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 第215节

  而崔泽安和苏哲,扮演同一个角色,却前后脚播出,很难摆脱对方对于观众的影响。

  这对苏哲来说太吃亏了,业内对他的霍去病口碑已经不抱希望。

  谁是更好的霍去病,似乎已经有了结论。

  而这时,一些内幕消息传出:

  “《风中谣》一开始选中的男主角是苏哲,他却拒绝了。”

  网友最喜欢听这种故事,尤其是当苏哲错过的《风中谣》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口碑,全都是近年来的精品古偶剧。

  这就更显得他有眼无珠。

  不断有人问:

  【苏哲为什么拒绝?档期冲突吗?】

  难道是为了《汉武帝》放弃《风中谣》?

  这样的话,虽然可惜,却也情有可原。

  毕竟《汉武帝》的评价更高。

  但立即有人扒出,两部剧的拍摄时间根本不冲突。

  反倒是苏哲之前拍摄的《总裁大人》,和《风中谣》同时拍摄,但还在卖剧,没有播出。

  一听这名字,再看阵容,大家就觉得这会是一部霸道总裁的圈钱烂片。

  而此时,《风中谣》的制片人故意发了一个微博,内涵苏哲为了钱放弃《风中谣》,选择《总裁大人》。

  他想进一步提高电视剧的热度,同时也隐隐报复一下苏哲当初拒绝《风中谣》之事。

  当时那么多明星争夺《风中谣》的资源,他主动向苏哲递上橄榄枝,就是想蹭同期《汉武帝》的热度,没想到苏哲竟然拒绝了。

  这让他很没面子,也很不高兴。

  现在好了,《风中谣》大获成功,而《汉武帝》虽然更成功,但和男配角苏哲有什么关系?

  他都没出场呢!

  《风中谣》的制片人很得意,经此一事,在圈内的话语权和地位都大幅增长。

  而播出平台H省卫视却很尴尬。

  虽然他们购买了《风中谣》的首轮播放权,但也就是赚***费而已,《咱们穿越吧》才是亲儿子……

  额,因为版权和企鹅视频、苏哲共有,算不上亲儿子,那也算得上乾儿子吧。

  于是,江淑君副台长亲自给苏哲打电话,承诺道:

  “苏老师,我们对《风中谣》只是采用了正常的宣传策略,没有任何盘外招。”

  潜台词:

  盘外招都是《风中谣》剧组用的,和我们无关。

  苏哲听明白了,只是简单询问了几句《咱们穿越吧》的筹备进度,就挂了电话。

  严喜玲问他:

  “我们要怎么反击?”

  苏哲问:

  “他们最后改剧本了吗?”

  严喜玲立即摇头:

  “当然没有,我打听过了。而且如果他们愿意改,你不就出演了吗?”

  苏哲笑了笑:

  “那就等子弹飞一会儿……”

  等这部剧播出到相关剧情后再说吧。

  “到那时再反击?”严喜玲确认道。

  苏哲耸耸肩:“甚至有可能不需要再反击。”

  而此时,《汉武帝》播放到第40集,终于播放到霍去病登场!

  在多次加戏后,苏哲扮演的霍去病比原剧本提前登场,在舅舅卫青家里首次亮相。

  一出场,他就穿著短衣,和士卒们一起训练。

  他弓马刀枪样样精通,一上来就展示出绝佳的武艺。

  电视机面前的观众们,和剧情里来到卫青府的汉武帝刘彻一样,都十分惊讶,看著苏哲(霍去病)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武艺。

  在一番精彩的打斗场面后,苏哲更是脱去上衣,著上半身,露出匀称饱满的肌肉,随意用井水冲刷著身体。

  谁说正剧导演不会卖肉?

  反正有理有据,霍去病少年将军,不可能是成年大将那种雄壮的体型,也不可能像普通少年那般清秀,如苏哲这般是最合理的猜想。

  在第40集的最后,汉武帝刘彻惊喜地问:

  “这个少年郎是谁?好生威武!”

  卫青立即回答:

  “陛下,这是您赐名的去病啊!”

  据说有一次刘彻生病,恰好霍去病他妈带婴儿小霍去宫里玩,一声啼哭吓了刘彻一跳,竟然治好了他的病,因此,刘彻为他取名去病。

  这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后人附会的故事,毕竟去病之类的名字十分常见,代表父母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美好祝愿。

  但电视剧为了让刘彻和霍去病的故事更具传奇性,采用了这个说法。

  于是,电视剧插叙了一段婴儿霍去病入宫的场景。

  然后,刘彻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一眨眼,就从小婴儿长成雄壮少年郎了!”

  他脸上不由露出喜爱欣喜之色,招手对正在冲凉的霍去病喊道:

  “去病,过来让朕看看!”

  霍去病抬起头,看到没有隐藏身份的皇帝后,表情十分淡定,从容地将桶放下,又用布轻轻擦拭身体后,才向刘彻走去。

  此时,第40集结束,想看后面的剧情,只能等明天了。

  而在网上,【霍去病终于登场】和苏哲冲凉的动图,全都大爆!

  还欠一章,先睡觉,明天补。

第221章 卫霍是幸臣?

  苏哲饰演的霍去病终于在万众期待下登场。

  而此时,《汉武帝》经过口碑发酵后,第40集的收视率2,已经破三,在年初,就几乎预定了今年的收视冠军。

  与此同时,《风中谣》的收视率也上涨到9,马上破三,紧随其后,也有机会拿到年冠。

  在网络上,《风中谣》的网络评论量却远远超过《汉武帝》。

  因为后者是历史剧,很多追剧的中年剧粉,没有高强度上网冲浪发言的习惯和精力了,而前者作为古偶剧,追剧主力恰好是上网评论的主力。

  所以在网络上的热度反倒是颠倒的,无论是热搜数量、评论数量、话题度,都是《风中谣》占优。

  这让网络平台报价时,《风中谣》收到的报价甚至超过了《汉武帝》。

  但在苏哲登场后,《汉武帝》的网络评论量却以恐怖的速度上涨著。

  【啊啊啊!苏哲太帅了吧!简直是古言中所有少年将军的完美代言人!】

  【这么帅唱什么民谣啊?就应该去演戏!民谣不都是丑逼装文艺骗妹子才唱吗?】

  【他身材太完美了,那腹肌、那胸肌、那人鱼线,我不行了!】

  【他身材这么好,怎么能忍住不秀?我如果有这种身材,呵,大冬天我都怕热。】

  【宋导很懂啊!这特写镜头,我喜欢,请多来一些!给摄像师加鸡腿!】

  除了发癫的粉丝外,也有观众在比较两部剧:

  【我不喜欢看历史剧,太无趣。防喷:看剧就图个乐子,想学历史为什么不看史书?但看到苏哲后,我决定追下去了,绝对不是因为他的胸肌!】

  【因为腹肌?】

  【我也更喜欢看《风中谣》,可惜崔泽安虽然演得好,却没有苏哲身材好。】

  【怎么办?我既想看《风中谣》的剧情,看女主和男一男二的拉扯,又想看苏哲。】

  【如果苏哲出演《风中谣》就好了,他咋拒绝了呢?】

  【我决定了,先看《汉武帝》,等没有苏哲戏份了,再去看《风中谣》!】

  第二天,《汉武帝》播放第41集,苏哲饰演的霍去病被汉武帝看中后,让他成为侍卫,带回宫中亲自培养。

  汉武帝甚至决定亲自教他孙、吴兵法。

  而《资治通鉴》记载,霍去病自信拒绝了:

  “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就是打仗看谋略,不用学古人的兵法。

  电视机不能这么文绉绉的,也显得霍去病太傲,于是苏哲演绎为:

  “如今我大汉和匈奴的战法,都是古人没遇到过的,如果照本宣科,照搬战车时代的阵型,只会被匈奴来去如风的骑兵击溃。”

  汉武帝很惊奇,没想到少年霍去病的见识竟如此深刻,饶有兴趣地问道:

  “好小子,那你认为,该如何应对匈奴人的骑兵?”

  苏哲饰演的霍去病对答如流,仿佛早已在心中思考了千百遍:

  “以骑对骑!在广阔的大草原上,只有骑兵才能追上骑兵,给予匈奴人重创!”

  “好!”汉武帝大喜,赐予苏哲一匹骏马(白义),让他认真打磨骑兵技术,学习骑兵战法。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朝堂交锋、主父偃推行推恩令之外,便穿插著苏哲默默训练、思考、提升的镜头。

  这是苏哲和宋献中讨论出来的剧情。

  霍去病的确是天生战神,但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学,前一刻还是长安贵公子,披甲上阵后就成了冠军侯。

  他只是在默默无闻时,就成长为天下无双,只缺展现的机会而已,而不是临上阵才突然突破。

  那不是天才,是降神。

  第40集结束后,《汉武帝》实时收视率瞬间抬升至5,苏哲饰演的霍去病形象,在大众心里瞬间代替了崔泽安。

  毕竟对比太明显了:

  一边为了国家和百姓,拼命提升自己的本领,想要未来上阵杀敌;

  另一边小鹿乱撞,沉浸在和女主的爱情拉扯中。

首节上一节215/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