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第103节

  陈厂长能用英语做些简单交流,不过仅限于简单的交流。

  与威廉用英语打过招呼后,还是只能靠翻译,毕竟谈的内容太重要,可不敢理解错。

  双方会面交谈,是一方有心想投资,一方有心拉投资,谈的非常顺利。

  上海市政府愿意在上海,批出一块3000亩的土地作为前期生产使用,而出资的三百万美元折换成人民币出资。

  阎解成都听的心惊,这可是上海的土地,而且他听了具体位置,放在现在都不能算偏,只是不在现在的主市区罢了。

  威廉这投资哪怕只占10%,只要厂子不倒以后也绝对亏不了。

  俩人最后敲定,上海市财政局出资600万美元的人民币,以及土地占股20%,上海汽车厂出资300万美元占股10%,国务院财政部占股40%,工业部出资300万美元占股20%,威廉个人出资1800万美元占股10%。

  当然前提是发动机技术授权给新厂,威廉还向唐明要了一份授权意向书,才答应最后的投资。

  陈厂长对于今天能够顺利合作,组建新的上海克莱斯勒汽车厂,满面红光,一定要请他办公室里的大伙吃饭。

  还邀请威廉去上海做客考察,顺带在上海与车厂以及市委领导合个影,正式签订合资的事儿。

  威廉也很给面子,打算去完上海再回美国。

  ……

  这边的合资企业正在成立,沿海地区的私有经济,这半年也开始飞速发展。

  尤其是几个经济特区,各种小作坊,小工厂接到了来自美国的订单,而且利润不小。

  而国营厂碍于规定和层层审批,接单太麻烦和不灵活。

  许多美国的订单还是喜欢这些反应快的,能快速给加班加点发货的,毕竟他们也从没来过中国,可不会太在意规模大小。

  小工厂是每天超负荷运转生产,短短两月就因为订单的增加,招了不少新的工人。

  而且挣的越多,美国那边收到订单货物,靠着降低售价也赚的不少。

  下订单的货物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小私营工厂主们心一狠,开始扩大规模,大批量的招工。

  当第一批小工厂主,家庭小作坊挣到钱后,原先在这些工厂里干活的工人,有几个脑子比较活的,也开始琢磨起单干的心思。

  毕竟这种生产没啥技术含量,就是要有个正规的公司手续,以及开户银行能接收美元就行。

  至于订单,他们肯出来单干,那就早有了美国那边客户的联系方式。

  几个城市的小工厂开始像雨后春笋般的冒出,而且愈演愈烈,私有市场里的外贸订单是今天抢这家的,明天抢那家的,竞争激烈一片乱战。

  哪怕是这么一窝蜂的聚集下,倒闭的工厂也不多,因为美国的订单还在不断的扩大。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那普惠制的政策开始起效果了。

  毕竟国内的劳动力廉价,国外的许多工厂与产品纷纷开始找国内代工,只要国内的工厂制作的商品能达到他们公司的标准,他们就会下订单。

  许多商品比美国国内自己生产的成本,可以少去七八成,这还是已经把运费算上了情况下。

  这波浪潮下,各种赚到钱的厂是更加迅速的扩张,甚至有能力强的厂,手底下的工人都快过千了。

  不过因为工厂数量的增多以及扩张,几个主要的沿海城市,经济特区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

  各个工厂为了抢夺劳动力,纷纷提高工价,一时间这几个城市里,国营大厂的工人竟然工资成垫底的了。

  而且其他城市没有工作的同志,看到这情况,纷纷召集老家空闲的人,一起去这些城市打工挣钱。

  最早一波的城市化进程也由此正式开始,这几个城市有了钱后,许多市政建设也不断的开始。

  而其他港人和米国人的未在中国加工的企业也不傻,许多都打听到了中国如今的情况,看着同行吃的盆满钵满的,纷纷把自己的订单让中国来代加工。

  只不过中国地方的许多工厂技术水平落后,许多难度稍高的产品,就实在难以满足他们的生产标准。

  怎么办?许多美国企业看到他们的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公司在中国当地组建合资企业,用来给他们的汽车做生产,像是看到了榜样。

  对啊,既然连克莱斯勒都去中国投资建厂,来降低生产成本,那他们也可以啊。

  尤其是打听了中国建厂的成本,以及劳动力的价格,这可真的是高利润啊。

  许多的米国和香港投资人,纷纷过来沿海城市投资,而且还打算将许多生产线搬到中国,毕竟中国的生产技术落后嘛。

  至于其他的城市投资者关注的不多,毕竟这几个特区和沿海城市政策更灵活,更先进些。

  再加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原因,商品从工厂制造好后,这些城市方便远洋货运,所以纷纷在这些地区,建厂的建厂,合资的合资。

  阎解成最近也收到了沿海城市发展的消息,不由的惊叹这发展速度。

  同时也有些不知所措,没想到运动后,自己用了系统给的技术办了这么多事,想帮助国内发展。

  最后竟然还不如出访次美国,无心插柳下获得的他们国家的普惠制待遇,使国内发展的快。

  而且这个发展速度还在不断的几何式上升,而美国的企业也可以用更加低廉的价格,把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以及中国本地市场。

  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今这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可就不是什么万元户了,几十万几百万资产的都有。

  甚至连他们北汽车厂的213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都节节攀升。

  毕竟他们的汽车在国内隐隐有行政车的感觉,有钱的私人老板都愿意下本钱买这车,提升自己的档次,展现自己的地位。

第212章 新摩托上市

  但是市场上,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富不富的,还不是他们的汽车,而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大哥大。

  开始还只是来投资的香港人嫌弃联系内地麻烦,带了几台大哥大到了广东深圳。

  只不过发现通信不了,但广东省里头领导,对于来投资的香港人非常重视。

  关于通信电话的问题,认真思索了后,决定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投钱建设了900MHz的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而且首批只有700个名额,谁知道这种移动电话在国内,让好一些挣到钱的老板都眼热起来,纷纷要求购买。

  而这消息传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后,立刻来中国深圳开了第一家销售总店,大哥大也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并且市场不断火爆。

  广东政府见到这通信还能让他们挣钱,是更加加大力度组建,于是大哥大的在广东地区尤其是深圳掀起了热潮。

  许多小老板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出门可以不开车,不带表,但是不能不带大哥大。

  每每在人多的场所,都是不自觉的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块黑砖似的大哥大,当着众人的面开始拨号打电话。

  而旁边没见过这东西的人,纷纷将视线集中在这位拥有大哥大通电话的人身上。

  这时总有几个见过这玩意儿的人,开始给旁边好奇的人科普大哥大的用处,以及那几万的售价。

  每每有人讲解,都会让围观群众们响起一阵惊呼。

  毕竟几万的砖头,就放在包里,还能随身电话,可不让人惊讶么!

  随着这些私有企业的发展,也变相带动了一些重工业领域,尤其是有关能源的发电站,钢铁厂,化工厂。

  毕竟这些出口的简单小商品,实在是离不开这些源头。

  人们手里头的收入高了后,消费水平也不断上升,尤其是在这些沿海城市,自行车逐渐开始真正普及。

  摩托车的销量也节节攀升,这种消费欲望也导致了物价开始缓慢上升,通货膨胀也开始了苗头。

  中央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些苗头,不过这种大方向上的事儿,跟阎解成关系不大。

  他如今是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身居高位的一个动作,能够掀起的时代浪潮。

  亲自感受到了,来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罗伯特,手头权力下的一个动作,对于他们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影响。

  不由的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往上走的想法,只有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才能帮助影响更多的人。

  阎解成最近着力推动协会建立的事儿,毕竟经过王部长的提醒,已经隐隐知道自己年底可能会调动。

  但是汽车司的事儿才起了个好头,真正的事儿可还没开始干呢。

  他如今是想趁着现在,将原计划中最后的这件事儿给办了。

  至于之后的继任者,就不是他该关心的事儿了,由王部长头疼去吧。

  阎解成今天在看北汽的摩托销售报告,是关于他弟弟解放研制的新车。

  已经有两条产线开始生产新车,因为这摩托算得上如今的大排量,双缸的四冲程发动机。

  耗油比他们基础的北京80可高多了,解放好像给这车命名为北京JF01,很直白就是北京解放01型。

  直接把他自己名字扔里头了,你还别说,就这事儿,当时俞华同意后,他弟弟都兴奋了老半天。

  还专门跑去找老三解旷,告诉他新车用他自己命名的好事儿,想让解旷换辆新车,他给内部出厂价。

  解旷如今生意是越做越大,顺风顺水的。

  索性听了大哥的建议,自己开办了个服装厂,招工然后既卖国内,又出口国外。

  还真让他赶上阎解成带来普惠制的东风,美国的企业的外贸订单让他弟弟这次是挣的盆满钵满。

  要不是考虑继续扩厂,都打算搞辆跟大哥现在一样的213吉普当座驾了。

  生意大起来后,手底下还管理着上百人的服装厂,眼光和格局与过去也不同。

  尤其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的事儿,的确是自己当初太年轻,对与家里和他大哥太无理所求。

  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自己现在的生意能坐这么大,还没人来找麻烦,全是靠了家里头大哥的关照,不然他哪能这么容易起来。

  这两年社会改革开放,风气开始变了,不少无业小青年聚集在一起,搞了些小组织似的,各种收保护费的乱象也不少。

  这种情况估计得等严打后,才能消停,彻底给社会上的这种人一个警钟。

  但是解旷可一次都没被这种小青年找过麻烦,可以说不少这种聚集起来的头子,对于社会上尤其是政府里多多少少有点关系。

  说保护伞的还算不上,毕竟不是搞黑社会,但是对于市里头生意大的几位的山头都清楚的很,尤其是阎解成这种中央部委的正厅干部,他们失心疯了跟他干上啊。

  不提阎解成如今的关系,邮电部,交通部,公安部,铁道部的哪个地方他没熟人啊。

  更重要的还有军区,毕竟发动机资料还是他送过去的呢。

  不过严打也快开始了,他之前跟着王部长与北京市委谈工作时,就有谈到过这些,上头已经在准备文件和划定红线。

  解旷对于今天二哥过来找他换车,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而且都不提要什么出厂价。

  他现在若是买车还会考虑考虑出厂价,便宜些。

  毕竟是二十来万的大家伙,而这几千万把块的摩托车,他可真的不在乎,权当支持二哥的新产品。

  而且他这当老板的,跟供应商们谈合作价格的也是需要些门面。

  新摩托也正合适,更别提他的确对于摩托这种交通工具,内心还是很澎湃的。

  解放这款JF01销量还真的不错,许多买不起汽车的小老板,就买的他这如今市面上最贵的摩托充门面。

  香港那边,娄父也真是有水平,不知是靠什么关系,勾搭上了日本某个财团。

  正在谈一些合作,准备将越野车和摩托卖进去,不过暂时还是没影。

第213章 长城公务车

  倒是韩国的LG集团,与娄父的合作是更加紧密了,而且合作等级也上升了个档次。

  毕竟连越野车都开始进入韩国了,只不过这回不好贴牌,毕竟汽车和摩托完全不同,摩托还能装模做样的贴个牌,虽然其他财团随便打听后就清楚。

  但是不认为能抢占他们的市场和地位,毕竟韩国民众普遍还是更愿意支持国货的,所以哪怕北京80摩托价格更低更省油,也没抢下多少市场。

  不过这可是整个国家的市场啊,哪怕汤汤水水的也够娄父消化了。

  尤其是最近的新摩托,LG集团需求可不小,那边还有想法靠着新摩托,继续啃食份额。

首节上一节103/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