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 第214节

  他们不再幼稚地拿签名数较劲,老老实实地化妆,参与彩排

  与其攀比粉丝,不如攀比作品!

  但在苏哲演唱完《时间都去哪儿了》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所有听到这首歌的人都知道,苏哲又贡献出一首经典民谣。

  而苏哲却在下台后,四处寻找叶泽鸿的身影,终于在角落里看到了他的身影,立即笑嘻嘻地冲他挥挥手。

  叶泽鸿心里承认,苏哲确实厉害,作品碾压他,但他坚决不打逆风仗,看到苏哲后,立即脚底抹油,匆匆离开了。

  苏哲看著他有些狼狈的身影,不由笑了笑,骂自己一句:

  “真特么幼稚!”

  贾鑫在一旁也想笑,觉得两人简直像男大学生一样,为很幼稚的事情互相较劲:

  比如谁无意说了一句“憋尿越长肾越好”,一群人就为了攀比谁更能憋尿,躺在床上憋到满脸通红。

  又或者为了一句“算你厉害”,就拼命了。

  其实,苏哲的年纪和大学毕业生差不多,虽然穿越前受到过社会的毒打,但现在却只能看到生活的笑容。

  而叶泽鸿虽然快三十了,除了在棒国当练习生的那几年外,从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

  男人在没有生活压力的状态下,很难长大。

  虽然两人的较劲有些幼稚,但也无心插柳,拿到签名的粉丝们在网上炫耀,传出两人一起拿眉笔为粉丝签名的逸闻。

  俩家粉丝加起来,数量太恐怖了,两人宠粉之名接著趣事,瞬间传遍粉圈,甚至很多不太了解内情的粉丝,还以为两人关系很好呢。

  而对于苏哲来说,还有一个收获

  【宠粉

  聊胜于无吧。

  

  在彩排后,J省卫视公布了节目名单,网友们终于知道,苏哲将推出一首新民谣《时间都去哪儿了》。

  但在此之前,就有参加央台春晚彩排的演员透漏过,苏哲《时间都去哪儿了》将登上央台春晚。

  但现在,J省卫视却提前宣布了这首歌,任何人都知道,苏哲不可能将同一个节目先在省台春晚亮相,再上央台春晚。

  所以,苏哲不上央台春晚了?

  还是他换节目了?

  苏哲刚刚在金麟奖大放光彩,天然吸引目光,顿时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

  尤其是甘蔗们,不断在微博上问他:

  【哥哥,你还上春晚吗?】(不加前缀,春晚默认指央台春晚)

  【还是换节目了?】

  【其实你完善一下《你要跳舞吗》,特喜庆,上春晚特合适。】

  【你确定喜庆?别光听歌,看看词啊!】

  【嘿,这好改!改成:在这浪漫多情(冰冷无情)的城市里,在这摩登时尚(颓废)的派对里,我当然也会开心(伤心)……不就行了?】

  【你是会改的,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审核吧?】

  苏哲看到了这些问题,但他不太好回答。

  实话实说,容易引得粉丝去攻击春晚节目组;

  不说实话,说个人原因,又很憋屈。

  算了,沉默是金。

  直到春晚节目组自己发了确定的节目单,网友们在上面用放大镜找,也没找到苏哲的名字后,才确定:

  苏哲被刷下去了!

  这还了得?

  他们不断在春晚微博下质问节目组,但没有用,人家开了评论精选,留下的评论全都是【期待春晚】【每年的春晚都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环】之类的评论。

  于是甘蔗们只能将怨气发在其他参加春晚的歌手身上,不断在微博下问他们:

  【为什么你能上春晚,苏哲不能?】

  【比奖项、比人气、比作品,你敢说自己比苏哲强吗?】

  玛丽苏工作室很快发现了这些粉丝的行为,立即通过粉丝群、微博等渠道,劝他们理智。

  同时,严喜玲也和无辜波及到的明星们沟通,说明并非自己炒作,一定控制好粉丝云云。

  这股风波才算消弭于萌芽,没有引起圈内圈外对苏哲的不满。

  将心比心,甭管他们人气、作品比苏哲如何,但都是辛辛苦苦准备了大半年,经过多轮彩排才能上春晚。

  结果苏哲的粉丝冲上来让他们退出,质问他们,如果苏哲不阻拦,心里很难不产生恶感。

  但苏哲阻拦了,沟通解释了,大家就理解,毕竟谁都无法完全控制粉丝。

  玛丽苏工作室为了彻底转移粉丝们的注意力,抓紧宣传《汉武帝》:

  【苏哲首次拍摄电视剧,你期待他扮演的霍去病吗?】

  花絮、采访等宣传物料投放下,《汉武帝》在网络上的热度非常高,剧组也算体会到了苏哲的影响力。

  而此时,《风中谣》,这部以霍去病为男主的电视剧也进入了宣传期。

  为了蹭《汉武帝》和苏哲的热度,电视剧主动引战:

  【崔泽安、苏哲,谁会是更好的“霍去病”?】

  崔泽安,是一名中生代实力演员,演技出色,粉丝众多,口碑良好。

  而苏哲,虽然口碑更好,但却是歌手,演技上过几次热搜,也只是综艺片段而已。

  这俩比演技,所有人第一印象,自然觉得崔泽安更佳。

  但偏偏比的角色是【霍去病】,别的不说,苏哲的骑射本领受到过匈奴人的敬佩和赞美,在人物形象上似乎更加贴近霍去病。

  于是网上讨论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支持崔泽安,认为实力派演员肯定吊打跨界的歌手。

  别说什么民谣之王,歌神当年玩跨界,也被喷面瘫。

  但也有人支持苏哲,认为他简直就是天生的霍去病,年少,威武,天才,不需要演,在屏幕前一站,就天然具备说服力!

  两人的比拼各有所长,各有支持者,才能充分激发两方拥趸的战斗力,这样形成的讨论热度才高。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汉武帝》和《风中谣》这两部剧都是很好的宣传,所以苏哲也没有制止。

  当然,这种同期的直接比拼也存在后遗症:

  如果有一人的表现被碾压,在这种热度下,很容易形成嘲笑的舆论,对当事人不太友好。

  不过苏哲很有自信。

  而崔泽安,看起来也是。

  下一章正在写。

第220章 播出,争议,谁是更好的霍去病

  ?

  在万众瞩目下,《汉武帝》终于播出了。

  作为央台的开年大戏,它具备极高的关注度,一开播就有9的收视率,差点破二。

  在苏哲前世,同题材的《汉武大帝》收视率都破七了,但年代不一样,那一年还有《京华烟云》和《亮剑》这俩怪物压著呢。

  以现在的电视收视率,9就能排到前三,当年度没有猛剧的话,夺冠都有可能。

  而且只要口碑不崩,后期收视率一定会继续提升。

  很显然,《汉武帝》的口碑比收视率更好,豆瓣开分超过9分。

  在播放开头的汉景帝剧情时,就有人评价导演宋献中:

  【宋导在历史剧上的造诣可以称得上华夏第一,甚至私心来说,世界第一,因为别的国家根本没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可供发挥。】

  【在《汉武帝》中,宋导最大的转变在于,从厚重扎实的风格转向灵动飘逸,在历史记载之外,虚构了一些细节,让人物变得更加丰满,也让剧情变得更加曲折好看。】

  而等到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收视率上涨迅速,轻松破二,一举达到4,毫无疑问地制霸小荧幕。

  但随著电视剧播放,虽然口碑持续上涨,却也引来了不解:

  【苏哲呢?】

  【霍去病呢?】

  【宣传了这么久苏哲扮演的霍去病,花絮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人呢?】

  【虚假宣传!】

  有人科普:

  【刘彻继位时,霍去病还没出生,现在没登场不很正常?你们学过历史没?】

  【现在连卫青都只是马夫,卫子夫还没进宫,霍去病先等等吧!】

  从历史从逻辑上来说,这当然是对的,但从影视剧角度看,很多人就来看苏哲扮演的霍去病,结果连一个镜头都没有。

  虽然前面也很好看,他们也忍不住追剧,但不耽误骂虚假宣传。

  这时,网上出现热搜【霍去病终于登场了!】

  网友们兴致勃勃地点进去,还以为苏哲上线了,结果发现,竟然是《风中谣》开播了。

  原来是崔泽安扮演的霍去病登场了!

  《风中谣》在H省卫视首播,在电视剧领域,这些年甚至比央台更加强势,一开播竟然获得了0的收视率,超过了《汉武帝》首集。

  而在评分上,也获得了6的分数,虽然比不上9分的《汉武帝》,但在古装剧中,也算得上高分。

  而众所周知,古装偶像剧容易爆收视率,不容易爆口碑,这已经十分难得。

  最重要的是,崔泽安登场后,立即获得了好评:

  【崔泽安太帅了吧?英武之气瞬间击中了我!】

  【在沙漠里迷路被女主救,好甜啊!谁能想到,未来纵横战场的霍去病,年轻时这么青涩呢?】

  【我很难相信,有人比崔泽安更接近历史上的霍去病。】

  观众对于经典角色,有先入为主的效应。

  如果两人扮演同一个角色,除非差别太大,否则首先扮演的演员,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甚至以之为模板要求后来者。

  比如很多金庸剧,在翻拍时,都会受到铺天盖地的批评,认为远远比不上老版。

  反倒过了许多年后,一些优秀的翻拍剧反而会得到平反,口碑逆转。

  (真烂剧不会平反)

首节上一节214/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