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112节

  眼泪“唰”的一下就出来……。

  ……

  徐南氏晚上回来见到他将屋里堆的乱七八糟,道:“你弄这多竹条是打算编东西卖吗?”

  徐得庸笑着道:“我这都是高档私人订制,愿者上钩,不然卖这玩意还不够我功夫钱!”

  “嘁!”徐南氏道:“你这说的什么什么,给你说个事,明天居委会用车拉东西去慰问,周主任说让你明早和我一起去。”

  “得嘞,您指哪我打哪。”徐得庸笑嘻嘻敬了个礼。

  徐南氏笑着道:“别贫嘴,赶紧把屋里收拾收拾,你呀就是闲不住,整天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嘿,奶奶,您这可是过河拆桥啊,那鸡笼不是您让我编的吗!”

  “得得得,说不过你,我去做饭……。”

  ……

  廿八把面发。

  徐南氏一早就起来和面,等晚上回来蒸馒头、发糕、年糕啥的。

  徐得庸本来想要露一手,给将面揉劲道,可竟然被奶奶嫌弃。

  得,一身力气没处使,还是出去锻炼吧!

  锻炼完盲盒也很时宜的开出一大包各种干果,总共差不多有十斤,葡萄干、干红枣、核桃啥的。

  不错不错,都是好东西啊,过年拿出一点,其他的都储备起来。

  他现在就是一只“松鼠”,为“越冬”做准备!

  这一天,五六年二月九日,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

  早饭后,徐得庸就带着奶奶去了居委会,在周主任的带领下,拉上被分成一份份的米面粮油到街道内的老军人、孤寡老人等困难家庭慰问。

  幸福的家庭类似,不幸的家庭千万种!

  当下个人的力量真的太有限,别说改变世界,就是改变自己也未必你说的算!

  还是脚踏实地的做好当下的事,有时候你力所能及做点,已经超过大部分的人。

  一天忙碌下来,粗活重活他基本全包,收了一块钱,少点但也不太少!

  ……

  廿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两天是忙碌的,家家户户大人都在忙,只有小孩最欢乐,可劲玩,玩完了还能回家吃好吃。

  街面的玩具像什么“琉璃、铁丝、油彩、转沙、碰丝、走马,风筝、腱毛、口琴、纸牌、拈圆棋、升官图、江米人、太平鼓、响葫芦、琉璃喇叭”都有的卖。

  有条件多多少少都会给买一两件。

  真想天天过年啊!每个孩子都这样想到。

  三十这天,阎埠贵在院里支起来写春联的桌子。

  院里人找他写多少意思意思,有给两分钱的,有抓把瓜子、花生啥的。

  阎埠贵皆是来者不拒。

  让他遗憾的是徐得庸家不贴对联,不然按徐得庸的大方程度,应该会多给点!

  何雨柱在忙着杀鸡宰鱼、切肉切菜,为年夜饭做准备,百分之八十的东西都是徐得庸准备的,何雨水喜滋滋的跑前跑后给打下手。

  一想到等会要吃到这么多好东西,她就感觉开心到飞起!

  徐得庸在干嘛?

  嘿嘿,他在胡同里放炮。

  “都离远一点啊,别被崩着。”

  只见徐得庸手里拿着一个二踢脚,拿着手里捏着上半段,点燃下半段。

  “嘭!”

  二脚踢下半段炸开,上半段被崩了上去,在比房顶还高的上空爆炸,“嘭”。

  “哦哦,得庸哥牛逼!”

  “得庸哥好厉害!”

  “再放一个,得庸哥再放一个……!”

  ……

  响声过后,顿时迎来一群大小娃子的欢呼、恭维,这在他们看来是很了不起的事。

  徐得庸像个二货似的得意笑着道:“那就再放最后一个啊……。”

  ……

  感谢“人生世间多苦求安”“小神”“大V韩”“米粉汤”等兄弟的月票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份支持

第124章 走支会

  徐得庸像个中二少年一般玩闹半天。

  午后暖阳照,三位大爷抽空召集全院开了个年前大会。

  院里众人以家庭为单位聚在一起,站着、坐着磕着瓜子聊着天,每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孩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玩啊闹啊!

  唯有贾张氏和秦淮茹婆媳俩有些面无表情。

  三位大爷在上首围着桌子坐下。

  “咳。”易中海咳嗽一声开口道:“大家都静一静,听我们说两句。”

  众人闻言聊天声音渐小,都看了过去。

  易中海笑着道:“在这里呢,我们三位大爷先提前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工作蒸蒸日上,家庭美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好……!”何雨柱首先响应高声叫好。

  “一大爷,说的好……。”

  ……

  众人也很给面子的“呱唧呱唧”捧场。

  刘海中随即端着架子笑呵呵的道:“我也说两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事业有成……!”

  何雨柱嬉皮笑脸道:“嘿,二大爷这调子起的可够高啊。”

  放假几日没怎么见着影的许大茂,今个自然在,有些日子没和何雨柱抬杠嘴痒痒,他忍不住给挖坑道:“怎么着,傻柱你对二大爷的话有意见啊?”

  何雨柱不惯着他,混不吝的道:“爷爷对你有意见,怎么着。”

  许大茂道:“傻柱,大过年的你怎么骂人,还在三位大爷面前,这是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骂你是轻的,你再哔哔信不信老子抽你!”何雨柱瞪眼道:“有些日子没抽你,你是不是嘴痒痒……。”

  易中海没好气道:“好了,你们两个都少说两句,都给我闭嘴。”

  两个冤家互相撇嘴瞪眼,搁后世这俩必须得有一个去泰国……。

  刘海中的拜年话被傻柱打断,也没人叫好,整得他有些郁闷,狠狠瞪了一眼傻柱。

  轮到阎埠贵,只见他笑眯眯文绉绉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我祝大家新年胜旧年,新春富贵吉星照,嘉年财源八方来!”

  “好!”

  “好,三大爷说的好……。”

  ……

  何雨柱道:“嘿,还得是三大爷,有文化说的就是有水平,虽然前半句我没明白……。”

  “哈哈哈……。”

  众人忍不住笑出来,一片欢乐。

  傻柱这货虽然有时嘴臭,但活跃气氛也是这臭嘴。

  徐得庸笑眯眯的看着,觉得这场面很有意思。

  当你可以在其中游刃有余时,你会发现他们都很“鲜活”。

  众人笑完过后,易中海道:“这次召集大伙呢,是有一件事情和大伙商议。”

  “现在很多工厂都组织‘职工互助储金会’,就是每人将工资的一小部分放进去,谁家遇到困难或者急需用钱的时候可以申请使用,写明还款时间。”

  “有些四合院里也有类似的‘走支会’,我就想在咱院里也组织一个,一户人家一“支”,每支都出一样的钱,钱汇集起来后,谁家万一遇到点事可以救急,当然还款必须及时,大家伙怎么看?”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

  易中海扫视一圈,见没人说话,目光落在徐南氏身上道:“南大娘,您怎么看?”

  徐南氏坐在凳子上,徐得庸站在她身后,旁边是何雨柱、何雨水兄妹。

  她笑了笑道:“这是好事,只要大家都没有意见,我自然支持。”

  易中海点头道:“您没有意见,那得庸肯定同意。”

  徐得庸淡淡一笑道:“只要公平公正,我肯定没有意见。”

  有人忍不住问道:“那这钱是不是就不属于自己的了?”

  易中海道:“当然不是,这钱的所有权还是你的,大家拿出点小钱抱团取暖,真想要退出,这钱自然会还给你。”

  “若是这样,那我也同意。”那人道。

  众人一阵讨论,大多都表示同意,具体每一支出多少钱,三位大爷和大伙又讨论一番后,确定每支每月拿出两毛,每支两块钱截止。

  这样院里就有几十块的“小金库”,足够一般家庭的应急。

  众人又讨论了些其他章程,比如公示、使用优先顺序等等。

  当即每户就交了两毛钱,三大爷记录管账,一大爷管钱,二大爷监督。

  就这样,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四合院“走支会”正式成立!

  ……

  晚上徐得庸和奶奶一起吃了顿丰盛的年夜饭。

  何雨柱的手艺已经相当不错,这顿年夜饭色香味俱全,香味在院里飘荡。

  饭后,院里、胡同里、街道上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孩子们玩闹欢笑、放鞭炮的声音。

  你一个不留神小鞭便在身边“嘭”的炸响,吓人一跳。

  孩子立即“嘿嘿”开心的跑开,像是偷吃鸡的小狐狸,当然男孩更喜欢往女孩身旁扔小鞭,反应大……。

首节上一节112/2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