沮授也早有安排。小城地势高,刘备想复制关羽的战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逢纪的谋略,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之所以这么做,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骑虎难下,不得不然。

这一切,都在沮授的算计之中。

——

陈琳再一次出现孙策面前。

他带来了袁谭的降书,并有要求朱灵向孙策投降的命令。朱灵还控制着东郡大部,但他已经孤师,坚持无益,袁谭希望他能接受事实,向孙策投降。

与此同时,陈琳还带来了一份作战建议:袁谭说,他已经决定向吴王称臣,就不会再变,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将守住邺城,等待吴王大军的到来,所以孙策不必担心邺城安危,可从容布局,以全取幽州为目的。

听到这一句的时候,坐在一旁的郭嘉、刘晔都笑了。

孙策也不禁莞尔。“这是郭公则,还是田元皓、沮公与的提议?”

陈琳躬身一拜。“沮公与首倡,郭公则、田元皓参议。”

孙策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这应该是沮授的建议,拉上郭图、田丰只是表示他们是团结的一家人,正如要求朱灵投降一样,尽可能保持冀州系力量的完整,抱团取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孙策答应了,请陈琳再辛苦一趟,去东郡见朱灵。如果朱灵愿意投降,可官居原职,统领旧部,封鄃侯,食邑三百户。当然,他的旧部要按吴国的标准进行精简改编,最后保留三千人。

朱灵就是清河鄃县人,封鄃侯是对他的礼遇,足以表现孙策的诚意。

陈琳很满意,带着袁谭的命令去了。

孙策随即与郭嘉、刘晔商议,既然袁谭、沮授等人要立功投效,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完成既定计划。孙策召来徐琨、沈友,分配任务,中线以沈友为大将,庞统为军师,统筹全局,徐琨为副将,并担任前军将领,率先进入清河作战。朱灵若降,也由徐琨节制。

沈友、徐琨都很满意,愉快的接受了命令。

孙策随即又传令朱桓,命他统领吕范、纪灵部向北推进,按管整个兖州军事,饮马黄河。陆逊代行兖州刺史,负责兖州的民生、政务。

安排妥当,孙策率部北上,剑指涿郡。

第2243章 渤海有故事

一艘中型战舰加速行驶,与孙策的凤舞号座舰同向而行,慢慢靠近。座舰上扔下缆绳,将战舰紧紧固定在座舰上,又放下舷梯。

“子山,请。”甘宁伸手示意,笑容满面。

步骘连连摇手,一手前伸,一手轻托甘宁的手肘。“都督请,都督请。”

甘宁挑了挑眉。“子山,到了大王面前,这都督二字可不能再提。要不然,麋子叔还以我卖资历呢。”

步骘哈哈一笑,却不作答。甘宁是水师督,私下里都按军中习惯,升级称之为都督,就像称呼校尉为将军一样,只是到了孙策面前,这样的习惯自然要改,而且麋芳如今是中军水师督,称甘宁为都督,有压麋芳一头的意思,即使甘宁自负,一心想做水师都督,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拉仇恨。

甘宁一撩海蓝色的大氅,健步上了舷梯。虽然舷梯起起伏伏,并不平稳,甘宁却如履平地。步骘稍逊一筹,却也只是伸出一只手,扶着舷梯,并无惊惧之色。几年海上生活,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书生,而是孔武有力的将领。

两人上了船,便见步练师一袭贴身劲装,站在舷梯口,身后跟着两个女卫,手里各捧着一只小案。见甘宁、步骘走来,步练师上前一步,欠身行礼。

“奉大王令,迎甘督、步督。远来辛苦,请饮酒一杯。”

甘宁很意外,目光在步练师脸上迅速扫了一下,随即又看着步骘,眉梢扬起。步练师将入吴王宫,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站在这里迎接哪个将领的,他有这样的待遇,显然是沾了步骘的光。

步骘也很意外,心里很是激动。步练师出现在这里,说明吴王宫里最后一席是步家的了。他和步练师交换了一个眼神,示意她先向甘宁敬酒。步练师心领神会,转身示意女卫上前敬酒。甘宁取酒饮了,虽是淡酒,并不甚烈,却清爽宜人,他心情大好,难得的礼貌起来,躬身行礼。

“谢过夫人,谢过姑娘。”又招了招手,从亲卫手中接过两只锦盒,放在案上。

女卫心中欢喜。谁都知道甘宁奢侈,这锦盒虽小,里面的东西却不便宜。她连忙谢了,退到步练师身后。另一个女卫向前,为步骘敬酒。步骘也取过随身携带的礼物,摆在案上。

步练师再拜,领着女卫们退下。甘宁与步骘举步,上了飞庐,来到正方面的舱室前,躬身行礼。

“水师督甘宁,请见大王。”

“水师假督步骘,请见大王。”

当值的郎官点点头,正准备进去禀告,甄像迎了出来。“二督请进,大王正在等你们。”

甘宁、步骘不敢怠慢,侧身进了舱,见孙策等人正围着一个巨大的木制沙盘站着,除了郭嘉和几个军谋、中军诸将,麋芳、陈矫也在。孙策双手扶案,眼睛盯着沙盘,也不回头。“兴霸,磨蹭什么呢,这么久,不会是涂脂抹粉吧?就你那张强盗脸,还能抹成大善人?”

诸将大笑,甘宁有些不好意思,挤开众人,来到孙策身边,拱手道:“大王,平日军中率性,可以随意一点,来见大王总得规矩些。这不,最近一直没作战,大王赐的衣甲藏在衣箱里,一时半会的找不着啊。”

孙策转过头,似笑非笑地打量着甘宁。“闲了一段时间,没长赘肉吧?”

“那不能。”甘宁握起拳头,曲起手臂,展示了一下鼓鼓的肱二头肌。“虽不作战,却无一日敢懈怠。天天练兵,就等大王一声令下,便可出征。”

“甚好。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还担心你没养足千日,不敷大用呢。”孙策招了招手,有侍从取过一封公文,孙策接过,递给甘宁。“你先看看这个。”

甘宁不解其意,连忙打开,看了两眼,脸色便是一变,下意识地瞥了步骘一眼。步骘也凑了过来,两人一起看。这是一封渤海太守臧洪的回书,里面说得很简单,他已经收到魏王袁谭的命令,本来是打算投降的,但上次水师入渤海,杀伤甚重,渤海士庶耿耿于怀。如果吴王要得渤海,请禁止甘宁入境,否则渤海将闭境自保,以苟全性命。

首节上一节1519/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