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界华夏,再造大汉 第482节

  这是情报人员专门递的话,需要将这些信息全部交代给指挥官们,让他们做出决断。

  所谓的大战略,其实就是现如今汉军往仓县投入了大量的力量,被牵扯了大量的精力,随着大乾朝廷的命令,汉军不得不开始集中力量应对。

  而仓县,也必须要准备全体撤离,要知道仓县的青壮都已经加入了汉军,经过同江南大营的连续不断的战斗,只要撤回中央,进行简单的整编和换装,那便是一支精锐之师。

  “撤退倒是没问题,老弱妇孺基本上已经撤离了大半,现在需要看的是白莲教那边!”

  这几个月以来,汉军利用炎汉商行,一点一点犹如蚂蚁搬家一般,撤离了大量的妇女儿童,留下的大多都是青壮。

  所以现在撤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军队人数太多,肯定是不能从大乾境内撤离,而是需要直接打破大乾的关隘或者从小路绕道进入白莲境内,从白莲教向汉军中央转移。

  只是这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现如今他们的兵力加起来足足两万人,白莲教会不会让他们进入,要知道这军队的人数可不小。

  这也就是为什么汉军中央要求其撤退的原因了,真的是投入太大,撑不住啊!!

  同样,若是白莲教准许进入,那么看见这支军队会不会起什么心思,毕竟这支军队整体的训练都是依照汉军的来得,虽然有些狼狈,但一看也是一副精锐的样子,保不准白莲教会动心。

  并且现如今仓县也不是没有老弱妇孺了,为了保护这些人,投入的兵力只会更多,不然两万兵力,哪里去不得。

  虽然可以撤离,但需要保护妇孺的兵力需要更多,这也是有大问题的,所以必须要白莲教进行配合才是。

  对此,情报人员道:“不必担心,吕祭酒已经跟白莲教沟通好了,不然也不会让撤离!”

  “现在,咱们需要保证沿途的安全,尽量做到快速撤退,千万不能被纠缠住!”

  指挥官点了点头,“我明白,这就马上安排!!”

第663章:撤退变故

  仓县的一处山寨,这里生活了一千多人,其中半数以上都是义军,而山下则是大乾官兵。

  很显然,这里是一处战斗的地点,双方都在这里牵扯住了彼此,让大乾的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但也让义军的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

  不过无所谓,防守至少比进攻强太多了,况且虽然山寨看似被大乾团团包围,但实际上山寨还是有撤离的小路的。

  况且,若是真的打起来,双方到底是谁胜谁负还是另一说。

  毕竟仓县不大,但牵扯的大乾兵力可是不少,有一万多人的江南大营和超过两万人数的大乾郡兵。

  可以说,正是仓县在这里犹如一根钉子,这才使得江南大营陷入被动,湖州其他地方的起义军压力大减。

  不过随着大乾朝廷的增兵,这湖州的形势就要变了!

  山寨内部,就听几个老人和几名指挥官商谈道:“咱们全军都要撤退了?”

  指挥官道:“是的,随着夏收的结束,大乾又开始了新一轮增兵,一个月以后,便有来自江北的一万郡兵增援过来,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难在坚持住了!”

  老人有些犹豫,“我们山寨易守难攻,这大乾官兵增兵再多也不能拿下我们吧!”

  指挥官点了点头:“您说的没错,但是我们坚持不下去了,只要困住我们,粮食等物资来不及补充,被攻破是早晚的事情。”

  老人忍不住问:“那我们汉军........”

  还没到老人说完,就听指挥官打断了他们的话。

  “不要想着我汉军中央的支持了,整个仓县青壮两万多人都被编制练成军,还有三万左右的老弱妇孺,汉军中央的物资支撑已经坚持不住了!”

  “您或许不明白,但我得告诉您,咱们仓县的位置太过重要,但距离中央太远,物资运转困难。”

  “而且大乾增兵越来越多,等到兵力多到一定的时候,只是以一部分精锐加上大量青壮就能将咱们困死在这里。”

  “这样的话,对大乾来说没什么事情,但是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老人们神色有些没落,最初百姓们只是打下了县城,杀了县令,大乾朝廷来不及管他们,生活倒是过上了几天的好日子。

  但好日子不长,大乾突然之间就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对他们围剿,若是不是汉军的情报人员懂得一定的军事知识,帮助他们训练御敌,恐怕仓县早就被大乾攻破了。

  可随后,大乾开始源源不断的向仓县增兵,同时汉军也源源不断的支援仓县,使得仓县的义军实力大增,以至于起义军的首领膨胀了,自认为可以跟大乾碰上一碰。

  显然,自己被碰的细碎,起义军首领逃都没逃掉,直接被杀。

  若不是汉军的情报人员有着一定的组织能力,随着义军打败,估计这仓县就被大乾给彻底平定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汉军后续支援了不少的军官,很快便掌握整合了起义军,然后发起反击,硬是将大乾给彻底的拖住了。

  但是现在,汉军的军官们也说要坚持不住了,他们自然是神色有些没落。

  要知道,他们之所以不离开,不是汉军不撤离他们,而是最初的时候这些人想着这是祖地,不想丢了。

  况且当时的义军在汉军的带领下,打了不少的胜仗,他们并不认为会战败。

  可是现如今轮到他们选择了,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的办法!

  老人们愣了愣神,然后叹息一声:“故土难离啊!”

  不过他们既然可以同指挥官们商量事情,那么他们也就不是什么太过迂腐的老朽。

  “既然需要撤退,我们肯定是有谁先谁后,又要走那条路的,咱们是........”

  老人的话没说完,但是指挥官听懂了他的意思,然后点了点头。

  “是的,咱们是第一批撤离的百姓!”

  “先头部队已经开始撤离了,他们会为我们打通道路,做好接引的准备!”

  老人们沉默了一下,“都是好孩子啊,这撤退的路也挺危险的吧,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先头部队了!”

  指挥官笑了笑:“先头部队,就是要给大家探出一条安全撤退的道路的,危险是有,但是不大,您老人家不必担心!”

  老人们并不是太懂军事的事情,但也知道这是安慰,所以也便不再说,问道:

  “既然咱们是第一批,那么也就是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了!”

  指挥官点了点头:“是的,不过不必担心,最先撤离的肯定是妇孺和老人们,小伙子们都会留到最后!”

  老人砸吧砸吧嘴,“你说,你们撤退如何?”

  “我们,让我们这些老头子留在这里!”

  “毕竟啊,随着撤离的人越多,后续的撤退就会越发的困难,最后甚至都需要人舍命断后!”

  “要知道都是仓县的孩子啊,他们还年轻,还能打,我们一群老头黄土都埋到了脖子根,所以你看看,我们这些老头子能不能留在这里掩护你们撤退!”

  “先别着急拒绝,你向上面反应反应,我们是老头子,走又走不快,耽误行军不说,事还多,又容易病,说不定撤离的路上就死了。”

  “你看看,我们早晚都要死,倒不如让我们留在这里充当军队,给大乾造成军队还在的错觉,方便你们撤离!”

  指挥官摇了摇头,“我们是汉军,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百姓的!”

  老人笑了,笑的很开心,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行吧,我们这些老头子就承您的情了!”

  三天以后,撤退命令下达,撤退路线也定好了,全寨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撤退。

  “你们干什么?”

  几名指挥官看着一众战士拿着绳子,警惕的质问他们。

  对于他们的质问,很快就从有苍老的声音从战士的背后传来。

  “绑了他们!”

  指挥官看着来人满脸的不可置信,“洪老,您这是想要干什么?”

  老人有些羞愧,不过语气却很坚定。

  “张队长、赵祭酒,对不起了!”

  说罢,老人一挥手,对着一众战士道:“还愣着干什么?”

第664章:老人们的选择

  士兵们听从老人的命令,将几名指挥官给绑了起来。

  指挥官很是失望,对着老人质问道:“洪老,这是为什么?”

  洪老看了看几名指挥官,然后长长叹息一口气。

  “其实我们也是不想的,只是你们太过‘死脑筋’了,我们只能出此下策!”

  “我们都是老家伙了,随军撤离太过危险,浪费军队的精力,拖大家的后腿。”

  “所以,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留下来,给你们更多的撤退时间,这样我们心中也好受一点!”

  指挥官还想挣扎,对着一众战士语重心长的进行劝说。

  “你们是战士,我是你们的指挥官,你们这般绑我,是要犯军纪的!”

  然后还不待指挥官们说完,就听老人道:

  “战士们都是我们家的小伙子,他们现在虽然被改编,但是还没有明确打出汉军的旗号,算不得正规军。”

  “所以你就不要白费口舌了,至少在我们没有死的时候,他们还是要听我们的!”

  指挥官有一点难受,但神色很是郑重的对着老人们解释道:

  “洪老,一天是汉军的战士,一辈子都是汉军的战士,我们汉军没有抛下老弱妇孺逃跑的习惯!”

  “还有洪老,您虽然说的好,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您应该放了我,也应该随着大部队撤离!”

  老人摇了摇头,然后笑了笑:“你自己也说了,一天是一天是汉军的战士,一辈子都是汉军的战士。”

  “这段时间,我们也跟着汉军打了不少仗,战场上也是有着我们的身影的,你能说我们不是战士吗?”

  老人看着有些哑口无言的指挥官们,“你们看,你们都将我们看作同袍,那么我们也就是战士了,既然是战士,那又为何歧视老兵呢??”

  “我们是老了,又不是死了,我们还是能打的,你们身为指挥官,不应该这般看不起老兵!”

  “你是指挥官,也知道在大部队撤退的时候,是需要部队断后的!”

  “而断后的部队,一般来说都必须是精锐,不然会被敌人发现,造成全军溃败的,所以我们这些老兵年纪大,经验多,岂不是最适合断后的军队!”

  指挥官们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

  “你们这是狡辩,这是狡辩,这不成立,我们不许!”

  然而老人并不搭理他们,理由都给了,还能对这群‘死脑筋’说些什么?

  于是对着战士们道:“你们记住,按照撤退路线快点走,等走远了,在将他们放下来。”

  战士们沉声道:“我们知道了,族长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拉着其中一个年纪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对其交代道:

  “记住,现在你们听我的,但是离开以后,你就要听指挥官的,记住了吗!”

  少年眼含泪水,点了点头,“我明白了,爷爷!”

  老人很欣慰,“你的记住,要死死的跟着大部队,加入汉军,然后推翻大乾,给你的父亲、母亲报仇!”

  少年再次点头:“嗯!”

  “我们的仇就不用报了,我们这些老家伙是老了,但是打仗的本事还是有的,所以我们就算是死,也会拉着一些大乾的士兵偿命的!”

  “嗯!”

  “你要好好学习,不学习就只能困顿一地,种田食不果腹,会被饿死,会被人欺负死的!”

  “嗯!”

首节上一节482/7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