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31节

在徐苍身后,金复礼在注意到徐苍凝重的侧脸后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刚才他好像忘记撤除高空风了。也就是说,原本他就没打算给徐苍设置高空的顶风。

讲道理,徐苍做得已经够好了,可即便这样似乎高度都不够,那这个项目不就是死局吗?这种结局注定的玩意还有什么值得练习的必要性!

金复礼看了下手表,时间已经不够重来一次了,不免有些惋惜。自己一时不察的失误搞砸了这个项目,可惜得厉害。不过,他想要得到的信息已经收入囊中了。

“怎么了,飞机落不下去了?”虽说是自己的失误,但是金复礼可不会承认。

此刻,右座学员也发现了顶风对飞机的影响,有些不确定地回头望了眼金复礼:“金队,这风......”

站在后面的两个空客学员也注意到高度可能不够了,那个七级副驾驶的学员眼力更毒,惋惜不已:“可惜了,就差个顶风,没法子了。”

“哎呀,既然没法子了,那就算了,双发熄火高度不够确实没招。”金复礼哈哈一笑,借坡下驴,端是自然无比:“时间也差不多了,收拾一下就走吧,后面处置得还可以......”

然而,就在众人想要收拾东西的时候,徐苍冷漠的声音响起来钻入众人耳中:“谁说没法子了?”

都已经准备拔耳机的右座学员手悬在半空,有些讶异地望向徐苍,眼见徐苍根本就没有要离开的样子不免心中疑惑,反倒是回头看了金复礼一眼。

金复礼自己在设置模拟机的时候出了问题,只记得把地面风设置成静风了,反而是忽略了撤销高空风。本来就不富裕的高度一下子就玩不开了,这还怎么飞?

因而,金复礼看似武断地下飞不了的论断并非没道理的。

金复礼刚在收拾文件资料,听徐苍这么一说,将文件放下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我说徐苍啊,你应该看得出来高度不够了。”

“不!”徐苍轻声说道:“还有机会!”

那声音犹如空谷莺啼,轻柔而柔弱,便似那徐苍此刻不决的内心。庞杂繁复的数据不断地在徐苍脑海里冲击着,即使是天赋如徐苍也只觉天旋地转,难以寻得解题之源头。

太乱了,太乱了!

徐苍的眼睛不住地晃动着,就如他无法安定的心,他便是要在如海的数据里找出一线生机。

金复礼皱着眉:“徐苍,你到底在说什么?这么明显的事情,我不信你看不出来。”

“可是你忽略了一个东西。”徐苍的额头渗出一丝冷汗,很久以来,他都没有消耗庞大的心力了。

金复礼眼看着徐苍好像随时都要撑不住的样子,心中起了一丝凝重:“还有什么是我没想到的?”

“风,是风啊!”

蓦然间,徐苍的眼珠终于不再动摇,一切在此刻都已经明晰下来,杂乱的数据最后还是被他找到了终解。

“风?”金复礼颇为茫然地看了眼身边的空客学员们,有些不解:“我刚才不就是在说风吗?你们懂吗?”

旁边的空客学员皆是摇头,他们的想法正是跟金复礼一致,刚才不正因为顶风的缘故才断定飞机无法飞到本场的吗?

难不成这小子刚才没听见?不该啊,这么近无论如何都该听见才对。

陡然之间,徐苍眼睛之中迸发无与伦比的光芒,他突然大笑起来:“可是......可是风会变的啊,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金复礼是何等经验丰富之人,从徐苍这看似没头没尾的话里,他瞬间就明白了徐苍的意思。可是,理解是一回事,或者说越是理解,越是觉得徐苍在妄想。

沉默而不反驳的金复礼引得旁边空客学员的一片惊讶,难道是说徐苍并非无的放失,可这完全说不通啊!

“不对!”那个七级副驾驶总归算是半个机长了,见识非同一般,开始有些品出味了。稍许之后,只见他眼中爆**光:“对啊!这不是真实航班,这是模拟机,风的变化是均匀的,所以可以算出来!不对,不对,不对......”

七级副驾驶不住地摇着头:“不可能的,就算模拟机的风速变化是均匀的,可怎么能靠人力算出来下滑轨迹,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若是此刻是在真实航班上,那徐苍也只会束手无策。真实环境下,风向风速是不定的,虽然遵循大概的规律,但是这类非线性的变化就无法靠计算了。

但模拟机终究是模拟机,它无法模拟出真实航班下从高空到地面的无规律的风向风速,至少在在这台模拟机上是不行的。

在这台模拟机上,高空到地表的风向是固定的,而风速则是随着高度均匀变小,直至到地面减小为零。如此均匀而有规律的风速变化就给予了徐苍一丝丝计算的可能性!

然而,这也仅仅是理论上的,在那个七级副驾驶看来理论很多时候就代表着空想。海市蜃楼,可见而不可触摸。

另外两个空客学员因为技术级别太低,完全不明白此刻的状况,而金复礼则是低沉地说道:“徐苍,我不喜欢这种靠着猜测来决定的行为。这飞机落不下去,不是你的原因,你没必要逞强。”

显然,跟那个七级副驾驶一样,金复礼也是觉得徐苍根本不可能靠着人力计算出准确的下滑轨迹,即便风速的变化是均匀的。

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徐苍是靠猜!而金复礼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做法。

“徐苍,你难道忘了后期飞机放下襟翼和起落架的话,高度会掉得更快!”金复礼冷喝道。

在手册中,推荐的双发熄火的着陆构型是襟翼外形3。但是在襟翼3和起落架放下的情况下,无风条件下,飞机每前进1.2海里,高度就要损失一千英尺,这种高度的损失速度已经接近绿点速度下的高度损失速度的两倍了。

徐苍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天地豁达,思绪清明,那杂乱而不得其源的一切彷佛是那么清晰,他已经看清楚了飞机未来所有的下滑轨迹。

“如果说我们用光洁构型着陆呢?”徐苍突然轻声问道。

金复礼一怔,旋即驳斥起来:“你在开什么玩笑,光洁构型着陆,接地速度得有多大,剑川跑道长度不够的。”

“够的!”徐苍笑了起来:“只要在跑道头,而非其他区域接地就行。”

“且不说你能不能飞到本场,就算能飞到,跑道头不是你说能落就能落的。你现在没有动力,怎么能保证一定能落到跑道头上?”此时,就连那个七级副驾驶都忍不住开口质疑了。

然而,徐苍顺着模拟机布景往下一指,在几乎没有阻碍的天气下,正好指向不远处的剑川跑道:“看到了吗,那个跑道入口标志?我会落在那里,一分不会多,一分不会少!”

第73章 我果然是最强的!

模拟机舱中,原本都已经打算要走金复礼等人尽皆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之中。就连一直在坐着的金复礼都站了起来,立在徐苍身后,静静地看着徐苍的操作。

徐苍的操作并不复杂,他一如之前那样保持着绿点速度,毕竟手册上的绿点速度不是地速,而是真空速,他不需要根据风来修正自己的速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顶风对飞机就没有影响,速度不变,但是下降率因此产生的下降率比无风条件下更大了。

通常来说,这个下降率应该是在一英尺到一千六百英尺每分钟的样子,可是在顶风的影响下,这个下降率增加到了一千八百百英尺以上。

别看这个下降率的差别不是很大,但在此刻却是致命的。即便随着高度的降低,这个下降率会逐渐归于应该的数值。

其实,若是在真实航班中,在低空环境中由于空气密度增加的缘故,飞机的气动性能增加,飞机的下降率理论上也应该也会减小,但是模拟机同样无法模拟出来,自然就不在考虑之内。

不管是金复礼,还是那个七级副驾驶,亦或者剩下的两个低级别的空客学员,他们对于风速变化下的下滑轨迹根本就无法想像,只能凭借一个大概的感觉来评判飞机能否飞到本场。

从直觉上来说,在顶风作用下的飞机似乎真的飞不到本场。可随着高度的降低,金复礼和那些空客学员们凭空开始觉得有一种感觉,难不成飞机真能飞到本场?

飞机损失高度的速度似乎不像他们感觉的那样快。然而,即便有这种感觉,可实际上飞机的高度还是相当危险,只是几人的想法没有此前那般坚定的。

但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还是不相信能够心算到这一点,更倾向于徐苍还是完全蒙出来的。

在大约两千英尺的高度,右座学员本该通知客舱即将着陆了。可一群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徐苍,那还管什么通知客舱的事情?

两千英尺的高度已经是一个非常低的高度了,从模拟机的布景上已经能比较清楚地看见剑川机场跑道的全貌了。只是现在从仪表上来看,飞机距离跑道还有4.8海里,计算下来其实飞机也就比最佳下滑轨迹高了八十英尺的高度。

八十英尺什么概念?也就是二十多米,手稍微一抖,这点儿高度余度就没了。可问题是,即便选择光洁构型着陆,可起落架总归是要放的吧。这起落架一放下来,八十英尺的高度根本就不够消耗的。

“你准备怎么办?”金复礼一只手搭在徐苍椅背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高度表和DME显示,心里也在不停地计算着高距比。

其实,即便到现在金复礼还是相当不看好徐苍。说是理论上还有八十英尺的余度,而且在两千英尺高度下,顶风已经基本消失了,可说到底这就是理论上的,但凡速度变动个一两节,这八十英尺的高度就保不住了。

金复礼越算越觉得难办,便是问道:“准备放襟翼吗?”

襟翼可以同时提供升力和阻力,但是在释放之初都会给飞机提供一个额外的上仰力矩,这算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救命手段。此前,徐苍在飞羽6321的双发熄火处置中就曾用过这个手法续了命。

金复礼的想法也很简单,真到了高度不够的时候,用襟翼再让飞机往前拱一下,运气好的话,应该就能落到跑道上,而且概率还不低。因为徐苍对于速度的保持相当完美,几乎一直在最佳的下滑轨迹上,不动丝毫的。

“襟翼放不了,我控制不了襟翼释放后飞机的状态。”徐苍当然知道在关键时刻释放襟翼可以让飞机落到跑道上,但问题是现在不仅仅要落到跑道上,而且还必须精准地落到跑道头,跑道入口那个斑马线标志上。

由于进近速度太大,按照着陆距离表的核实,剑川跑道长度是堪堪够的,非常的危险。要是按照在正常接地区接地,就要损失一些跑道长度,根本就不够刹停的。

襟翼释放会在短时间内抬升飞机,这是一个不算高深的操作,但这个抬升力度有多大,能量有多强,根本就没有一个量化标准,这点儿徐苍是无法控制的。

而且,襟翼释放的话必须要要在最后关头,因为一旦襟翼释放完成,它的起始抬升力矩消失,本身产生的阻力是要更大的。飞行员必须要趁着更大的阻力来到之前接地。

将襟翼释放的时机放在最后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徐苍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修正飞机的状态。如果没有时间修正飞机状态,襟翼产生的起始抬升力矩很有可能会让飞机平飘过长,根本无法在跑道入口区域接地。

襟翼的释放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状态变化,对于无动力,无修正时机的飞机来说,这类不可控的变化会对精准化操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徐苍是不会允许此类事情发生的。

金复礼明白徐苍的想法,可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外一件事:“襟翼不放,起落架总要放吧?高度损失怎么办?”

“那就将起落架释放的时机尽可能推迟到最后。”徐苍下意识地舔了舔自己干裂的嘴唇,看得出来到了这个阶段,就算是徐苍都觉得有压力了。

相较于襟翼释放会产生明显的抬升力矩,起落架的释放也会产生类似的效应,但是持续时间更短,效果更差,然而这正是徐苍需要的。

这类抬升效应可以有,但是绝对不能太强,否则不好控制。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放起落架?

要知道,襟翼可以同时产生阻力和升力,但是起落架就只能单纯产出阻力,这就是为何有飞行员会用提前释放起落架来减速或者增加下降率。

因而相较于襟翼,起落架的释放时机需要更加推迟,否则无动力的飞机无法承受起落架产生的强大阻力。可问题是,起落架的释放时机又不能太晚。因为起落架的释放需要时间,要是时间把握不准,在飞机接地的一刻,起落架没有完全放出来,那可是要命的大问题。

金复礼可以理解徐苍的意思,但起落架的释放时机太难把握了。不过这次金复礼没有再质疑徐苍了,他静静地站在徐苍身后,拭目以待。

高尺!

徐苍上身挺了挺,这种更换坐姿的动作就是明显的心理焦虑的表现。不过,徐苍还是相当隐忍的,脸上并没有明显的表现,还平澹地说道:“放起落架听我口令,速度要快!”

右座学员属于不知者无畏的典型代表,对于这种极高精度的操作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畴,索性就不再考虑,只需要听从徐苍的指令。

“好!”右座学员很快应了下来。

高度两百英尺,这个高度在盲降中已经是决断高度以下了,开始转为目视阶段了。从布景中,剑川05号跑道的前半部分已经相当清晰地展现在徐苍的眼前。

临近着陆,就连金复礼这样的人都不知不觉地咽了一口口水,紧张异常。

徐苍不放襟翼所导致的问题之一就是速度太大,继而引起下降率极大。而且,为了能够飞到本场,徐苍需要维持这个大下降率到超低空。如何在接地之时将飞机从一个明显的低头姿态转为接地姿态,这也要看徐苍手法的。

要是手上功夫不行,前起落架先着地,那无疑就是机毁人亡的下场。

就在飞机看看越过高度两百英尺的时候,紧绷的模拟机舱气氛突然被划破,徐苍陡然一喝:“放轮!”

早就等候已久的右座学员听得这个命令,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地放下起落架。随着模拟机模拟出来的起落架释放的动静,飞机果然开始微微抬头。

两百英尺到接地,以此刻飞机的下降率也不过七八秒的时间。然而,起落架的释放也需要时间,就看两者时间能不能对得上了。

高英尺,按照正常的下降轨迹,这个高度飞机已经进入跑道上空了,但是此刻飞机还离跑道有一小段距离。

起落架释放起初产生的小小的上仰力矩确实感受到了,还稍稍抑制了下飞机的下沉。然而,随着起落架的部分逐渐放出,这个微弱的上仰力矩瞬息之间就在消失,几乎只存在了两三秒不到,飞机就的下沉就开始逐渐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而且,等到起落架完全放出来,这个下沉还会继续加大,估计能达到两千英尺每分钟,徐苍显然是不会允许这类事情发生的。

到了此刻,金复礼眼看飞机还没有到跑道,心里不免有些慌乱,实在是忍不住了:“飞不到了吧,放襟翼吧!”

“不,不对!这肯定飞不到了。”七级副驾驶几乎以一种无比肯定的语气来判断了徐苍的结局。从目视上来看,不管从哪个角度,现在都是死路一条啊!

然而,徐苍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看着!”

此时飞机的下降率的确很大,但速度也很快啊!金复礼这些人平时进近的速度几乎要比现在小多节以上,因而从目视上来判断很容易产生误判。

高度确实很危险了,但在高速下,飞机会更快地接近跑道,这点儿是金复礼感觉不出来的或者说感觉得没那么精确。

不过,其实也不能说金复礼或者那个七级副驾驶的说法有什么错。因为在徐苍的心里也能算出来,飞机还是差了一些些,的确到不了跑道上。但是这跟金复礼等人的认知是有根本性的差别的,那些人是猜的,不确定的,但徐苍是算的,笃定的。

几乎就在徐苍声音落下的一刻,最后一个白色PAPI灯转为红色,PAPI灯全部变成了红色,这说明此刻飞机的高度已经明显低于正常的下滑轨迹了。

单从目视上来看,金复礼甚至有种跟跑道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错觉,由此可见,飞机高度是有多低。

而伴随着无线电高度表的报数,在无线电高度二十英尺的时候,前起落架才刚刚放下锁定,两个主起落架还没有放下锁定,而此时飞机的下降率还有一英尺。

按照正常的接地下沉,这时候下降率应该减小英尺每分钟左右了。一英尺的下降率砸下去,飞机跟坠毁的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

在后面观摩的两个空客学员看得那是一个心惊肉跳,二十英尺的无线电高度,两个主起落架还没有放下锁定,下沉快得离谱,这飞机能落下去吗?

此时此刻,金复礼当真是佩服徐苍真的是沉得住气,都到二十英尺的高度了,这还不拉平?

然而,就在金复礼产生此等念头的一瞬间,徐苍终于从绿点速度中摆脱出来。他勐地一个带杆,动作快捷无比。

平常拉平肯定是不能这么带的,但此刻飞机从下俯负1度左右的姿态要瞬间转为正常4度左右的接地姿态可不能慢慢悠悠地带杆,飞机的高度是不允许他这么做的。

徐苍这一杆几乎将飞机给拉平了,鉴于飞机所具有的高速度,这种飞机改平的情况只是在损失速度的情况下,产生了类似于一米拉平的效果。

原本看上去是落不到跑道上的,可这么一来,飞机竟然以类似于平飘的状态滑入了跑道上空。

但是,这种状态是不能持续太久的。无动力状态下的改平会使得飞机速度快速衰减,而没有辅助增升装置的配合,在低速环境下,飞机的速度还没有减到抖杆速度,平飞就保持不住了。

大约只平飞了不到两秒,飞机便是再度转入下沉之中。就在飞机下沉的片刻,两个主起落架恰好放下锁定,飞机堪堪进入跑道上空,不差毫厘地落在跑道入口的斑马线标志上,甚至模拟机舱内的众人都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接地感,估计接地载荷会在1.2G以下。

首节上一节31/4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