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32节

  跟吴兰芳这么熟络了,王援朝很轻易的就打听到了几个新人的情况。

  歌舞团、话剧团、杂技团各有一个新人入职,办公室除了他,还有一个进了后勤科,这个科室一听就很肥……

  不一会,就看到一个会议室里散出了很多人,几个面试官赫然在列。

  吴兰芳离开了一会,是叫了后勤科的那个新人,叫谭菲的姑娘,和王援朝一起,带到了金主任的办公室。

  “主任,今天是王援朝同志和谭菲同志来报道的日子,他们上午刚刚办完了入职手续,我带他们来认认门。”

  两个新人齐刷刷道:

  “主任好!”

  金主任打量着两位新人,笑容满面,连说了几个好。

  “我们文工团,就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有文化、懂专业!

  要尽快熟悉业务,做出成绩啊!

  当然,还要继续保持一颗学习向上的心,对于愿意深造的同志,我们团,一直都是积极支持的!

  好,好!”

  吴兰芳心领神会,道:

  “主任的期许,们都看到了,可得好好表现,不能辜负领导对你们的期望!

  那主任,我就带他们去外面的科室上岗了。”

  金主任笑着点头,起身将三人送至门外,殷切嘱托道:

  “年轻人,有朝气,要好好干出成绩啊!”

  王援朝和谭菲连连点头称是,跟金主任道了别,就跟着吴兰芳又去了拜访了冯副主任。

  冯副主任也是笑眯眯的客套,新人又不归他管。但小伙子王援朝表现得对他十分尊敬,比那个姑娘谭菲,让人感觉舒服多了。

  可惜啊,是金主任看中的人。

  后勤科。

  吴兰芳与后勤科科长寒暄了一阵,将谭菲这个新兵安顿好。

  后勤科科长对王援朝十分客气,当初面试官们之间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主任、分团长们都看中的小伙子,他自然要高看几眼。

  他自己的兵已经丢在了一边,就差跟王援朝称兄道弟了,真的让人如沐春风。

  最后,吴兰芳又带着王援朝来到了业务科。

  业务科科长叫林白,戴一副黑框眼镜,是个老笔杆子了,文山会海十分有一套,主要服务委员,兼顾团长;团长是业务干部,分管歌舞、说唱、杂技、话剧四个团。

  林科长有点与世无争的样子,这可是团里的一号大秘!

  “林科长,我给您把笔试98分的王援朝同志带来啦!

  王援朝同志父母都是工人,大哥是医生,二哥是农场工人,还有个跳级的神童妹妹。”

  林科长起了身,一手抚桌,打量了一下王援朝,道:

  “上周六就听说面试的时候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小伙子,能文能武,让各位分团长哄抢,最后还是咱主任棋高一着,我就期待着见一见真人。

  今天一见,确实优秀!”

  王援朝脸蛋有点发红,貌似有点不好意思,连忙欠了欠身,谦虚道:

  “我书还是读的少,不如我大哥,也不如我小妹聪慧。就是兴趣广泛,学了不少东西。”

  王援朝已经听出来了,吴春芳跟科长介绍的,就是自己的文化、家里人的文化、以及工人家族。

  林科长道:

  “你还年轻,只要坚持学习,终归能多读书的。而且我们文工团,也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成长。”

  吴兰芳及时补充道:

  “援朝,你得多跟我们林科学习,林科是咱文工团的大才子,文章都是上过报的!”

  林白这下倒是矜持的笑起来了,道:

  “我听说了你在面试的时候朗诵的一首原创诗歌,很是不错。

  《增广贤文》就写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跟你的《热爱生命》,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这林科长,还真是文学爱好者。

第38章 庙小也得小心

  王援朝决定回去就去书店买《增广贤文》,好好翻一翻。

  吴兰芳道:

  “哎哟,林科,您可别说的这么深奥了,小女子听不懂啊。您的兵我是交给您了,我就先撤啦。”

  林白无奈笑道:

  “吴干事又在说我掉书袋子了!”

  吴兰芳连忙道:

  “天哪,我就一小小的干事,林科您可别乱给我戴帽子啊。”

  吴兰芳很快就告辞离开,办公室就剩下了林科长和王援朝。

  王援朝十分机灵的帮林科长将桌上的茶杯斟满水。

  林白满意道:

  “坐!”

  王援朝小心坐下,等待直属领导指示。

  “下个月11号,就是第二届全运会,领导都会出席。

  国家体委的贾隆主任一直在关注这个事。

  我们国家才渡过三年严冬不久,这届运动会,意义非凡。

  开幕式有1万6千人的团体操《葛敏赞歌》,是由各家文工团负责一部分,然后再团体合练彩排。

  我们铁路文工团,今年的‘文化列车’活动,也适时中止了,全力参与到这次全运会中来。

  ……”

  林白科长并没有藏着掖着,也没有云里雾里,直接开门见山,将这段时间,文工团的主要工作任务,告诉了王援朝。

  而业务科的主要任务,就是随时待命,听从领导指派。

  在此等大会面前,文工团委员,都是上不得台面的,都是葛敏一块砖。

  年轻骨干,都去排演《赞歌》团体操了。

  1万6千人,啧啧……

  文工团的其他人,则排演节目,积蓄力量,等待大会之后,再次踏上“文化列车”的慰问旅途。

  简而言之,暂时没特别的活。

  介绍完了,林白补充道:

  “如果你有作品能够发表,一般作品三篇以上,有影响力的作品一篇以上,就可以申请提前转正。

  我建议你到时候转文艺编,具体评级看作品。

  因为文艺编哪怕16级,工资也是42块5起步。

  你要是走行政编,这个学历,30级,23块的工资,几乎差了一半。

  主任很看好你,可能会对你另有安排。

  我们业务科,本身就要对文工团的各项工作十分熟悉。

  所以,我这边暂时安排给你的工作就是,多熟悉熟悉我们文工团的工作,努力创作优秀的作品。

  ”

  说了一圈,领导安排的工作,就是熟悉工作……

  不过也能看得出来,林科长大抵没有塞什么坏心思,不然直接客套两句,他王援朝也说不出什么。

  相反,林科长对他有种隐隐的欣赏。

  要知道,他现在试用期,工资相当于学徒工水平,18块,第二年转正后就23块,行政30级。

  而林科长直接跟他说了提前转正、跳级的办法。

  如果不是对他的欣赏,那就是赤裸裸的挑逗了。领导有那份闲心挑逗他这个新人?

  林科长将他带到外间的业务科办公室,办公室有四张办公桌,有一张空荡荡的,靠着门口,可能就是给他安排的。

  林科长道:

  “各位同志停一下手头的工作……”

  自然,林科长将他介绍给了办公室的另外三个同事。

  张扬,副科长,主要对接四大分团长的工作;

  李辉,5级办事员(行政23级),主要对接“文化列车”专项工作,经常随车跑;

  明诚建,6级办事员(行政24级),主要对接办公室各个科长的工作。

  然后就是向三位同事介绍王援朝这个试用期的新人。

  反正科长说了,他可以跟着三位同事后面学习了解情况。

  因为王援朝是个年轻的萌新,所以大家对他都比较客气。

  中午的食堂,他自然跟着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一起,钱和粮票加起来,相当于外面的半价,因为有补贴。

  下午跟着李辉去观摩“文化列车”的节目排练和节目筹备。

  王援朝恪守新人准则,主打一个多听少说多叫人。

  前门烟,很麻利的就递了过去。

  笔杆子们,他就没见过不抽烟的。冥思苦想很费脑,需要烟草提神。

  办公室里那一股烟味,不会骗人,虽然他没看到烟灰缸。

  烟一来,话匣子就打开了。

  “援朝~,是50年的?”

  李辉这是把年纪往满了拉,虚岁16,很吓人了,毕竟不是刚开始那几年了。

  王援朝实事求是道:

  “是啊,那会我父亲还想报名跨过鸭绿江呢,人家说他年纪太大。”

  李辉一听,哟,这家里是行伍出身?道:

首节上一节32/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