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368节

以往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而现如今,他几乎将这个固有的机器,拆得七零八落,然后填充各种未曾有过的零件。

显而易见,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机器,也可以预料,这个机器,运转起来,会有数不尽的问题。

方方面面,都有着无数的可能,也有着太多太多的利与弊……

如何发现这个问题,并且及时解决,将会是他这一生,都要持之以恒的事情。

天子思虑之时,几名宦官亦是在王五的指挥下,小心翼翼的走进殿中,将殿中冰盆已经融化的水倒进桶中,随即又添上一块块还冒着冷气的冰块,有快步退出了殿中。

王已五却是未曾离开,而是快步走到天子身旁,恭敬出声:“陛下,时辰不早了,您该用膳了。”

天子点了点头,瞥了一眼殿中呈放的冰盆,随即似是想到了什么:“冰块送到后宫去没?”

王五立马回道:“都已经送过去了。”

天子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手中书册亦是随之放下,起身,便直接朝侧殿而去……

……

第五百四十九章 从九品上,下!

“这学舍够敞亮!这么大,几百个人估计都住得下!”

“这可是当今陛下亲自下旨的,听说拨了好几十万两银子,就只是要在咱们顺天府修学舍,办官学!”

“你们是没去外面看,周边几个县,还要外面的小河村,常山村……可都修了学舍!”

“不过,咱们武清这学舍,算是通州这片,最大的学舍了,其他地方,可没这么大…”

“为啥啊,难道每个地方不一样?”

“你以为个个督学官都跟咱们县阎学官一样,是个清官……”

武清北街,刚刚修筑完毕的武清学舍外,一如既往的聚拢了一大片百姓,围观着这武清学舍。

学舍内,武清督学官阎应泰着一身改制之后的大恒黑色官袍,领着督学司几名官员,在学舍之中转悠着。

“按督建规格,这学舍可容纳三百名学子就学,按照前些日子统计的学子数据来看,学舍还大有富裕……”

“按照礼部督学司下发的章程来看,新学老师,会由礼部督学司安排,儒学老师的话,就需要我们自己安排了,算上县学,还要各座社学,现在还缺老师八人。”

“还要县学学正,学录,按上面规定,这一次试点,需要我们督学衙门推荐五个人,然后去参加礼部举行的大计考核……”

一名县督学衙门官员,捧着一本册子,向阎应泰汇报着。

当听到学正学录安排之时,阎应泰却是突然停下步子,沉吟片刻后,阎应泰才道:“等会把督学司拟定的关于官学老师任职标准,以及月俸的通知,贴到城中告示处,昭告全县。”

“符合标准都可到督学衙门报名……”

“县学学正学录的话……”

说到这,阎应泰却是有些迟疑起来。

他虽从至武清任督学官不久,但对前明的提学制度,也多有了解。

但问题是,现如今大恒的督学制度,与曾经大明的提学制度,完全不同。

以往大明的提学官,大都是御史翰林兼任,大都是至巡抚一级,府县则没有提学官的存在。

而现如今大恒,提学官改名督学官,至县一级,位列正八品,与改革之后定品为正八品的知县同级,且不受知县管辖,也不受知府管辖!按这般制度,若推广至各省,那各省的按察使,布政使,都对他这个县督学官没有任何管辖力。

他的上级,是府督学衙门,然后,便是礼部督学司,当然,这也是因为顺天府特殊地理位置才如此,若在各省,那就是县总督学,府总督学,至省总督学,再至礼部总督学司。

这还仅仅只是制度的变化,最让他迟疑的,便是品级的变化上。

按照礼部拟定的顺天府教育试点章程,县督学,位列正八品,县督学衙门除了他这个总督学,还有副督学,位列从八品。

之下还有督学正使,督学副使,分别位列正九品,从九品上!

再之下,则是督学官,位列从九品下!

显然,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这从九品上,从九品下,这两个品级之上。

从九品上,无疑就相当于以往九品十八级中的从九品,而从九品下……

按这次试点章程规定,督学衙门不许招募品级外之人的规定,从九品下,显然就是相当于以往九品十八级之下的不入流,即:吏!

只不过,以往是不入流的吏,而现如今,在这次试点章程之中,是从九品下,是朝廷编制内的官!

而县学学正,学录,按规定,则是属从九品下,同样也是官!

让他去决定一个吏,那自然是轻而易举,但让他去决定一个官,哪怕只是推荐,但这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

要知道,官与吏之间,可是有着一条天大的鸿沟!

而且,按照那改革态势来看,这从九品下的品级,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不仅仅是出现在顺天府督学衙门了……

以他对改革的了解,要想改革彻底,那就必然需要皇权下乡!

而皇权要下乡,土生土长于各地乡绅,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的吏,是最大的阻碍!

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正八品督学官,但这个推荐权利,他还是有些忐忑。

要知道,自从这份试点章程公布,从九品下这个品级的出现,在这武清县,他俨然都成了香饽饽了,上到知县县丞,再到县衙各房小吏,各家乡绅,几乎都是找着他……

沉默许久,阎应泰明亮的眼眸中,也不禁闪过一丝黯然,他这个督学官,虽跟知县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但毕竟是要在武清县任职,有些事情,还是要随大流点好……

“推荐的名额话,本官自有决断……”

说出这句话,阎应泰也不禁长吐了一口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这官场,真不可能!

他能做到的极点,就是让自己少染点官场的淤泥!

几名督学使亦是一愣,面面相觑之间,也没人多言什么,那名出声的督学使,亦是继续汇报起来:“按照工程预算,此次共修缮学舍五座,修筑学舍四座,购置桌子板凳六百九十二张,笔墨纸砚六百套……共计耗银三千五百九十二两三钱,余银四百零七两……”

“耗粮两百五十八石,余粮一百四十二石……”

阎应泰点头道:“登记造册,然后按规定上报府督学衙门。”

有官员劝诫道:“大人,督学衙门太陈旧了,也该修缮一下啊,这可是代表着朝廷的脸面……”

阎应泰步子骤停,瞥了一眼几名下属,哪里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这是还想捞点油水啊!

知道归知道,阎应泰也懒得点破,他家境殷实,自然不在乎这些蝇头小利,但这些下属,大都是从武院民科结业安排而来,也都是贫寒之家。

毕竟,家境稍殷实一点的,稍有希望的,恐怕都会选择继续读书,参加科举,哪里会去武院民科!

只不过……

思绪至此,阎应泰却是难掩黯然,按这般态势发展,若不需要吏的存在,那就必然需要官来填充本该属于吏的位置。

这个从九品下的品级,就是预兆。

而以往,堂堂进士,授官的话,最次也是正七品的知县,而如他这般三甲及第,正五品都有可能!

但这次,却只被授了正八品!而三甲之外的,大都只被授正九品官职。

显然,按照这般态势,下一次科举,授品还会更低,只有这样,才能填充吏的空白,完成皇权下乡!

而按眼前的教育改革的制度来看,学舍,县学,府学,再到大恒工科院,大恒民科院,大恒武院,大恒国子监……

一级接一环,层层考核,层层拼搏,何尝又不是一种另类的科举。

或许,等到教育改革铺开且成型那一天,这传承了千年的科举,恐怕都会大变模样!

科举一步登天的场景,恐怕也会一去不复返了!

思绪至此,阎应泰也不禁暗自摇了摇头,这样算起来,他阎应泰,还是运气好,赶上这最后一趟马车!

“修吧,督学衙门好歹也是朝廷的脸面,拟个章程出来,好好注意修一下!”

说完,阎应泰也没停留,步子迈开,便继续沿着回廊走去……

……

第五百五十章 灾情与战争

陕西。

曾经奠定秦之强横的八百里秦川,富庶的关中平原,在连年的旱灾影响之下,早已是一片干枯之景。

当年天子御驾亲征经过的渭水,如今大半河床裸露干裂,渭水支流,更是大半彻底干枯!

若从天空看去,这铸就了八百里秦川之名的渭水,在这连年的旱灾之下,就如一道狰狞的伤疤一般,印刻在这陕西大地上。

在前明末年,以及大恒初年,战乱绵延,国运动荡,纵使连年载乱,朝廷也无力赈济灾荒。

直至天子平定辽东,真正有组织,成规模的赈灾,才随之出现,时至如今,整个大恒,已然建立了一个完善且有序有效的赈灾体系。

从最开始朝廷拨钱粮,各灾区府县以工代赈,至如今昭武四年的工程赈灾。

在朝廷不惜代价的赈灾之下,在这已经干旱了数年的陕西大地,各府县,已然随处可见火热朝天的工程之景。

唯一不同以往的,或许就是掌握钱粮的,已经不是地方官员,而是由户部拨款,工部统筹,然后,在工部派出的官员主导下,在各地施工。

天子的指示很是清楚,一水利,二道路。

而现如今,渭水近乎干枯,无疑是最好的治理之时。

故而,在工部及大恒工科院联合勘察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便决定借此干涸之机,治理这条曾经多次泛滥的渭河,同时择地兴修水库,水利。

在曾经,治理河道,不外呼清芋修堤,以及种植树木防水土流失。

而现如今,也不外乎如此。

只不过,干涸的渭水,显然比之泛滥的渭水,要好治理得多,兴修水库,水利设施,亦是容易得多。

再加之大恒工科院辅助之下,对火药的系统化运用,开山碎石……

最重要的便是,水泥的出现,能够大大的提升治理的效果。

当然,在这大灾之年,如此工程,耗费之钱粮,亦是堪称海量。

受灾之地的渭水沿岸,数十万灾民云集,在工部的直接统筹之下,日以继日的劳作着。

如此大规模的征调,若在以往,定是少不得民怨沸腾,但现如今,在这连年的旱灾之下,田地干涸,少得可怜的水源,供应人喝都有些勉强,根本不可能大规模供应农田。

百姓们活都快活不下去了,面对着管吃管住的赈灾工程,虽说劳作辛苦,但至少,还能活下去。

而在天子的严令之下,层层监督,至少,如历朝历代行大工程时,那般草芥人命之景,亦是难有出现。

再加之天子近乎不惜代价的调拨钱粮,以及改革之后,已经分配到户的田地,还要,灾地的免税之策……

如此种种,倒也在这艰难之年,勉强维持住了灾地的稳定。

而这副大规模的工程之景,不仅仅是陕西,在如今的大恒天下,四川,山东等等,但凡是灾荒之地,皆是或大或小的开始了工程赈灾。

相比较曾经朝廷对灾区的态度,如今的大恒,如今的天子,哪怕是财政拮据,但却也依旧保持着青史罕见的赈灾力度!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赋税一案,抄家无数,所得的海量钱粮,亦是在这青史罕见的大规模工程赈灾之下,如流水一般消耗着。

北方如此的大工程赈灾之下,天子自然不可能坐实着各地官仓之中的粮食消耗殆尽,在天子的旨意之下,如红薯玉米这种耐旱作物,亦是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大恒天下适宜种植之地推广而去。

户部,内廷商行,几乎不限制的向天下收购着粮食。

在宁波港,最抢手的货物,就是粮食!

首节上一节368/503下一节尾节目录