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57节

  收好单据,徐得庸调头回家。

  此时四合院门口相当热闹,刘光福和闫解放一人一个陀螺正抽的飞起。

  相互较劲,还要碰一碰。

  周围许多围观的小伙伴,小棒梗坐在门墩上手里握着陀螺,一会瞅瞅热闹,一会瞅瞅胡同口。

  钢珠还不来!

  他也想抽陀螺,虽然貌似他还不大会抽。

  “让开,让开,把门口的地方让开。”徐得庸宛如“不良青年”一般蛮横的喝道。

  一群半大小子顿时像是见到“老大”般,争相叫道:“得庸哥!”

  “得庸、哥!”

  “得、庸哥!”

  ……

  道路如被劈开的潮水让了出来。

  徐得庸眨了眨眼睛,自己啥时候成孩子王了?

  老子枪都还没掏出来,你们就都臣服了?

  说实话,有些胡同里的孩子他连名都叫不上。

  哎,忒容易,一点也没有成就感!

  小棒梗也“噌”站起来大声道:“得庸……。”

  “嗯……?”徐得庸目光一瞪。

  小棒梗立即怂了,声音一小道:“叔……。”

  徐得庸成功压制住未来的“盗圣”,成就感+1。

  “嗯。”徐得庸点点头道:“坐门墩上屁股不冷吗?”

  “不盈。”小棒梗眨了眨小眼睛道。

  得,这傻孩子继续坐的吧,屁股蛋子保准冰冰凉!

  他将车子搬进院子里,没去管外面闹腾的孩子。

  回到家里,徐南氏见徐得庸空手回来,便笑眯眯道:“钟表给人家了?”

  “嗯呐。”徐得庸摘下帽子手套扔到床上道。

  “钱呢?”

  “订做了个蜂窝煤炉子。”

  “都花了?”

  “啊!”

  徐南氏顿时肉疼道:“什么炉子这么贵,你就糟蹋钱吧。”

  徐得庸笑嘻嘻道:“回头您就知道它的好用了。”

  徐南氏嘀咕道:“我看这铁皮炉子就挺好,都用了好些年……。”

  得,老太太又开始唠叨。

  徐得庸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边想着明天按窗户,同时寻思回头在哪个地方开烟筒好……。

  晚上奶奶做了“煮尜(gá)尜”,玉米面按一定比例兑上白面粉,搁在盆里用开水烫面,然后摔成方块,再用刀切成薄片,拍瓷实后表面修理光滑,切成像“色子”样的四方块,撒上薄面放盆里来回摇。

  摇好后下开水锅里煮熟捞出,不过水趁热拌上芝麻酱等调料,趁热吃。

  “滋溜滋溜”两碗下去,浑身暖洋洋的。

  舒坦!

  徐南氏吃完饭收拾收拾,又回隔间听戏匣子去了,不用电,只要电台不停电,院里停电照样听。

  哎,没有娱乐的时代,晚上不没羞没燥的造小孩干啥哩?

  搁在后世,一人抱个手机“哏哏哏”就精神满足了,生啥孩子。

  其实这时候国家已经提倡节育了,只是口头宣传,不公开宣传。

  毕竟这时候外部环境还不太平,人多才能力量大嘛!

  ……

  腊月。

  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的本义是“干肉”,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

  关于它的别称就有三十多种,可能和古人这个月很闲有关。

  徐得庸锻炼完,盲盒很应景,开出两块腊肉,一块差不多有两斤。

  嘿,等过年的时候拿出一块,炒腊肉,喷香!

  吃完早饭,院子里清净下来,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剩老少娘们在家带孩子。

  很快院里响起“哐哐哐”的声音。

  某个例外在换窗户,红色窗户换上过年也喜庆不是。

  闫解旷和小棒梗成了徐得庸忠实观众,站在不远处瞧着。

  小棒梗终于得到心念念的钢珠陀螺,可惜他抽不好。

  闫解旷想玩,他还不给。

  哎,就是不给!

  闫解旷气的牙痒痒,但慑于贾张氏之威,也只能继续痒痒。

  贾张氏听着烦,便拿着正在纳的鞋底,没好气的对秦淮茹道:“你看着点棒梗,我出去,大清早的也不让人安生,把自己家也拆了得了!”

  “嗯,我知道了。”秦淮茹答应道。

  贾张氏眼睛一瞥带着针扎,低声告诫道:“也少和他搭话,别回头传出什么风言风语,败坏了名声。”

  说罢,和下完蛋的母鸡似的,摇着屁股,头也不回的离开。

  留下秦淮茹委屈的站在原地。

  越想越委屈,她咬着嘴唇,眼中浮现晶莹剔透。

  徐得庸将一面旧窗户摘下,随意瞥了一眼秦淮茹。

  咦,秦嫂子眼里有光!

  ……

  徐得庸花了半个中午的时间,将窗户按的板板正正,又将屋内外打扫干净。

  光亮从外面透过来,屋内亮堂不少。

  徐南氏从面外回来,见到红色的窗户也很满意,不过随即她就皱起眉头道:“这玻璃太透光,要是晚上有月就太亮,还是用纸糊上吧!”

  徐得庸:“……”

  ……

第65章 大英格

  徐得庸好说歹说才制止了老太太的想法,并试图说服她买点布做俩窗帘。

  徐南氏没好气的道:“你这为两扇窗户前后花了多少钱了?还买布?早知道不让你捣鼓!”

  徐得庸嬉皮笑脸道:“嘿,您不是刚收了十块钱吗,买点布花不了两块钱。”

  “哼。”徐南氏冷哼道:“你说的轻巧,这钱我可是给攒着娶媳妇的,到时候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要是人家姑娘再有点别的要求,没钱置办到时候抓瞎啊!”

  徐得庸咧嘴道:“您这话说的,咱不把家里拾到好好的,也没姑娘愿意来不是。”

  徐南氏一想,也是这个理,眨了眨眼皮道:“行了,这事你就甭管了。”

  徐得庸知道这事基本妥了了,便洗漱一番换上中山装和皮鞋准备去赴饭约。

  嗯,回头再打包点给奶奶吃,自己这么孝顺,伊莲娜应该不会介意吧!

  哦,还有那弗拉基米尔,那家伙貌似不难相处,只是之后和伊莲娜感情出现问题时,竟也打徐慧真的主意。

  嘿,这家伙想的倒挺美!

  见徐得庸穿的板正精神,徐南氏就很高兴,笑眯眯的看着他道:“出去吃饭礼貌点,还有外国人,别丢人。”

  “知道嘞。”徐得庸说着在手上搓了点蛤蜊油。

  徐南氏送他到门口。

  一大妈洗着菜笑呵呵道:“得庸,出去啊。”

  “哎,出去有点事,您这洗菜呢。”徐得庸答应道。

  一大妈点点头看着他们家新按的窗户,夸赞道:“得庸的手艺真不错,这窗户按的板正亮堂。”

  徐南氏笑着摆手道:“嗨,他一大妈,你就别夸他了,这孩子不经夸,一夸容易翘尾巴。”

  一大妈道:“我看得庸现在挺好,也不知回头哪家闺女有这福气。”

  徐南氏叹道:“别福气不福气的,他能说上媳妇我就谢天谢地喽……。”

  ……

  徐得庸听的直咧嘴,立马道:“奶奶,一大妈,您们聊着,我先走了。”

  说完就脚底子抹油溜了。

  “这孩子。”徐南氏笑着埋怨了句。

  一大妈这时声音一低道:“那隔壁胡同的李大妈,不是说亲戚家有个合适的姑娘要给得庸介绍吗?”

  徐南氏微微撇嘴道:“那姑娘是乡下的就不说,而且家里兄弟姐妹不少,彩礼还想多要,你说……。”

  一大妈闻言点头道:“确实,其实乡下也没什么,您看秦淮茹也是乡下的,模样俊,家里操持的不也挺好!”

  徐南氏点点头道:“是啊,找个乡下的孙媳妇,老婆子我也认了,就是彩礼不能太高,我们家得庸也是要模样有模样,要身高有身高,虽说之前是有点不着四六,可现在板正了,赚钱也不比工人少,姑娘进城吃不了亏……。”

  ……

  徐得庸不知道自己和第一次相亲擦肩而过,骑着三轮车来到改名民族饭庄的前门东来顺。

  伊莲娜、陈雪茹他们已经到了,人家是坐弗拉基米尔的小汽车来的。

  “徐,这里。”

  伊莲娜见到徐得庸推门进来,笑着挥挥手道。

  徐得庸露出笑容,大步走过去。

首节上一节57/2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