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第104节

  而汽车则是正常途径进去的,毕竟这东西要真的低价进去了,现代和大宇集团可得伤筋动骨了。

  汽车关税不低,导致最后的售价极高,普通的越野车硬是卖到了高端车的价格。

  销量也不高,要不是北京摩托的影响力下,这汽车怕是连个水花都没有。

  阎解成倒是不急,毕竟这钱娄父搞不定,但是远在美国的威廉可方便了,韩国还能抵制美系车不成?

  估计最后上海的新合资车厂生产的,属于克莱斯勒的旗下的汽车,许多都会直接出口到韩国。

  或者转一道先去美国再去韩国,北汽车厂挣不到的钱,上海克莱斯勒车厂估计就能挣了,反正都是左手倒右手,少不了国内挣的。

  另一头北汽的轿车也已经开始生产了,就是还没开始上市。

  这次不打算用北汽的名头了,毕竟北汽像个汽车集团不像个品牌,经过俞华在厂里的商讨后,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品牌“长城”。

  而这辆流线型车身的轿车,也被叫为了“长城80”。

  因为是轿车,受众更广,而且采用了最新的直喷发动机,成本价格也上升不少。

  不过发动机的动力选择也更多了,从1.5T到3.8T共四种动力。

  现在的汽车车身设计都直来直去的,例如桑塔纳,都是直线的车身。

  流线型的不多,市面上比较出名的就是德国的甲壳虫,而长城80采用的也是流线型的车身,这还是阎解成提出来的。

  他还是习惯于后世的汽车,车身带着弧度或者溜背,对于直来直去的车身总觉得有些复古不够现代。

  但是流线型的车身生产工艺要求不低,以前的红旗为了流线型车身,可都是手工敲出来的外壳。

  而这方面,俞华倒是有了创新,搞出了比较新的冲压工具,对于流线型的车身冲压也不在话下。

  俞华本身就是铸造专业出身,对于对于冲压成型方面涉及的比较多。

  这次能搞出这机械,还真是让阎解成眼前一亮,没想到他师傅水平真不赖啊,创新都不在话下。

  可能是如今他给的技术太多,导致对于小团体几人的创新能力认识不足,以为大家都更多的还是按图纸吃透技术生产的能力。

  俞华本身毕业就在轧钢厂研发新设备,才被林工推到了工程师的级别,创新水平本来就不低。

  再加上这些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设计几台新型设备还是不在话下。

  这次这新车还没准备上市,阎解成刚与王部长碰头,告知了下这方面的消息,还大致谈了下价格。

  他初步预想1.5T的长城汽车售价是12万,而2.0T的则为18万,毕竟主要的销量估计就这两个版本的车。

  剩下的高性能版还没定价,反正肯定是高价了。

  没几天,王部长就神神秘秘的把他叫到办公室,掏出了份红头文件给他,只不过这文件还没完全被批复。

  阎解成一看标题,《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试行办法》上头规定了各级党政机关用车的大致规定。

  其中处级以上党政机关单位,若是工作需要,可以采购调配公务车。

  上头对于汽车价格和级别,分为了厅级以下单位,原则上不超过12万元,以(长城80的1.5T版本为例),而厅级以上的单位原则上不超过18万,以(长城80的2.0T为例)。

  好家伙,直接把他们这还没上市的长城汽车给定为官车了,这可比之前的北京213吉普还牛啊。

  虽然没说一定要购买他们汽车,只是作为标准,但是国内的官场,哪个不懂这文件的意思。

  上边都给参考汽车的例子了,还需要考虑其他的?

  阎解成已经预计到,这款轿车一上市就能火爆国内。毕竟政府的订单在这年头可是大头,更别提国内的从众效应。

  许多老板一看政府用车是这长城,他们还会愿意买其他品牌型号?一个个这方面跟的可紧了。

  阎解成不知道这条例能实行几年,不过起码长城80汽车作为第一代公务车,怕是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了。

  除了国车的红旗,其他的品牌怕是隐隐低了他们长城一等。

  果然这才是政府的扶持啊,真的给力啊!

  毕竟北汽的股份大头可是国屋院的财政部,也可以说是自己花钱支持自己的车。

  王部长也不含糊,再次提前下订单,采购了20辆给部里。

  倒不是王部长不想多买几辆,如今部里分红的钱可不少,买车肯定是绰绰有余。

  但是部里哪来的那么多领导,之前可刚买过一批越野车呢,买再多没用啊。

  他还是得保持一个平衡,就是处级以上的能够开始用车,正厅级以上的才考虑默认专车。

  不过好消息还不止汽车,王部长还跟他透露了高铁的事儿,估计最近就能有消息。

  ……

  林工如今刚刚在北航一个多月,组件工程系的事还算顺利,就是能有资格当老师的不多。

  好在今年报考刚开的机械专业的同学也不多,许多课程还能有另一边航空学院的,教航空机械的教授来帮忙代个课。

  不过今天林工的办公室迎来了一位特殊来客,还是阎解成的老熟人卫司长,过来邀请林工前去铁道部交流高铁事宜。

第214章 高铁项目成立

  其实当初王部长将阎解成的高铁项目交给上头后,中央自己也把握不准这高铁的可行性,但是不是还有铁道部在么,哪怕这项目真的能行,那干活的也是他们啊。

  索性叫了现任的铁道部刘部长过来商量,当然了刘部长本身主要是把握大方向的,这项目好是好,但是可行性他可分析不了。

  最后还是把项目书带回部里,让几位技术出身的领导看看。

  可一看就不得了,几位技术出身的领导开始还以为是哪位同志异想天开呢,谁知道这项目的计划书还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工业部阎司长。

  阎司长这几年汽车搞的风生水起的,他们的部里的用车都换成213吉普呢。

  在北京的部委领导哪能没了解,都清楚他是真的有两把刷子的,这事没准还真的有可能能成。

  仔细研究了这项目,发现涉及的理论以及实验模型,已经由北航的林工发表了部分,细细研究后发现真的大有可为。

  这不立刻给刘部长回话了,还告诉了他最近这方面研究比较深入的专家,也就是林工了。

  刘部长清楚自己这项目若是真的被实现,那他们铁道部地位是更加不得了,而且他这个最初主张的部长怕是以后还能被后人记住呢。

  直接让人把林工请过来聊聊这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施实现需要的时间。

  卫司长目前在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当副司长,这次请人的活就落到了他头上。

  林工开始对于铁道部的领导亲自到来找他,还满头雾水,以为是有什么重要的紧急任务找他呢。

  不过当卫司长口中的“高铁”二字一出口,他就明白了,看样子是阎解成的项目计划书被上头重视了。

  如今怕是这项目最后要转到铁道部头上实施,他清楚自己这次过去,怕是决定着项目能不能上马的关键。

  毫不犹豫的跟卫司长点头同意,放下手头的活,上了卫司长的车前往铁道部。

  路上林工还不断的准备组织语言,希望能让铁道部的领头人,能够对这计划上心重视,真正将这个重要的工程启动起来。

  等到了地方后,林工还久违的有些紧张,倒不是因为面对这些大领导们,而是对于项目的能否真正开始有些担心。

  铁道部刘部长的办公室里还坐了另外两位同志,卫司长顺道给林工介绍起三位。

  刘部长本人就不说了,起身与林工握手后,就开始原地打量起林工。

  另外两位,一位是铁道部的总工程师,另一位是铁道部人事司司长。

  几人见面打过招呼寒暄后,刘部长率先向林工发问道:“林教授,这高铁的理论听说现在是您走在最前头,能不能给我们几位大致介绍下,顺便对这项目的可行性给个意见?”

  林工因为回来后就在北航任职教书,刘部长自然就用林教授称呼,但是林工并没有真正的教授职称。

  而且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高校没有新增教授,学校真正有职称的,只有运动前的老教授老副教授。

  高校的新老师都算是讲师和逐年增加的青年助教,毕竟只有这些职位是可以学校自己定的。

  林工的教授职称想真正恢复估计要到80年代末了,那时候才会恢复高校教师职称审核。

  林工对于刘部长的询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面前的项目书,仔细翻阅起来,不过刚翻了两页就又把这项目书放下了。

  刘部长眉头一簇,困惑道:“林教授是对这份项目书有疑问?”

  说话间语气开始不自觉的加重,毕竟才翻了两页就不看了。

  这态度在他这个外人看来有些不尊重人,而铁道部的许多部长几乎都是军队出身,对态度都比较敏感。

  林工倒是不受影响,爽朗一笑:“刘部长,你误会了,我是看到了这项目书的发起人,既然是阎解成,那就不必看了。”

  刘部长听了这话态度立刻软了下来,不过内心的不解还是没消失。

  一旁的张总工接过话茬,不由好奇道:“为什么阎司长提的你就不看了?他在机械领域这么大影响力么?”

  “哈哈哈!张总工,你怕是不知道,我跟阎司长一起在轧钢厂共事过,这次回国还是解成给我带回来的。关于高铁的项目我们俩早讨论过了,项目计划书许多就是我和他讨论的结果,你说还有看的意义么?”

  林工是真没想到这项目转了一圈,竟然还让自己来做这个建议和审核,这不是自己建议自己么。

  刘部长这时也知道闹了笑话,他说怎么之前人事司给的,关于林教授的个人调查报告,看着这么熟悉呢,还有轧钢厂的任职经历。

  他当时只是隐隐感觉有些眼熟,现在听林教授这么一说反应过来了,阎司长不就是轧钢厂出身么?敢情俩人是熟人啊。

  不过张总工还是与林工探讨了一些关于高铁的项目的具体理论,以及未来可能实施的难点。

  两人聊得还算比较投机,张总工越聊对林工越欣赏,不愧是留洋博士,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是有两把刷子。

  刘部长见到这副情形,索性也不再问这些理论了,开始朝林工认真道,“林教授,你能给我透句底么?这项目若是让你来负责,你有信心能成么?”

  林工没想到刘部长竟然有这心思,怪不得一旁还有人事司司长,怕是真的有心想调动他。

  当即严肃起来思索片刻,既然刘部长有着想法,他还是非常愿意做这个这么有挑战性的项目的。

  点头道:“现在条件还不成熟,适合将理论和改造一些现有铁路项目实验。等有了经验,而且那时候许多基础行业还能有所突破,才更适合真正造高铁。”

  听到林工已经有的思路和考量,刘部长也开始陷入沉思,不过想到两年前当初丹首长到访日本时的情形。

  丹首长看到日本新干线,对这高速铁路的关注程度,以及回国建设的心思可瞒不住他们这些下边的人。

  刘部长最终还是铁了心,决定开始干这项目。

  就按照林工说的,先成立初期项目实行改造,再进行高铁打造。

第215章 林总设计师

  刘部长起身与一旁的张总工和丁司长,进入里边的小办公室商量,留了卫司长在外边陪着林工。

  等好一会儿后才出来,刘部长笑容满面的与林工握手后,还拍了拍林工的肩膀真诚道:“以后这高铁就看你的了。”

  你别说,就这么一番作为,让已经60岁的林工都有些热血沸腾了起来,一方面因为刘部长的信任。

  另一方面则是这么重要这么巨大的项目,竟然真的可以由自己着手实施,感到了无比的兴奋。

  一旁的人事司丁司长这时也郑重道:“林教授,我调查过您的经历,之前被任命过轧钢厂的总工程师,按待遇级别应该是副厅级。”

  “这个项目我们部里会先成立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研究中心,负责研究高铁的设计,由您担任总设计师。这个研究中心会挂在卫司长的发展计划司下边,您也会挂在我们铁道部的人事司里,待遇就依照副厅级。“

  张总工也在一旁补充道:”林教授,你放心这研究中心只是暂时的,不久后广东的广九铁路广深路段将进行改建。可以初步试验电驱动列车,为以后的高铁做积累,这项目到时候也会由你主持改革。“

  林工是越听越激动,没想到到了他这个年纪,竟然还真能有机会主持这种大工程。

  当即毫不犹豫的冲几位保证道:”几位放心,我回去后一定抓紧研究高铁理论,一定不会让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失望。“

  刘部长听到他这保证,也放心了不少,毕竟这么重要的任务,他这次任用林工来完成算非常有魄力了。

  而且还承认了林工之前轧钢厂的级别,将他调入铁道部给了同样的待遇,这已经是不得了。

  毕竟铁道部可是行政机构,远不是国营工厂能比的。

首节上一节104/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