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546节

郭嘉轻轻点头,若有所思说道:“子敬之言极有可能成为现实,或者说这种局面根本无法避免。其实,自从主公挟天子以令不臣之时,便已然站在天下诸侯的对立面,今日之事不过是将隐藏在暗处的事情彻底裸露在阳光下,让西凉百姓亲眼看一看。至于各路诸侯如何看待此事,那就不是我等能够左右的事情。”

说到这里,郭嘉话音一顿,思量着说道:“事实上,早年董卓入京便已显露出不臣之志,天下诸侯之所以联盟讨伐董卓,其本质就是扼杀董卓的帝王之志,从而为他们自己赢得时间和机会。我主替代董卓执掌西凉军之后,各路诸侯之中只有不是傻子,自然能够看出主公志向远大,雄才伟略,志向与实力相匹配,俨然凌驾于众诸侯之上,根本无须顾及天子颜面。然而,主公此前两三年间一直藏而不漏,谦逊有礼,这就给众诸侯一种错觉,让他们误以为主公年少愚钝,野心远不如董卓,没有胸怀天下之远大抱负。

现如今,主公突如其来显露锋芒,必定促使天下各路诸侯重新审视主公。而某些之前上蹿下跳左右摇摆的小诸侯,例如河内张扬、汉中张鲁和并州白波贼等与我西凉接壤的势力,再想夹缝中求存就没那么容易了。”

说话之中,郭嘉欣然而笑,接声说道:“至于天下诸侯将与我西凉军为敌之事,纵然主公没有显露心迹,他们也不会与我们为友,仍然视我等为敌。既是如此,我等何必顾忌他们,始终都是敌人,索性摆明阵势,一较高下。这样以来,反倒不受牵绊,一切但凭实力,孰强孰弱,江山谁属,沙场见分晓!”

“奉孝所言甚是。”周瑜对郭嘉这番话深为赞同,点头说道:“我西凉军实力强大,原本就是天下诸侯之首,他们自然不会与我等结盟为友,时刻提防着我们,处处针对主公。今日主公显露心迹,只要没有立即废黜天子,登基称帝,自然能够安抚一部分心向大汉的百姓。随着我军将来一步步蚕食天下各州各郡,其实就是教化人心的过程,百姓们自然而然归附主公,到那时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因此,我十分赞成奉孝之言。与其藏头露尾遮遮掩掩奉天子以令不臣,不如及早摆明心迹和立场。以免给天下黎民留下错觉,误以为主公先忠后叛,这样反倒令人难以心服,没有归属感。不过凡事有利有弊,今日之事过后,我西凉军所面对的局势将愈发恶劣,压力巨大。所幸我西凉三州之地不比中原州郡,占据虎踞龙盘之地,关隘天险不可计数,纵然一时难以平定天下。却也不会轻易被诸侯所灭。倚仗天险雄关,我们一步步蚕食中原,早晚一统天下!”

听着郭嘉和周瑜二人的一番话,鲁肃不禁连连点头,顾虑随之淡去。心胸赫然开朗起来。

随之鲁肃微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诚如二位所言。我西凉之前就是孤立的存在。没有盟友,也没有可以借用的助力,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既是如此,那我们有没有不轨之心其实都无关紧要,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实力是否强大。几天前,主公将此事交由我等三人决断。当真让我们好生为难,好在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不离不弃支持主公,但凡对主公有利的事情,我等义无反顾。支持到底!”

话音稍顿,鲁肃收敛笑容,沉声道:“既然我等已经决定无条件支持主公,那么接下来我们身上的担子就重了。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干净利落地剿灭于夫罗大军。此战若胜,其效应之大难以估量;若是战败,那对于主公和我西凉军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士气必然受挫,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也将随之松散开来。这件事情,我们三人这两天好生思量一下,争取能拿出一个好策略,助主公尽快剿灭蛮军!”

“子敬所言极是。”周瑜和郭嘉闻言后,欣然点头应允。

“恭迎卫将军归来!”

东门十里外的官道上,以大司马李傕为首的文武百官列队相迎,待李利策马临近时,众人躬身揖手行礼。

“吁”

提缰勒马,李利飞身下马,快步扶起李傕,俯身轻声道:“叔父尽心戮力相助侄儿,实在令小侄感动,此恩此情容日后再报。”

“文昌不必如此。”李傕当即起身,低声说道:“叔父虽然贪恋权势,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糊涂。叔侄一家亲,血脉相通,但凡对文昌有利的事情,叔父绝不含糊,一定尽心尽力去做,光耀我李家门楣!”

说罢话后,李傕走到骅骝马旁边,手提缰绳,朗声道:“天子御赐銮驾迎接卫将军,请将军乘銮驾回城,老臣愿为将军牵马缀蹬,牵马进城!”

李利闻声愕然,却见天子銮驾已然静候一旁,听到李傕命令后,銮驾缓缓驶来,确是一辆四马御驾,随行还有一众天子仪仗。

眼见于此,李利面朝东门方向躬身一礼,遥拜天子,随即大步登上銮驾,对百官朗声说道:“有劳诸位相迎,免礼起身,随本将军回城面圣。起行!”

随着李利手扶銮驾抬手一挥,文武百官纷纷起身退到两旁,待銮驾通过后,跟在后面徐徐前行。

这时,跟在后面的近卫军统领李挚大手一挥,厉声道:“七十二勇士听令,合并车驾,揭幕!”

“嘭嘭嘭!”

紧随李挚一声令下,但见周瑜和二乔乘坐的马车后面,十余辆盖着黑布的马车应声而动,七十二名高大健壮的甲士动作娴熟地套上八匹骏马,将十二辆早已准备妥当的马车以横木门栓套接在一起。随即,由八匹骏马拖动这辆超大的马车,七十二名勇士护持周围,推车前行。待马车缓缓而行之后,金猊卫副统领张辽策马上前,逐一揭开黑布,将毒龙庞大的身躯呈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啊”

一片排山倒海的惊呼声由近及远播散开来,使得靠近毒龙车驾的百姓纷纷后退避让,而官道两旁距离较远的围观百姓则拼命拥挤上前,争先恐后地想要亲眼目睹蛟龙真容。

“啊!这、这、这、、、这就是蛟龙!”牵着骅骝马的李傕闻声回头观望,恰好看到毒龙狰狞硕大的龙头,顿时吓得他浑身惊颤,不可置信地指着毒龙,惊愕半晌才说出一句话。

“对,这头恶龙至少存活四百余年,长期残害过往渔船和百姓,我闻讯之后率众前去绞杀,恶战三天三夜,终于斩杀毒龙!”站在御赐銮驾上,扭头面对朝阳,李利睁着眼睛说瞎话,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

“嘭、嘭、嘭!”就在李利朗声讲述屠龙经历之际,十余名胆小的官员止步扭头看到毒龙真身之后,当即吓得瘫软在地,随之白眼一翻,昏死过去。此外,还有数十名白白胖胖的官员吓得浑身哆嗦,宽大的官服下摆哗哗作响,既而在干燥平坦的官道上留下他们各自的足迹。

而这一切,尽数呈现在上万名百姓眼中,诸生百态尽数收于眼底。

然而,李利并未下令车队止步,銮驾依旧领头前行,承载毒龙的超大马车同样缓缓向前。于是,一众吓得两腿发软的文武百官们眼见毒龙一步步逼近,突然爆发出身体潜能,扭头快步跟上銮驾,若不是随行甲士相阻,恐怕他们就要超越銮驾,仓惶跑向长安城了。

而后,随着大队人马徐徐前行,官道两旁的百姓越来越多,许多百姓见过毒龙之后仍旧不愿离去,跟随车驾前行,浩浩荡荡向长安东门而去。

“啊啊啊”

随着数万百姓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山呼海啸而来,站在城楼上观望的少年天子刘协,终于看到了身躯庞大无比的毒龙。顿时,他周身颤抖不已,扭头就跑,边跑边大声疾呼:“救驾!”

可惜刘协终是没能逃离城楼,被数名甲士架着走下城楼,颤颤巍巍的站在城门口,迎接李利渐行渐近的銮驾。

这一幕并不是李傕之前交待的场景,按照此前预定计划,天子刘协只要站在城楼招呼一声即可,不用亲自出城迎接。然而,城楼上的一众金猊卫将士眼见刘协要跑,便顺势将他架到城门前,战战兢兢迎接李利的车驾。

第554章将军府美女如云

(临近月末,求月票!)

午后,烈日当空,热情似火。

当长安城内外数十万军民仍在城门前瞻仰毒龙真容的时候,李利已经走下銮驾,重新骑着骅骝马直奔将军府而去。

与此同时,一众失魂落魄的文武百官护送吓得尿裤子的天子返回皇宫,而大司马李傕则留在城门前主持秩序,以免造成混乱。

毫无疑问,李利失言了。

在此之前,他在官道上信誓旦旦地说回城面圣,可是他进城之后根本没有正眼看过天子,只有揖手一礼,就算是面圣了。而后,他顾自乘坐銮驾入城,待走过正街即将抵达皇宫时,他突然下车就走,径自返回将军府。

不过这一幕并没有引起百姓的关注,只有为数不多的有心人留意到李利这番怪异的举动,从而联想到很多事情,惊恐不已。

按照常理,天子銮驾只有天子有资格乘坐,即便是有人功勋卓著,也只可与天子同乘銮驾,断然没有臣下独坐銮驾之理。怎奈天子年幼,又惧怕出城后被人谋害,因此便遵行李傕的吩咐,銮驾出城迎接李利,而他本人则留在城楼上等候。接下来的程序是,天子与李利共乘銮驾入城,同往皇宫议事封赏。

可惜这一整套礼制今天都没用上,或者说今天的主角只有一人,这便是李利,而天子则沦为陪衬,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与之相反的是,天子今天表现得如此不堪,愈发彰显李利威武不凡,而百姓们山呼海啸的呼喊声。众口一词:卫将军万岁!

如此场景,让天子刘协情何以堪,满朝文武将以何堪?

但是,李利此番作为却是事先早有准备,完满达到了预期目的。

至于他没有入朝面圣,这也是李玄和李傕二人谋划中的最后一步。因为他不能入朝面圣,至少今天不行,错过今天随时都可以进宫。

今天这番作为,其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彰显李利在西凉至高无上的地位。借助屠龙之事收取民心。如果李利随后进宫面圣,那城门口的一幕岂不是枉费心机,大打折扣?

只要李利进宫见驾,那就意味着他心虚,等于是向天子低头。向文武百官服软。如此一来,今日十里长街銮驾之行必将沦为笑柄。反倒更容易遭人非议。被人诟病。

但李利现在乘銮驾独自入城却也不进宫面圣,这么做同样会让人议论纷纷。然而,这种议论却是光明正大的讨论,不用妄自揣摩,诟病非议。李利此举摆明就是无视天子,无视百官。赫然表明他西凉之主的地位,不惧人言。

随后,只要他没有弑君篡位,登基称帝。别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都无所谓。反正李利要的是西凉民心,就是要让西凉治下所有文武官吏都清楚,西凉之主是他李利,不是所谓的天子和朝廷。他没有弑君,仍然奉养朝中文武百官,那是他仁慈,不愿枉造杀戮。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百姓们就不会得知其中的弯弯绕绕。因此,天子刘协眼下还是皇帝,还不能死,他依然还是除西凉之外其他诸侯的皇帝。但在西凉境内,他这个皇帝什么也不是,就是个吃闲饭之人,说出的话非但不是圣旨,反倒沦为耳边风,根本没人听他差遣。呃,也不尽然,起码他还有三公九卿和一众文武官员,或许这些老臣愚忠或是良心发现,仍然会遵从他的旨意。

经此一事,东汉两百年基业近乎崩塌,大汉四百年江山倾覆在即。此刻之所以还没有彻底倾覆,是因为刘协这个正统皇帝还活着,还没死,否则大汉也就彻底灭亡了。

时局恶化到这等地步,可以说是瞬息骤变。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局面会变成这个样子,甚至朝中很多官员还憧憬着中兴大汉,成为光武中兴那样的从龙之臣,留名青史呢。但这一切随着李利屠龙之事呈现在世人面前,天子光环骤然暗淡,已然成为被西凉遗忘的末路帝王。而一直谦逊有礼的李利一瞬间的转变,更是让满朝文武惕然心惊,惶恐难安,其中惊吓最甚之人就是刘协。

首节上一节546/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