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545节

李利闻言轻笑,坦言道:“些许微末之技竟然得到公瑾如此高的夸奖,李某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呃!主公,你这是、、、、、、、”周瑜神情愕然,惊讶得不知该说些什么。

“哈哈哈!”稍稍愣神后,周瑜和李利对视一眼,随之车内六人开怀大笑。

笑罢后,李利颇有感触说道:“实话实说,这个主意还真是逼出来的。不怕你们笑话,当初平定西凉之后,各州郡府库内空空如也,甚至连长安城内的皇家府库都没有多少积蓄,整个西凉军穷的叮当响。但是西凉军数十万还等着发饷吃饭呢,平均每一天人吃马嚼的粮草都不是小数目,各营将领三天两头跑到我面前求取粮饷,可是府库是空的,我拿什么发放给他们?再加上。各郡县府库内为数不多的粮饷还要发给百姓恢复生产,大力发展农耕。于是我整天被逼得不敢见人,唯恐他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催要粮草。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我西凉各郡县都是百废待兴,府库内确实没有多少钱粮,但我军唯独不缺战马,而且普通百姓家里也有很多矮马和驽马。有鉴于此,我就想出这么一个办法,将军中淘汰下来的战马和百姓手中矮马驽马购买回来,然后修建驿站。再调集各营之中的俘虏前来修路。只要道路通畅,百姓们出行方便,就可以把家中的蔬菜或山货拿到集市上卖掉;来往商队自然也能更加快捷,加速货物流通。与此同时,驿站凭借马车、马匹代步和客栈食宿收入。不仅能供应战俘们的口粮,还能结余一笔可观的收入。充实府库。如此一举多得之事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里。李利话音稍顿,缓口气之后接声道:“两年多下来,这个看似效用不大的无奈之举,为我西凉府库增加大笔钱粮,随之而来的便是从长安三辅到凉州乃至雍州各郡县,全部修建了官道。开设驿站。截至目前,雍凉二州虽不敢说四通八达,但官道已经贯通至各县,甚至延伸到各个镇甸。出行十分便利。以前从长安前往凉州刺史府需要两三天时间,如今只需快马加鞭一天就能到达,沿途驿站不仅有矮马和驽马,还有专供哨骑换乘的战马。

与此同时,很多战俘如今都已在官道两旁安家落户,成为我大汉百姓。以至于西凉境内如今已经没有战俘了,而仍在继续修路的那些人都是罪犯或游手好闲的不法之徒,只要他们服刑期满或是表现上佳,很快就能恢复自由身。因此,我西凉境内治安很好,近两年内几乎没有草寇和强盗为祸一方的事情发生,虽然算不上大治,但还算是安稳祥和之地。”

话说到这里,李利不由得摇摇头,肃然说道:“可惜此番于夫罗大军犯境,战事一起,百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必要时还得征召青壮运送粮草和军械。如此一来,眼下这等祥和安定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势必引起一连串的战事。”

“主公不必忧心。”郭嘉接声劝慰道:“于夫罗大军兵马虽大,却还不足以对我军构成威胁,只要我大军出动,两个月内即可剿灭蛮军!”

周瑜欣然附和道:“奉孝所言极是。西凉全境的安定局面来之不易,但恰逢乱世,战事无法避免。相对而言,眼下我军钱粮充足,足可支撑一场空前大战。这个时候于夫罗大军率先撞到枪口上,那我们就不用客气,直接挥师北进,一举荡平南匈奴部落,收复河套之地,除恶务尽。如果战事顺利的话,我军此番或可趁势收取并州。纵然无法占据并州全境,也定要夺取大半郡县,为日后攻取并州全境奠定基础!”

李利确实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十分痛恨,对眼下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感到惋惜,但这种惋惜的本意是担心百姓受苦,却不代表他怯战,不敢应战。实际上,正如周瑜所说,西凉军眼下不缺钱粮,足可打一场大战。而这,还是建立在不用征收赋税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西凉境内的休养生息战略仍将持续进行,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真正受苦的百姓主要集中在战乱之地,眼下主要是北地郡百姓,这是难以避让之事,毕竟北地郡目前处在战争的前沿。

此刻,听到周瑜一番话后,李利朗声笑道:“公瑾好志向,豪气干云哪!哈哈哈!”

周瑜含笑不语,坐在他身边的郭嘉接声道:“这并非不可能之事。以我军目前的处境来说,攻占并州势在必行,越早下手越好,迟则生变。目前,我西凉各地,惟有北面和东面边境不稳。东面姑且不说,那是与中原各路诸侯接壤,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

但北面边境眼下正是一个契机,只要我军能够尽快击败于夫罗大军,既而一鼓作气攻入河套,横扫南匈奴部落。随后挥师东进,攻占并州云中、雁门等郡县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因为这些郡县原本就在南匈奴人手里。待攻占这些郡县之后。再挥师南下攻取整个并州。

如果战事顺利,估计入冬之前便可结束战事。倘若战事不顺,亦或是途中又有变故,那我军此次也一定要攻占河套平原,将南匈奴人全部赶到塞外或并州腹地,为我们将来攻取并州赢得先机。”

“嗯,此事我等稍后再议。”李利微微颔首,看到大乔和小乔二女略显疲惫之色后,他轻声道:“中午我们在蓝田大营歇息,明日清晨再前往长安城。不知公瑾、奉孝意下如何?”

“我等无异议。一切听凭主公安排。”周瑜、郭嘉和鲁肃三人都是人精,留意到李利的眼神后,自然是欣然应允。

“嗯。”李利微笑颔首,当即挑开窗帘,对跟在马车一旁的武关守将杨秋吩咐道:“前往蓝田大营。派遣快马前去通报。切记,不得泄露行踪。不用劳师动众出营接应。只需准备好军帐和食物即可!”

“诺,末将领命!”杨秋闻声应道,随之招来亲兵前去蓝田大营传令。

不知不觉,夕阳落山,天边挂满红彤彤的晚霞。

蓝田大营,后军大帐。

歇息一个下午的李利轻轻起身穿衣。既而轻吻吵醒熟睡中小乔的额头,随之走出内室。

诚然,最近几天连续赶路,尤其是武关至秦岭路段。颠簸得厉害。小乔和大乔姐妹俩都是柔弱女子,体质自是不能和李利等人相提并论,她们哪里受得了如此昼夜兼程的赶路,因此进入蓝田之前就已是疲惫不堪。而后得知长安城就在眼前,她们终于支撑不住靠在马车上昏昏欲睡,于是李利一行只得留在大营歇息一日。

然而,李利没有想到的是,中午到达大营之后,小乔居然拉着他一起沐浴。结果,沐浴变成了鸳鸯戏水,既而演变为一场酣畅淋漓的肉搏激战。

此刻,李利睡醒之后神清气爽,而小乔却仍在深度睡眠之中。她是真累了,若是无人打扰的话,估计她能睡到明天早晨。

“主公,末将来了。”看到李利走出军帐,不知何时来到军帐之外的李挚,迎上前去躬身施礼。

“子诚,你这么快就到了?”眼见李挚出现在自己面前,李利诧异问道。

李挚轻步跟着李利向主将大帐走去,边走边说道:“五天前末将就接到元忠的传信,当天夜里末将就从刺史府赶到长安,向元忠询问主公具体行踪,得知主公还需几日才能回来。上午元忠找到末将,让我将这封密信亲手交给主公,两个时辰前我与返回武关的杨秋将军不期而遇,得知主公已到蓝田大营,当即赶到这里。”

说话之中,李挚掏出密信递给李利,随之站在一旁,巡视四周。

拆看书信的一瞬间,李利虎目微睁,剑眉竖起,脸上浮现出浓烈的不悦之色。

然而,当他看完书信之后,脸上的表情却是平静如常,仰头望着天空中的多多霞云,还有那赤红似火的落日余晖。

书信上所说的事情正是李傕欲借毒龙造势之事,对此李玄在信中详述原委,表明坚决支持李傕操办此事的态度,并建议李利暂时不要现身,待六天后随后面的辎重大队一起返回长安,接受文武百官和百姓的欢迎仪式。此外,李玄一再重申,此事关系重大,力谏李利不要拒绝,因为李玄认为此事对李利有百利而无一害。

沉思半晌后,李利随手将密信交给李挚,吩咐道:“你看过迷信之后去找周瑜、郭嘉和鲁肃三人,待他们看过密信后立即烧掉它,至于应该怎么做,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赞成元忠信中所言,那你就和公瑾返回武关,等待辎重大队到来,然后做好相应事宜。如果他们不同意,或是沉默不语,此事就此作罢,立即传令李玄劝阻我叔父立即停手,就说这是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违抗!去吧,速速办好此事!”

就在李利说话之际,李挚已经看完了信中内容。待李利话音方落,李挚低声问道:“末将愚钝,不知主公为何要将此事交由周瑜、郭嘉等人决断?末将觉得元忠所言句句在理,此举对主公有利无害,影响极大,错失此次机会,恐怕往后再也没有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了。请主公三思!”

李利闻声后,身形纹丝不动,依旧仰望苍穹,目光深邃而凝重,低声道:“你说的没错,这件事看起来确实很诱人,令人难以拒绝。某些野心勃勃的诸侯朝思暮想着这种好事情,可谓望眼欲穿,可惜渴望而不可及。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利必然就有弊,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天命所归听起来很不错,实际不过是虚名,一句托词而已。乱世争霸终究还得倚仗自身实力,靠得就是手下一众文臣武将,没有这些人竭尽全力辅佐,终究难成大事。周瑜、郭嘉和鲁肃三人都是能够助我成事之人,若因此事让他们对我心生不满,我要这等虚名又有何用?”

说完话后,李利不再多言,顾自走进大帐,而李挚则目送李利离开,既而快步前往郭嘉等人的军帐。

第553章惊天子空前盛事

旭日初升,万里晴空。

哒哒哒!

宽阔平坦的官道上,一队队铁骑策马提枪缓缓前行。

战骑之后,数千名辎重甲士押解上百辆马车徐徐跟进,直奔长安东门而去。

领头开道的铁骑当中,一名身着金黄色战甲的高大将军居于战骑中央,独自居中而行,极其引人注目。

但见他身量足有九尺,身躯魁梧,相貌俊朗,剑眉虎目极具威严。策马前行之中,他倒提金猊金背战刀,身姿挺直,座下一匹赤红似火的骅骝神驹,行走于众多战骑之中俨然是鹤立鸡群,格外显眼。但见此马体长近乎一丈三、高逾一丈,通体火红,鬃毛竖立,丝丝光亮顺滑,毫光可见。这一人一骑背对朝阳前行,金色战甲和红色战马与朝阳辉映,灿灿生辉,令两侧围观的百姓不敢正视,光晕刺眼,煞是威武不凡。

“主公真乃神人也!”紧随战骑之后的马车上,周瑜、鲁肃和郭嘉三人坐于其中,透过车窗注视着前方金光环绕的威武身躯,不禁由衷赞叹。

看着自家兄长雄壮如山岳般的高大身躯以及那健步跨越的骅骝马,鲁肃脸上呈现出一抹激动的红润,眼神满是崇敬兴奋之色。

然而,当他留意到距离长安东门还有十余里的官道两旁站满百姓之后,振奋激动之余,却又不免有些担忧。

稍作思量后,鲁肃对周瑜和郭嘉二人低声道:“大司马此举无疑是高瞻远瞩的神来之笔,但风光之后隐藏着无尽凶险,想必朝中百官此次应该有想法了。”

“这是必然之事,无法避免。”郭嘉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和,轻声道:“主公此番入长安不比以往。满朝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天子立于东门迎接,等同于开城接驾。如此尊崇之礼仪,古往今来惟有出征将帅建立不世之功勋,班师凯旋之际方得一见。

但此次并非大军凯旋归来,而是瞻仰主公屠龙之壮举,数十万百姓夹道相迎,十万大军沿途接应。如此盛大场面,正主却不是天子,而是主公。自古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此事一出。满朝文武官员岂能不知其中深意,焉能坐以待毙?

待此番盛事结束,西凉全境皆知主公威加海内,声望如日中天,民心归附。此后西凉百姓将视主公如天神,天子光环黯淡。既而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自此以后。西凉百姓只知主公而不闻天子,东汉王朝气数尽矣!”

周瑜闻言颔首,接声道:“不仅是西凉百姓如此,恐怕大汉其他州郡百姓或多或少亦有此念。与此同时,天下各路诸侯必然惶恐惊惧,纷纷揣测主公有不轨之心。此举更是难脱篡位之嫌,从中看出主公的帝王之志。这样以来,天下局势将对我西凉军极为不利,各路诸侯必将视主公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子敬之忧虑想必就在于此吧?”

“正是。”鲁肃应声说道:“而今天下局势并未明朗,诸侯割据之势愈演愈烈,战乱不堪。置身如此乱局当中,主公此举无异于再为乱世添上一把大火,使得局势愈发混乱。各路诸侯听闻今日之事后,必然危机感大增,势必会加快步伐,以求壮大自身实力。此外,今日之事一经传出,必然会将各路诸侯的目光吸引到我西凉军身上,随之他们的矛头也将对准我西凉军和主公。

因此,在我看来,自今日之后我西凉军所面对的局势将愈发险恶,树敌于天下,稍有不慎恐有倾覆之危!”

首节上一节545/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