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847节

公孙瓒骤然抬头,神情激愤,不假思索道:“昔日某胞弟公孙越惨死,随即某与袁绍交恶,征讨厮杀多年,早已势成水火,不死不休。如要某与他和解,断无可能!”说到这里,公孙瓒语气一顿,遂正视着李利,坦言道:“当日某遣使求援时,麾下部将和谋士多方劝阻,言道:‘请大将军出兵来援,无异于羊入虎口,自取灭亡’。然则当时幽州战局危急,某对众人说:‘吾宁肯将幽州拱手送于大将军,也绝不让冀州袁绍踏入幽州半步!’不承想,昔日之言一语成谶,而今幽州果然落入大将军手里。”语罢,公孙瓒一脸落寞,眼神颇为懊悔,却无怨恨。显然,他不是个自怨自艾之人,败则败矣,却不失磊落。

李利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再不绕弯子,直言道:“公孙将军以诚待我,今日我亦真诚邀请将军加入我西凉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呃!加入西凉军?”公孙瓒闻声诧然,抬头狐疑地盯着李利,脸上浮现着不可置信地神情。

李利颔首道:“正是。将军如愿意加入我军,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其一,进入大将军府为幕宾,俸禄等同九卿,安享富贵荣华,此后常住长安,不再参与世事纷争。其二,暂入我帐下参赞军机,待时机成熟、我军扩军之日,再行领兵出征,随我戡乱征讨,平定天下。二选其一,将军自行决断。一旦将军下定决心便不能反悔,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今日,将军便无从选择。”

“呃,这”公孙瓒神情犹豫,脸上充斥着惊疑未定之色,一双眸子骨碌碌转动,慎重审视着李利。迟疑片刻后,他低声问道:“大将军为何不杀我,反而要将我收入麾下?记得大将军之前曾说过,今日的公孙瓒已不是从前的公孙瓒了,血气丧尽、雄心不在,贪生怕死,沉溺于酒色享乐之中。既如此,在下已是无用之人,将军为何还要收留我?”

李利闻言后,不假思索地道:“原因有三。其一,你公孙瓒曾经为大汉百姓立下赫赫战功,固守边境十余年,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一生,功大于过;此一节,别人或许已经忘却,但我却并没有忘记。其二,近年来,虽然你性情大变、沉溺于酒色,安于享乐,却并未忘记抵御蛮夷入侵;奈何局势纷乱复杂,前有冀州袁绍屡屡率兵攻城,后有阎柔叛军和蛮夷轻骑袭扰,这些都让你力不从心,遂自暴自弃,颓废至此。其三,你曾与我结盟,我李利从来不会对盟友狠下杀手;况且,你良心未泯,尚存羞辱廉耻之心,识大体、知进退,并非不可救药之辈。

最重要的是,你与其他诸侯不同。无论什时候,你都不可能与蛮夷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这是我最看重的,也是最欣赏你的地方。昔日司隶大战时,袁绍勾结南匈奴寇边犯境,欲与蛮夷瓜分西凉,此举令我甚为不齿。眼下袁绍再次勾结乌桓、鲜卑蛮夷平分幽州,此等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法,我深恶痛绝,深以为耻。与之相比,你公孙瓒虽有过错,却不失汉人本色,殊为难得。有鉴于此,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新来过,我希望看到白马将军重现昔日风采。”

耳边听着李利不加修饰的坦诚直言,公孙瓒心头震动,神色一变再变,眼眶不自禁地湿润了,遂闭上眼睛,沉默不语。

半晌后,他撇过头去,拂袖擦掉眼角的水渍,起身走到堂下,俯身屈膝跪拜道:“末将愿随主公征战,鞍前马后在所不辞,恳请主公收录!”语罢,公孙瓒俯首膜拜,彻底放下了诸侯身份。

ps:月末,虎贲诚求推荐票,求月票,谢谢诸位关照!

虎贲敬上!

第949章恩威并重,兴师伐罪

感谢:茜瓜书友月票支持,多谢!求月票,推荐票,虎贲诚谢!

两个月时间悄然过去,幽州依然是寒风咆哮,白雪皑皑。

半个月前,第一批从长安抽调过来的文官抵达易京,遂被郭嘉派遣到各郡接管政务。

与此同时,公孙瓒及幽州主要僚属的家眷也被送往长安,幽州军一部分将领随行同往,他们将被安插在西凉军中继续担任将领。不过,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在主力战营任职,而是外放至西凉辖下各郡担任守城副将或小校,隶属郡府兵序列,大多都在后方,基本上远离战场,可以享清福了。

对此,很多被调离的幽州将领并无异议,欣然接受,或许他们已经厌倦征战厮杀,早就期盼着安安稳稳过日子的舒坦生活。也有一小部分将领对此颇为不满,但他们位卑言轻,敢怒不敢言,只得服从安排,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就会慢慢收心,渐渐适应新的环境。

在梳理幽州政务的同时,公孙瓒麾下兵马重新集结整编。此次整编幽州军由郭嘉全权负责,他将整编工作分为三步。首先调离一部分中高级将领,打乱军队序列,再从赵云、李挚、张辽和张燕帐下抽调将领补充进去。

其次,整合骑兵和步军。骑兵全部纳入西凉铁骑当中,而后再从武威营、飞燕轻骑和无双铁骑三营当中抽调将士。重新组成一支铁骑,名曰“幽州铁骑”,即幽州营。新组建的幽州营名为幽州铁骑。实际营中七成以上的将士都是西凉铁骑;全营暂编为两万轻骑,由飞燕轻骑副统领徐晃担任主将统领,严纲担任副将副统领,田豫担任参军。骑兵整编完成后,步军与阎柔所部、西凉军两万郡府兵混编成军,从中筛选五万甲士组建武锐营;由陷阵营统领高顺暂领主将之职,阎柔为副将副统领。糜竺为参军。

自此,西凉军拥有三支“武“字营步军,分别是:武卒营、武卫营和武锐营。三营将士全是步军。各营满编满员五万甲士,共计十五万步军。

郭嘉整合幽州军的最后一步,便是重新安排公孙瓒帐下部将。田楷被委以重任,出任幽州别驾;单经出任代郡守将。幽州长史关靖出任上谷郡丞鲜于银调入张辽帐下为中郎将。鲜于辅调到张燕帐下担任中郎将,齐周调入赵云帐下为万夫长。

此外,公孙瓒帐下其他将领悉数调离幽州,要么送往长安由李玄重新安置,要么调入并州担任守将或都尉。

为了确保此次整编平稳过渡,公孙瓒说服心怀不忿的将领,促使其起行离开幽州,服从军令调动。除了将领安置颇为麻烦之外。整编幽州兵马则十分顺利,令行禁止。短短一个月内便完成整编。

整整一个冬天,在外人看来幽州境内平静无波,实际上幽州已然完成交接,悄然易主。整合幽州军结束后,李利任命郭嘉暂代幽州刺史之职,田楷为别驾,糜竺为幽州长史。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稳步推进,幽州迎来新局面,李利入主幽州,东北边境的蛮夷部落迎来了蓄势待攻的西凉大军。

这一日,李利在中军大帐内与公孙瓒饮酒叙话。时至今日,他们俩已是主臣有别,可李利却一如既往地厚待公孙瓒,时常邀他赴宴叙谈;数月来一直如此,待他之厚无以复加。

现如今,公孙瓒依旧是前将军,位比三公,参赞军机,地位超然,在西凉军中仅次于车骑将军李傕,凌驾于西凉众将之上。唯一不同于以往的是,他的子女家眷被送往长安安置,而他也从一方霸主降为人臣,头上多了一个主公。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一如往常。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手中没有兵权,属于有名无实的位比三公的前将军。而他要想重新获得兵权,就必须博得李利的信任,否则一切都是徒然。

“嗵嗵”的脚步声响传进中军大帐,李利与公孙瓒闻声后放下酒樽,抬眼看向帐门外。但见李挚快步走进大帐,躬身禀报道:“禀主公,刺史府送来急报,半个时辰前,原幽州长史关靖伙同代郡守将单经大闹刺史府。关靖声称刺史郭嘉处事不公,打击报复,无故将他贬为上谷郡丞;而与他一起闹事的单经也不愿前往代郡任职,公然讨要渔阳太守之职。”

“哦?”李利愕然应声,轻轻捋着颌下寸余长的青须,扭头看了公孙瓒一眼,随之沉思不语。

公孙瓒神色大变,勃然大怒道:“岂有此理!大闹刺史府,公然讨要官职,他们简直胆大包天,目无主公!如此狂妄之徒,理应重处严惩,明正典刑亦不为过!”

李挚闻言后,接声答道:“公孙将军请息怒,末将还有下情禀报。关靖、单经二人大闹刺史府之后,此时郭嘉也如公孙将军一般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二人羁押,待禀明主公之后再行惩处。不料单经将军当堂反抗,挥剑相向遂被严纲将军当堂斩杀,关靖亦在混战中被亲兵误杀,二人相继身亡。刚刚刺史郭嘉派人前来禀报此事,请主公前往刺史府处理此事。”

“啊!他二人都死啦?”公孙瓒闻言后大惊失色,惊呼一声,遂自觉失礼便再不赘言。

李利眉头微蹙,一脸愠色,思索片刻后扭头对公孙瓒问道:“伯圭对此事有何看法?想到什么说什么,无须顾忌,直言无妨。”

“这”公孙瓒迟疑一声,思量着说道:“此等目无主上之事何须多说,必须予以严惩。此二人死有余辜,军师在这件事情上并无过失,末将对此没有异议。”

“嗯,既然伯圭兄都这么说了,那此事就这么办吧。”李利微微颔首,遂对李挚吩咐道:“命令郭嘉妥善处理后事,赐予关靖、单经二人关内侯爵位,以侯爵之礼厚葬,并安抚其家眷。此后再有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一律杀无赦!去吧。”摆手示意李挚退下。

待李挚走后,李利心有所感地对公孙瓒说道:“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伯圭兄帐下将领心怀不满者不在少数,往后还需伯圭兄多多费心。”一边说着话,李利一边给公孙瓒斟上一盏酒,以示谢意。

公孙瓒连忙躬身施礼,满脸歉意地道:“这都是末将之前驭下不严,方有今日之祸,还请主公宽宥恕罪。”

李利轻轻摇头,微笑道:“伯圭兄无需自责。乱世当中人心叵测,贪婪成性、得寸进尺者比比皆是,怨不得伯圭兄。如今冬去春来,我幽州又将面临严峻考验,一场大战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当中,想来不久之后便会如期而至。届时,还需伯圭兄鼎力相助,你我二人并肩作战,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力求一举荡平乌桓蛮夷!”

公孙瓒神情一动,急声道:“主公从何而知大战临近,不知此事确否?”

李利微微颔首,高深莫测地笑道:“此事不会有错。据说去岁寒冬,冀州袁绍派出两路使者,一路前往乌桓、鲜卑部落,另一路去了荆州。想来袁绍此举必有所图,至于究竟是何阴谋,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眼下已是春季,一切图谋都将在未来几个月揭晓,我等尽可拭目以待。”

话音未落,但见刚刚离去的李挚又走进大帐,双手奉上一叠信帛,恭声道:“这是细作刚刚传来的消息,淮南战场惊变

??

时间无情流淌,转眼已是冬去春来。

公元198年二月下旬,长沙太守张羡联合零陵、桂阳二郡太守反叛刘表,率领叛军迅速攻占荆南各郡县。至三月底,张羡率领三郡叛军割据荆南,拥兵数万,大肆招兵买马,积极扩充势力,厉兵秣马,虎视眈眈,兵锋直指荆北襄阳,对荆州治所造成极大威胁。

出征淮南的刘表闻讯后大惊失色,当即率领大军撤出淮南战场,马不停蹄地赶回荆州,率军平叛。与此同时,荆州水师也迅速返回,经水路攻打荆南叛军。如此水陆并进,两路夹击荆南叛军,短短半个月便稳住局势,遏制住了张羡叛军的进攻势头。

然而接下来的战事却陷入僵持,张羡叛军甚为顽强,节节抵抗,致使刘表大军久攻不下。随之平叛大军进攻受挫,战事胶着,相持不下。至此,刘表大军被牵制在荆州境内,无法开赴淮南战场,使得如火如荼的淮南战事陷入停滞状态,让深陷绝境的袁术得以喘息之机,为整个讨袁之战徒增变数,局势愈发混乱,晦暗不明。

三月中旬,大将军李利下令刘表出兵淮南、征讨袁术,被刘表以荆南叛乱未平为由婉言拒绝。随后,李利恼羞成怒,颁布讨袁盟主令,公然指责刘表推诿搪塞,置汉室危亡于不顾,背信弃义,数典忘宗,枉为汉室宗亲。在声讨刘表的同时,李利派遣镇东将军波才率领五万大军突袭荆州南阳郡;并颁布大将军令昭告天下,半月内出兵十万,讨伐淮南袁术。

伴随大将军令传遍天下,西凉军正式介入淮南和幽州两大战场。在幽州战场上,西凉军号称出兵二十万;在淮南战场上出兵十万,另有五万步军悄然逼近南阳。至此,西凉军相继出兵三十五万投入到中原战场,由此开启了西凉军东进中原的序幕。

第950章乡梓情,仁者爱人

感谢:书友洪荒逍遥大帝打赏支持,多谢!

弱柳扶风,绿草如茵。又逢春回大地时节,南阳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宛城依然繁华,大街上人来人往,商铺林立,客栈中商队络绎不绝,百姓安居乐业,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秩序井然。

两年前汉帝刘协和百官们驾临宛城,引来了七路诸侯大军。二十多万诸侯兵马再加荆州刘表的十万大军,整整三十余万大军聚集在宛城内外,短短一月之间弄得宛城百姓鸡犬不宁,生灵涂炭,无辜枉死者和被诸侯大军掳走的年轻女子数以千计,临走时又祸害一通。以至于,诸侯大军撤离宛城后,城池内外一片狼藉,城中数以千计的百姓举家迁徙至司隶境内,城外方圆数十里荒无人烟。

时任南阳太守的诸葛玄对此痛心疾首,睚眦浸血,连死的心都有了,恨不得一死了之,一了百了。所幸荆州刘表率军离开时留下一些粮草辎重,并对他大为勉励一番,再加上城中百姓对他极为拥戴,都相信他,促使他再度沉下心来,立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否则死不瞑目。

苦心人天不负,有付出就有回报。

首节上一节847/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