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176节

  一行人出了门,却碰到一个有些意外之人。

  廖玉成!

  廖玉成走过来,没有管别人,看着陈雪茹道:“陈经理,聊两句呗。”

  徐得庸不禁目光微眯道:“雪茹姐,要帮忙吗?”

  陈雪茹淡淡道:“不用,你们去忙吧。”

  徐得庸点点头和老张等人来到丝绸店,徐得庸支取了两块钱一毛钱,签上字之后,他和老张等人告辞出去,看到陈雪茹已经走回来,不见廖玉成的身影。

  “徐得庸,等一下。”陈雪茹叫住他道。

  徐得庸驻足。

  陈雪茹掏出四十块钱给他道:“竹包的钱,我先替伊莲娜给了。”

  徐得庸也没有客气,接过问道:“廖玉成找您什么事?”

  “没什么事,你不用管,已经解决了。”陈雪茹淡淡道。

  徐得庸饶有意味的看了她一眼道:“雪茹姐,您已经不差钱,咱要走正道,可不要落人把柄啊。”

  陈雪茹目光微微一缩,轻笑道:“你这是在教我做事吗?”

  “不敢,不敢。”徐得庸道。

  “那就是关心我喽!”陈雪茹忽然向前逼近一步道。

  徐得庸退后一步道:“友情关心,那个……到饭点了,我该回家吃饭了。”

  “嘁。”陈雪茹顿感无趣,摆摆手道:“走吧,看来你被徐慧真调教的很上道啊。”

  徐得庸笑了笑不置可否,道:“那我回了,有事您说话。”

  说罢转身骑上板车离开。

  陈雪茹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转身回了丝绸店……。

  ……

  转眼到了周末,徐得庸和徐慧真带着东西回四合院陪奶奶吃饭。

  午后,周主任和王得周联袂来到四合院……。

  感谢“业火苍云歌”“修改昵称一保存”“浩招天下”“斯人小俊”“黑烟头”“ll4”“书友2018**1313”“书友2019***7802”等兄弟的月票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份支持

  元旦快乐!

第183章 焦点

  “哎,周主任来了,您这有什么事吗?”

  阎埠贵戴着眼镜,小眼睛眯成一道线,笑眯眯的招呼道。

  周主任笑着道:“阎老师,我们就是看看咱院里烧蜂窝煤的情况。”

  阎埠贵道:“嘿,周主任,您还别说,这玩意冬天可能没那么暖和,可真是省煤又省事。”

  王得周道:“我们能看一看吗?”

  阎埠贵闻言不禁看向他。

  周主任介绍道:“哦,这位是人民大学第三技术处研究室的王得周先生。”

  “哎呀,您好,您好。”阎埠贵一听连忙上前握手道:“您随便看,进屋喝杯茶。”

  “孩他妈,快去泡茶。”

  王得周笑着摆手道:“不用,不用,我们今天主要是来见见徐得庸同志,以及咱们院里烧蜂窝煤的情况,政府要推广,咱院要是普及率高,我打算申请将咱院立为典型。”

  阎埠贵小眼睛机灵的道:“那敢情,不瞒您说,我们院里现在是家家户户烧蜂窝煤。”

  王得周笑着点点头,看了看阎埠贵家的蜂窝煤道:“你们家的蜂窝煤都是自己做的吗”

  “对,都是自己做的,虽说费些人力和功夫,也能省下一点。”阎埠贵道。

  王得周点点头道:“我已经设计出生产蜂窝煤的初步样机,但是效率还是太低,成本压缩不下来,我还要继续钻研,让大家以后用上成本更节省的蜂窝煤。”

  阎埠贵恭维道:“那您可了不起。”

  王得周摆摆手道:“这么说为时过早,走,去别家看看。”

  他们将前院各家都看了一遍,做饭都用的简易蜂窝煤炉子。

  王得周不禁点点头,和周主任来到中院。

  徐得庸正浮生半日闲,在自家门口抱着小理儿躺在竹摇椅上,悠哉悠哉。

  旁边小棒梗正使出吃奶的劲给摇着玩,可不是徐得庸用童工,是这熊孩子自己乐意。

  徐南氏、徐慧真和一大妈、秦淮茹正凑在一起缝缝补补的聊着天,贾张氏“不稀得”的和她们玩,出去串门去了。

  易中海和刘海中正在下象棋,贾东旭在一旁瞧着。

  何雨柱这货周末接了个私活,去帮厨去了,何雨水在家看书写作业。

  闫解旷几个半大小子在各个院里跑来跑去的玩闹。

  好一副情满四合院的场景啊!

  阎埠贵看到这一幕有些羡慕,相比他负责的前院,中院和后院要好上不少。

  而且就他家人口多,他只能做一头会算计的老黄牛,这些年他都忘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周主任和王得周走进来见到这一副场景,笑着道:“大家都忙着呢。”

  “唷,周主任来了。”刘海中见此,将要输的象棋一划楞起身笑着道。

  易中海瞪了他一眼,也只好起身道:“周主任。”

  众人也都起身。

  徐得庸眨巴眨巴眼,抱着小理儿也站起来,大波哄嘛!

  周主任笑呵呵的道:“大家不要这样,不知道还以为我是什么大领导呢,其实就是一个居委会主任。”

  “今天过来呢,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就是看看咱院使用蜂窝煤的情况。”

  易中海看了一眼徐得庸,实话实说道:“都用的很好,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得庸,他一个人带起全院的人,而且自己花钱做的模具也无私的借给大家用。”

  周主任笑着道:“得庸是个好小伙子,南大娘,得庸结婚你之前不早说,我要是知道多少会过来讨一杯喜酒喝。”

  徐南氏笑着脸上褶子绽放道:“哎呀,周主任,你们就甭抬举他了,不然我怕他会飘。”

  徐得庸笑了笑,得,他和小理儿一样,都是乖宝宝。

  王得周一眼便看出谁是徐得庸,毕竟院里徐得庸和徐慧真的相貌气质独一档,潜意识的将会将名字和人凑到一起。

  他走过去伸出手道:“您就是得庸同志吧,我是王得周,负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蜂窝煤。”

  徐得庸伸出手和他握了握道:“幸会幸会,听奶奶说起过您,您的想法非常有前瞻性,您是做实事的人,为国家和人民节省,佩服佩服。”

  王得周道:“不敢当,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得庸同志发明的这个蜂窝煤炉瓦和铁皮炉子相结合,简直是推广烧蜂窝煤的绝配啊!”

  徐得庸连忙道:“您可不要高抬我,这可不是我发明的,之前就有,我只不过投了个巧,将它们凑到一起而已。”

  徐慧真过来将小理儿从他怀里接过来,小理儿一双圆圆的眼睛好奇瞅着这些陌生人。

  周主任过来笑着道:“们就不要在这相互谦虚了。”

  她看着徐慧真忍不住道:“这位就是得庸的爱人吧?”

  徐得庸笑着道:“对,我爱人,徐慧真。”

  “徐慧真?”周主任眼睛一亮道:“可是家在前面大街上的?”

  徐慧真笑着道:“是,我家在前门大街那边开的小酒馆。”

  “哎呀。”周主任握着她的手道:“真是你啊,你开的那识字班都上了大苏的报纸,受到市领导参观,之后很多识字班都效仿向你学习呢。”

  徐慧真道:“我也是恰逢其会,都是大家的的功劳,我就提供了一个场地。”

  周主任道:“你们两口子去哦算是看出来了,都是太谦虚,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院里的人闻言顿时小声议论起来,没想到徐慧真还有这来头,伴发热识字班竟然能上大苏的报纸。而且,徐得庸烧个蜂窝煤竟然都能烧出大动静。

  毫无疑问,这两口子成为场中的焦点!

  王得周也道:“得庸同志,我现在诚挚的邀请你加入到我们“蜂窝煤”推广小组里面来,建言献策。当然,这小组属于临时性的机构,没有固定的工资,但是每个月都有一定的补贴,要是表现优秀进入正式单位也不是不可能。”

  好家伙,院里许多人有羡慕起来,补贴就是钱啊!

  况且有机会成为正式单位的职工,这样的机会许多人挤破脑袋都想往里面钻。

  徐得庸笑了笑道:“王先生的诚意我感受到了,不过呢,我能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进了小组能做的实在有限,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

  “况且,我爱人还有小酒馆的事情要忙,我也要经常给拉酒拉货,余下时间也要带带孩子,只能辜负您的一番心意了。”

  “当然,有时间我也会积极参与,为推广蜂窝煤使用出一把力,毕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徐南氏欲言又止,随即只能没好气的叹了口气,这孙子是自个站不起来了,八成已经被这个孙媳妇收拾的服服帖帖!

  院里其他人也有些大跌眼镜,这也拒绝。

  得,这家伙就想守着媳妇孩子,真是没出息。

  王得周有点失望,但也没有强求,就像徐得庸说的,有了炉瓦和炉子配合蜂窝煤,推广一定会顺利很多。

  他邀请徐得庸,也是看到徐得庸这套东西,为推广蜂窝煤的想法帮了大忙,想要拉一把,既然人家有自己的事情,他也不会勉强。

  他点点头道:“得庸的想法我可以理解,那你要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到居委会找我和周主任沟通。”

  “这推广蜂窝煤的第一站便从咱们街道开始,咱们院里普及率高,就作为试点样板院,供附近群众实地参观和学习。”

  易中海闻言眼睛一亮道:“请主任和王同志放心,我们肯定做好试点样板院的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政府的蜂窝煤推广。”

  刘海中也连忙道:“对,只要政府需要,我们肯定责无旁贷。”

  出力赚吆喝的事,阎埠贵积极性不大,不过也随着附和了两句。

  周主任笑着点头道:“好,大家的积极性都是好的,回头我就让把“蜂窝煤使用试点样板”的牌子,挂在咱院门口。若是老爷们上班,希望咱在家的妇女同志也能顶半边天。”

  “宣传的顺口溜我们都想好了:蜂窝煤十二个眼,蒸完馒头蒸花卷;又熬菜来又炖汤,全家吃了喜洋洋。”

  “好,通俗易懂。”刘海中叫好道。

  又聊了一会,周主任和王得周告辞离开。

  易中海为了这事还召开了全院大会。

  “咳。”易中海咳嗽一声道:“咱们院里能获得“蜂窝煤使用试点样板”,得庸的功劳的功不可没,我先对得庸提出表扬。”

  这会何雨柱、贾张氏等人都回来了,大家都听着。

  何雨柱起哄道:“来,大家给得庸呱唧一个。”

  “啪啪啪啪……。”

  一众年轻人也很给面子的呱唧起来。

首节上一节176/2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