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59节

把儿子交给这样的血xìng汉子帐下效力,贾诩反倒是能够放心。

“文昌莫要推辞,就让犬子跟着你历练一下吧!他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多少还是懂一些刀兵和政务的,寻常的战场厮杀还能应付,自保没有任何问题。”

李利见贾诩心意已决,神情激动地说道:“既然文和兄执意如此,那就让贾穆来吧。先做龙骧营辎重功曹,待稳定之后,我再另行安排,因才适用。兄长觉得如何?如有不妥之处,请兄长明言,毕竟我对贾穆不太熟悉,这是暂时的安排。你我即是忘年之交,情同兄弟,那我自然不能亏待贾穆。若有不周之处,尽管提出来,反正都不是外人。”

“为兄没有异议。这已经很好了,我还担心穆儿难以胜任呢!有贤弟的这番话,我就放心了,rì后穆儿在你帐下效命,若有失职,贤弟尽管责罚,替为兄好好管教他!呵呵呵!”

显然,贾诩对李利破格任用自己的儿子,打心底地觉得很满意。

由此可见,自己在李利心目中的份量不轻。

凭此一点,贾诩就非常高兴。尽管自己眼下还没有决定投效他,但是有个好开端,彼此留下一些善缘还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贾穆到了武威之后会不会遇到危险,贾诩反倒是不担心。因为贾家是武威大家族,根基不浅,想要成事或许有些困难,但是想要保全xìng命,却是不难。

随后,李利与贾诩又交谈了一个多时辰,接着又是摆筵席招待一番。

午后,太阳偏西,室外依旧炎热。

李利此时反而感到神清气爽,看着太阳比上午顺眼多了,也没有一丝闷热的感觉。

将贾诩送至府门外,李利确是有几句话要说。

否则,一旦自己率部离开长安城,下一次再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文和兄,五rì后我率军起行,今rì一别,恐怕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兄弟都很难再见面。临别前,我有几句话想对兄长说。一旦朝中发生剧变,请文和兄务必保护好自己,紧急之下可以到我叔父李傕军中暂避,并派快马急报于我。无论我身在何处,一定会第一时间领军返回长安城,我们兄弟共度难关。

不过,若是我不幸战死在凉州,文和兄自己多保重,必要时不必顾及太多,尽可放手施为,保住身家xìng命才是最重要的。”

贾诩已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阅历丰富,对自身情绪控制得很好。可是李利临别时的这番话,却是让他情绪波动极大,甚为感动。

最重要的是,李利最后一句话在贾诩心中产生了共鸣,当真是设身处地的为他这个名义上的兄长着想。

这一刻,贾诩真正把李利看作是自己的忘年之交,知己好友。

“文昌的话,为兄记住了,你也多保重。我贾家在武威郡还有些势力,到时候让贾穆把他们交到你手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贤弟,就此告辞吧,为兄相信你一定能在凉州站稳脚跟,既而一飞冲天!贤弟起行之rì,我就不送了,免得徒增伤感。告辞!”

艳阳下,贾诩起身上马,渐渐消失在街上的行人之中。

但是,李利却留意到贾诩说完话转身离开之际,眼角已经湿润了。

原来一代毒士并非没有真实的情感,只是一直不曾遇到真正懂他的人。

第五十章一张好人脸

圣旨已下,龙骧李府上下人等迅速行动起来,诸多琐事都需打理一番。

龙骧李府虽然是新近挂起来的门额,府中上下仆从和婢女却也有近百人,何况还驻扎着李利的五百亲兵卫队。

如此以来,李府上下人丁不少,需要做好的善后事宜很多。

不过这些事情,李利全部交给老管家李富来打理,他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倒是很清闲。

圣旨赐下的第二天,李利方才得知,自己此次得以升任护羌校尉、武威太守之职,全赖蔡中郎鼎力举荐之功。

对此,李利对蔡邕十分感激。

次rì上午,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府门外,李利带着百余亲兵护送数辆载着厚礼的马车,骑上大宛名驹黄骠马直奔蔡府而去。

他此次所带的礼品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府中很多原有的珍藏器皿和稀奇古玩尽数装上车,一股脑地拉到蔡府去。

反正这些东西看着稀奇,实际用处却不大。

加之李利马上要去凉州上任,龙骧李府此后也就是一座空宅子,留上几十个仆从看守门户即可。

走在大街上,路边行人纷纷侧目而视,对李利一行人指指点点,纷纷揣测这位住在平民巷的李大官人这是要去提亲,彩礼不菲,看来对方一定是大户人家的闺女。

蔡府上,守门仆从对李利早已不陌生,一边入内禀报,一边将李利一行迎进院内。

“文昌,你这是·····你不会是将家里的东西都搬来了吧?”

听闻李利来了,蔡琰带着侍婢小环快步迎了上来,惊讶地问道。

李利坦然一笑,挥手示意亲兵将马车上的一应器物搬进蔡府,随之笑着对蔡琰说道:“没有你说得那么夸张,不过也相差不远。”

说话间,李利话语一顿,轻步走到蔡琰身旁,在她耳边轻声道:“诏姬,这次我可是砸锅卖铁上门提亲,你是不是很感动,要不要考虑跟我走啊?呵呵呵!”

“啊!你······口无遮拦,我不理你了!”

蔡琰失声大窘,俏脸绯红如霞,给了李利一个嗔怒还羞的眼神,既而拉着侍女小环转身而去。

“哈哈哈!”

眼看蔡琰含羞离去,李利顿时开怀大笑,十分得意。

大堂内。

李利坐于蔡邕之下,依旧是谦逊有礼,一副乖孩子的模样。

一番寒暄之后,李利对蔡邕郑重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李利说话之时,蔡邕反倒是神sè凝重,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蔡叔,您怎么了?武威郡虽然路途遥远,民风剽悍,不服王化,但小侄有信心在那里扎下根基,厉兵秣马,抵御蛮夷,守护我大汉疆土。”

蔡邕怔怔失神了好一会儿,随即目光深邃地看着李利,正sè地问道:“文昌,你知道老夫门生故吏不少,却为何独独对你另眼相看吗?老夫认你为侄,极力举荐你远赴凉州任职,视你如至亲,这些你想过为什么吗?”

“呃?这······小侄倒是从未想过。还请蔡叔示下。”

李利神sè微变,心思百转之中,坦言答道。

蔡邕似乎早就知道李利会有此等反应,神sè凝重地道:“文昌,在你身上,老夫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那人就是如今的东郡太守曹cāo。你和他一样,处事周全,谦逊有礼,心怀大志,颇具枭雄之姿。最重要的是······你们两人都喜欢诏姬!

昔rì曹cāo在我府上也如同你之前这般,对老夫行子侄之礼,谦逊之极,对诏姬更是关怀备至,三天两头地送她礼物。只是诏姬当时看上了卫仲道,而曹cāo则是年龄偏大,相貌异于常人,因此老夫直接回绝了曹cāo。

首节上一节59/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