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58节

即便是自己与他还有着师生名份,曾经还一度是主仆,渊源颇深。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令贾诩主动投效,更不会拜主,因为自己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与资格。

近观贾诩,但见他四十多岁的年纪,很普通的七尺身高,发髻高束,慈眉善目,圆脸红润,肤sè较白;脸上时刻挂着淡淡的笑容,面相和善,如同邻家大叔一样和蔼,人畜无害。

再加上他那微微发福的身躯,笑眯眯地眼睛,生得喜庆,看着亲切。

当真是好一副益寿延年之像!

恍如再世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琢磨透了贾诩的心思之后,李利便不再拉拢他了。

对于贾诩这样智慧超群、阅历丰富之人,言语上的拉拢根本毫无用处,他看重的是实力和未来的前景,以及他自己从中所能获得的好处。

除此之外,任凭你舌灿莲花,山盟海誓,都于事无补,他根本不会为之所动。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李利绝不会干这种傻事。

因为那样只会贬低自己,反而会让对方更加看不起你。

“文和兄,不知你对盘踞在武威郡的李堪、程银等人是否了解,还请告知一二。”

贾诩见李利打量了自己一番后,对自己变向的拒绝只字不提,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神态自若,依旧向自己询问武威郡的形势。

仅凭这份胸襟与气度,贾诩就知道李利此人不简单,比之其叔父李傕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不久之后,此子就能在武威扎下根基,成长为不逊于韩遂、马腾之流的西凉诸侯。

事实上,自从得知李利与李傕分道扬镳,并升任龙骧校尉的那一刻起,贾诩就开始关注李利了。

因为李利与李傕叔侄俩的演技太拙劣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有猫腻,并非表面上那样单纯。

可是即使大家都感觉这件事有蹊跷,却不由自主地将李傕与李利二人分别对待,不再将他们看成一家人了。

这就意味着李家叔侄拙劣的伎俩奏效了,至少普通百姓都相信李家一分为二,李利自立门户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打听,贾诩发现李利还真是做得很彻底,与李傕府上再也没有任何瓜葛,而李傕也对李利没有好脸sè,叔侄之间俨然形同陌路。而这一点,恰恰是贾诩最感兴趣的地方。

第四十九章前途未卜

西凉人重亲情,对家的忠诚深入骨髓。

李家叔侄之间如此干脆地分道扬镳,当真是让贾诩为之侧目,既而愈发留心李利接下来的举动。

时隔半个月,左中郎将蔡邕亲自向董太师举荐李利担任武威太守,言辞恳切,让董卓不忍拒绝。

一连三天,蔡中郎几乎每天都要去太师府一趟,每次都是为了李利外放任职的事情。

结果,事情果然成了,而且董太师还额外开恩,给李利敕封了一个护羌校尉的头衔。

至此,一个刚刚及冠的少年,一跃成为时下最年轻的太守,也是年龄最小的护羌校尉。

此等封赏,比之此前晋升李傕为中郎将也不遑多让,甚至职权更大,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个将军的头衔。

凭借敏锐的直觉,贾诩知道又一个实权将领将随着这份诏书的宣读,应运而生。

于是他主动请旨前来龙骧李府宣旨,借机好好观察一下这位新近崛起的少年太守。

不成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贾诩还真是对李利刮目相看,这个曾经懵懵懂懂的小屁孩,跟着自己一点点认字的孩子,现在真是让他都不敢相认,成长的太快了!

此时的李利,气度雍容,沉稳睿智,举止间龙行虎步,尽显大将之风。

心思百转之中,贾诩竟然走神了。

随即他想起李利向自己询问武威郡的形势,歉意地对李利一笑,说道:“少帝迁都之后,董太师为了安抚时下凉州实力最强的诸侯韩遂,敕封他为镇西将军。

故此,凉州官职最高的人就是韩遂,而他也利用各种手段正在积极地拉拢马腾、李堪等势力,企图雄霸凉州。不过,目前他还没有得逞,马腾等人表面上不与他正面为敌,背地里却阳奉yīn违,养兵自重,各自为战。

由此,凉州诸侯虽然众多,各自兵强马壮,但是他们都是一群胸无大志的亡命之徒。

而李堪、程银、马玩、成宜、杨秋、候选等辈更是如此。他们早年在河东、并州一带聚众为贼,随后趁着西凉大乱顺势而起,占据了除金城之外的其它郡县,如今势力越来越大,渐渐成了气候,发展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不过这些人并不是一条心,各据一方,彼此间明争暗斗不休,都想吞并对方,借机扩大自己的兵马与地盘。

文昌此去武威,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只要利用得当,也许就能在武威快速站稳脚跟,既而各个击破,徐徐图之。”

李利对贾诩所说的应对之策深以为然,“文和兄言之有理,多谢赐教!”

贾诩知道自己刚才所说的这些,只要李利留心打听一下,或是派斥候打探一番,就能一清二楚。

为此,他反倒觉得自己有些配不上李利的一声兄长,心生愧意。

微微思量之后,贾诩一咬牙一跺脚,开口说道:“文昌,为兄职责所在不能亲自前去帮你,为此我好生惭愧。

这样吧,我膝下有一犬子,名叫贾穆,现已chéngrén,无大才,但处理政务尚可。贤弟若是不弃,可让他与你同行,顺便也祭奠一下我贾家先祖,以敬孝道。”

李利闻言顿时身形一顿,微微诧异地道:“文和兄何须如此呀?令郎既已chéngrén,便当举孝廉,以承袭兄长衣钵,入仕为官。

小弟此去凉州,前途未卜,凶险之极。万一遇到不测,兄长岂不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失爱子!

兄长之厚谊,我心领了。除非令郎自己愿意去武威,否则的话,我断然不能让令郎以身犯险。”

李利说这番话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想起后世史册中记录的贾诩子嗣情况。

贾诩方才所言还是有所保留,不过此举也让李利很感动。

据史册记载,贾诩有三子,长子贾穆,次子贾访,幼子贾玑;三个儿子在他投奔曹魏之后,一直没有出仕。直到贾诩年迈之后,方才允许儿子入朝为官,而贾穆更是被曹丕招为驸马都尉,继承了贾诩的爵位。

李利之所以颇为激动,就是因为贾诩此时舍得把他最有才能的大儿子交给自己;可见这位名扬后世的毒士对自己特别看重,现在已经开始下注了。

这是一个好兆头。

但是,李利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出来。因此他神态恳切、言辞决绝地回复了贾诩。

贾诩见李利如此情真意切地为自己考虑,反而觉得把大儿子贾穆交给他是对的。

或许李利现在的实力还很弱小,根基浅薄,但他却是个真xìng情的男子。

首节上一节58/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